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衝雷射光譜系統和頻率梳實現基於晶片的新型頻分計

2020-11-25 OFweek維科網

  一種新的採用兩個頻率梳的基於晶片的頻分計已經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們開發出來。精密光譜系統是基於脈衝雷射的,並會使用一種被稱為雙梳光譜的技術。這使得它將會實現高一千倍的精確度,近一百萬倍的速度,相比今天使用的標準工具。基於毫米大小的矽晶片,該裝置能夠實時對生物或環境樣品的化學成分分析,並為精確的可攜式設備創造的重要一步。專家說,這樣的設備可以實現一些醫療和軍事應用。

  光譜學是一種功能強大的工具,廣泛應用於各種科學領域,包括天體物理學、生物學和化學,以確定未知樣品的化學成分。它使用所基於的一個事實,即一個物質吸收光的頻率,被稱為它的吸收光譜,可以作為一個「指紋」,揭示物質中的原子和分子情況。這些化學指紋的準確性取決於一個光譜儀如何精確地分辨這些吸收頻率。

  這種新型的基於晶片的頻分計是由Kerry Vahala和他的同事們創建的,它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比傳統的光柵光譜儀擁有好約一千倍的精確度。「光譜學家,如果你可以給他們更大的解析度,他們永遠使用它,」Vahala說。

  寬帶脈衝

  雙梳光譜技術的第一次證明大約是十年前,一些已經實現了解析度相比傳統的要高出1000萬倍。它使用兩個被稱為頻率梳的兩個雷射器,每個雷射器發出飛秒長脈衝。與在一個狹窄的頻帶發射的標準雷射器,頻率梳有一個寬的頻譜組成的許多數百或數千的狹窄,等間隔的峰,像梳子的牙齒。這意味著梳子是能夠同時檢查多條吸收譜線的。

  一個頻率梳可被調整,使得它的齒之間的間距稍大於在其他梳的間距。從第一頻梳的光照亮的材料,它吸收特定波長取決於它的化學成分。當所產生的光與第二梳的光混合時,輸出包括等於兩個梳之間的頻率差的射頻包絡信號。這個包絡是一個拍頻,這和由兩個有差別的吉他弦和弦產生類似。

  一個周期的微秒尺度包絡包含樣品整個的光譜信息。因此,通過電子處理的一個周期信號,其頻譜就會在微秒時間內產生。與之相反的是,使用衍射光柵的光譜儀需要大約一分鐘的時間來獲得相同的信息。

  小型化加速

  雖然桌面尺寸的頻率梳已經存在了超過十年,努力縮小這些系統晶片規模在過去兩年裡正在漸漸實現。「製作這種晶片正形成一種競爭,」Vahala說,他的研究團隊是世界上如今能夠成功實現毫米大小的頻率梳的為數不多的幾個之一。

  他們生產的實現兩頻率梳的部分是在直徑3毫米兩塊玻璃環的晶片上,稱為微諧振器。一種不同的雷射將光引導到每個玻璃環的空腔中。每個環放大其中的光創建稱為孤子脈衝組成的頻率梳。該研究小組通過測量氫氰化物的光譜,驗證了該晶片的準確性,它具有匹配兩個梳所產生的頻率範圍的吸收線。Vahala說,該研究團隊正在擴大的頻率的小頻梳的可生成數。

  根據中佛羅裡達大學的頻率梳的專家Peter Delfyett說明,科研的資助機構如美國美國的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已經「投資」了這些高精度光譜學技術,他沒有參與雙頻梳晶片的研發。基於晶片的技術是特別容易引起興趣,因為微型系統在各種不同的任務中可能是是特別有用的。一個晶片可以安裝在遠程環境監測、無人機中為例,或用類似測醉儀來診斷疾病。他們甚至可能實現一些「我們還無法知道」的應用程式,Delfyett說。

  而基於晶片的頻分計的技術細節仍需要改進,Delfyett預測,這項技術將在不到十年內其商業化的時機就會成熟。「我非常鼓勵努力的科學界的大量投入這些頻率梳源技術中,」他說。

