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2日,楊利偉向西城區教育工會主席任颺交接「天宮二號」搭載物品《家風》。
人民網北京1月18日電(記者申寧)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發射升空。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隨「天宮二號」一起飛天的,還有一本書——《家風》,在太空翱翔了兩個月後,這本書由神舟十一號任務乘組航天員帶回地面。為什麼會選擇《家風》?今天,航天英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北京市第八中學校長王俊成,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工會主席任颺博士做客人民網,暢談這背後的故事。
「我們看了這本書,我覺得家風對社會的發展、文化的傳承,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且這本書主要還是以教育孩子為主體的。」楊利偉說,每一次的航天飛行,都有一些任務配重,進行一些科學實驗,包括為一些很有意義的事情做宣傳。我想這也是航天文化為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傳播,做的一點工作。所以,出於這個考慮,我們把這本書搭載上去,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關注家風,能夠更好地關注我們傳統文化。
「我們誰也沒有想到,《家風》這本書能夠上天。」作為本書的主編,任颺至今仍感到非常激動:《家風》這本書能夠隨著天宮二號飛入太空,這是對我們中國優秀家風最好的弘揚和傳播。那一天恰恰是中秋佳節,中秋佳節是我們闔家團圓的一個日子,正好也是傳播家風的一個好舞臺、好契機、好載體。
任颺介紹說,西城區教育工會從2015年開始組織「黼國黻家櫛風沐雨」為主題的家風建設等一系列活動,先後舉辦了「勞模話家風」「家風大家談」等活動,然後著手「家風大家談」徵文,令我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一共收到了121個單位選拔推薦的949篇優秀作品,優中選優,選擇其中的87篇作品,正式出版了《家風》這本書。原文化部長、著名作家王蒙為這本書作了序,著名書法家沈鵬題寫了書名,企業界的柳傳志、藝術界的郎朗、航天界的楊利偉、教育界的俞敏洪、文學界的傅敏等知名人士聯袂推薦。
這本書的第二篇文章《正心、思行、修德耳濡目染出家風》出自王俊成校長之手,他表示,自己在這個活動中,實實在在地重溫了家教,品味了家風,特別體會和固化了父母以及家庭那種吃苦耐勞和與人為善的品質,也真真切切地讓自己又一次耕耘了和蕩滌了自己的心田和魂靈,並且不斷豐富和升華了自己的情感和精神。
「祖國利益高於一切」,楊利偉說,2016年是中國航天60周年,航天取得了很多輝煌的成就,在這個過程當中,確實形成了自己的一種文化,或者說是一個大家庭的家風,像「兩彈一星」精神,像「載人航天」精神,都是這樣的。我想它實際上就是家國情懷,或者是愛國主義精神在這種領域或者這個行業裡面的具體體現。記得神舟六號飛行之前,航天員聶海勝回家看望母親,他母親當時因為腦溢血已經癱瘓在床,這個時候,他弟弟跟海勝講了一句話,我們聽了之後非常感動,他說哥哥你放心去執行任務,我們兩個一個盡忠一個盡孝。很簡單的一句話,是讓他放下後顧之憂去執行任務,體現了家國情懷,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
訪談回訪:
楊利偉、王俊成、任颺談家風的培育和傳承
相關新聞:
楊利偉:航天系統是個大家庭也有家風
天宮二號為啥帶這本書帶上天?聽楊利偉講端詳
北京第八中學校長:家風是耳濡目染的自然生成
任颺:「家風」這兩個字不是流行的快餐文化
(責編:趙英梓、林露)
天宮二號為啥帶這本書帶上天?聽楊利偉講端詳「天宮二號」發射升空。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隨「天宮二號」一起飛天的,還有一本書——《家風》,在太空翱翔了兩個月後,這本書由神舟十一號任務乘組航天員帶回地面。為什麼會選擇《家風》?【詳細】
2017浙江新高考方案公布 考生可填報不超過80個志願 浙江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分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三類進行。普通類招生錄取不分批次。一所學校的一個專業(類)作為一個志願單位,考生每次可填報不超過80個志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