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二號:科學「聖殿」 凌霄而起—新聞—科學網

2021-01-08 科學網

 

時維中秋,月正團圓。浩瀚的夜空敞開無際的胸懷,迎接了中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

「天宮」,當浪漫多情的中國古人創造出這一傳說中的聖殿時,恐怕料想不到,炎黃子孫會在幾千年後打造出真正的「天宮」,送入深邃的宇宙。這是高端科技與卓絕智慧誕出的科學「聖殿」。這是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

有時候,人們還會特意強調一下: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攜帶50餘件有效載荷,將開展10餘項空間科學與應用項目。在載人航天曆次任務中,這是應用項目最多的一次。

對中國空間科學有所了解的人,不難領會這一刻的歷史意義。就在兩年前,還有科學家稱,我國空間科學缺乏國際公認的重大成就,與中國航天事業的整體進程不相匹配。

如今,天宮蓄勢,實驗待發,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空間站階段大幕已啟。這,不啻是我國空間科學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機遇。

中國航天科技的發展歷程,一直面臨著來自外界的重重壓力。人們不會忘記,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國際空間站項目,計劃由六個國際太空機構合作聯合推進,卻拒絕給中國留下一席之位。

然而,不論是技術封鎖,還是勢力遏制,都不曾讓我們停下向太空進發的步伐:神舟沖天、嫦娥奔月、墨子升空……現在,天宮二號的凌霄而起,讓我們不再只是蒼穹中的匆匆過客,而能停駐在一方寶貴的實驗室,有一片貼近太空、探索宇宙的基地。

為了讓第一個空間實驗室物盡其用,中國科學家們經過反覆論證、巧妙構思、精心設計,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空間實驗格局:覆蓋天體物理、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地球科學觀測及應用等諸多領域,探索宇宙深處奧秘,監測全球氣候變化,解決未來長途旅行時的諸多問題……

在這個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太空舞臺上,在這項舉世矚目的空間科學「巨無霸計劃」中,我們並沒有閉門謝客。天宮二號明確聲明向全世界開放懷抱,願為國際合作提供寶貴的機會與平臺。

例如天宮二號科學載荷中的國際合作項目——天極」伽瑪暴偏振探測儀,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牽頭,瑞士日內瓦大學、保羅謝爾研究所和波蘭核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參加研製。這隻科學家們口中的「小蜜蜂」,具有高出國際同類儀器幾十倍的探測效率,有望揭示伽瑪暴本質,為宇宙結構、起源和演化等重要命題研究開闢新的途徑、斬獲新的發現。

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天宮二號還將開展更廣泛的國際合作,發揮更強大的國際影響力和引導力。

這只是一個開始。關於天宮,關於中國的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一切還在路上,無限徵程還在前方。就讓我們默默守望這座頭頂400公裡外的「科學殿堂」,也希望天宮能帶給人間更多的驚喜、更豐沛的寶藏。

