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成功研發飛秒雙梳Yb: CaF 2雷射器

2020-12-03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據悉,雙光學頻率梳由於其高光譜和時間解析度,高掃描速度以及無移動部件,因此是許多光學測量技術的理想解決方案。然而,由於高成本因素和複雜的實驗裝置,這種系統在工業和現場可部署應用方面受到限制,因此通常使用一對鎖定的飛秒雷射器來解決。來自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量子電子研究所物理系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實現了由單個雷射器來創建兩個發射高功率飛秒脈衝的高功率光學頻率梳,為可攜式雙梳狀光源在光譜學和精確距離測量等應用領域鋪平了道路。

在過去的四十年中,超短脈衝雷射器使超快採樣技術得以持續發展。將快速且具有周期性的信號與超短光脈衝混合的泵浦探針測量因此也得以廣泛使用。通過掃描飛秒光脈衝相對於周期信號的延遲,可以確定信號的時間輪廓。這種方法有時被稱為等效時間採樣,取決於兩個特性:實現光學延遲精確變化的能力,以及使用具有快速響應時間的混合過程。因為電光效應顯示出超快的響應時間,實現光學延遲精確變化通過使用電光採樣在早期的研究中得到了解決,而傳統方法是通過機械延遲線來解決的。頻率梳技術的出現,特別是使用一對脈衝重複率差異很小的雙梳光譜學,已經使光學測量技術發生了革命。雙梳在時間和頻率上提供超高的解析度,並且它們提供了完美的線性光學延遲掃描,沒有移動部件,速度遠遠超過機械掃描儀的能力。這種雙梳雷射源已被廣泛用於光學傳感測量,包括高解析度時域光譜學、電光採樣光譜學、通過異步光學採樣的高速泵浦探針測量以及快速和精確的光學測距。

傳統上,雙梳系統基於來自兩個不同鎖模雷射器的一對獨立穩定的光學頻率梳。這種方法已經在許多平臺上成功實現,包括電子鎖定光纖梳、固態鈦:寶石雷射器、微諧振器梳和通過單個雷射輸出調製的電光梳。然而,與單獨的一對頻率梳以及相關的鎖定電子器件相關的複雜性和成本對開發基於這些系統的應用提出了重大挑戰。因此,在最近幾年中,許多研究團隊已經開發了通過由單個雷射振蕩器產生相互相干的梳來降低複雜度的解決方案。來自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班傑明·威倫貝格(Benjamin Willenberg)在10月13日至16日舉行的線上2020 OSA雷射大會上展示這種新方法。該方法展示將於美國東部時間10月16日星期五上午8:30舉行。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兩個45°雙折射晶體插入雷射腔,這在腔的兩個偏振態之間引入了重複率差異。為了同時鎖模兩個梳,他們使用了半導體可飽和吸收鏡(SESAM)。研究人員首次將這種雙折射晶體偏振復用技術與二極體泵浦的固態雷射晶體相結合。所使用的Yb:CaF2增益晶體具有出色的熱性能和寬廣的發射光譜,因此能夠產生高功率飛秒脈衝。

△圖解:(a)通過Yb:CaF2增益晶體(G)和SESAM上的兩個雙折射方解石晶體(BF1 and BF2)進行偏振復用的兩個梳子同時鎖模操作的雷射腔示意圖。雷射通過輸出耦合器(OC)進行泵浦,並通過二向色鏡(DM)將雷射束與泵浦光束分離。(b)展示出了增益晶體中雷射模式的分裂,(c)示出了通過BF2的旋轉來調節重複率差 Δfrep。(d)顯示了SESAM設備上兩個在空間上分開的腔內雷射光斑。

由於新設計使用單個光腔創建兩個頻率梳狀雷射器,因此可以開發更緊湊的雙梳狀結構,從而在功率、波長、帶寬和脈衝重複頻率方面提供靈活性。

通過新的設置,研究人員在兩個1050 nm光束中獲得了175飛秒的持續時間和440 mW的脈衝,重複頻率差為1 kHz。他們通過使用雷射通過異步光學採樣對半導體材料執行低噪聲測量,證明了重複率差異的穩定性。這涉及使用超快脈衝來觸發反應,以及使用第二個脈衝來測量誘發的變化。

△圖解:(a)兩個梳同時運行的鎖模性能。指示的泵浦功率在兩種雷射模式之間平均分配。(b)雷射器以基模工作,兩束光束的光束質量M2<1.05。光束形狀記錄在振蕩器的輸出端(輸出耦合器的放大圖像),在雷射器的標稱工作點,在WinCamD-LCM-NE 1」光束輪廓儀上,泵浦電流約為3.7A。總泵浦功率為7.8瓦,每個梳的平均輸出功率為440毫瓦。

