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昨晚發射成功,你還記的這些令人震撼的...

2020-12-02 新華網客戶端



點火時間設定為:22時04分09秒。箭在弦上……倒計時5分鐘!




點火,發射!







長徵二號F T2火箭一二級分離。



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分離,天宮二號進入預定軌道。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太陽帆板展開。




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長張又俠宣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按計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後,將變軌進入高度約380公裡的運行軌道,進行在軌測試。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10月中下旬發射前,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入高度為393公裡的近圓對接軌道,等待交會對接。

  接下來的一個月,天弓二號將在太空中等待神舟十一號的到來,兩者完成交會對接,為航天員組建「太空之家」。


  屆時,航天員將在這裡工作和生活30天,這也將成為我國迄今載人飛行時間最長的一次。那麼,如何保證航天員在30天的失重環境裡有一個良好的生活、工作狀態呢?來看天宮二號的總研製單位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以下稱五院)相關專家為你揭秘~

 



  五院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告訴記者,與天宮一號的「簡單裝修」不同,由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所組成的「太空之家」是「精裝修」的,「精」到什麼程度,連內部裝飾材料、生活輔助設施、照明設備、空氣環境等細節因素,都能用「科學設計」來形容。


  在天宮二號,航天員工作和生活的空間大約有15立方米。佔地較大的是供航天員鍛鍊身體用的「跑臺」,以及工作用的「多功能平臺」,朱樅鵬說,這兩者採用了摺疊方式進行收納,以最大程度地節省空間。






  在遠離地球393公裡的冷寂太空,執行長達30天的飛行任務,不僅是對我國空間保障能力的嚴峻挑戰,也是對航天員生理和精神的雙重考驗。這就要求天宮二號裡,健康、娛樂的設施一個也不能「落下」。


  比如跑步機、「動感單車」。五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飛船工程師張雅彬說,航天員長期生活在地面有重力的環境裡,一旦進入失重環境,身體會發生各種變化,會產生諸多的不適應。為保障航天員的生理健康,這些健身器材十分必要。




 

  還有為航天員量身定製的「健身神器」——骨丟失對抗儀,也叫「對抗骨質疏鬆的儀器」。張雅彬說,這是保證在太空飛行中的航天員身體健康的重要儀器,它通過敲打人體小腿部位相應穴位,刺激骨骼、改善血液循環,對抗骨質疏鬆,保障骨骼健康。


  面對在軌30天的挑戰,為了讓航天員生活有張有弛,設計師們還在天地通話、視頻、電子郵件方面花了一些心思。


  張雅彬說,藉助天地鏈路,通過地面數據轉換,航天員在軌時可以與地面實現視頻互動,還能在軌閱讀電子書或期刊。天宮二號還支持地面轉播電視新聞、比賽等實時音頻、視頻信號,並配備了音響設備。




  值得一提的是,在天宮二號的睡眠區裡,設計師們還專門增加了「雲插座」,可供航天員與家人進行私密通話。

  事實上,天宮二號最初只是天宮一號的備份產品,在天宮一號發射時,天宮二號已經設計研製出來了,但隨著天宮一號任務的圓滿成功,天宮二號被賦予了開展航天員中期駐留、在軌維修技術試驗等新使命。


  朱樅鵬說,科研人員為此對天宮二號進行了全面的改裝和升級,不僅解決了天宮一號在軌運行過程暴露出的產品設計瑕疵,更極盡所能、集智攻關用各類「神器」武裝「太空之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它的性能和智能化程度。


  以「太空之家」的「大腦」為例,就是一個高智能化的產物。這個控制計算機系統和自主研發的spaceOS2作業系統,可自主地進行太空飛行器飛行軌道、姿態調整、運行狀態的智能化診斷,以及遙測下傳、地面遙控指令的執行。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系統可以實現「一心多用」,能同時管理運行幾十個任務,並具備著從三臺互為備份的計算機中發現錯誤、下達正確指令的「三機容錯」功能。朱樅鵬說,這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多臺計算機在故障時的無縫切換,為航天員在太空工作生活提供了有力的生命保障。

  在太空,航天員處於失重狀態,行動時,往往都需要藉助踩踏內部結構的反作用力,但在天宮一號的時代,航天員踩踏時,總有一種腳下軟質內飾「一踩一個坑」的不便。


  一種輕量化的硬體材料解決了這一問題。尚明友還告訴記者,科研人員還在天宮二號的多個區域,增加不少硬質扶手,並引入了駐留腰帶、頭戴式無線藍牙耳麥等設計來解放航天員的雙手。「這是一種十分貼心的人性化做法,可以讓航天員在艙內更輕鬆自如地開展工作。」他說。