相關焦點

  • 天宮二號完美「謝幕」—新聞—科學網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不僅完美執行了各項既定和拓展任務,更用主動受控離軌這一『壯烈』方式,為任務畫上了圓滿句號,這是我國堅定履行負責任大國國際責任的有力擔當,也是中國人和平科學利用太空資源的生動實踐。」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談起剛擁入地球母親懷抱的天宮二號,不舍的話語中難掩內心的激動與自豪。 「身強力壯」為何「退休」?
  • 解讀天宮二號對中國空間站建設的意義—新聞—科學網
    15日晚22時4分,恰逢中秋佳節,一個對中國人來說有著特殊意義的時間。 作為我國第一個完全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的發射將打響我國空間實驗室任務的關鍵一戰,這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的第二階段。事實上,自2013年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完成交會對接任務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的第一階段任務圓滿畫上句號。此後,載人航天工程暫時淡出人們的視線。
  • 天宮二號航天員首次同步收看《新聞聯播》
    天地同步收看《新聞聯播》21日晚上,景海鵬、陳冬兩名航天員在天宮二號實驗艙內,首次天地同步收看到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節目。晚上7點不到,天宮神舟組合體進入中繼衛星天鏈03星的測控弧段,兩名航天員按照計劃安排,調整好天宮二號艙內的顯示屏,等候《新聞聯播》節目的開始。
  • 天宮二號,歡迎回家
    2016年9月15日,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中新社發 孫浩 攝2016年9月15日搭載天宮二號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圖片來源:央視新聞2016年10月19日天宮二號迎來了兩位「親人」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在為期33天的太空生活中兩位航天員養蠶寶寶、種菜、踩動感單車還能看《新聞聯播》
  • 神舟十一號將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 航天員將進駐天宮二號
    央廣網酒泉10月1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劉禕辰 王亮)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按照計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順利入軌後,兩天內將完成與天宮二號的自動交會對接,組合體在軌飛行30天。兩名航天員將進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並開展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專家表示,航天員在太空中將有100多種食品供選擇,這些食品採用特殊包裝,最長可保存1年時間。
  • 天宮一號vs天宮二號
    天宮一號vs天宮二號  天宮二號被稱為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基礎上研製的太空飛行器,兩者外形完全相同,但卻承擔著不同的任務。  天宮一號主要是和載人飛船配合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實驗任務,而天宮二號則是我國第一個具備太空補加功能的載人航天實驗室,要第一次實現航天員中期駐留、第一次試驗推進劑太空補加技術等重要的科學實驗。
  • 控制力矩陀螺:天宮二號的「定海神針」—新聞—科學網
    似是迎接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9月15日發射的天宮二號,攜帶著502所研發的多臺200Nms控制力矩陀螺產品遨遊太空。該產品被喻為天宮二號的「定海神針」。 「定海神針」的典故出自《西遊記》,傳聞當年大禹治水時,為測江河深淺,取一鐵棒,可隨心長短,入江河湖海,深淺立現。水患平定後,大禹將此鐵丟入大海,取意海河永固;後被東海龍君所得,供奉起來,稱為「定海神珍鐵」。
  • 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
    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時間:2019-07-19 12: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天宮二號回家.在外漂泊3年之後,天宮二號終於要在今天踏上歸途.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試驗,將於今天重返地球,預計在大氣層最後發光發熱後,剩下部分未燃燒盡的殘骸將落入南太平     原標題: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
  • 神舟與天宮成功對接 航天員已進入天宮二號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圖為兩名航天員向全國人民問好中新網10月19日電 綜合消息,神舟十一號飛船於北京時間19日凌晨3點半左右與天宮二號成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在合體3個小時後,兩名航天員已經進駐天宮二號,並將按計劃開展空間科學實驗。
  • 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太空對接成功!
    據央視新聞,今天凌晨,神舟十一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對接成功!景海鵬和陳冬入住天宮二號後,將在組合體內生活30天,開展大量科學實驗工作,成為中國史上時間最長的太空駐留飛行任務。據資料介紹,天宮二號和神十一是在距離地球393公裡的太空相約,兩個比子彈速度還要快8倍的空中飛行器安全可靠無誤差地對接在一起。按照計劃,天宮二號是中國首個真正的空間實驗室。2011年發射的天宮一號是「目標飛行器」,其任務的主要目標是突破交會對接技術以及航天員中期駐留等先期技術驗證。
  • 天宮二號計劃執行哪些任務?
    9月14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宣布,經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定於9月15日22時04分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14日下午,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二號F T2火箭已經開始加注推進劑。
  • 「數」說天宮二號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結構示意圖 2016年9月15日 天宮二號在中秋月夜成功發射2019年7月19日 天宮二號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
  • 天宮二號完成高精度伽馬射線暴偏振探測
    天宮二號完成高精度伽馬射線暴偏振探測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消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15日透露,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搭載的伽馬暴偏振探測儀(簡稱「天極」望遠鏡)已完成伽馬射線暴瞬時輻射的高精度偏振探測,實現預定科學目標
  • 天上三年,「天宮二號」都幹了啥?
    新聞背景7月19日21時06分,我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受控離軌,少量殘骸落入了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從而正式宣布退役。「天宮二號」是2016年9月15日升空的,設計壽命2年,實際在軌飛行1035天,延壽飛行305天,開展了多項拓展試驗。
  • 【天宮二號大事記】創造中國航天多個「首次」
    【天宮二號大事記】創造中國航天多個「首次」央視新聞  作者:  2019-07-20 天宮二號2016年9月15日發射入軌到昨天(19日
  • 天宮二號相比天宮一號,究竟發生了哪些改變?
    天宮二號的發射升空將是繼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首飛之後,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的第二次飛行。   臨發射的時間越來越近,天宮二號準備好了嗎?「目前天宮二號已扣上整流罩並與長徵二號2F T2運載火箭對接,整體狀況不錯,已從總裝廠房移至發射塔等待發射。」
  • 天宮二號2020年前上天
    長江商報消息 任務將更貼近空間站,試驗項目也更多據新華社電 昨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表示,天宮二號正在積極研製中,「按計劃,2020年前後我們要發射空間站,天宮二號肯定要在這之前上天。」
  • 總設計師: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載一名航天員
    總設計師揭秘: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載一名航天員  央廣網北京9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吳喆華 李瑞 王晶)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本次任務中的重頭戲之一就是與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此後
  • 「天宮二號」:奠基中國空間站時代
    全面體檢確保萬無一失 9月9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長徵二號F T2運載火箭等飛行產品完成總裝測試等技術區各項工作後,火箭與「天宮二號」組合體搭載著活動發射平臺駛出總裝測試廠房,平穩行駛約1.5小時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任務正式進入發射階段。
  • 天宮二號: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新華社甘肅酒泉9月14日電(記者琚振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14日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說,天宮二號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據了解,天宮二號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全長10.4米,重8.6噸,設計在軌壽命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