為了演示雷射器在應用中的實用性,研究人員使用自由運行的雷射器系統對半導體薄膜結構執行了異步光學採樣(ASOPS),揭示了從飛秒到納秒級的時間動態。

△圖解:(a)反射結構中樣品的異步光學取樣或等效時間取樣裝置。數據採集的觸發信號通過兩個梳之間的和頻產生(SFG)獲得。L1 - 100毫米焦距透鏡,L2 - 25毫米焦距非球面透鏡。PD1放大光電二極體(PDA55,Thorlabs公司),PD2放大光電二極體(PDA10D2,Thorlabs公司)。HWP -半波片,PBS -偏振分束器。(b)使用重複率略有不同的兩個脈衝序列的ASOPS測量技術說明。

這項技術的下一步包括開發堅固耐用的可攜式原型系統,演示科學和工業應用,擴展到更高的功率和更高的重複率以實現更快的測量,以及建立將雷射器商業化的渠道。

本文來源:Benjamin Willenberg et al. Femtosecond dual-comb Yb:CaF2 laser from a single free-running polarization-multiplexed cavity for optical sampling applications, Optics Express(2020). DOI: 10.1364/OE.403072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開發具有兩個頻率梳對的半導體雷射器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採用一種新方法,從單個集成自由運行的半導體疊片雷射器中產生高度穩定的偏移頻率梳對(Science,doi:10.1126 / science.aam7424)。他們在雷射腔內使用雙折射晶體,可以簡單地通過改變晶體厚度來將光束與頻梳偏移可調諧分離。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走出來的知名中國校友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走出來的知名中國校友不少中國學子邁出國門求學,並取得了非常傲人的成就。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遊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知名人物吧~周培源著名流體力學家、理論物理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周培源,江蘇省宜興縣人。著名流體力學家、理論物理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 單雷射產生大功率雙梳飛秒脈衝
    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利用單個雷射腔製造出兩個高功率光頻率梳,發射大功率飛秒脈衝兩個脈衝重複率略有不同的此類頻率梳通常組合在一起,以創建雙梳裝置,發出短脈衝流。來自瑞士蘇黎世ETH的班傑明·威倫伯格將在10月13日至16日舉行的2020年OSA雷射大會上介紹新方法。演講將於美國東部時間10月16日星期五08:30舉行。Willenberg 說:"我們的方法允許我們生成一對頻率梳,其重複率具有小而被動穩定的偏移。
  • 潮科技|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研發可嵌入智慧型手機的緊湊型紅外光譜儀
    長約2cm的晶片,可以精確分析紅外光譜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緊湊型紅外光譜儀。它小到足以集成在一顆計算機晶片上,但它的性能仍然可以為太空和日常生活應用開闢很多有趣的可能性。
  • 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介紹
    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德語:Eidgen?ssische TechnischeHochschule Zürich,簡稱ETH Zürich或ETHZ),或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瑞士著名高等學府,是瑞士的兩所聯邦理工學院之一,是一所公立大學。
  •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用毫米波技術解決「最後一英裡」問題!
    導讀近日,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們開發出一種新型調製器。採用這種調製器,通過毫米波形式傳輸的數據可直接轉化到在光纖中傳輸的光脈衝中。創新近日,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ETH Zurich)電磁場研究所的教授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Simone Schuerle:用磁場控制納米機器人抗癌
    納米醫療技術專家、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助理教授 Simone Schuerle 就曾發明過一種由 3D 列印而成的、可受外部磁場操控的微型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能夠向腫瘤等病變組織輸送納米顆粒藥物,實現更精準的靶向給藥。這種技術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它又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 藍綠光雷射二極體直接抽運鈦寶石雷射器,使飛秒雷射器成本降低