  這項研究的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相關焦點

  • 新型片上光學頻率梳:有望帶來新一代的時鐘、望遠鏡和通信技術
    導讀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官網近日報導,該研究院和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的研究人員創造出了最新版本的基於晶片的微型頻率梳。這個最新版本通過改善和拓展微型頻率梳的功能,進一步提升對於時間和頻率的測量。(UCSB)的研究人員創造出最新版本的基於晶片的「微梳」。
  • 美國研發出雷射器晶片級光學頻率梳的高光譜成像系統
    近日,美國科研人家研發出基於太赫茲量子級聯雷射器的晶片級雙光學頻率梳的高光譜成像系統。雷射器不僅體積小還高效,與微型晶片組裝。就可以檢測藥物中的分子或對患者皮膚中的組織進行分類。與太赫茲成像系統相比,該微型晶片低成本高效率。成像速度極快。
  • 科學家開發具有兩個頻率梳對的半導體雷射器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科研團隊通過雙折射晶體的相同雷射脈衝串,產生了兩個相干的偏移脈衝串,用於產生可以驅動氣體樣品的雙梳狀光譜的一對光學頻率梳。使用外差檢測在微波域中提取雙梳狀信號。在這兩種情況下,梳狀源通常是飛秒級別和模式鎖定的雷射,其時域中的脈衝串在頻域中以緊密間隔的光梳出現。然而將雙梳方法實際應用的巨大挑戰在於,實驗室中可實現的兩個相互相干的相位穩定的脈衝串,卻很難將其單獨自由運行的雷射應用於工業環境中。一些雙梳裝置通過使用實時、計算誤差校正來克服這個難點,以實現雙梳間必需的穩定性。
  • 單雷射產生大功率雙梳飛秒脈衝
    這項新開發為可攜式雙梳光源鋪平了道路,適用於光譜學和精密距離測量等應用。光頻梳發出一系列顏色(或頻率),這些顏色和梳子上的牙齒一樣完美。兩個脈衝重複率略有不同的此類頻率梳通常組合在一起,以創建雙梳裝置,發出短脈衝流。來自瑞士蘇黎世ETH的班傑明·威倫伯格將在10月13日至16日舉行的2020年OSA雷射大會上介紹新方法。
  • 光學頻率梳技術與應用的 20 年發展回顧與展望
    2 光學頻率梳基本原理 光學頻率梳可簡單理解為頻率和相位穩定的鎖模雷射器。鎖模雷射器產生周期性的雷射脈衝串。時間域內的周期性的雷射脈衝序列轉換到頻率空間裡,則可表示為包含了等間隔頻率的光譜。
  • 基於光纖雷射器的可見光頻率梳、20GHz可見光波段天文光學頻率梳
    特別地,類地行星觀測需要20GHz以上頻率間隔的頻率梳來定標光譜儀,這個頻率間隔一般的光纖雷射器無法達到,目前只能依靠法布裡-珀羅(FP)濾波裝置進行頻率倍增。由於FP透射光譜的有限線寬會導致邊模洩露,從而影響天文光譜儀的定標精度,因此需要源雷射頻率梳本身的頻率間隔儘量大,以抑制邊模。可見,研製高重複頻率(大頻率間隔)的頻率梳已經成為國際雷射器和頻率梳領域研究的熱點和難點。
  • 片上光學頻率梳:可產生光子微波,應用於衛星通信和5G網絡!
    導讀據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科學家採用在該校製造的光子晶片,演示了基於雷射的微波發生器。微波光子學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就是「光學頻率梳」。光學頻率梳是一種特殊的雷射源,其頻譜由一系列離散的等間距頻譜線組成。這些頻譜線的分布,如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梳子,梳齒之間保持著相等的距離。這些具有穩定重複頻率的超短光脈衝,精確地對應於梳齒線的頻率間隔。脈衝的光電檢測產生微波載體。
  • 進展|超低相噪全固態光學頻率梳及連續雷射頻率的精確鎖定
    最重要的一點,AOFS是直接插入在輸出雷射中,對雷射器系統沒有任何影響,這就大大增加了該技術的實用性。最近,該組的韓海年副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張子越和魏志義研究員等人在多年努力的基礎上,首次實現了全固態克爾透鏡鎖模Yb:CYA雷射fceo的前置反饋鎖定,從而實現了一種超低相噪的全固態新型光學頻率梳。
  • Science | 光學頻率梳:電磁頻譜的「度量衡」
    光學頻率梳技術上源自雷射鎖模技術,具體體現在對鎖模脈衝載波包絡相位頻率以及重複頻率的同時鎖定。這種鎖定的脈衝序列在時域看是一串時間間隔相同的脈衝鏈,在頻域上看是一串離散的具有相同頻率間隔的譜線。形狀類似於我們日常使用的梳子,所以稱之為光學頻率梳,如圖2所示。光學頻率梳的譜線或者梳齒可以與基於射頻信號的原子鐘鎖定在一起,獲得更高精度的光學頻率時鐘基準。
  • 中科院半導體所團隊實現1550/1310 nm波長10 GHz寬帶光學頻率梳的...
    光學頻率梳(光頻梳)在時間域上具有固定重複頻率的超短光脈衝,可以產生極高的峰值功率;在頻率域上具有等頻率間隔的梳齒,可以將光學頻率相干地連接到微波頻率,已廣泛應用於光學頻率計量、氣體檢測、天文光譜和基本物理常數的校準等領域。
