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研究人員利用鏡面反射雷射脈衝,成功在野外傳輸超精確時間信號,其精度與最精確的下一代原子鐘相當。
本次試驗成果已發布在英國的《自然光子學》雜誌上,驗證了處於不同地理空間的下一代原子鐘可以實現無線聯接,從而改進大地測量(高度繪圖)、時間和頻率信息的分發、衛星導航、雷達陣列,以及其他應用。
此前這類時鐘信息是通過光纖傳輸的,而通過無線信道傳輸具有更好的靈活性,為實現地面與衛星之間傳輸提供了可能性。
工作頻率是確保光學原子鐘精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為實現未來原子鐘精度提高100倍,工作頻率要確保信號在傳輸過程中損失精度儘可能小。
此次信號傳輸驗證是通過室外雙向無線鏈路,使用兩個雷射頻率梳完成的。頻率梳通過生成一束帶有間隔超短波光學脈衝穩恆流與光學原子鐘實現完美同步。
試驗過程中,兩個頻率梳與一個穩定光學共振器進行同步,穩定光學共振器在試驗中充當光學原子鐘的角色。NIST在其園區內發射雷射脈衝射向NIST園區後小山上的鏡面,並反射回另一個地點,脈衝總行程為2千米。
研究人員對雷射脈衝反射前後兩次行進時間進行測量,累計時間差和頻率不穩定性接近無窮小,僅為一千萬億分之一秒/小時,足以傳輸光學原子鐘信號。
此傳輸技術克服了無線信號傳輸中的很多典型問題,如大氣擾動現象(因為傳輸是雙向的,大氣擾動造成的幹擾正好抵消),還可克服由於障礙物阻擋傳輸路徑引起的信號損失。理論上講,該技術可用於更遠距離的信號傳輸,甚至可以作為額外的授時頻道用於未來的地面-衛星光通信鏈路,
試驗中使用的頻率梳將有可能實現便攜化。這項研究的資金有一部分來自美國國防先期研究計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