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皮秒/飛秒雷射器開創應用新天地

2021-01-09 電子產品世界

  用超短脈衝雷射實現冷消融、冷切割和冷鑽孔,是二十多年來人們一直期望能夠在工業應用中實現的一個願景。在過去十年間進行的一些早期實驗中,人們用鈦藍寶石放大器產生超快雷射,這些實驗已經證明了超短雷射脈衝在精密機械加工領域所擁有的巨大潛能。但是對於精密機械加工而言,到底多短的脈衝才能滿足精密加工的要求呢?當雷射脈衝作用到材料上時會發生怎樣的反應?對脈衝與材料的作用時間範圍有何要求?

  作用原理、作用時間、能量密度

  以金屬對雷射脈衝的吸收為例,其從根本上說是能量從雷射脈衝轉移到金屬材料的電子的一個能量轉移過程。對於持續時間為納秒級的脈衝而言,電子與所處晶格之間會發生一個溫度平衡過程,並且最終開始融化材料,直到部分蒸發。

  在這個過程中,脈衝越短,能量轉移到電子的速度越快。在理想條件下,如果脈衝足夠短,那麼在電子與晶格之間便沒有足夠的時間產生溫度平衡。接下來,「熱電子」(相對於冷晶格而言)有兩種方式與晶格作用:在一個特徵時間後,來自電子的熱量開始向周圍的晶格擴散。這種電子-聲子弛豫時間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其典型值為1~10ps。在大致相同的時間範圍內,但稍有些延遲,熱電子和晶格之間發生了突然的能量轉移,從而導致相位爆炸,即激活體的蒸發。

  從上述解釋可以得出以下兩個基本結論:

  1、雷射脈衝的持續時間必須足夠短,以防止電子與晶格之間發生溫度平衡過程。對於金屬和大多數其他材料而言,均要求脈衝持續時間在1~10ps之間甚至更短。

  2、由於在熱擴散和消融之間有一個時間延遲,因此始終會存有殘餘熱量,即使是在脈衝最短的情況下。

  因此,冷加工必須定義為在最小的熱擴散情況下進行加工,這要求脈衝持續時間在1~10ps之間甚至更短。

  雖然皮秒/飛秒雷射脈衝較短的持續時間是冷加工的一個必要條件,但是光有足夠短的脈衝還遠遠不夠。如果熱電子因為過高的雷射能量密度而被「過度加熱」,那麼熱擴散效應將較為明顯,整個加工過程則會轉變為熱過程。一般來講,大約1J/cm2的能量密度,是用皮秒/飛秒雷射脈衝進行消融加工、而不會產生能夠測量得到的熱效應的最佳能量臨界點,即此時具有最佳的低熱穿透深度。

  線性吸收與非線性吸收

  然而要實現最佳能量臨界點並非易事。除了上述提到的決定熱影響的因素外,光學穿透深度決定了雷射脈衝的哪個部分在什麼深度被吸收。

  對於溫和消融而言,光穿透深度應該在1micro;m的區域甚至更淺,這主要有三個原因:

  1、光穿透深度決定消融深度。深度太大的消融將不再被視為溫和消融,因為其將導致粗糙的表面和邊緣,特別是對於硬而脆的材料而言,還會有微裂紋產生。

  2、若光穿透深度過大,消融過程將變得效率低下,因為大多數雷射脈衝可能不能被吸收,能量浪費較大。

  3、針對基底的選擇性消融材料(如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絕緣體上的薄膜刻圖),光的穿透深度過大可能造成基底材料的損害。

  飛秒脈衝和皮秒脈衝的線性吸收所產生的影響往往被忽視,因為脈衝的峰值功率非常高,以至於貫穿多光子過程的非線性吸收相對於線性吸收來講佔據了主導地位。如果上述情況的脈衝持續時間和能量密度的邊界條件都得以滿足,那麼這種說法往往會產生誤導。

  為了直觀地說明這一點,圖1給出了矽對能量密度為1J/cm2的脈衝的吸收曲線。 對於持續時間為6ps甚至是更寬的脈衝,線性吸收都絕對超過非線性吸收佔據了主導地位。即使脈衝持續時間為500 fs,這種狀況也不會改變:非線性吸仍然非常低,以至於無法達到想要的1µm級的光穿透深度。

