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觀測:天宮二號看到的地球是什麼樣?

2020-12-01 中國軍網

從浩瀚的太空中看地球,不僅視角獨特,還能看到許多平時難以觀察的內容。在前不久發布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應用成果中,天宮二號上搭載的特殊數位相機、太空雷達等觀測設備,就是名符其實的千裡眼。它們不但從宇宙的各個方位感知地球,還拍攝了大量照片,為多個領域提供數據。那麼,這些技術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航天數位相機:不僅看得廣 還看得細

這幅圖像,就是從天宮二號上拍到的我國新疆吐魯番地區一處戈壁灘的照片。放大後,地上的一道道溝壑與植被覆蓋情況都清晰可見。

像這樣的照片,是由安裝在天宮二號肚子上的多角度寬波段成像儀拍攝而成。它的內部由八臺分四層結構精心設計的小相機組成,不僅看的範圍更寬,看到的景物也更精細。最直觀的理解是,可以相當於30個數位相機在直接對地觀測。

這些對地拍攝的圖像,通過判讀和分析,就能準確分辨出土壤指數、坡度、植物種類、農作物生長情況等重要信息。

三維成像微波高度計:看得更加立體

與航天數位相機不同,三維成像微波高度計從天宮二號上探測到的對地圖像則更為立體。它採用雷達探測,側重於呈現陸地的起伏、水位的高低和海洋的深淺,不僅如此,連海面上船隻航行過的痕跡都能精確觀察到。

天宮二號自拍神器

天宮二號在軌任務期間,除了承擔為地球拍照的工作,自拍也是必不可少的。天空二號伴隨衛星全程發揮護花使者作用,它身上搭載著小型高解析度可見光相機,不僅能夠對地拍攝,還完成了對空間組合體的伴隨飛行、飛越觀測和新技術驗證等試驗。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懷疑空間站哪個部位需要維修了,那我們可以提前通過成像去了解。

目前天宮二號對地觀測領域拓展應用用戶單位已經達到57家。覆蓋國土資源、生態環境、氣象災害等8個領域16個方向,正在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服務與保障。

 