  人體最舒適的體表溫度是23℃,相對溼度在50%附近,朱樅鵬告訴記者,天宮二號所攜帶的熱控系統,便可將密封艙的空氣溫度控制在22~24℃,相對溼度控制在45%~55%這一人體最舒適的環境。


  不過,這個「天宮牌」的空調,也不完全等同於家用空調。家用空調一般要實現20平米房間的製冷,空調的功率約1200W。而「天宮牌」的空調不再需要使用壓縮機,而是直接利用外太空的冷背景,以及單相流體迴路的熱量收集和傳遞功能,將密封艙內的儀器設備產熱、化學產熱和航天員產熱共計幾千瓦的熱量,通過輻射器排散到外太空。這使得其整個空調系統的功率僅有220W左右。


  另一個稱得上「體貼入微」的設計要屬顏色了。


  科研人員為天宮二號漆上了不同的顏色,四周的牆面選擇了明亮的米白色,底部選擇了深灰色,工作檯等面板採用了天藍色。尚明友說,這一多層次的顏色劃分,有望帶給航天員一種清爽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漆可不是一般的漆,而是由航天人專門打造的「航天漆」,其首要技術指標就是「環保」,不能含有任何有毒有害成分。


  他還透露,為保障航天員在太空的空氣品質,五院的科研人員專門研製了環控檢測裝置,它可以同時完成「太空之家」內二氧化碳、己醛等20多種氣體及有害微生物的濃度監測,一旦有害物質含量超過預警值時,就會立即報警並指示航天員按照預定方法進行處理,以保證航天員的生命安全。