圖1 矽對能量密度為1J/cm2的雷射脈衝的吸收曲線

  對於脈衝持續時間為6ps的脈衝(左圖),線性吸收超過了非線性吸收佔據主導地位。即使持續時間為500fs(右圖)的脈衝,其非線性吸收也非常,以至於無法達到想要的1µm級的光學穿透深度。

  選擇一個紫外波長,使理論上的最佳性能與實踐中的(如用於矽片切割)相同。出於某種目的,在加工矽片中,使用綠光波長可能就足以滿足要求。

  具有適當能量密度與波長的飛秒脈衝及皮秒脈衝,適合用於那些要求熱影響非常小的材料加工應用。此外,對於皮秒脈衝的持續時間而言,產生這些脈衝的技術方法可以大大簡化。無需啁啾脈衝放大(CPA)的直接二極體泵浦和放大(功率調整),對於超短脈衝技術在工業市場的成功,是非常必需的。事實上,對於工業微加工領域一種具有成本效益的應用而言,必須將平均輸出功率增加到50W甚至更高。

  光纖與碟片的結合

  20世紀70年代棒狀雷射器(開始是燈泵浦後來是二極體泵浦)問世。在超越高平均功率對光束質量限制的同時,棒狀雷射器、二極體泵浦碟片雷射器技術均在20世紀90年代獲得了長足發展,使其成為了工業領域千瓦級連續應用最可靠的技術選擇。

  光纖雷射器技術和碟片雷射器技術比傳統的棒狀雷射器技術更為優越,因為它們採用了比雷射激活體更大的散熱面,使TEM00連續運作的功率水平能達到500W甚至更高。在同等的亮度下,細小的光纖芯徑使得光纖雷射器內的雷射強度要遠遠高於碟片雷射器。

  然而,當放大皮秒脈衝和飛秒脈衝時,高光強會導致非線性效應,如自相位調製或拉曼散射,這需要在超快光纖放大器中增加複雜的啁啾脈衝放大,或將可獲得的最大脈衝能量限制在6μJ甚至更低。用碟片雷射器技術作為皮秒脈衝的放大器,能夠實現高峰值功率(高達100MW)和低光強,並且不會產生非線性效應。

  為了實現具有高脈衝能量(高達250μJ)和高平均功率(高達100W)的皮秒雷射器,需要使用具有以下獨特配置的主振功率放大器:一個基於電信組件的被動鎖模光纖雷射器,作為一個單片集成的、具有成本效益的、可靠的光源,用於低功率和低脈衝能量皮秒脈衝的產生。

  利用碟片雷射器將光纖雷射器的輸出功率放大5個數量級,達到紅外功率超過100W,綠光功率達到60W,脈衝頻率範圍200~800kHz,無需使用複雜的啁啾脈衝放大器。即使在這些功率水平,也能實現M21.3的卓越光束質量。此外,對於雷射器的每個可選的參數組合,其輸出光束質量均能保持上述水平。

  到達工件的功率

  利用超快雷射實現精細加工,最主要的任務是操縱雷射束,並將雷射功率轉換成最大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整個加工過程需要充分考慮工件的幾何特徵以及加工精度等要求,構建最終的加工系統。該系統將需要一套的光學元件,如掃描儀、F-Theta透鏡、聚焦元件、波片、穿孔光學元件,以及許多其他元件。

