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到底有多大?可能是很多小夥伴們好奇的問題。很多科普人的回答是直徑920億光年左右,這個回答其實只給出了一半答案,而另一半答案是137億年。這是因為,宇宙是一個時空概念,它不僅僅包含空間,還包含時間。本文嘗試著帶您建立一個比較直觀的宇宙尺度概念。
圖1 地球
1、地球有多大?當人類第一次認識到腳下的大地是個球體的時候,內心無疑是震驚的。與我們日常能接觸到的尺度比較起來,地球實在是太大了,它的直徑接近1.3萬千米。這意味著,要有差不多2千萬身高2米的人手拉手,才能繞赤道一周。
2、地月距離有多遠?我們知道,地球距離月球的平均距離是38萬千米,月球繞地球公轉形成的一個環其直徑大約為80萬千米。在這個環的直徑上,能夠容納大約62個排列成一條直線的地球,光穿過這條直線需要2.67秒。
圖2 地球和月球
3、地球到太陽有多遠?1.5億千米,也叫做一個天文單位。在這段距離上,能容納115385個地球肩並肩排成一條直線,光纖穿過這段距離大約需要8分鐘。
4、奧爾特星雲距離太陽有多遠?相當於600個天文單位,大約0.1光年。奧爾特雲是一個假設包圍著太陽系的球體雲團,布滿著不少不活躍的彗星。天文學家普遍認為奧爾特雲是50億年前形成太陽及其行星的星雲之殘餘物質,並包圍著太陽系。光線穿越這個球體大約需要70天。
圖3 太陽系
5、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有多遠?比鄰星它位於半人馬座,學名:半人馬座α星C,離太陽只有4.22 光年,相當於399233億公裡,到這裡再用天文單位做基準已經不合適了,所以開始用光年作為距離的單位。如果我們站在此處回望太陽,也不過是浩瀚星空中很普通的一顆。
圖4 比鄰星
6、在沒有汙染、晴朗的夜晚肉眼可見的距離有多遠?大約是2000光年,肉眼可見的恆星大約有5000顆,事實上,這個空間中包含著大約200萬顆恆星。這些恆星之間的距離達到了幾十萬天文單位。這裡值得一提的一些天體有:畢宿五,65光年;角宿一,260光年;昂星團,370光年;餐宿四,430光年;M7星團,800光年;獵戶星雲,1400光年。
圖5 我們在銀河系中的位置
7、銀河系的直徑有多大?10萬光年(當然了現在也有20萬光年一說)。我們的太陽系處在銀河系這個大光碟,從中心到邊緣的三分之二的位置,太陽要花大約2.2億年繞銀河系的中心一圈。自太陽誕生以來,太陽只繞了不到25圈。
8、本星系群的直徑有多大?這是一個以銀河係為中心,由幾十個星系在引力作用下形成的一個龐大星系集合。站在這個邊緣,銀河系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光點。這裡面跟銀河系大小相當的是仙女星系,其它星系都不到銀河系的5%。在這些星系之間是最接近真空的地方,每立方米只有1個原子。
圖6 室女座超星系團
9、1億光年的室女座超星系團。這個星系團裡面包含著超過5000個星系,咱們的銀河系就身處在這個超星系團的外圍。這裡面仍然存在著結構,這些星系並不是漫無目的地遊蕩的,它們都是位於一些節點、集團和條帶中。
10、哈勃球,920億光年之間。這個大球可以容納下我們已知的整個宇宙(哈勃球之內),現代宇宙學中的主流觀點認為宇宙的起源,是起源於一次大爆炸,是在過去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狀態演變而來的,並經過不斷的膨脹達到的狀態。
圖7、哈勃球之內
130~140億年。目前宇宙探測的主要手段還是電磁波,天文學家的觀測表明,這裡是一片陰暗的能量霾,它的溫度只有3K,既零下270攝氏度。現在的科學家們認為,這是宇宙大爆炸的遺蹟。不過隨著引力波探測能力的提升,引力可以穿透早期大爆炸產生的隔離牆,所以天文學家們未來有可能「看到」更古老的宇宙。
我們目前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可觀測空間半徑為460億光年,時間130~140億光年這樣一個大的時空球當中,如果一定要給這個宇宙指定一個邊界,那麼這個邊界就是時間的邊界,在現有理論框架下,我們永遠也看不到宇宙誕生之前的景象。
好了,小夥伴們,關於宇宙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你們了解了嗎?
文/科學塢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