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到底有多牛?

2020-11-24 參考消息

中新網9月15日電 在超期服役長達兩年半之後,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完成使命」。而即將升空的接力者——「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則將開創更多「第一次」,除了要印證航天員在軌中期駐留,還要開展14項實驗,涉及八大領域。

按計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於北京時間9月15日22時04分發射。今年10月,中國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對接,進行30天的航天員中期駐留試驗;2017年,「長徵七號」火箭將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進行對接,進行推進劑在軌補加等空間站建造運營關鍵技術的驗證。其目的是為了中國將在2020年前後建成的永久性空間站。

「天宮二號」上的新設備

「天宮二號」與「天宮一號」相同,均為長期在軌自動運行、短期載人的飛行器,是為未來的長期性空間站建設做準備。但兩者相比,「內在」的變化很大。

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此前發布的消息來看,「天宮二號」較大的改進是裝備更豪華、裝載量提高、內部環境更好。值得一提的是,「天宮二號」的系統設計是模塊化的,也就是說它出現問題時可以快速更換和在軌維修,這在國內空間領域屬於首創。

此外,為了方便航天員太空生活,「天宮二號」在內部增加了很多貼心的設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設計師朱樅鵬在接受採訪時介紹說:「我們要以人為本,給航天員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天宮二號」首次使用可展開的多功能小平臺,航天員可以在上面寫字、吃飯、做科學實驗,生活工作兩不誤;通信方面為航天員配備了藍牙耳機和藍牙音響;用地板取代了地毯;艙內燈光採用米黃色色調,亮度可手動調節,並為每個航天員安裝了床前燈。

事實上,30天的太空駐留不僅是對航天員本身的考驗,也是對中國載人航天技術全新的挑戰。如何長時間提供適合人生活的環境,如何長時間提供包括水在內的物資供給,都將在「天宮二號」任務中得到驗證。

「天宮二號」上的新實驗

雖然「天宮一號」、「天宮二號」都屬於空間實驗室,但後者更為正規,或者說「天宮二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

6月2日,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高級顧問顧逸東院士介紹了「天宮二號」的部分空間科學任務。

比如「空—地量子密鑰分配與雷射通信試驗」,密鑰分發是實現「無條件」安全的量子通信的關鍵步驟,這項試驗將驗證量子密鑰分發的核心環節,在天地間傳輸密鑰。

再如「伽馬暴偏振探測」項目,將對伽馬暴和太陽耀斑進行高靈敏度偏振觀測。「可望開闢伽瑪射線偏振探測天文新窗口。」顧逸東說。「天宮二號」搭載的伽馬暴探測設備由中國科學院與瑞士日內瓦大學聯合研製,這臺設備比過去國際上類似儀器的探測效率高數十倍,中歐科學家合作研究揭示宇宙結構、起源、演化問題。

此外,「天宮二號」還將搭載全球首臺冷原子鐘,開展「液橋熱毛細對流實驗研究」、「多樣品材料空間生長實驗」、「空間高等植物培養實驗」等項目。

「天宮二號」熱毛細對流空間實驗項目主任設計師、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康琦解釋,為生產出高質量的半導體材料,就要科學控制單晶矽在晶體生長過程中浮力對流和熱毛細對流的影響,而太空特有的微重力環境將使科學家深入剖析熱毛細對流的真實過程。

這次飛行中,「天宮二號」還將釋放一顆伴隨衛星,這是一顆微納衛星,搭載多個試驗載荷,並具備較強的變軌能力,具備開展空間任務的靈活性與機動性。伴隨衛星將在任務期間開展對空間組合體的飛越觀測等試驗,為主太空飛行器的技術試驗提供支持,並拓展空間技術應用。

  空間實驗室與空間站的區別

空間實驗室是建造在太空中的實驗室,這種特殊的實驗室需要先發射無人空間實驗室,然後再用運載火箭將載人飛船送入太空,與停留在軌道上的無人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接下來,航天員從飛船中進入空間實驗室,開展工作,完成工作後再乘飛船返回地球。因此,中國在發射「天宮二號」後,還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對接,從而完成空間實驗室的建造。

