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二號為啥帶這本書帶上天?聽楊利偉講端詳

2020-12-02 人民網

2016年11月22日,楊利偉向西城區教育工會主席任颺交接「天宮二號」搭載物品《家風》。

人民網北京1月18日電(記者申寧)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發射升空。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隨「天宮二號」一起飛天的,還有一本書——《家風》,在太空翱翔了兩個月後,這本書由神舟十一號任務乘組航天員帶回地面。為什麼會選擇《家風》?今天,航天英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北京市第八中學校長王俊成,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工會主席任颺博士做客人民網,暢談這背後的故事。

「我們看了這本書,我覺得家風對社會的發展、文化的傳承,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且這本書主要還是以教育孩子為主體的。」楊利偉說,每一次的航天飛行,都有一些任務配重,進行一些科學實驗,包括為一些很有意義的事情做宣傳。我想這也是航天文化為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傳播,做的一點工作。所以,出於這個考慮,我們把這本書搭載上去,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關注家風,能夠更好地關注我們傳統文化。

「我們誰也沒有想到,《家風》這本書能夠上天。」作為本書的主編,任颺至今仍感到非常激動:《家風》這本書能夠隨著天宮二號飛入太空,這是對我們中國優秀家風最好的弘揚和傳播。那一天恰恰是中秋佳節,中秋佳節是我們闔家團圓的一個日子,正好也是傳播家風的一個好舞臺、好契機、好載體。

任颺介紹說,西城區教育工會從2015年開始組織「黼國黻家櫛風沐雨」為主題的家風建設等一系列活動,先後舉辦了「勞模話家風」「家風大家談」等活動,然後著手「家風大家談」徵文,令我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一共收到了121個單位選拔推薦的949篇優秀作品,優中選優,選擇其中的87篇作品,正式出版了《家風》這本書。原文化部長、著名作家王蒙為這本書作了序,著名書法家沈鵬題寫了書名,企業界的柳傳志、藝術界的郎朗、航天界的楊利偉、教育界的俞敏洪、文學界的傅敏等知名人士聯袂推薦。

這本書的第二篇文章《正心、思行、修德耳濡目染出家風》出自王俊成校長之手,他表示,自己在這個活動中,實實在在地重溫了家教,品味了家風,特別體會和固化了父母以及家庭那種吃苦耐勞和與人為善的品質,也真真切切地讓自己又一次耕耘了和蕩滌了自己的心田和魂靈,並且不斷豐富和升華了自己的情感和精神。

「祖國利益高於一切」,楊利偉說,2016年是中國航天60周年,航天取得了很多輝煌的成就,在這個過程當中,確實形成了自己的一種文化,或者說是一個大家庭的家風,像「兩彈一星」精神,像「載人航天」精神,都是這樣的。我想它實際上就是家國情懷,或者是愛國主義精神在這種領域或者這個行業裡面的具體體現。記得神舟六號飛行之前,航天員聶海勝回家看望母親,他母親當時因為腦溢血已經癱瘓在床,這個時候,他弟弟跟海勝講了一句話,我們聽了之後非常感動,他說哥哥你放心去執行任務,我們兩個一個盡忠一個盡孝。很簡單的一句話,是讓他放下後顧之憂去執行任務,體現了家國情懷,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

訪談回訪:

楊利偉、王俊成、任颺談家風的培育和傳承

相關新聞:

楊利偉:航天系統是個大家庭也有家風

天宮二號為啥帶這本書帶上天?聽楊利偉講端詳

北京第八中學校長:家風是耳濡目染的自然生成

任颺:「家風」這兩個字不是流行的快餐文化

(責編:趙英梓、林露)

推薦閱讀

天宮二號為啥帶這本書帶上天?聽楊利偉講端詳「天宮二號」發射升空。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隨「天宮二號」一起飛天的,還有一本書——《家風》,在太空翱翔了兩個月後,這本書由神舟十一號任務乘組航天員帶回地面。為什麼會選擇《家風》?【詳細】