  整個加工過程還需要考慮線性或旋轉加工。無論是最先進的線性加工,還是掃描儀,都沒有動態應用超過1MHz的脈衝頻率,儘管雷射技術可能為這方

相關焦點

  • 皮秒雷射器在生物光子領域的典型應用
    引 言:  隨著雷射技術的不斷發展、雷射與生物體相互作用研究的不斷深入,雷射器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特別是皮秒雷射器已普遍應用於生物分析成像和光學測量等領域,包括:螢光顯微鏡、CARS成像、醫學診斷和治療、STED顯微成像等。
  • 先進超快(飛秒、皮秒)雷射器
    由於飛秒雷射的前沿性,是雷射產業中高利潤的高端產品。國際市場每年飛秒雷射相關產值約100 億美元,國內市場為國外公司壟斷,大量外匯流失(10億美元),同時影響國家安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重點實驗室從事飛秒雷射器研究多年,開發出一系列飛秒雷射器及相關科研成果,包括:?
  • 皮秒雷射器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打開APP 皮秒雷射器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10-18 08:21:00 高功率皮秒以其高峰值功率、
  • 納秒雷射、皮秒雷射、飛秒雷射,你分得清嗎?
    大家對雷射加工並不陌生,但你對經常能聽到的納秒雷射、皮秒雷射、飛秒雷射等,你是否能分得清呢?▌ 我們先來搞清楚時間單位換算1ms (毫秒)=0.001秒=10-3秒1μs (微秒)=0.000001=10-6秒1ns (納秒)=0.0000000001秒=10-9秒1ps (皮秒)=0.0000000000001秒=10-12秒1fs (飛秒)=0.000000000000001秒=10-15秒搞清楚了時間單位,我們就知道了飛秒雷射是一種極其超短脈衝的雷射加工
  • 飛秒雷射製備FBG有何技術及應用優勢?
    對飛秒雷射光束進行時空調控,可以實現不同規模和需求的布拉格光柵製備,同時在精度和靈活性方面也有提高。除了飛秒雷射,皮秒雷射也可作為加工光源刻寫光纖光柵。最近研究人員利用1064 nm的皮秒雷射結合逐點刻寫法製備了FBG,並將其作為高溫傳感器應用在液態鈉處理的工業管道溫度監測中。
  • 解讀國內超快雷射器應用及市場規模
    與此同時,隨著消費電子、新型顯示等新應用的發展,對於雷射加工精細度要求越來越高,超快雷射成為行業關注的重要方向。為此,OFweek雷射網編輯也專訪了蘇州貝林雷射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凌女士,共同探討固體雷射器及雷射產業的發展趨勢。
  • 安揚雷射發布工業級紫外飛秒雷射器
    2019年1月10日,武漢安揚雷射正式對外發布了FemtoYLTM-UV高功率紫外飛秒雷射器,這是安揚雷射FemtoYLTM系列飛秒光纖雷射器產品中的新成員。FemtoYLTM-UV高功率紫外飛秒雷射器據介紹,FemtoYL
  • 助力高功率超快雷射—NKT Photonics光子晶體光纖棒
    9/1/2016,光纖在線訊:為了讓單模、高功率、高穩定性的超快雷射器成為現實,凌雲光技術集團的戰略合作夥伴丹麥NKT Photonics公司推出了高功率增益光子晶體光纖棒aeroGAIN-ROD及封裝水冷模塊,使1030-1040nm信號光能夠實現平均輸出功率>100W,皮秒超快雷射輸出能量~100µJ!
  • 藍綠光雷射二極體直接抽運鈦寶石雷射器,使飛秒雷射器成本降低
    鈦寶石雷射器的特性摻鈦藍寶石(Ti3+: Al2O3)晶體由於具有非常寬的發射帶寬(660-1180 nm),可直接從振蕩器中產生小於5 fs的周期量級雷射脈衝,已被廣泛應用於多個研究領域,包括飛秒光學頻率梳、高次諧波和阿秒產生、多光子成像、精密雷射微納加工等。
  • 各類雷射器工作原理應用範圍大全(二)
    光纖雷射器的應用  光纖雷射器十分適合在連續波或準連續波運轉下放大到更高功率,來滿足微電子方面的應用需求。在這些應用中,光束質量、精度以及穩定性至關重要。在許多應用中,控制、改變雷射加工能量和功率輸入,對加工過程起著決定性作用。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成功研發飛秒雙梳Yb: CaF 2雷射器
