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科研團隊成果獲評「2018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2020-12-06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2019年3月19日,中國雷射雜誌社在上海浦東召開「2018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發布會,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科院技物所、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機構的成果獲此殊榮(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金賢敏團隊和盛政明、陳燕萍團隊分獲基礎研究類和應用研究類「2018年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評選委員會主任範滇元院士、上海理工大學莊松林院士、長春理工大學姜會林院士等向獲獎代表頒發獎盃和證書(左6、7為金賢敏團隊代表)

金賢敏研究團隊實現首個基於光子集成晶片的物理系統可擴展的專用光量子計算原型機,並首次在實驗上實現了「快速到達」問題的量子加速算法,相比經典情形展示了平方級加速,而且最優效率提高十倍。該項研究提供了利用量子系統的維度和尺度作為全新資源研發專用光量子計算的路線圖,該工作發表在Nature子刊《自然-光子學》。

2018年5月,金賢敏團隊在美國《科學》雜誌子刊上發表了最大規模光量子計算集成晶片以及首個真正空間二維量子行走的進展[Science Advances 4, eaat3174 (2018)]。這項進展使得研發各種物理系統可擴展的專用光量子計算系統成為可能。在此基礎上,金賢敏團隊提出了一種具有充分可擴展性的六方粘合樹結構,並通過飛秒雷射直寫技術成功映射到三維光量子集成晶片中,首次實現了量子快速到達算法內核[Nature Photonics 12, 754-758 (2018)]。該項成果有望在優化、管理、及信息搜尋等各種實際問題中展現量子優勢,極大地推動量子計算的實際應用。

長春理工大學姜會林院士、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朱健強研究員為獲獎代表頒獎(左2、3為盛政明、陳燕萍團隊代表)

盛政明和陳燕萍團隊的研究成果「雷射等離子體輻射寬帶太赫茲波的偏振態控制」,利用飛秒雷射裝置,通過控制激發等離子體的雙色雷射場偏振態和相對位相,突破傳統偏振控制元件的帶寬限制瓶頸,首次實現了對雷射等離子體輻射的寬帶強太赫茲波偏振態的靈活操控。該研究為太赫茲波段的材料分析、結構生物學、非線性太赫茲光譜、遙感和通信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奠定基礎。該成果於2018年發表在Nature Photonics [12, 554 (2018)]上。

「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推選活動由中國雷射雜誌社發起,旨在介紹國內科研人員在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與光學相關的具有重要學術、應用價值的論文,促進光學成果的傳播。