2017浙江新高考方案公布 考生可填報不超過80個志願 浙江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分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三類進行。普通類招生錄取不分批次。一所學校的一個專業(類)作為一個志願單位,考生每次可填報不超過80個志願。【詳細】

相關焦點

  • 楊利偉:「天宮二號」2016年前後發射
    楊利偉在發布會上透露,中國空間站工程穩步推進,海南發射場已具備發射條件,2016年前後我國將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並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  京華時報記者潘珊菊  我國空間站建造時間表  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射成功,至今已於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成功對接2016年前後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隨後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船及與之對接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2018年前後發射試驗核心艙2022年前後完成空間站建造  關於空間站  進入研製關鍵階段
  • 天宮二號2020年前上天
    長江商報消息 任務將更貼近空間站,試驗項目也更多據新華社電 昨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表示,天宮二號正在積極研製中,「按計劃,2020年前後我們要發射空間站,天宮二號肯定要在這之前上天。」
  • 天宮二號開始研製計劃2020年前上天
    天宮二號開始研製計劃2020年前上天 青島晚報電子報   2013.03.05 星期二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透露,天宮一號2011
  • 天宮奇遇記:當天宮二號遇上了東方紅一號
    2019年7月的一天「東方紅一號」衛星和「天宮2號」空間實驗室在距離地球約400公裡的軌道不期而遇,雙方軌道相距僅有40餘公裡。「您是『東方紅一號』老爺爺吧?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的名字叫『天宮2號』空間實驗室,是祖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我是2016年9月15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二F火箭上來的。」
  • 「牧星人」是怎樣把天宮二號帶回家的
    科技日報記者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了解到,為了確保天宮二號受控再入任務順利實施,被稱為「牧星人」的飛控人員需要開展長周期精確軌道確定、兩脈衝聯合控制、精確控制計算、殘骸散布分析等常規工作,綜合考慮控制要求和測控資源分配等條件約束,確保飛控計劃、注入數據和上行指令準確無誤。同時要準備十多套應急預案,應對各種突發狀況。那麼,「牧星人」是怎樣把天宮二號帶回家的?
  • 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對接,他攻克了最大技術難題,楊利偉點讚:讓...
    王曙群最早走入公眾的視野是在「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完美對接之後。當時王曙群是總裝工人代表。31年前,立志做個好工人王曙群是老閔行人,1989年技校畢業後就被分配到廠裡做工人。剛來廠裡時效益平平,一撥人做型號任務,另一撥人造冰箱。當時廠裡靠著生產航天冰箱紅火了幾年,隨後又陷入沉寂。很多人選擇了離開,但王曙群選擇留下。
  • 天宮二號,歡迎回家
    2016年9月15日,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中新社發 孫浩 攝2016年9月15日搭載天宮二號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景海鵬還在天宮二號裡過了自己的50歲生日太空養蠶寶寶。
  • 景海鵬陳冬今天準備撤離天宮二號 神舟十一號即將返回
    據中新網11月17日報導,兩位中國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已經在太空工作近一個月,他們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任務已近尾聲。今日,他們將開始進行撤離天宮二號的準備工作,並將返回神舟十一號飛船,之後將返回地面。 17日,兩名航天員將回到神舟飛船,之後飛船將返回地面。完成組合體飛行後,神舟十一號將撤離天宮二號,並於1天內返回至著陸場,天宮二號轉入獨立運行模式。
  • 為何楊利偉上天帶了槍?蘇聯航天員慘痛教訓,全世界都引以為戒
    2003年10月15日,中國太空人楊利偉乘由長徵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這是中國航天事業中的一座裡程碑,象徵著我們國家航天事業開啟開啟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圖為航天員楊利偉雖然此次順利的飛入太空之中,但誰都知道,這是一件極為危險的事情,尤其是作為太空人的楊利偉