相關焦點

  • 天宮二號不遠萬裡飛去太空做實驗,到底是為啥?
    天宮二號不遠萬裡飛去太空做實驗,到底是為啥? 原標題:   又到一年中秋時,今年天空的第一主角卻不再是皓皓明月。15日晚,朋友圈一度被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發射的重磅消息刷屏。
  • 天宮二號,歡迎回家
    中新社發 孫浩 攝2016年9月15日搭載天宮二號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景海鵬還在天宮二號裡過了自己的50歲生日太空養蠶寶寶。圖片來源:新華網在天宮二號上搭載有一個迷你培養箱航天員化身為「太空菜農」每天都要用10分鐘來照顧生菜這是中國首次在太空人工栽培蔬菜太空中種的菜能不能吃?
  • 「天宮二號」科普:微波高度計在太空中測量海平面
    即將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安排了地球科學觀測及應用、空間科學實驗及探測、應用新技術等領域的十餘項高精尖的任務,這些實驗有的是在探索宇宙最深處的奧秘,有的是幫助人們更好的認識海洋和大氣,有的甚至是在解決將來星際旅行時食物的問題…如何「玩轉」這麼多高難度任務並保障它們有序
  • "走進"天宮二號:既是太空實驗室 又是航天員的"太空之家"
    圖為天宮二號發射全過程示意圖。  新華社發  成功發射入軌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在離地球近400公裡的近地軌道上繞地球飛行。天宮二號外形和天宮一號相同,分為實驗艙和資源艙兩個艙段。實驗艙為密封艙,主要功能是為航天員在太空生活提供空氣潔淨、溫度和溼度適宜的載人環境和活動空間。資源艙是非密封結構,主要功能是為天宮二號在太空飛行提供能源和動力,太陽電池翼、蓄電池、推進劑、發動機都布置在資源艙,實際上就是一個動力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介紹,高智能是「太空之家」的一個突出特點。
  • 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太空對接成功!
    據央視新聞,今天凌晨,神舟十一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對接成功!景海鵬和陳冬入住天宮二號後,將在組合體內生活30天,開展大量科學實驗工作,成為中國史上時間最長的太空駐留飛行任務。據資料介紹,天宮二號和神十一是在距離地球393公裡的太空相約,兩個比子彈速度還要快8倍的空中飛行器安全可靠無誤差地對接在一起。按照計劃,天宮二號是中國首個真正的空間實驗室。2011年發射的天宮一號是「目標飛行器」,其任務的主要目標是突破交會對接技術以及航天員中期駐留等先期技術驗證。
  • 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
    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時間:2019-07-19 12: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天宮二號回家.在外漂泊3年之後,天宮二號終於要在今天踏上歸途.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試驗,將於今天重返地球,預計在大氣層最後發光發熱後,剩下部分未燃燒盡的殘骸將落入南太平     原標題: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
  • 天宮二號計劃執行哪些任務?
    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武平介紹,同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相比,此次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有著鮮明的自身特點和亮點:   ■ 最接近未來中國空間站軌道要求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此前的載人飛行和交會對接任務是在距地面343公裡的軌道高度展開。
  • 天宮二號完美「謝幕」—新聞—科學網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不僅完美執行了各項既定和拓展任務,更用主動受控離軌這一『壯烈』方式,為任務畫上了圓滿句號,這是我國堅定履行負責任大國國際責任的有力擔當,也是中國人和平科學利用太空資源的生動實踐。」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談起剛擁入地球母親懷抱的天宮二號,不舍的話語中難掩內心的激動與自豪。 「身強力壯」為何「退休」?
  • 天宮二號進行首個太空實驗,這些黑科技彰顯了我國實力,太自豪了
    隨著轟天巨響,長徵二號F火箭帶著中國航天使命奔往太空。天宮二號圓滿升空,這裡到底有多少黑科技,今天就帶領大家看不看?&34;空間實驗室是在&34;目標飛行器基礎上研製的太空飛行器,兩者外形相同,但卻承擔著不同的任務。&34;作為目標飛行器,主要是和載人飛船配合完成空間交會對接試驗任務,在這個基礎上研製的&34;空間實驗室,是我國首個具備補加功能的載人航天科學實驗空間實驗室。
  • 太空勞模,歡迎回家,中國正式通知聯合國:天宮二號預計墜落地點
    據海外網報導,近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發布消息稱,天宮二號將於7月19日返回地球,正式宣布「退休」。據了解,天宮二號是繼天宮一號後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主要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包括釋放伴飛小衛星,完成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的對接等,目的是為了打造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
  • 天宮二號:科學「聖殿」 凌霄而起—新聞—科學網
    浩瀚的夜空敞開無際的胸懷,迎接了中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 「天宮」,當浪漫多情的中國古人創造出這一傳說中的聖殿時,恐怕料想不到,炎黃子孫會在幾千年後打造出真正的「天宮」,送入深邃的宇宙。這是高端科技與卓絕智慧誕出的科學「聖殿」。這是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
  • 天宮二號獨家故事:1036天熱血青春!
    從這天起,坐落於北京航天城鄧莊南路9號的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有效載荷運控大廳監控大屏上的「天宮二號飛行圈數」,將定格在「16209圈」——這是天宮二號圍繞地球飛行的最終圈數。一個月後,天宮二號等到來自祖國的親人,航天員景海鵬、陳冬搭乘神舟十一號飛船如約而至;七個月後,我國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飛向太空和天宮二號完成了我國首次「太空加油」……但從天宮二號升空那一刻起,來自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的天宮二號任務團隊,就已無暇期待這些。
  • 載人航天辦:天宮二號是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載人航天辦:天宮二號是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2016-09-14目前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長徵二號F T2火箭已垂直轉運至發射塔架。孫浩 攝     中新網酒泉9月14日電(記者 張素)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今日介紹,天宮二號與天宮一號的使命任務有所不同。相比而言,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主要是配合神舟飛船完成交會對接試驗。天宮二號是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 天宮二號在軌飛行超1000天 今天,歡迎回家
    「天宮二號」空間冷原子鐘凝結了三代科研人的心血。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王育竹院士及其科研團隊就開始了原子鐘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礎上,2010年,「天宮二號」空間冷原子鐘主任設計師、上海光機所劉亮研究員帶領團隊完成了空間冷原子鐘原理樣機的研製和地面科學試驗論證。2016年,經過近10年艱苦努力,我國首臺空間冷原子鐘正樣產品研製成功,並「搭乘」天宮二號飛往浩渺太空。
  • 「天宮二號」即將迎來謝幕時刻!
    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入軌,設計在軌壽命2年,截至目前,已在軌飛行超1000天。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備份目標飛行器基礎上改進研製而成,由實驗艙和資源艙組成。天宮二號入駐太空之日起,就開啟忙碌的工作模式:「牽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完成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面向長期飛行的乘員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關技術;還「接待」了天舟一號「快遞小哥」,驗證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可以說,天宮二號不僅忙得有成效,還完成了中國空間站發展的重要使命。
  • 上海多支團隊為「天宮二號」造科研「神器」
    一大波太空實驗來襲!在「天宮二號」此次空間在軌運行期間,將開展十餘項空間科學與應用實驗。來自上海的多支傑出科研團隊,為「天宮二號」精密打造了多件先進的科研「神器」。
  •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山西山東可觀測天宮
    資料圖:中國太空站5部件9月20日9時,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長徵二F運載火箭組合體開始轉運。海晗攝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進入倒計時之際,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接受媒體採訪,權威解讀「天宮一號」與航天天文的有關情況。
  • 天宮二號「回家」帶來不少好消息
    來源:科技日報7月19日晚,天宮二號返回地球。從2016年9月發射至此,它的運行天數,定格在「1036」這個數字上。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在接近三年的工作時間裡都忙了些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了解到,天宮二號共搭載14項應用載荷,以及航天醫學實驗設備和在軌維修試驗設備,共開展了60餘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 天宮二號今晚發射 這些「秘密」不知道怎麼行!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於15日22時04分發射,恰逢中秋佳節,一個對中國人來說有著特殊意義的時間。  太空又將迎來中國航天的使者,「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即將奔赴太空,由此展開的空間應用試驗、太空中期駐留驗證、推進劑補加等,這些對中國人意味著什麼,對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又意味著什麼?
  • 天宮二號為對接神舟十一號備足高端設備 多方位對地成像-相機 天宮...
    原標題:天宮二號為對接神舟十一號備足高端設備 多方位對地成像  圖片說明:9月17日至23日,2016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全國集中開展,圖為觀眾在北京中國科技館排隊體驗天宮二號模擬艙。北京主場活動共設5個板塊、400餘項重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