相關焦點

  • 我校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河南大學申懷彬教授、李林松教授、杜祖亮教授等人和中國科技大學張振宇教授的科研成果《兼具高亮度和高效率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成功入選。
  • 河南大學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新聞作者:中國雷射 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河南大學申懷彬教授、李林松教授、杜祖亮教授等人和中國科技大學張振宇教授的科研成果《兼具高亮度和高效率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成功入選。
  • 莫爾晶格能控制光 交大科研成果刊登《自然》
    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葉芳偉課題組與陳險峰課題組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經過3年實驗,他們率先發現並揭示:基於莫爾晶格的極平帶結構可以實現對光的精準控制,甚至能夠完全鎖定光波,阻止它的擴散。這一發現具有重要的物理意義和廣泛的適用性。
  • 同濟大學一項合作研究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應用...
    同濟大學一項合作研究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應用研究類) 來源: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0-03-20  瀏覽
  • 深晚報導|深大一項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近日,中國雷射雜誌社公布了 "2019 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 名單,量子秘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 20 項重大光學成果獲此殊榮 ( 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 10 項 ) 。其中,深圳大學納米光子學研究中心杜路平、袁小聰教授的研究成果 " 近場光學旋渦中的光學斯格明子結構 " 入選十大基礎研究類成果。據悉,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了由光的自旋 - 軌道耦合產生的 " 光學斯格明子 " 結構,為微納尺度的光場調控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 上海交大毛軍發與吳林晟團隊突破性科研成果助力中國射頻領域自主發展
    上海交大供圖工博會現場。上海交大供圖中新網上海9月18日電 (張凌峰 江倩倩 許婧)正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毛軍發和教授吳林晟研究團隊自主研發的整套射頻EDA仿真軟體亮相上海交通大學展臺,備受關注。
  • 量子密鑰分發、智能雷射器等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今天,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量子密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
  •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話說中國光學10大進展,作為一個(業餘)的電子科學專業的outsider,今天同大學分享中國光學會發起的「中國光學十大進展」評選活動。「中國光學十大進展」評選活動,旨在向廣大讀者介紹國內科研人員在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與光學相關的具有重要學術、應用價值的論文,促進研究成果在國內的推廣傳播。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馬傑課題組在運用中子散射研究熱電材料...
    2020年6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馬傑特別研究員(通訊作者)、任清勇博士(第一作者),聯合德國馬普所付晨光博士(共同通訊作者)、上海大學楊炯教授(共同通訊作者)和浙江大學朱鐵軍教授等合作者,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以「Establishing the carrier scattering
  • 中科院上海分院兩項科研成果入選「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 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發布 量子密鑰分發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
    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量子密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據悉,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由中國雷射雜誌社發起,經過首輪推薦、初評、終評三個環節,最終20項優秀的光學成果從110項研究進展中脫穎而出,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
  • 河南大學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河南大學申懷彬教授、李林松教授、杜祖亮教授等人和中國科技大學張振宇教授的科研成果《兼具高亮度和高效率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成功入選。
  • 交大團隊為LHC實驗上發現矢量玻色子散射過程做出重要貢獻
    Elena Yatsenko博士2015年畢業於德國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與漢堡大學,曾於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安納西粒子物理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長期參與多項重要ATLAS實驗前沿物理課題,尤其是對於標準模型的精確檢驗做出了突出貢獻。目前任上海交通大學物理天文學院博士後,ATLAS合作組WZ物理分析課題負責人,同號電荷WW物理分析課題Editorial Board。
  • 華僑大學這位學子,獲評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
    由教育部、人民日報社共同指導人民網、光明日報社教育部、《大學生》雜誌以及中國大學生在線聯合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推選展示結果揭曉華僑大學學子林克斌獲評第十五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林克斌是華僑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
  • 河南大學研究成果創世界記錄,獲院士親自頒獎!
    10月19日晚,第十四屆全國雷射技術與光電子學學術會議(LTO 2020)暨2019中國光學十大進展頒獎晚會在上海大華虹橋假日酒店隆重召開,七百餘名中外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參會。在本次大會中,共表彰了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獲獎成果。
  • 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量子密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由於成果本身突出的學術水平,以及評審專家的嚴格公正,這一獎項,已經在學術界被廣泛認可。
  • 上海交大2018年研究生畢業:書記上微黨課 校長精彩寄語
    央廣網上海3月31日消息(記者吳善陽)上海交通大學2018年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今天舉行,3200餘名畢業生獲得研究生學位。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姜斯憲為畢業生上了一堂「微黨課」,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殷切寄語。
  • 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揭曉—新聞—科學網
    3月20日,「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揭曉,量子秘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
  • 三秦楷模——西安交大網絡化系統工程團隊 把科研成果論文寫在祖國...
    薪火相傳 西遷老教授為事業築基新春剛過,學校還未開學,記者走入西安交大彭康樓內的團隊實驗室時,這裡氣氛熱烈,團隊創建人和領頭雁、中國科學院院士管曉宏老師,正和研究團隊的學者們,交流討論著相關的技術問題。管老師在與記者交流採訪中說,讓能源電力系統的安全優化、網絡信息安全等領域出現「中國身影」與「中國聲音」是團隊矢志不移的奮鬥目標。
  • 哈工大(深圳)科研成果光子晶片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量子秘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獲得殊榮(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其中,哈工大(深圳)徐科、宋清海課題組牽頭完成的「可密集集成和任意路由的模分復用光子晶片」成功入選應用研究類十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