相關焦點

  •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成功 將與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對接
    昨晚22點04分,在中秋的月光中,搭載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徵二號約585秒後,天宮二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備份產品的基礎上改進研製而成,全長10.4米,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設計在軌壽命不小於2年,主要任務是接受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訪問,開展空間科學實驗,驗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相關關鍵技術。
  • 天宮二號總設計師王翔是咱庫爾勒人!
    王翔生活和工作照9月15日22時04分,搭載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徵二號F T2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天宮二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浩瀚星辰的徵途已經開啟,太空,中國天宮二號來了!下面請跟著小編一起回顧一下天宮升空的精彩瞬間——🕒長徵二號F T2火箭點火,託舉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
  • 科技|天宮二號發射成功!「天宮」到底是座什麼「宮」?
    天宮二號發射    中秋之夜,我想和你一起去天宮賞月    9月15日22時04分,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天宮二號」究竟是座什麼「宮」?在人類探索宇宙的星際之途上有何作用?新華社記者九問有關專家,帶您一起揭開「天二」的神秘面紗!    一問:天宮二號長啥樣,住在裡面舒服嗎?
  • 天宮二號,歡迎回家
    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天宮二號,「回家」了!一起回顧天宮二號的傳奇之旅!↓↓↓2016年9月15日,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
  • 天宮二號今晚發射 這些「秘密」不知道怎麼行!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於15日22時04分發射,恰逢中秋佳節,一個對中國人來說有著特殊意義的時間。  太空又將迎來中國航天的使者,「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即將奔赴太空,由此展開的空間應用試驗、太空中期駐留驗證、推進劑補加等,這些對中國人意味著什麼,對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又意味著什麼?
  •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小團隊的大創新
    本報記者 姜天驕  天宮二號實驗室此次科研任務之一,就是利用三維成像微波高度計實行衛星測高  三維成像微波高度計是個很「敏感」的設備,一旦太空界溫度、受力等因素發生變化,三維成像微波高度計的性能就會大打折扣,接收設備不能準確知道發射設備輸出的能量,遙感測量就要「歇菜」。  為解決這個技術難題,「天宮」找到了做出國內首個自主研發內定標鐵氧體微波前端的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
  • 天宮二號成功發射 預計2020年完成空間站建造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由長徵二號FT2火箭發射升空,在發射過程中第155秒助推器分離,第220秒拋出整流罩,第460秒二級主機關機,第576秒器箭分,而後太陽能帆板成功展開。中央軍委委員、天宮二號發射任務指揮長張又俠宣布,天宮二號發射成功。天宮二號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設計在軌壽命兩年,為滿足中期駐留需要,對載人宜居環境進行了重大改善,具備支持兩名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30天的能力。據介紹,按照發射傾角42.5度計算,在徐州至青島一線的地面可以肉眼觀看到,當然要取決於飛行路線的天氣狀況。
  • 天宮奇遇記:當天宮二號遇上了東方紅一號
    2019年7月的一天「東方紅一號」衛星和「天宮2號」空間實驗室在距離地球約400公裡的軌道不期而遇,雙方軌道相距僅有40餘公裡。「您是『東方紅一號』老爺爺吧?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的名字叫『天宮2號』空間實驗室,是祖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我是2016年9月15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二F火箭上來的。」
  • 揭秘「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到底有多牛?
    中新網9月15日電 在超期服役長達兩年半之後,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完成使命」。而即將升空的接力者——「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則將開創更多「第一次」,除了要印證航天員在軌中期駐留,還要開展14項實驗,涉及八大領域。按計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於北京時間9月15日22時04分發射。
  • 天宮二號的「傳奇一生」
    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天宮二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天宮二號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從「光榮上崗」到「功成身退」,天宮二號經歷了怎樣的「傳奇一生」呢?
  • 「天宮二號」已走完它的一生
    「天宮二號」毫無疑問算是很重要的一環。早在1992年,我國就制定了以建立空間站為目標的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並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成功,則標誌著我國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圓滿完成,我國自此邁入空間站時代。
  • 「天舟一號」成功發射,與「天宮二號」完成對接
    41分35.361秒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七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該飛船主要用於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實施推進劑在軌補加、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等。神舟十號任務完成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面進入空間實驗室研製階段。
  • 神舟與天宮成功對接 航天員已進入天宮二號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圖為兩名航天員向全國人民問好中新網10月19日電 綜合消息,神舟十一號飛船於北京時間19日凌晨3點半左右與天宮二號成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在合體3個小時後,兩名航天員已經進駐天宮二號,並將按計劃開展空間科學實驗。
  • 天宮一號備份改為天宮二號 嫦娥五號2017年發射
    天宮一號超期服役備份器改為天宮二號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任沁沁 王敏)由於天宮一號「超額圓滿完成任務」,原來為天宮一號準備的備份飛行器,如今將通過適應性改裝,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作為它的新使命
  • 歷史上今天航天事件2016年9月15日酒泉發射天宮二號實驗室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 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搭載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徵二號F T2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天宮二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天宮二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三步走」的第二步二階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中國擇機發射天宮二號 2020年前初步完成空間站建設
    這些實驗有的是在探索宇宙最深處的奧秘,有的是幫助人們更好認識海洋和大氣,有的是解決將來星際旅行時食物問題。「天宮二號要完成中期駐留、與貨運飛船對接、為空間站進行技術試驗等三大任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設計師朱樅鵬介紹。朱樅鵬說,10月中旬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船,搭乘2名航天員,與天宮二號對接,在天宮二號工作和生活30天,進行人在太空中期駐留試驗。
  • 天宮二號發射前的最後時間裡,發生了什麼?
    天宮二號發射前的最後時間裡,發生了什麼?2016年的中秋之夜,長徵二號F T2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消息刷爆朋友圈,許多網友在後臺留言,說看著直播發射成功的時候,激動地流淚了。這一夜,流淚的又何止電視前的觀眾們呢。
  • 天宮二號的這些「秘密」你要提前知道
    ,任務總指揮部定於北京時間9月15日22時04分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9月12日,發射「天宮二號」的「長徵二號」F T2運載火箭進入加注前準備。按計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於9月15日至20日擇機發射,之後開展在軌測試並建立自主運行模式,做好迎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訪問的準備。
  • 「二丫」天宮二號要回家了 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
    總長10.4米,艙體最大直徑3.35米,太陽帆板展開後翼展寬度約18.4米,起飛重量約8.6噸,雖然是個龐然大物,天宮二號卻被網友親切地稱為「二丫」。2016年9月15號,「二丫」發射升空。設計在軌壽命兩年,目前已在軌飛行超過1000天。
  • 天宮二號的主要任務是什麼?航天員起什麼作用?
    「天宮二號發射成功,叩開了中國空間站時代的大門。」見證並參與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跨越發展歷程的朱樅鵬說。 為航天員提供更宜居的環境 記者:天宮二號是在天宮一號(微博)備份目標飛行器的基礎上研製的,它有什麼改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