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冷卻原子鐘登上天宮二號

2021-01-15 OFweek維科網

成功發射的天宮二號搭載了多種高精尖科學裝備。其中,由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研製的「定時神針」——空間冷原子鐘,有望實現約3000萬年誤差1秒的超高精度,作為國際上首臺在軌運行並開展科學實驗的空間冷原子鐘,這將是也是目前在空間運行的最高精度原子鐘。

那麼,究竟空間冷原子鐘與地面上的一般的冷原子鐘有什麼不同呢?

空間冷原子鐘是在地面噴泉原子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噴泉原子鐘利用雷射冷卻技術把室溫下自由運動的熱原子囚禁到雷射勢阱中並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然後把冷卻後的原子自由上拋讓原子在上拋與下落的過程中與微波腔中的射頻時鐘信號相互作用,從而檢測時鐘信號與原子兩個特定能級間頻率差,進而修正時鐘信號誤差,由於受到重力的作用,自由運動的冷原子團始終處於變速狀態,宏觀上只能做類似噴泉的運動或者是拋物線運動,這使得基於原子量子態精密測量的原子鐘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空間微重力環境下,原子團可以做超慢速勻速直線運動,基於對這種運動的精細測量可以獲得較地面上更加精密的原子譜線信息,從而可以獲得更高精度的原子鐘信號。可以預期,空間冷原子鐘將成為目前空間最高精度的原子鐘。

空間冷原子鐘工作原理圖

空間冷原子鐘

由於空間冷原子鐘可以在太空中對其它衛星上的星載原子鐘進行無幹擾的時間信號傳遞和校準,從而避免大氣和電離層多變狀態的影響,使得基於空間冷原子鐘授時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具有更加精確和穩定的運行能力。

空間冷原子鐘的成功將為空間高精度時頻系統、空間冷原子物理、空間冷原子幹涉儀、空間冷原子陀螺儀等各種量子敏感器奠定技術基礎,並且在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深空探測、廣義相對論驗證、地球重力場測量、基本物理常數測量等一系列重大技術和科學發展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空間冷原子鐘的典型應用

空間冷原子鐘研究團隊30多人中大多為年輕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其中副主任設計師呂德勝研究員為2012年青促會會員,可靠性主管設計師汪斌副研究員為2017年青促會會員。

