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1日報導 美媒稱,中國28日宣布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把第二個空間實驗室送入軌道,隨後發射載人飛船與其對接。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月28日報導,天宮二號將是中國五年內發射的第二個太空實驗室。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說,如果發射成功,神舟十一號飛船將搭載兩名航天員與天宮二號對接。
報導稱,但在此之前,中國將試射長徵七號運載火箭。中國正在研製的長徵七號火箭將於2017年上半年搭載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對接。
這位發言人說,長徵七號運載火箭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新研製的運載火箭,是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基本型號,該火箭投入使用,必將大幅提升中國航天進出空間的能力。
報導稱,所有這些均服務於中國的更大目標,即在2020年前後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天宮二號以及之前的天宮一號都是空間站的原型。發言人說,中國的空間站研製工作進展順利。
2011年9月,中國首個太空實驗室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其後,無人飛船與其成功對接。載人飛船後來又於2012年和2013年與其對接。
報導稱,中國首次加入太空競賽時為趕超其他國家需要做許多事情。該國直到1970年才將首顆人造衛星送入太空,當時美國已經實現載人登月。40多年來,中國在研究和訓練方面投入了大量財力和資源。2003年10月,中國將首名航天員送入太空。中國總共將10名航天員送入了太空。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28日報導,新華社報導稱,中國計劃今年第三季度將第二個空間實驗室送入軌道,這是中國在2020年前後建成空間站計劃的一部分。
報導稱,推進太空計劃是中國政府的工作重點之一。中國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預計將與中國的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對接。中國還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發射載有兩名航天員的神舟十一號飛船,並與天宮二號對接。
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完成首飛試驗後,將把天舟一號送入太空。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說,中國將利用相關發射計劃驗證貨物運輸和推進劑在軌補加,以及航天員在太空中期駐留等空間站建造與運營的關鍵技術,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和應用試驗。
報導稱,神舟十一號飛船所搭載的航天員將接受專門訓練。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以及配套的兩枚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還有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和天舟一號目前要么正在進行總裝,要麼在進行總裝測試。
發言人說,預計中國會在2020年前後完成自己的空間站建造任務。
報導稱,中國的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於2011年發射,一直運轉良好。據官方媒體報導,中國的太空計劃仍需要熟練掌握通過太空貨運飛船運送貨物和燃料並對空氣和水進行再循環的技術,從而支持長期的載人航天任務。
據發言人說,天宮一號已經在軌運行四年半時間,目前運行狀態良好,具備繼續在軌工作條件。
報導稱,中國在1970年將第一顆衛星送入太空。之後,中國政府投入巨資進行科研與訓練,並於2003年將該國首名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幕,顯示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的模擬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