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發出雷射器晶片級光學頻率梳的高光譜成像系統

2020-12-03 儀器網

近日,美國科研人家研發出基於太赫茲量子級聯雷射器的晶片級雙光學頻率梳的高光譜成像系統。

雷射器不僅體積小還高效,與微型晶片組裝。就可以檢測藥物中的分子或對患者皮膚中的組織進行分類。與太赫茲成像系統相比,該微型晶片低成本高效率。成像速度極快。將來有望用於藥品生產線的實時質量監控。

雙光學頻率梳高光譜成像技術可與新型室溫雷射器很好地配合使用,將來可開啟更多的應用領域。

光學頻率梳

是指在頻譜上由一系列均勻間隔且具有相干穩定相位關係的頻率分量組成的光譜。光學頻率梳已經成為繼超短脈衝雷射問世之後雷射技術領域又一重大突破。

光學頻率梳在頻域上表現為具有相等頻率間隔的光學頻率序列,在時域上表現為具有飛秒量級時間寬度的電磁場振蕩包絡,其光學頻率序列的頻譜寬度與電磁場振蕩慢變包絡的時間寬度滿足傅立葉變換關係。超短脈衝的這種在時域和頻域上的分布特性就好似我們日常所用的梳子,形象化之光學波段的頻率梳,簡稱"光梳"。光梳相當於一個光學頻率綜合發生器,是迄今為止最有效的進行絕對光學頻率測量的工具。

 太赫茲成像系統

太赫茲的頻率很高,所以其空間解析度也很高;它可以對物質集團進行功能成像,獲得物質內部的折射率分布。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安全檢查,因為不同的化學物質,不同程度地吸收不同頻率的太赫茲輻射,表現出獨特的頻率特徵。同樣,太赫茲還可以區分墨水和白紙,而X光卻做不到。

高光譜成像技術

是基於非常多窄波段的影像數據技術,它將成像技術與光譜技術相結合,探測目標的二維幾何空間及一維光譜信息,獲取高光譜解析度的連續、窄波段的圖像數據。目前高光譜成像技術發展迅速,常見的包括光柵分光、聲光可調諧濾波分光、稜鏡分光、晶片鍍膜等。可以應用在食品安全、醫學診斷、航天領域等領域。