  • 誰送「天宮二號」上天 「凍齡」火箭重返青春
    中新網甘肅酒泉9月14日電 題:誰送「天宮二號」上天 「凍齡」火箭重返青春  作者 張娟娟 張素  火箭的儲存壽命一般是6—7年,按照這樣的壽命計算,長徵二號F T2火箭絕對是一枚「老火箭」了。  從2010年與交會對接任務用長徵二號F一同生產完成後,它就一直待命,直到今年的天宮二號發射任務來臨。
  • 天宮二號即將墜毀?上天兩年幹了啥 和歐美技術不斷縮小
    中國航天局對外公布消息稱,我國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即將在7月19日,受控墜毀。據了解,屆時天宮二號將在墜毀過程中,與大氣層產生激烈摩擦,然後燃起的高溫火焰將會把天宮二號的大部分機體焚燒殆盡,小部分會根據電腦計算的軌跡,墜落到地球航天墳場,不會對地面建築和人員、牲畜造成任何傷害。
  • 天宮二號搭載中國文化理念
    發射成功的天宮二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第一個真正的空間實驗室從月滿中秋的這一天算起,中國進入重量級太空飛行器發射最為密集的百天:天宮二號入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升空並與天空二號對接;長徵五號大推力火箭首射。按照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戰略,這標誌中國正實施空間實驗室起步和銜接空間站的關鍵階段。  太空飛行器穿梭於皓月明空之中,給中秋這個凝聚了全球華人和合之美的感性場景帶來更豐富的意境。「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 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
    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時間:2019-07-19 12: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天宮二號回家.在外漂泊3年之後,天宮二號終於要在今天踏上歸途.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試驗,將於今天重返地球,預計在大氣層最後發光發熱後,剩下部分未燃燒盡的殘骸將落入南太平     原標題: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
  • 天宮二號要上天!提前看看科學家會做些什麼實驗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國將於9月中旬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打造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為我國空間站的建立奠定基礎。作為「天宮一號」的「繼承者」,天宮二號即將進行的各類實驗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4項,堪稱中國航天史上「最忙碌」的空間實驗室。那麼即將「上崗」的天宮二號都搭載了哪些讓人不明覺厲的科學實驗項目?科學家「上天入地」不辭勞苦探索的科學問題究竟有怎樣的價值?
  • 圖文揭秘天宮二號裡,太空人如何生活
    時至今日,當我們真的建成了自己的「天宮」,想讓太空人在天宮二號裡生活30天,一座寶氣十足的天宮,或許真不如電腦空調、美食電視來的實在。天宮二號裡究竟有哪些生活設施,太空人又是如何生活的呢?今天,阿盟帶你一探究竟。在天宮二號裡面吃什麼、怎麼吃?
  • 天宮二號為對接神舟十一號備足高端設備 多方位對地成像-相機 天宮...
    原標題:天宮二號為對接神舟十一號備足高端設備 多方位對地成像  圖片說明:9月17日至23日,2016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全國集中開展,圖為觀眾在北京中國科技館排隊體驗天宮二號模擬艙。北京主場活動共設5個板塊、400餘項重點內容。
  • 天宮二號完美謝幕,謝謝你為我們指明去往星辰大海的道路!
    它先後三次與天宮二號對接,一次是常規對接;一次是從天宮二號後方5千米繞飛至前方5千米,二者掉頭對接;一次是空間快速交會對接,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為第一要務。它還先後三次對天宮二號進行在軌燃料補加,類比飛機的「空中加油」,這可以叫做「太空加油」了。任務期間,兩個太空飛行器還各自釋放了伴飛小衛星。天宮二號的外置機械臂實驗,也為後續任務奠定了重要基礎。
  • 天宮二號的「傳奇一生」
    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天宮二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天宮二號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從「光榮上崗」到「功成身退」,天宮二號經歷了怎樣的「傳奇一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