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最後一批光電倍增管完成交付

2021-01-09 儀器網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是主要的探測器陣列,水是探測器的介質.採用預處理+膜過濾+後級精處理水處理工藝,調試運行結果表明該工藝出水能滿足探測器進水水質高要求.工藝出水濁度,TOC,顆粒數(>1μm)都達到了設計預期要求,能為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提供合格的探測器介質。

近日,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的最後一批150支20英寸微通道板型光電倍增管(MCP-PMT)通過檢測並在南京完成交付,是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國際上最大靈敏面積的新一代20英寸光電倍增管,增強了LHAASO探測器對50-300GeV能段的伽馬射線的探測能力,並且大幅提升了對伽馬射線暴等瞬態現象的探測靈敏度。

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

作為其中重要的子探測器之一,佔地78000㎡,海拔4400m,主要物理目標為甚高能伽馬天文的巡天探測,靈敏能區為100GeV~30TeV。切倫科夫探測器,可用於帶電粒子的快速計數和快符合計數、測定帶電粒子的速度、測定帶電粒子的電荷、測定入射帶電粒子方向、測定電子或γ射線能量,以及大面積計數。

伽馬射線暴

是來自天空中某一方向的伽瑪射線強度在短時間內突然增強,隨後又迅速減弱的現象,持續時間在0.1-1000秒,輻射主要集中在0.1-100 MeV的能段。伽馬射線暴是宇宙中發生的最劇烈的爆炸,理論上是巨大恆星在燃料耗盡時塌縮爆炸或者兩顆鄰近的緻密星體(黑洞或中子星)合併而產生的。伽馬射線暴短至千分之一秒,長則數小時,會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巨大能量。如果與太陽相比,它在幾分鐘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萬億年太陽光的總和,其發射的單個光子能量通常是典型太陽光的幾十萬倍。

光電倍增管

是將微弱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的真空電子器件。光電倍增管用在光學測量儀器和光譜分析儀器中。光電倍增管建立在外光電效應、二次電子發射和電子光學理論基礎上,結合了高增益、低噪聲、高頻率響應和大信號接收區等特徵,是一種具有極高靈敏度和超快時間響應的光敏電真空器件,可以工作在紫外、可見和近紅外區的光譜區。日盲紫外光電倍增管對日盲紫外區以外的可見光、近紫外等光譜輻射不靈敏,具有噪聲低(暗電流小於1nA)、響應快、接收面積大等特點。能在低能級光度學和光譜學方面測量波長200~1200納米的極微弱輻射功率。閃爍計數器的出現,擴大了光電倍增管的應用範圍。雷射檢測儀器的發展與採用光電倍增管作為有效接收器密切有關。電視電影的發射和圖象傳送也離不開光電倍增管。光電倍增管廣泛地應用在冶金、電子、機械、化工、地質、醫療、核工業、天文和宇宙空間研究等領域。

微通道板光電倍增管

具有時間響應快、抗幹擾能力強、體積小、重量輕等特點,特別適用於快速且極微弱信號的探測,其系列產品可廣泛應用於雷射技術、高能物理研究、光學儀器、物理化學分析、宇宙射線檢測、天文學和地質探測及航空航空等領域。

打拿極光電倍增管

打拿極,又稱倍增電極,因為處在陽極和陰極之間,所以英文命名為dynode。一種電子敏感板極,陰極受光產生(發射)光電子,陽極匯流,中間電子經電壓加速在倍增極轟擊產生更多的自由電子(二次發射),經多個倍增極後陰極的光電流會被放大很多倍,從而引起級聯放大效應。光電倍增管(一般有7~13個打拿極)的增益隨打拿極之間的電壓呈指數變化,可使所測電信號放大達106倍。為光電倍增管的電子倍增極,打拿極常用銅-鈹合金或銀-鎂合金製作。