而空間站是指可供多名航天員巡訪、長期工作和居住生活的載人太空飛行器。空間站最大的特點就是規模和體積龐大、在軌運行的時間久,比如由美國、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歐洲空間局共同建造的國際空間站,已經為人類工作了16個年頭。

空間實驗室像是空間站的前身,為發展空間站,從載人飛船過渡到載人航天基礎設施的試驗性太空飛行器。前者是為建造複雜程度更高的空間站所做準備工作。(完)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回顧|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昨晚發射成功,你還記的這些令人震撼的...
    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分離,天宮二號進入預定軌道。: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10月中下旬發射前,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入高度為393公裡的近圓對接軌道,等待交會對接。  接下來的一個月,天弓二號將在太空中等待神舟十一號的到來,兩者完成交會對接,為航天員組建「太空之家」。  屆時,航天員將在這裡工作和生活30天,這也將成為我國迄今載人飛行時間最長的一次。
  •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小團隊的大創新
    本報記者 姜天驕  天宮二號實驗室此次科研任務之一,就是利用三維成像微波高度計實行衛星測高  為解決這個技術難題,「天宮」找到了做出國內首個自主研發內定標鐵氧體微波前端的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  2011年8月份,載有「海洋二號」衛星的「長徵四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開始了其對海洋環境預報、海洋科學研究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的旅途。
  • 總設計師: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載一名航天員
    總設計師揭秘: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載一名航天員  央廣網北京9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吳喆華 李瑞 王晶)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本次任務中的重頭戲之一就是與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此後
  • 天宮二號,歡迎回家
    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天宮二號,「回家」了!2016年9月15日,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圖片來源:央視新聞2017年4月27日隨著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完成實現了「太空加油」技術突破「太空加油」有多牛?
  • 「二丫」天宮二號要回家了 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聞新教授告訴記者,在這1千多天中,天宮二號為我們留下了太多難忘的回憶。2016年10月19日凌晨,航天員景海鵬、陳冬,搭乘被網友稱為「十一郎」的神舟十一號飛船,如約而至,成功牽手。兩位航天員在地面科技人員的協同支持下,在天宮二號進行了為期30天的太空生活。天宮二號採用兩艙構型,分為資源艙和實驗艙。
  •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成功 將與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對接
    約585秒後,天宮二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備份產品的基礎上改進研製而成,全長10.4米,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設計在軌壽命不小於2年,主要任務是接受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訪問,開展空間科學實驗,驗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相關關鍵技術。
  • 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
    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時間:2019-07-19 12: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天宮二號回家.在外漂泊3年之後,天宮二號終於要在今天踏上歸途.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試驗,將於今天重返地球,預計在大氣層最後發光發熱後,剩下部分未燃燒盡的殘骸將落入南太平     原標題: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
  • 揭秘: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接待一名航天員
    為什麼相比天宮一號時的任務,天宮二號上的航天員從3名變成了2名?這次在太空中待的時間長了,天宮二號的重量是不是也會增加?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設計師朱樅鵬來揭開謎底。   本次天宮二號任務最受人關注的一點,還是因為「人」,本次任務中,天宮二號不僅帶去了人們對宇宙的無限嚮往,更用航天員的形式將這種「嚮往」一步步變為「現實」。
  • 天宮二號不遠萬裡飛去太空做實驗,到底是為啥?
    天宮二號不遠萬裡飛去太空做實驗,到底是為啥? 原標題:   又到一年中秋時,今年天空的第一主角卻不再是皓皓明月。15日晚,朋友圈一度被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發射的重磅消息刷屏。