相關焦點

  • 基於光纖雷射器的可見光頻率梳、20GHz可見光波段天文光學頻率梳
    特別地,類地行星觀測需要20GHz以上頻率間隔的頻率梳來定標光譜儀,這個頻率間隔一般的光纖雷射器無法達到,目前只能依靠法布裡-珀羅(FP)濾波裝置進行頻率倍增。由於FP透射光譜的有限線寬會導致邊模洩露,從而影響天文光譜儀的定標精度,因此需要源雷射頻率梳本身的頻率間隔儘量大,以抑制邊模。可見,研製高重複頻率(大頻率間隔)的頻率梳已經成為國際雷射器和頻率梳領域研究的熱點和難點。
  • 科學家開發具有兩個頻率梳對的半導體雷射器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科研團隊通過雙折射晶體的相同雷射脈衝串,產生了兩個相干的偏移脈衝串,用於產生可以驅動氣體樣品的雙梳狀光譜的一對光學頻率梳。使用外差檢測在微波域中提取雙梳狀信號。尋求穩定在200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頻率梳狀光譜,通過包含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等間隔的銳線雷射而產生的光譜作為標尺精確測量原子和分子。在雙梳法中,添加第二個頻率梳作為參考,可以顯著提高該方法的掃描速率和光譜解析度(參見「Dual-comb spectroscopy」,OPN,2017年1月)。
  • 光學頻率梳技術與應用的 20 年發展回顧與展望
    基於鎖模雷射器的光學頻率梳的出現使得僅使用單一系統既可快速簡易的搭建起光學頻率波段和微波頻率波段之間的轉換,使得微波時序信號得以直接從光學原子鐘獲取。 由於其產生過程涉及到非線性光學效應,光學頻率梳可以進一步擴展到其他不同波段,其光譜覆蓋範圍可以從近紅外波段一直到極紫外波段。
  • 片上光學頻率梳:可產生光子微波,應用於衛星通信和5G網絡!
    微波光子學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就是「光學頻率梳」。光學頻率梳是一種特殊的雷射源,其頻譜由一系列離散的等間距頻譜線組成。這些頻譜線的分布,如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梳子,梳齒之間保持著相等的距離。這些具有穩定重複頻率的超短光脈衝,精確地對應於梳齒線的頻率間隔。脈衝的光電檢測產生微波載體。
  • 脈衝雷射光譜系統和頻率梳實現基於晶片的新型頻分計
    一種新的採用兩個頻率梳的基於晶片的頻分計已經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們開發出來。精密光譜系統是基於脈衝雷射的,並會使用一種被稱為雙梳光譜的技術。這使得它將會實現高一千倍的精確度,近一百萬倍的速度,相比今天使用的標準工具。
  • 推薦論文|基於光調製自由運轉雷射器產生被動相干雙光梳光譜
    傳統的雙光梳光源需要高精度伺服反饋系統以實現光學頻率梳的穩定和同步,致使雙光梳光譜技術成為精貴的實驗室技術。PhotoniX於2020年3月6日發表此工作成果,在本論文中,他們採用具有被動相位穩定的光調製技術,無需載波包絡相位的主動鎖定,實現寬光譜高相干近紅外雙光梳光源的產生,並對多種溫室氣體(CO2,CO和C2H2)吸收譜線進行了高精度快速並行測量。
  • Science | 光學頻率梳:電磁頻譜的「度量衡」
    近日,Science期刊以「Optical frequency combs: Coherently uniting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為題回顧了光學頻率梳的歷史背景、技術進展、具體裝置以及相關應用。這項綜述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和科羅拉多大學的教授Scott A.
  • 新型片上光學頻率梳:有望帶來新一代的時鐘、望遠鏡和通信技術
    導讀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官網近日報導,該研究院和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的研究人員創造出了最新版本的基於晶片的微型頻率梳。這個最新版本通過改善和拓展微型頻率梳的功能,進一步提升對於時間和頻率的測量。維也納技術大學開發的頻率梳創造出一系列均勻間隔的頻率光譜
  • 雷射技術重大突破:用光湍流產生頻率梳
    導讀據美國哈佛大學約翰·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官網和奧地利維也納技術大學官網近日報導,來自奧地利、美國、義大利的國際科研團隊利用光湍流創造出一種特殊類型的高精度雷射器(雷射頻率梳)。該發現可用於設計新一代光譜學和傳感設備。
  • 中科院半導體所團隊實現1550/1310 nm波長10 GHz寬帶光學頻率梳的...
    光學頻率梳(光頻梳)在時間域上具有固定重複頻率的超短光脈衝,可以產生極高的峰值功率;在頻率域上具有等頻率間隔的梳齒,可以將光學頻率相干地連接到微波頻率,已廣泛應用於光學頻率計量、氣體檢測、天文光譜和基本物理常數的校準等領域。
  • 進展|超低相噪全固態光學頻率梳及連續雷射頻率的精確鎖定
    自本世紀初飛秒光學頻率梳(光頻梳)問世並獲得20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來,其發展不僅日新月異,而且應用也層出不窮,從光頻標、精密光譜學、阿秒科學、基本物理常數等基礎研究拓展到了絕對距離測量、地外行星探測、微波光子學等高技術領域,特別是近年來在空間高精度頻標、空地高精度時頻傳遞等重大需求中也呈現出越來越廣泛而重要的應用潛力
  • Camlin高光譜成像系統實測分享
    上周我們收到很多客戶郵寄過來的樣品,給大家分享幾個用高光譜成像系統測試的結果從下圖的高光譜圖像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皮下脂肪組織和血管分布情況。同時,圖4中食指被項圈緊扎5分鐘後,在高光譜圖像中可以明顯看出食指血管已充血。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成功研發飛秒雙梳Yb: CaF 2雷射器
    然而,由於高成本因素和複雜的實驗裝置,這種系統在工業和現場可部署應用方面受到限制,因此通常使用一對鎖定的飛秒雷射器來解決。來自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量子電子研究所物理系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實現了由單個雷射器來創建兩個發射高功率飛秒脈衝的高功率光學頻率梳,為可攜式雙梳狀光源在光譜學和精確距離測量等應用領域鋪平了道路。
  • 賈伯斯導師力作:雙頻率梳光譜學
    在PNAS發表的這個成果,該研究團隊成功演示了使用兩個飛秒雷射頻率梳雷射器和一個單光子計數探測器的寬帶譜高解析的雙梳光譜技術(Dual-comb spectroscopy),即使雷射器光功率被強烈衰減至比通常使用的弱十億倍,這為雙梳光譜學的發展開闢了新的廣闊前景。
  • 光子飛輪級別的克爾微腔光頻梳
    Kärtner教授提出,類比於機械飛輪,採用光學方法產生高重複性和低抖動的周期性信號,可以實現目前人類所能達到的最精密的時間標準,因而微波光子學、精確授時、遙感定位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光子飛輪」已經可以在基於飛秒鎖模雷射器的光頻梳中實現,但是其結構複雜、體積重量較大、受環境影響大,通常只能在實驗室裡運轉,且重複頻率通常限制在1GHz以下。
  • 西安光機所研製出雙波長窄帶可見光頻率梳光源
    近期,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快雷射技術組取得進展,研製出重頻200 MHz的飛秒全保偏光纖頻率梳和雙波長可見光頻率梳光源
  • 研究人員將先進的光譜技術與醫療成像相結合
    「我們新的直接高光譜雙梳成像方法將有可能擴展當前雙梳系統的大多數點檢測功能,以創建整個場景的光譜圖像。」 雙梳光譜儀使用兩個稱為光頻率梳的光源,它們發出的光譜(或頻率)的光譜像梳子上的牙齒一樣完全隔開。如《光學學會》高影響力研究期刊Optica所報導的,這是第一次使用攝像機直接檢測到雙梳狀光譜。
  • 光學梳子,一種特別的光源
    頻率梳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測量光學頻率,在光學計量學中有眾多應用,例如高精度光譜學,光學原子鐘,阿秒科學,天文學和最近的量子信息處理。光頻梳是一種光源,它的光譜不是連續的,而是由銳利的、窄的、等距的雷射線組成的離散模式(如圖所示)。
  • 美國KMLabs公司的WyvernTM 系列雷射器
    美國KMLabs公司的WyvernTM系列雷射器是一個完整的單箱單級再生放大系統,包含了鈦寶石振蕩器,再生放大器,和兩個泵浦雷射器。該系統可以實現從45fs到135fs的快速和方便的脈衝寬度控制,能提供在同類單級和單箱放大系統中前所未有和無與倫比的技術表現。其中Wyvern-1000的雷射脈衝能量可達5mJ,脈寬<45fs,重複頻率達10kHz,M2值<1.3。
  • 量子密鑰分發、智能雷射器等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在入選成果中,浙江大學劉旭教授和匡翠方教授課題組開發出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時空超分辨光學顯微鏡,可對活細胞表面結構進行快速、長時程、多色和三維超分辨成像研究,為微管、內質網、線粒體和細胞膜等亞細胞組織的生物動力學分析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光子晶片被視為大規模集成電路之後的又一顛覆性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