    然而,由於高成本因素和複雜的實驗裝置,這種系統在工業和現場可部署應用方面受到限制,因此通常使用一對鎖定的飛秒雷射器來解決。來自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量子電子研究所物理系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實現了由單個雷射器來創建兩個發射高功率飛秒脈衝的高功率光學頻率梳,為可攜式雙梳狀光源在光譜學和精確距離測量等應用領域鋪平了道路。
  • 皮秒雷射器在柔性太陽能薄膜電池中的應用
    柔性太陽能薄膜電池是指在柔性材料(如不鏽鋼、聚醯亞胺等)上製作的薄膜太陽能電池,與硬襯底(如玻璃)薄膜太陽能電池相比,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可彎曲、不易碎、質量輕等優點,應用廣泛。本文著重介紹以聚醯亞胺(PI)為襯底的柔性太陽能薄膜電池。
  • 深度解析皮秒雷射:蘋果6使用指紋識別,開始帶動皮秒雷射普及
    其中按 脈衝寬度可以劃分為納秒雷射、皮秒雷射和飛秒雷射,其中皮秒和飛秒屬於超短脈 衝激光。新一代雷射技術——皮秒雷射皮秒雷射器是脈寬為皮秒(10-12秒)的雷射器,作為超短脈衝雷射的典型代表,皮 秒雷射具有超短脈寬、超高峰值功率的特點,其加工對象廣泛,尤其適合加工藍寶 石、玻璃、陶瓷等脆性材料和熱敏性材料,因此適合於電子產業微細加工行業應用。
  • 超短脈衝雷射應用:盤點通快「三個十年」都有哪些布局?
    TruMicro 5000 工業級皮秒雷射器的研發,源於汽車工業的量產應用。羅馬不可能在一天之內建成,任何成果的最終呈現離不開長期的準備。通快,作為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德國傳統家族性企業,長期致力於為工業生產提供更優質穩定的雷射技術。
  • 銳科雷射深度解析:進軍高功率市場,垂直整合戰未來
    2020 年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及新冠疫情影響,預計 2020 年全球雷射器產業規模將有所收縮。材料加工為全球光纖雷射器最大應用市場,高功率加工規模接近 30 億美元。根據Laser Focus World 統計,2019 年材料加工與光刻市場規模為 60.3 億美元,依舊為全球雷射器應用市場最大細分領域,通信與光儲存以 39.8 億美元的規模位居第二。
  • 【年終盤點】2017年十大雷射器產品匯總
    回顧2017年全球雷射產業,材料加工仍是最主要的應用方向,其中雷射打標、切割和焊接佔據著最主要的應用市場。為此,全球雷射器企業也不斷升級產品系列,進一步提升加工效率和降低成本。而在這其中,飛秒和皮秒雷射器發展引人關注,業內紛紛看好精密加工的潛力市場。接下來,OFweek雷射網編輯也整理了2017年十大雷射器產品,以供參考。
  • 雷射產業市場與應用趨勢分析
    1.1 雷射概念的釐清和分類:雷射向低波長+高功率+超快方向延伸 按照波長來劃分,連續光纖雷射器一般屬於近紅外光;IPG指引雷射器正在向低波長延伸。用途上跟連續雷射器有一定重疊。 脈衝雷射器又可劃分為納秒、皮秒、飛秒脈衝雷射器等 納秒雷射器(脈寬較長):峰值功率為1MW,主要應 用在薄板的劃線、刻蝕,鑽孔,表面處理,淬火,打標 等。
  • 高功率光纖耦合LD在光纖雷射器中的應用
    胡小波 深圳市明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童志鵬  鄭鴻章   深圳市眾望達光電有限公司    8/7/2007,本文闡述了高功率光纖耦合半導體雷射器在連續和脈衝光纖雷射中的應用,通過實驗研究,得到了輸出功率30W的1060nm的連續光纖雷射輸出以及20kW的脈衝峰值功率輸出。
  • 中國光纖雷射器的發展與展望
    與傳統的固體及氣體雷射器相比,光纖雷射器具有雷射光束質量好、能量密度高、電光轉換效率高、散熱性能好、結構緊湊、免維護、柔性傳輸、可加工材料範圍廣等優良特點,被譽為「第三代雷射器」。光纖雷射器電光轉換效率可達30%-35%,是傳統固體、氣體雷射器效率的幾倍,非常節能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