  • 揭秘天宮二號內部結構:22.3立方米的人性化宜居環境
    揭秘天宮二號多種特殊密封結構防止漏氣  天宮二號外部真空、內部有1個大氣壓。  為了讓航天員有儘量大的活動空間,工程人員面臨巨大的挑戰:滿足舒適需求的同時,天宮二號必須非常輕且結實。經反覆計算,工程人員最終確定了技術狀態,研製出如今直徑3米多的薄壁「大傢伙」。  噪音是航天員舒適生活的另一大影響因素。
  • 科技|天宮二號發射成功!「天宮」到底是座什麼「宮」?
    9月15日22時04分,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天宮二號」究竟是座什麼「宮」?在人類探索宇宙的星際之途上有何作用?新華社記者九問有關專家,帶您一起揭開「天二」的神秘面紗!    一問:天宮二號長啥樣,住在裡面舒服嗎?
  • 這個中秋,上天入地忙壞了,最牛的是:安徽老鄉設計的「天宮二號」上天了!
    昨天是中秋佳節,雖然安徽大部分地方都飄著秋雨,讓這個佳節有些許遺憾,不過,小編接下來要說的事絕對能讓咱安徽人精神一振!天宮二號 9月15日22時04分發射,真正實現了傳說中的「嫦娥奔月」,中國的太空人很開心地就圓了「千裡共嬋娟」的夙願,浪漫!「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是安徽樅陽人!
  • 神舟十一號發射目的:為天宮二號提供運輸服務
    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今天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透露,神舟十一號發射任務的主要目的:一是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考核驗證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二是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形成組合體,進行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
  • 竟然擁有全球兩大最尖端科技,中國天宮二號到底多厲害?
    竟然擁有全球兩大最尖端科技,中國天宮二號到底多厲害?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實驗版)天宮一號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於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質量8.5噸,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
  • 揭秘天宮二號三大殺手鐧(圖)
    這次天宮二號不僅是航天員的「太空家園」,還作為我國第一個完全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肩負著許多航天新技術、新產品的驗證工作,那麼它究竟有哪些可圈可點之處?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天宮二號的抓總研製單位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以下稱五院)相關專家進行盤點。  維修像插拔U盤一樣便捷  便捷維修,是天宮二號的一大殺手鐧。
  • 神舟十一號飛船搭載兩名航天員 將對接天宮二號
    搭載兩名航天員 將對接天宮二號  據新華社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按流程完成出廠前所有研製工作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8月13日從北京空運至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
  • 天宮一號vs天宮二號
    天宮一號vs天宮二號  天宮二號被稱為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基礎上研製的太空飛行器,兩者外形完全相同,但卻承擔著不同的任務。  天宮一號主要是和載人飛船配合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實驗任務,而天宮二號則是我國第一個具備太空補加功能的載人航天實驗室,要第一次實現航天員中期駐留、第一次試驗推進劑太空補加技術等重要的科學實驗。
  • 揭秘天宮系列空間實驗室
    天宮系列空間實驗室實際上是一種單體、小型空間站,主要是為2020年建造大型、長期有人照料空間站進行技術積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規劃與前蘇聯的載人航天發展思路非常相似,與天宮系列空間實驗室對應的是禮炮系列小型空間站。前蘇聯從1971年到1982年共發射了七個禮炮號空間站,分別編號為禮炮一號和禮炮七號。
  • 天宮一號墜毀日期公開,新的實驗室已備好,天宮二號蓄勢待發
    根據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的發布,天宮一號返回地球的時間為3月30日至4月4日之間。時隔七年它終於能回到地球了。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天宮一號墜毀,又重新將大眾視野重新拉回到它這個沉寂了一段時間的飛行器身上。可殘片墜落可能會傷害到人這種說法竟然也能被人拿出來當作焦點,這完全是在杞人憂天。其實據中國的檢測,殘片將會掉入一沒有船隻經過的海域,美科研人員也在在雜誌上說出實情,根據研究成果,與中方的預測一致,根本沒必要擔心,天宮一號只是終止了數據服務,並不是說失控了,墜落過程依然「受控」。
  • 天宮二號: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新華社甘肅酒泉9月14日電(記者琚振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14日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說,天宮二號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據了解,天宮二號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全長10.4米,重8.6噸,設計在軌壽命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