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二號搭載中國文化理念

2020-11-25 新華網客戶端

  發射成功的天宮二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第一個真正的空間實驗室,擔負著驗證未來空間站技術重任。從月滿中秋的這一天算起,中國進入重量級太空飛行器發射最為密集的百天:天宮二號入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升空並與天空二號對接;長徵五號大推力火箭首射。按照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戰略,這標誌中國正實施空間實驗室起步和銜接空間站的關鍵階段。

  太空飛行器穿梭於皓月明空之中,給中秋這個凝聚了全球華人和合之美的感性場景帶來更豐富的意境。「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浪漫人文的是共賞嬋娟,寄望情濃家和;激揚理性的是問天奔月,探訪寰宇星辰。這正是華夏文明、華夏兒女應有的高度。在人們遙祝團圓的這顆月亮上,被擬人化了的中國月球車玉兔號7月31日才剛剛「退休」,在30多萬公裡外的星球上獨自生活了972天。如今,隨天宮二號升空即將開啟的,將是新一段太空之旅——是新奇的發現之旅,更是辛勞的工作之旅:空間實驗室攜帶51件儀器設備,身負涵蓋基礎研究、精密測量、前沿應用的10餘項高精尖的實驗任務,將為國際空間科學前沿帶來新的突破。

  現代科學意義上的探索太空活動,中國起步遠較美俄、歐洲為晚。自1992年9月21日開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中國讓全世界看到一部史詩級的載人航天大片:1999年,發射第一艘不載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2003年,楊利偉駕乘神舟五號飛船,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中國航天員;2005年,神舟六號實現多人同時飛天;2007年,嫦娥一號衛星發射;2008年,神舟七號實現航天員出艙活動;2011年,神舟八號成功對接天宮一號;2013年,神舟十號搭載三位航天員再次進入天宮一號進行科學實驗。

  在這跨越一整代人成長的時間過程中,中國以更高的效率、更開放的姿態取得了許多與先行者相若的成就。更年輕、更龐大、更活躍的黃金一代中國航天人已是人類探索宇宙共同事業的生力軍。到2020年建成的中國空間站有可能接替國際空間站,成為人類唯一在軌運行的太空空間站,而目前的太空合作計劃中還沒有中國的角色位置。

  歐洲航天大國面臨的預算壓力上升,促使歐洲航天局考慮與北京共同分擔航天項目的可能。這次天宮二號所搭載的伽馬暴探測設備,即為中國與瑞士聯合研製。據悉,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已分別與俄羅斯聯邦航天署和歐洲航天局就科學家進入中國空間站達成協議,空間站設計為大型艙段對接預留接口。人們有理由期待這樣的合作更廣泛、更深入,讓「天宮」、「神舟」所寓寄的嚮往、和合之美,與創新、協作的時代精神成功「交會對接」。正如歐洲航天局局長韋爾納所言:把中國等非傳統夥伴納入更大的人類探索平臺舉措是務實的,只有讓中國參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宇宙飛船才能在太空連接在一起。

  (摘自《歐洲時報》)