  • 超高解析度光譜儀/復譜儀在光頻率梳領域的應用
    24/4/2013,基於APEX公司的先進技術,光譜儀/光復譜儀的超高解析度使得該產品在光頻率梳(OFCS)應用中成為必不可少的設備,可以作為一種功能強大的光譜特性的定性測試和評估的工具。1、光頻率梳概述高帶寬業務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網際網路的爆炸式增長,使得更大容量的長距,城域以及接入網的部署需求變得更為迫切。
  • 雷射技術重大突破:用光湍流產生頻率梳
    在頻域上,光學頻率梳表現為具有相等頻率間隔的光學頻率序列。這些頻譜線的分布特性如同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梳子,梳齒之間保持著相等的距離。維也納技術大學開發的頻率梳創造出了一系列均勻間隔的頻率光譜(圖片來源:維也納技術大學)頻率梳是一種以獨特的精度檢測和測量不同頻率光線的工具。
  • 羅切斯特大學研發出超短、超快、功能更強、成本更低的雷射脈衝
    由於它們在產生超短光脈衝和頻率梳方面的實用價值,最近引起了相當大的關注。頻率梳適用於多種應用,包括光譜學、頻率合成、距離測距、阿秒脈衝生成以及天文攝譜儀校準。克爾諧振器可以做得非常緊湊,包括在晶片上對於具有小形狀因子、簡單處理、低驅動功率以及千兆赫到太赫線間距的頻率梳生成。宏觀上,在大量克爾增強腔中,減少的非線性材料為更高能量水平下的脈衝壓縮提供了新的性能。
  • 搭建太赫茲時域光譜系統時,如何選擇合適的飛秒雷射器?
    文 / 郭佔華,上海朗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太赫茲時域光譜(THz-TDS)系統是基於相干探測技術的太赫茲產生與探測系統,能夠同時獲得太赫茲脈衝的振幅信息和相位信息,通過對時間波形進行傅立葉變換,能直接得到樣品的吸收係數和折射率、透射率等光學參數。太赫茲時域光譜有很高的探測信噪比和較寬的探測帶寬,探測靈敏度很高,可以廣泛應用於多種樣品的探測。
  • 3分鐘了解雙光梳測距技術
    吳冠豪、周思宇,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頻梳作為一種新型光源,由鎖模雷射器產生。光頻梳作為時域和頻域的超精密「光尺」,對精密計量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進展,也因此獲得了2005年的諾貝爾獎。
  • 美科學家開發出中紅外雙頻梳雷射光譜儀
    目前,NIma Nader和同事在位於博爾德的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共同研發了一款可用於探測氣體洩漏的新型雷射晶片。
  • 基於光梳的高精度光學分頻器的原理和性能測試結果
    數字分頻器已廣泛地應用在日常生活、高科技和科學研究中。它能夠對輸入信號在音頻至微波波段的頻率(fin)進行除法運算,使輸出信號的頻率精確為fin/R,並高保真地將輸入信號的相位、頻率穩定性和精度都傳遞給輸出信號。 自雷射誕生以來,科學家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光學波段建成同樣的分頻器,即光學分頻器。
  • 美利用雷射脈衝傳輸時間信號 精度與原子鐘相當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研究人員利用鏡面反射雷射脈衝,成功在野外傳輸超精確時間信號,其精度與最精確的下一代原子鐘相當。  本次試驗成果已發布在英國的《自然光子學》雜誌上,驗證了處於不同地理空間的下一代原子鐘可以實現無線聯接,從而改進大地測量(高度繪圖)、時間和頻率信息的分發、衛星導航、雷達陣列,以及其他應用。  此前這類時鐘信息是通過光纖傳輸的,而通過無線信道傳輸具有更好的靈活性,為實現地面與衛星之間傳輸提供了可能性。  工作頻率是確保光學原子鐘精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 姚佰承:石墨烯電控光纖微腔光頻梳
    01導讀基於微腔的雷射頻率梳,能輸出在時頻閾上均為等間距的穩定信號,是光頻段和微波頻段的重要橋梁。其作為現代信息系統中的關鍵器件,已經在授時、高速光通信、雷射雷達、射頻激發、精確測量和光譜分析等諸多領域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
  • 挑戰極限,功率強大的雷射脈衝用於研究新型的物理現象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在物理學頂刊《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封面的論文中,為大家展示了一個國際研究團隊使用一種增加雷射強度的創新技術。這種技術基於光脈衝壓縮的方法,挑戰極限,將使一種從未被探索過的新型物理——量子電動力學現象——達到臨界值的強度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