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竟然擁有全球兩大最尖端科技,中國天宮二號到底多厲害?
天宮二號厲害之處:厲害之處一:天宮二號裝載了世界第一臺空間冷原子鐘(利用雷射冷卻的原子製造的冷原子鐘,能夠使時間測量精度進一步提高),有望實現10-16秒量級的超高精度,並將目前人類在太空的時間計量精度提高1到2個數量級,意味著冷原子鐘運行大約3000
-
天宮二號的「傳奇一生」
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天宮二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天宮二號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從「光榮上崗」到「功成身退」,天宮二號經歷了怎樣的「傳奇一生」呢?
-
中國航天向前的堅實一步,細說天宮二號強大的技術
在天宮二號之前,我們國家發射的神舟系列飛船都是把太空人送上太空軌道,繞著地球運行一段時間後再送回地面,旅途很短,一般只有兩周左右。但是天宮二號打破了這一慣例,由它搭載的兩名太空人在太空中停留的時間長達30天,和以前的太空旅行相比,真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成功,中國將穩步進入空間站建設階段
北京時間19日凌晨3點多,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實施了交會對接。這是中國首次模擬未來空間站的交會對接方式,即載人飛船利用自身機動能力去主動追蹤空間站。在30米的停泊點,神舟十一號伸出捕獲鎖,卡在天宮二號的卡板器裡,之後隨著捕獲鎖的緩慢回收,飛船和天宮逐漸拉近,當對接環完全接合時,對接環裡的12把鉤鎖鉤定,完成對接。在成功對接3小時之後,兩位航天員已經進駐了天宮二號。據介紹,組合體將在軌飛行30天,兩名航天員期間將按照飛行手冊和操作指南進行工作和生活,並按計劃開展一系列的科學實驗。
-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小團隊的大創新
為解決這個技術難題,「天宮」找到了做出國內首個自主研發內定標鐵氧體微波前端的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 2011年8月份,載有「海洋二號」衛星的「長徵四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開始了其對海洋環境預報、海洋科學研究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的旅途。
-
天宮二號計劃執行哪些任務?
而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的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和飛船返回,都是在距地面393公裡的軌道高度開展。這與未來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基本相同,飛行任務的軌道控制策略與測控模式更加接近未來空間站要求。 ■ 目前中國空間應用項目最多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
-
中國擇機發射天宮二號 2020年前初步完成空間站建設
圖片來源:東方IC中國網新聞9月14日訊(記者 張豔玲)中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預計於9月15日到20日擇機發射,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首個真正空間實驗室。經過24年的努力,中國實現發射真正空間實驗室的目標,即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2020年前,完成第三步,即初步完成空間站建設。
-
解讀天宮二號對中國空間站建設的意義—新聞—科學網
中國距離自己的空間站還有多遠 天宮二號的發射時間定了,9月
-
聚焦中國航天 計劃2016年發射「天宮二號」
航天科技集團宇航部部長趙小津:主要有通訊衛星,就是一般在地球同步軌道的三萬六千公裡高度的這麼一個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有遙感衛星,一般是對地觀測,還有就是導航衛星,像北鬥全球導航系統 在發射新太空飛行器的同時,今年的發射當中,更多新技術將首次在軌進行應用和驗證。在今年擇機發射北鬥導航全球組網試驗衛星的時候,將首次採用我國自主研製的遠徵一號上面級。
-
天宮二號搭載中國文化理念
發射成功的天宮二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第一個真正的空間實驗室,擔負著驗證未來空間站技術重任。從月滿中秋的這一天算起,中國進入重量級太空飛行器發射最為密集的百天:天宮二號入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升空並與天空二號對接;長徵五號大推力火箭首射。按照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戰略,這標誌中國正實施空間實驗室起步和銜接空間站的關鍵階段。 太空飛行器穿梭於皓月明空之中,給中秋這個凝聚了全球華人和合之美的感性場景帶來更豐富的意境。「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
揭秘「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到底有多牛?
中新網9月15日電 在超期服役長達兩年半之後,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完成使命」。而即將升空的接力者——「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則將開創更多「第一次」,除了要印證航天員在軌中期駐留,還要開展14項實驗,涉及八大領域。按計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於北京時間9月15日22時04分發射。
-
天宮二號相比天宮一號,究竟發生了哪些改變?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設計師朱樅鵬在接受解放日報·上海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天宮二號已被移至發射塔,但在正式發射前仍需要進行一些簡單的測試,「我們需要不斷確認狀態,然後就發射了。」 據介紹,目前天宮二號和長徵二號2F T2運載火箭的各項性能指標都很正常。
-
中國天宮一號墜落地球,地點是....
從2011年9月29日它成功發射,到現在6年多的時間裡,天宮一號先後進行了6次交會對接,完成了各項任務,中國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一起來回顧這些難忘的瞬間。↓↓↓△視頻:功成名就!
-
「天宮二號」:奠基中國空間站時代
」的長徵二號F T2運載火箭 金秋九月,大漠深處的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迎來了中國航天事業新的裡程碑: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如期升空。作為中國空間站計劃的重要一步,「天宮二號」將完成再生式循環系統、有效載荷和應用系統的實驗等科研項目,並隨後迎來「神舟十一號」飛船,為在茫茫太空搭建屬於我們中國的「太空之家」奠定堅實基礎。
-
「天宮二號」科普:微波高度計在太空中測量海平面
即將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安排了地球科學觀測及應用、空間科學實驗及探測、應用新技術等領域的十餘項高精尖的任務,這些實驗有的是在探索宇宙最深處的奧秘,有的是幫助人們更好的認識海洋和大氣,有的甚至是在解決將來星際旅行時食物的問題…如何「玩轉」這麼多高難度任務並保障它們有序
-
神舟與天宮成功對接 航天員已進入天宮二號
從相繼成功發射到「天神之吻」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於9月15日晚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已在軌運行一個多月。天宮二號有效載荷進入太空後,陸續進行了加電自檢、在軌初始狀態設置和初步功能測試,各有效載荷和在軌支持設備運行正常,性能穩定,狀態良好。
-
天宮一號運營3年成果豐碩 天宮二號研製全面展開
3年來,先後6次完成與神舟飛船的交會對接,並開展了一系列科學實驗、技術試驗和空間應用,取得豐碩成果。按照計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於2016年發射。 「天宮一號在取得大批成果的同時,能夠超計劃、超壽命運營,可以說讓我們感到喜出望外。」王兆耀說。
-
天宮二號:科學「聖殿」 凌霄而起—新聞—科學網
浩瀚的夜空敞開無際的胸懷,迎接了中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 「天宮」,當浪漫多情的中國古人創造出這一傳說中的聖殿時,恐怕料想不到,炎黃子孫會在幾千年後打造出真正的「天宮」,送入深邃的宇宙。這是高端科技與卓絕智慧誕出的科學「聖殿」。這是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
-
太空精釀:外媒渲染天宮一號墜落會傷人 這個「高級謠言」怎麼破
這麼說吧,「人類航天已經開展了60年,還從未出現過一例在軌太空飛行器返回地球時造成人員傷亡的案例。天宮一號造成損失的概率應該還遠低於你連續隨機買號而連中彩票頭獎的概率。」 自2015年起,彼時已在軌4年的天宮一號就不斷被各路「媒體」渲染要墜毀甚至可能「擊中」某些重要城市。直到最近剛過去的2018年元旦,又來了一波新的宣傳攻勢。
-
「數」說天宮二號
>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 主要由資源艙和實驗艙2個部分組成 資源艙為天宮二號在軌飛行提供能源和動力 實驗艙為航天員提供適宜的生活空間 全長10.4米 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