    鈦寶石雷射器的特性摻鈦藍寶石(Ti3+: Al2O3)晶體由於具有非常寬的發射帶寬(660-1180 nm),可直接從振蕩器中產生小於5 fs的周期量級雷射脈衝,已被廣泛應用於多個研究領域,包括飛秒光學頻率梳、高次諧波和阿秒產生、多光子成像、精密雷射微納加工等。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Brad Nelson:操縱微米納米級物體的機器人|...
    今天要介紹的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機器人與智能系統學院,多尺度機器人研究所所長Brad Nelson教授。瀟灑帥氣的Brad Nelson教授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坐落於瑞士蘇黎世,是享譽全球的世界頂尖研究型大學,連續多年位居歐洲大陸高校翹首
  • 蘇黎世聯邦理工研發金屬和塑料製成的微型血管機器人
    導 語 READ 由金屬和塑料製成的"微型機器或能通過血管移動並將藥物輸送到體內的特定位置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方法,通過該方法,他們可以製造小至微米的機器,其中多種材料以複雜的方式交織在一起
  • 安揚雷射發布工業級紫外飛秒雷射器
    2019年1月10日,武漢安揚雷射正式對外發布了FemtoYLTM-UV高功率紫外飛秒雷射器,這是安揚雷射FemtoYLTM系列飛秒光纖雷射器產品中的新成員。FemtoYLTM-UV高功率紫外飛秒雷射器據介紹,FemtoYL
  • 先進超快(飛秒、皮秒)雷射器
    成果簡介:雷射器被廣泛運用於工業、農業、精密測量和探測、通訊與信息處理、醫療、軍事等各方面,並在許多領域引起了革命性的突破。其中,超快雷射器倍受各界追捧。由於飛秒雷射的前沿性,是雷射產業中高利潤的高端產品。國際市場每年飛秒雷射相關產值約100 億美元,國內市場為國外公司壟斷,大量外匯流失(10億美元),同時影響國家安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重點實驗室從事飛秒雷射器研究多年,開發出一系列飛秒雷射器及相關科研成果,包括:?
  • 搭建太赫茲時域光譜系統時,如何選擇合適的飛秒雷射器?
    全光纖太赫茲時域光譜系統示意圖上圖所示,THz-TDS系統主要由飛秒雷射器、太赫茲輻射產生裝置及相應的探測裝置,以及時間延遲控制系統和數據採集與信號處理系統組成。飛秒雷射器是系統中較為關鍵的組成部分,因為筆者是從事雷射器行業的,在這裡根據經驗對TDS系統中對飛秒雷射器的選型做一大概分析:1. 脈衝寬度的選擇理論上脈衝寬度越窄越好,窄脈衝可以有效提高太赫茲光譜寬度和頻譜解析度。
  • 博士生項目——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招募「土壤和沉積物中粘土礦物-有機質相互作用」項目博士研究生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簡稱ETH Zürich
  • 高功率皮秒/飛秒雷射器開創應用新天地
    2、由於在熱擴散和消融之間有一個時間延遲,因此始終會存有殘餘熱量,即使是在脈衝最短的情況下。  因此,冷加工必須定義為在最小的熱擴散情況下進行加工,這要求脈衝持續時間在1~10ps之間甚至更短。  雖然皮秒/飛秒雷射脈衝較短的持續時間是冷加工的一個必要條件,但是光有足夠短的脈衝還遠遠不夠。
  • 太赫茲雷射器不再受制於溫度
    將太赫茲雷射器置於一個小型方形冷卻器的頂部,其雷射可使新的可攜式醫療診斷和爆炸物探測成為可能。但是現有的緊湊型太赫茲雷射器只能在超低溫下工作,限制了其在實驗室環境中的應用。如今,一項新研究讓太赫茲雷射器不再受制於溫度。近日,研究人員在《自然—光子學》上報告稱,他們在一個晶片上製造出了米粒大小的太赫茲雷射器,其工作溫度為250K,約為-23℃,其配套的插入式冷卻器也只有餅乾大小。「這是一項偉大的成就。」
  • 瑞士學者開發出具有非線性光束清潔功能的時空鎖模雷射器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來自瑞士洛桑–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EPFL)的學者開發了一種針對多模雷射腔體的新穎的非線性光束清潔的辦法。這一技術為產生具有單模光束質量的高能量的超快脈衝找到了一個新的辦法。據期刊《Advanced Photonics 》報導,來自瑞士洛桑–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EPFL)的學者開發了一種針對多模雷射腔體的新穎的非線性光束清潔的辦法。
  • 蘇黎世聯邦理工「非接觸式機器人抓手」問世
    近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超聲波抓取器,通過聲波懸浮,該抓取器可以在零接觸的情況下拾起和操縱小物體。這使得機器人能夠處理易碎物品,例如精密手錶零件。ETH博士生MarcRthlisberger正在研究這一特殊方面,他與Schuck和碩士生Christian Burkard在蘇黎世科技園共用一個實驗室進行這項研究。非接觸的抓握原理也具有經濟利益:使用常規機器人工作時,幾乎每種新形狀都需要使用不同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