相關焦點

  • 中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全部建成運行
    中科院高能所 供圖中新網北京1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6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獲悉,該所建於四川稻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中文暱稱「拉索」)的水切倫科夫探測器,已於2021年1月初全部建成並投入科學運行。中國自主研發的WCDA三號探測器核心部件。
  • 【時訊】中國製造1.5萬隻20吋光電倍增管完成交付
    9月7日上午,國家重大科學工程——中科院A類先導專項「江門中微子實驗」用1.5萬隻20吋微通道板型光電倍增管發貨儀式在夜視研究院集團夜視股份公司南京分公司舉行,提前半年圓滿完成全部交付任務。中科院高能所所長王貽芳院士、夜視股份公司總經理蘇德坦及相關專家領導共同出席發貨儀式。光電倍增管是粒子物理及核物理實驗的關鍵通用部件。
  • 夜視研究院集團光電倍增管再獲大單
    12月19日,在「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用光電倍增管項目採購競標中,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夜視研究院集團北方夜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競得該項目所需光電倍增管首批訂單
  •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水切倫科夫探測器全部建成並投入科學運行
    2021年1月2日,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WCDA)三號水池注水達到正常工作水位,標誌著WCDA探測器全部建成,全陣列投入科學運行,這是LHAASO四種類型的探測器陣列中最早完成的一個陣列。
  • 夜視研究院1.5萬隻光電倍增管完成交付,助力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建設
    ,這標誌著夜視研究院提前半年圓滿完成全部交付任務。光電倍增管是粒子物理及核物理實驗的關鍵通用部件。以中微子研究為代表的大科學工程裝置是全球物理發展前沿研究競爭新的制高點,正在建設中的中科院高能所A類先導專項「江門中微子實驗」用於測量中微子的質量順序,共採用2萬隻20吋光電倍增管,其中1.5萬隻採用夜視研究院研製的20吋微通道板型光電倍增管產品,該實驗裝置建成後,將是世界上能量精度最高、規模最大的液體閃爍體探測器。
  • 夜視研究院1.5萬隻光電倍增管完成交付,助力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建設
    ,這標誌著夜視研究院提前半年圓滿完成全部交付任務。  光電倍增管是粒子物理及核物理實驗的關鍵通用部件。以中微子研究為代表的大科學工程裝置是全球物理發展前沿研究競爭新的制高點,正在建設中的中科院高能所A類先導專項「江門中微子實驗」用於測量中微子的質量順序,共採用2萬隻20吋光電倍增管,其中1.5萬隻採用夜視研究院研製的20吋微通道板型光電倍增管產品,該實驗裝置建成後,將是世界上能量精度最高、規模最大的液體閃爍體探測器。
  • 大科學工程「拉索」首個探測器陣列建成_時政_中國西藏網
    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拉索」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WCDA)三號水池注水達到正常工作水位,這標誌著WCDA探測器全部建成,全陣列投入科學運行。這是「拉索」4種類型的探測器陣列中最早完成的一個陣列。  WCDA是「拉索」探測器陣列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探測器總面積為78000平方米,由3個水池組成,內有3120個探測器單元及6240個光敏探頭。
  • 無處不在的光電倍增管
    探測器整個浸泡在30米高的裝滿普通水的圓柱形容器中,其主要部分是一個直徑12米的球形容器,裡裝1000噸重水,容器周圍安裝了約9600隻直徑8英寸的光電倍增管,用於探測中微子發生反應後在水中產生的切連科夫輻射。
  • 淺談光電倍增管
    濱松公司的研發一直是從與光的對話開始的,從最初的光電管、攝像管的研發生產開始,逐步發展到擁有光探測器及光源、半導體光電產品、圖像分析與計測裝置、雷射以及相關技術等全系列光電產品的公司。在濱松公司發展過程中光電倍增管技術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也一次又一次地把濱松公司的探測器產品推向了世界的舞臺。