相關焦點

  • 神舟十一號飛船搭載兩名航天員 將對接天宮二號
    搭載兩名航天員 將對接天宮二號  據新華社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按流程完成出廠前所有研製工作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8月13日從北京空運至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
  • 「天宮二號」:奠基中國空間站時代
    」的長徵二號F T2運載火箭 金秋九月,大漠深處的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迎來了中國航天事業新的裡程碑: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如期升空。作為中國空間站計劃的重要一步,「天宮二號」將完成再生式循環系統、有效載荷和應用系統的實驗等科研項目,並隨後迎來「神舟十一號」飛船,為在茫茫太空搭建屬於我們中國的「太空之家」奠定堅實基礎。
  • 天宮二號,歡迎回家
    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天宮二號,「回家」了!中新社發 孫浩 攝2016年9月15日搭載天宮二號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 「數」說天宮二號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結構示意圖 2016年9月15日 天宮二號在中秋月夜成功發射2019年7月19日 天宮二號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
  • 天宮一號vs天宮二號
    天宮一號vs天宮二號  天宮二號被稱為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基礎上研製的太空飛行器,兩者外形完全相同,但卻承擔著不同的任務。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為滿足推進劑補加驗證試驗需要,對推進分系統進行了適應性改造;為滿足中期駐留需要,對載人宜居環境做了重大改善,具備支持2名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30天的能力,設計在軌壽命2年。  相比天宮一號,天宮二號不僅裝備更豪華、裝載量提高、內部環境更好,搭載的設備也更先進。
  • 【天宮二號大事記】創造中國航天多個「首次」
    【天宮二號大事記】創造中國航天多個「首次」央視新聞  作者:  2019-07-20 天宮二號2016年9月15日發射入軌到昨天(19日
  • 天宮二號的「傳奇一生」
    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天宮二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天宮二號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從「光榮上崗」到「功成身退」,天宮二號經歷了怎樣的「傳奇一生」呢?
  • 天宮二號相比天宮一號,究竟發生了哪些改變?
    天宮二號的發射升空將是繼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首飛之後,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的第二次飛行。   臨發射的時間越來越近,天宮二號準備好了嗎?「目前天宮二號已扣上整流罩並與長徵二號2F T2運載火箭對接,整體狀況不錯,已從總裝廠房移至發射塔等待發射。」
  • 搭載十四項應用載荷 天宮二號「回家」帶來好消息
    搭載十四項應用載荷開展六十餘項空間實驗天宮二號「回家」帶來不少好消息本報記者 付毅飛7月19日晚,天宮二號返回地球。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在接近三年的工作時間裡都忙了些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了解到,天宮二號共搭載14項應用載荷,以及航天醫學實驗設備和在軌維修試驗設備,共開展了60餘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 天宮二號再入成功!中國正式進入空間站時代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於北京時間2019年7月19日晚間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圓滿完成,我國正式進入空間站時代。
  • 境外媒體:中國天宮二號將飛天 2020前後建成空間站
    參考消息網3月1日報導 美媒稱,中國28日宣布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把第二個空間實驗室送入軌道,隨後發射載人飛船與其對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月28日報導,天宮二號將是中國五年內發射的第二個太空實驗室。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說,如果發射成功,神舟十一號飛船將搭載兩名航天員與天宮二號對接。報導稱,但在此之前,中國將試射長徵七號運載火箭。中國正在研製的長徵七號火箭將於2017年上半年搭載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對接。
  • 解讀天宮二號對中國空間站建設的意義—新聞—科學網
    中國距離自己的空間站還有多遠   天宮二號的發射時間定了,9月
  • 天宮二號總設計師王翔是咱庫爾勒人!
    據了解,天宮二號總設計師王翔是庫爾勒人,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總指揮。王翔生活和工作照9月15日22時04分,搭載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徵二號F T2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天宮二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神舟十一號將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 航天員將進駐天宮二號
    央廣網酒泉10月1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劉禕辰 王亮)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按照計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順利入軌後,兩天內將完成與天宮二號的自動交會對接,組合體在軌飛行30天。兩名航天員將進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並開展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專家表示,航天員在太空中將有100多種食品供選擇,這些食品採用特殊包裝,最長可保存1年時間。
  • 天宮二號為啥帶這本書帶上天?聽楊利偉講端詳
    」搭載物品《家風》。 人民網北京1月18日電(記者申寧)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發射升空。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隨「天宮二號」一起飛天的,還有一本書——《家風》,在太空翱翔了兩個月後,這本書由神舟十一號任務乘組航天員帶回地面。為什麼會選擇《家風》?今天,航天英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北京市第八中學校長王俊成,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工會主席任颺博士做客人民網,暢談這背後的故事。
  • 天上三年,「天宮二號」都幹了啥?
    伴飛小衛星搭載了多個試驗載荷,並具備較強的變軌能力,即具備開展空間任務的靈活性與機動性,在軌任務期間進行了對「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空間組合體的飛越觀測等試驗,如用高清相機拍攝了太空飛行器的對接狀態,為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提供了直接的影像技術支持。十四項科學實驗(「天宮二號」搭載的生菜實驗。)
  • 中國今年將發射天宮二號 試驗航天員中期駐留
    【環球航空報導】一份「中國載人航天發射時間表」28日引爆中國媒體圈。據中國權威媒體報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日前對外公布了我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詳細建設時間表,而這一時間表中所包含的一系列發射與在軌實驗的技術含金量更是讓外界咂舌。這次載人航天任務有哪些亮點與難點?中國未來的空間站又將是什麼樣子呢?
  • 太空觀測:天宮二號看到的地球是什麼樣?
    在前不久發布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應用成果中,天宮二號上搭載的特殊數位相機、太空雷達等觀測設備,就是名符其實的千裡眼。它們不但從宇宙的各個方位感知地球,還拍攝了大量照片,為多個領域提供數據。那麼,這些技術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 「天宮二號」今日22時04分發射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14日介紹,「天宮二號」與「天宮一號」的使命任務有所不同。相比而言,「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主要是配合神舟飛船完成交會對接試驗。「天宮二號」是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相比「天宮一號」,「天宮二號」不僅裝備更豪華、裝載量提高、內部環境更好,搭載的設備也更先進。
  • 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
    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時間:2019-07-19 12: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天宮二號回家.在外漂泊3年之後,天宮二號終於要在今天踏上歸途.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試驗,將於今天重返地球,預計在大氣層最後發光發熱後,剩下部分未燃燒盡的殘骸將落入南太平     原標題: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