相關焦點

  • 天宮二號世界最強原子鐘:3000萬年誤差1秒
    近日,天宮二號的順利發射讓中國的宇宙探索計劃步入了嶄新階段。與此同時,天宮二號所搭載的大量先進科學儀器也成為宇航迷們關注的焦點。其中,國際上首臺在軌運行並開展科學實驗的空間冷原子鐘無疑是最大亮點。之前在太空中運行的原子鐘都是熱原子鐘,精度最高對應300萬年誤差1秒。
  • 天宮二號戴了塊表:3000萬年誤差小於1秒,工業革命離不開它
    但在條件要求嚴苛的科研生產當中,是絕對無法滿足的,所以人類發明了一種被稱之為原子鐘的神奇玩意,還記得二零一六年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嗎?它的上面就搭載了一臺冷原子鐘 。對於全人類而言,這絕對是是基於冷原子空間量子傳感器領域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因為雖然它的精度並不是全世界最高,卻是人類第一塊發射到太空的冷原子鐘,將在天宮二號上面助力十四項國際科學前沿以及高技術發展方向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的完成。說了半天,可能許多觀眾還不清楚這個所謂「原子鐘」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 天宮二號上實驗的冷原子鐘技術明年有望在北鬥上應用
    央廣網北京8月17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韓民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隨著日前天宮二號任務圓滿完成、順利隕落,伴隨它一起上天的多個試驗項目也頻傳捷報。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空間冷原子鐘分系統主任設計師劉亮接受專訪時稱,在天宮二號上搭載的「冷原子鐘」在天上運行三年,達到實驗目的,傳回大量數據。冷原子鐘是用雷射把原子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明年有望把這一技術應用在北鬥上面,進一步提高我們的導航系統性能。接下來,在載人空間站上,將裝配一套全新的「冷原子鐘升級版」。原子鐘究竟有哪些特殊作用?
  • 「天宮二號」:奠基中國空間站時代
    」的長徵二號F T2運載火箭 金秋九月,大漠深處的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迎來了中國航天事業新的裡程碑: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如期升空。 全面體檢確保萬無一失 9月9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長徵二號F T2運載火箭等飛行產品完成總裝測試等技術區各項工作後,火箭與「天宮二號」組合體搭載著活動發射平臺駛出總裝測試廠房,平穩行駛約1.5小時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任務正式進入發射階段。
  • 上海製造:天宮二號裡的原子鐘3千萬年誤差1秒精度世界第一
    一臺3000萬年誤差1秒的空間冷原子鐘,此刻正在天宮二號履行它的使命。這是國際上首臺在軌運行並開展科學實驗的空間冷原子鐘,也是目前在空間運行最高精度的原子鐘。利用雷射冷卻技術,原子的溫度在地面已經降低到了接近絕對溫度(-273.15攝氏度)。
  • 上海多支團隊為「天宮二號」造科研「神器」
    在「天宮二號」此次空間在軌運行期間,將開展十餘項空間科學與應用實驗。來自上海的多支傑出科研團隊,為「天宮二號」精密打造了多件先進的科研「神器」。「現代迷你太空溫室」「天宮裡的尖端『數位相機』」「追求極度精準的量天尺」「系列英雄材料」「天宮之爐」「天宮守護者」等,皆由上海出品或參與出品。
  • 把太空時間計量精度提高1-2個數量級,天宮二號空間冷原子鐘實現...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在軌近兩年時間裡,冷原子鐘在天宮二號運行正常、狀態良好、性能穩定,完成了全部既定在軌測試任務,成功驗證了在空間環境下高性能冷原子鐘的運行機制與特性,同時實現了天穩7.2×10的負16次方超高精度。
  • 天宮二號空間冷原子鐘實現預定科學目標 3千萬年誤差小於1秒
    圖為空間冷原子鐘太空運行  中國科學院供圖  新華網北京7月25日電(王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搭載的世界首臺太空運行的冷原子鐘,在軌近兩年時間裡運行正常、狀態良好  冷原子鐘是把原子某兩個能級之間的躍遷信號作為參考頻率輸出信號的高精度時鐘,同時利用雷射使原子溫度降至絕對零度附近,使原子能級躍遷頻率受到更小的外界幹擾,從而實現更高精度。據科研人員介紹,在微重力環境下運行高精度原子鐘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對基本物理原理開展驗證實驗,也可發展更高精度的導航定位系統。
  • 天舟一號發射進入倒計時,將與天宮二號對接
    屆時,天舟一號將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實施推進劑在軌補加、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等。 其實,服役不到一年的天宮二號,作為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也一直承擔著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的功能。同時,也是載人航天曆次任務中應用項目最多的一次。
  • 中國天宮二號的強大之處,開通空間授課,全球僅兩國掌握這一技術
    說到空間站這個部署在茫茫太空之中的大型實驗室,在美蘇冷戰期間,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國家,向月球發射阿波羅11號。也意味著在這場較量中,以蘇聯的落敗而告終,為此後者將所有精力轉移至空間站以及人造衛星領域。最終在1971年成功向太空發射「禮炮一號」,成為全球第一個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 「高冷」原子鐘是怎樣煉成的
    天宮二號空間冷原子鐘功能結構與工作原理。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中在軌運行近兩年的世界首臺空間冷原子鐘宣布實現了預定的科學目標。7月24日在線發表的《自然—通訊》雜誌以亮點文章形式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多位國際同行專家對此成果作出上述高度評價。  2016年9月2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運行軌道,由中國研發的世界首臺太空運行的冷原子鐘也終於上天。
  • 天宮二號今晚發射 這些「秘密」不知道怎麼行!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10月中下旬發射前,「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入高度為393公裡的近圓對接軌道,等待交會對接。  「天宮二號」與「天宮一號」有何區別?  僅從外形上來看,「天宮二號」和「天宮一號」並無太大的區別,甚至說她倆是「孿生姐妹」也不為過,畢竟,「天宮二號」原本就是為「天宮一號」準備的備份飛行器。
  • 天上三年,「天宮二號」都幹了啥?
    因為「天宮二號」原是「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備份,但由於「天宮一號」表現很好,所以對「天宮二號」進行了適應性改裝,讓它執行空間實驗室任務。為了完成「天宮二號」的三大任務,科技人員開展了很多新的設計工作,從而使「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飛得更高、實驗更多、時間更長」。
  • 科學網—裡程碑:雷射冷卻原子
    裡程碑:雷射冷卻原子
  • 天宮二號在軌飛行超1000天 今天,歡迎回家
    「這是天宮二號唯一的生命科學實驗,兩位『植物航天員』為未來建立以植物為基礎的空間生命生態系統、控制植物開花、提高植物產量等提供了重要依據。」鄭慧瓊表示。今年4月召開了天宮二號空間冷原子鐘成果鑑定會,與會專家給出了這樣肯定的意見。空間冷原子鐘,是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製的「定時神針」。這臺高精度時鐘把原子某兩個能級間的躍遷頻率作為參考頻率輸出信號,同時利用雷射使原子溫度降至接近絕對零度,減少原子熱運動的影響,使原子能級躍遷頻率受到更小的外界幹擾,從而實現更高精度。
  • 天宮二號冷原子鐘實現3000萬年誤差小於1秒
    新華社電(記者 董瑞豐 張家偉)記者25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搭載的世界首臺太空運行的冷原子鐘,在軌近兩年時間裡完成了全部既定測試任務,實現3000萬年誤差小於1秒的預定目標,將目前人類在太空的時間計量精度提高1至2個數量級。這一成果24日發表於英國《自然·通訊》。
  • 雷射冷卻技術的發展現狀分析
    雷射冷卻技術及其在科學技術中的應用是近二十年來發展十分迅速的研究領域,它是利用雷射和原子的相互作用減速原子運動以獲得超低溫原子的高新技術。這一技術早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精確測量各種原子參數,用於高解析度雷射光譜和超高精度的量子頻標(原子鐘),後來成為實現原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關鍵實驗方法。
  • 天宮二號是幹什麼的 五個問題讓您快速了解
    9月15日22時04分09秒,搭載天宮二號的空間試驗室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正式點火升空,至22時25分,天宮二號宣布發射任務正式成功。
  • 中國科學家打造太空最準的原子鐘
    最近,他的追求終於有了階段性成果:他牽頭研製的冷原子鐘隨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被發射到太空,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臺在軌進行科學實驗的空間冷原子鐘。這是一臺沒有秒針、分針、時針且其貌不揚的黑色圓柱體,卻能在太空中發射極為精準的時間頻率基準。
  • 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
    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時間:2019-07-19 12: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天宮二號回家.在外漂泊3年之後,天宮二號終於要在今天踏上歸途.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試驗,將於今天重返地球,預計在大氣層最後發光發熱後,剩下部分未燃燒盡的殘骸將落入南太平     原標題: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