  • 大科學工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首個探測器陣列建成
    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拉索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WCDA)三號水池注水達到正常工作水位,這標誌著WCDA探測器全部建成,全陣列投入科學運行。這是拉索四種類型的探測器陣列中最早完成的一個陣列。  WCDA是拉索探測器陣列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探測器總面積為78000平方米,由三個水池組成,內有3120個探測器單元,6240個光敏探頭。
  • 光電倍增管工作原理_光電倍增管的組成
    光電倍增管工作原理   光電倍增管(PMT)是一種高靈敏度和超快時間響應光探測器。典型的光電倍增管,如圖所示在真空管,包括光電發射陰極(光電陰極)和聚焦電極、電子倍增,電子收集極(陽極)裝置。   光電倍增管在可以檢測紫外、可見光和近紅外線光電探測器的輻射能量的高靈敏度和低噪聲。光電倍增管和快速響應,低背景、大面積陰極等。   根據光電效應,二次電子發射和電子光學的原理,透明真空內殼配備特殊電極的裝置。
  • 光電倍增管
    它是E_T探測器中的一個最關 鍵的重要部件。1934年,庫別茨基(Kubetsky, 1906-1959)提出了光電倍增管雛形;1939年』茲沃雷金(v. K. Zworykin, 1889—1982)製成了實用的光電倍增管。
  • Y3T32 光電倍增管
    倍增:成倍成倍的放大        管:真空管的管雪崩光電二極體APD,也有光電流倍增的效果,這倆不同。APD沒有二次發射,光電倍增管有二次發射過程。光電倍增管,有一個光電二極體,可以是APD二極體,也可以是其他光電探測器。光電倍增管還有光電陰極,負極,cathode,輸出的光電子是電子帶負電荷。還有正極anode,收集電子(負電荷)。
  • 光電倍增管的工作過程
    這些光電子按聚焦極電場進入倍增系統,並通過進一步的二次發射得到的倍增放大。然後把放大後的電子用陽極收集作為信號輸出。因為採用了二次發射倍增系統,所以光電倍增管在探測紫外、可見和近紅外區的輻射能量的光電探測器中,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和極低的噪聲。另外,光電倍增管還具有響應快速、成本低、陰極面積大等優點。   基於外光電效應和二次電子發射效應的電子真空器件。
  • 矽光電倍增管(SiPM):新奇的光電生物傳感器
    本文的目的是推薦使用一個新奇的傳感器替代傳統檢測系統,該傳感器基於矽光電倍增管或SiPM,即將若干個固態光電檢測器排成像素陣列;另一個目的是研究新型螢光染料。矽光電倍增管由像素數量不同(25-400個像素)的陣列組成,用於在各種溶液中檢測CY5和Ru(bpy)32+染料的螢光,為矽光電倍增管在DNA-Chip測量中的應用創造了機會。I.
  • 中國自主研製光電倍增管 探索微觀粒子不再受制於人
    過去人跡罕至的地方,一個方圓1.36平方公裡的探測陣列正在加緊安裝,近萬個探測器將一探世紀之謎——高能宇宙線起源。  6月19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進入集中安裝階段。我國自主研製的2270隻高時間解析度的光電倍增管將在該系統中發揮關鍵作用。
  • 中國自主研製關鍵通用部件光電倍增管,解決 「卡脖子」問題
    過去人跡罕至的地方,一個方圓1.36平方公裡的探測陣列正在加緊安裝,近萬個探測器將一探世紀之謎——高能宇宙線起源。6月19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進入集中安裝階段。我國自主研製的2270隻高時間解析度的光電倍增管將在該系統中發揮關鍵作用。
  • 我國自主研製光電倍增管成功 用於多項大科學工程
    過去人跡罕至的地方,一個方圓1.36平方公裡的探測陣列正在加緊安裝,近萬個探測器將一探世紀之謎——高能宇宙線起源。6月19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進入集中安裝階段。我國自主研製的2270隻高時間解析度的光電倍增管將在該系統中發揮關鍵作用。
  • 光電倍增管大家族概覽,原來都有它們……
    濱松公司的研發一直是從與光的對話開始的,從最初的光電管、攝像管的研發生產開始,逐步發展到擁有光探測器及光源、半導體光電產品、圖像分析與計測裝置、雷射以及相關技術等全系列光電產品的公司。在濱松公司發展過程中光電倍增管技術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也一次又一次地把濱松公司的探測器產品推向了世界的舞臺。
  • 光電倍增管探測範圍
    打開APP 光電倍增管探測範圍 陳翠 發表於 2019-07-02 14: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