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22歲的德容來到了諾坎普完成了顛球儀式;幾天前,19歲的菲利克斯以天價之身駕臨萬達大都會;不久後,還有99年出生的德裡赫特也將以昂貴身價「嫁入」豪門……在這個飛火流星的七月,當推開綠茵之窗,滿眼都是鬱鬱蔥蔥的一派生機盎然。年輕的少年們,隨風而來,等待他們的將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錦繡未來。
年輕人們的時代來了,可這個夏天,註定也是離愁別緒的傷感季。兩個月前,出道即老成的「小飛俠」羅本出席了拜仁為功勳老臣舉辦的發布會,發布會的主要議題就是送別「刀鋒戰士」裡貝裡。昨天,羅本也決心遠離綠茵賽場。
在那次送別會上,羅本輕鬆以對,身著休閒裝,面帶微笑,氛圍簡單,他還把在拜仁的十年光景視為一件「好事」:「當你感覺時間過得飛快時,這就意味著你在這裡過得很舒服。」人上了年紀,說話的含金量高了,思想境界也開闊了,即便這是客套話,羅本也滿臉真誠。
昨天,羅本決定退役,他沒有出席,低調的只留下一紙別言,在離職信末段的最後一句,他寫道:「這是我職業生涯中最艱難的決定。」簡潔的退役聲明,讓這個夏天是這般詩意傷懷: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他沉默。
狂人的眼裡是揉不得任何沙子的,狂人的心裡永遠是自命不凡的,所以狂人穆裡尼奧也曾桀驁放言:「給我一個健康的羅本,我能拿下所有冠軍。」這不是狂人囈語,你看這些華麗麗、嬌滴滴的數據就知道狂人也瘋狂但更加理性:在羅本19年的職業生涯裡,606場比賽,打進247粒進球,拿到30座獎盃,更是練成了獨步綠茵江湖的必殺技——「嗯,每個防守球員都心知肚明羅本是要內切的啊,可防是防不住的。」
無論是曾經的「小飛俠」抑或是被人們愛戴的「羅老漢」,印象深處,羅本就從來沒有沾染任何與花邊有關的緋聞,也不會使用社交平臺,就是這麼簡單、通透和純粹。在今天社交網絡上霸屏的「迴旋踢瓶蓋」走紅的2014年,「冰桶挑戰」風靡全球,羅本的挑戰視頻還先是刻成光碟,再請隊友幫忙上傳網絡的。你看他在網際網路的圈子裡是多麼的「不靠譜」,這樣看來,他真的像是深居簡出的「世外高人。」
即便到了5G都快流行起來的今天,他在ins上也僅僅只發過一次圖,在他的關注圈子裡,只有拜仁官方號,facebook也只上傳了8張圖,其中還鬧了「烏龍」,有2張圖片是重複的。作為一名看上去「年齡造假」的80後而言,羅本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媒體帳號裡的表現,簡直就是一位步履蹣跚、眼眉低垂的、坐在爐火旁邊打盹的老人既視感。
羅本這般老派的行為是他行走綠茵武林的一貫作風,甚至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也許這在別人眼裡是傳統、落後和固步自封,但我們為何不妨換一個角度審視關照,羅本足夠自律、務實和科學訓練,這才是他戰鬥到36歲也能飛翔的緣由。
你可能不知道,在正式選擇足球這項運動前,羅本還在另外兩項運動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兒時,他在西洋棋業餘聯賽中還創造過一次紀錄,在200天的時間內他連續擊敗了300位年齡接近的棋手,更是在11歲的時候,在網球領域拿下了荷蘭網球聯合會舉辦的該年齡段的冠軍獎盃。為此,荷蘭網球國家隊的助教還一眼看上了羅本,他認為羅本將會成為網球領域中的佼佼者。可是他被拒絕了,理由倒也簡單,「我真正想幹的事情是足球。」
這樣簡單而堅定的回答讓羅本的父親既詫異又很不開心,明明在其他領域展露出了才華橫溢,卻偏偏要去選擇在6歲時和其他孩子一起踢球連球都搶不到的足球運動。
不過現在回過頭捋一捋,看開一點想,這就是羅本在少年時為足球所做的一次「曲線救國」的偉大設計。設計項包括:用西洋棋啟智,用網球運動健體。據聞,西洋棋和網球這兩項南轅北轍的項目都是羅本自由選擇的,父母沒有做任何幹擾,對比之下,我們的孩子在童年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與獨立的權利的。所以,很難想像在那個時候,還是個孩子的羅本就能為自己安排上一份清晰而科學的職業規劃了。
事實上,這種富含科學營養的規劃在日後羅本專注足球這項運動時發揮了舉足輕重的功效,比如羅本在處理傷病的問題上。大多數球員在受傷後,心理上都會存在害怕再次受傷,以至於不敢在傷愈復出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在比賽場上他們大都戰戰兢兢不敢發力,巨星也如此,金童歐文、大聖貝爾、拉神拉姆塞都曾在採訪中坦言傷病對心理上的巨大影響。可同樣面對傷病來襲,羅本和別人不一樣,他有總結性的發言,「賽季結束後,我得坐下來和理療師好好琢磨一番我究竟在上半程是怎麼受傷的,以及怎樣才能讓自己在下半程踢的好。」
認真總結,詳細計劃,科學而周密,羅本善於思考和為長遠考慮的本領讓他能夠即便在傷病之後也能在場上拼盡全力,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早年謝頂,苦瓜臉上一臉褶子,其貌極其不揚的羅本,在他職業生涯的任何軌跡點上,給所有外貌協會成員的印象都是最容易忽略不計的,可他又是隊內最勤勤懇懇的「老幹部」,勤奮務實,投機取巧的事他從來不做,坦蕩、真實。
羅本在足球運動上的天賦並不突出,在格羅寧根青訓營裡,羅本帶球很渣,於是他就選擇笨鳥先飛的辦法,他每天堅持騎自行車往返家庭與訓練基地,單程13公裡,風裡雨裡就是一「騎」絕塵。兩年的堅持沒有作廢,羅本的小腿肌肉開始發達了,啟動速度和奔跑能力暴甩同齡隊友32條街,以至於有隊友在談論羅本盤帶皮球時,產生幻覺:他腿部和雙腳的動作就像是在蹬自行車。這樣優良傳統的習慣一直被保持著,即便在近幾個賽季,羅本也常常騎行去訓練,然後回家。
在登陸英吉利藍橋後,英超高強度的比賽讓羅本患上了「玻璃體質」,然而在那些受傷的日子裡,羅本也一刻不得閒,他和鐵血戰士特裡待在一起,學會了如何做好一名領軍球員。有關這段不錯的經歷,羅本也曾在寫給自己16歲的親筆信中描述道,「你能從一名英格蘭中衛身上學到什麼呢?答案是一切!如何為俱樂部鞠躬盡瘁,永不言敗;如何去關心與照顧身邊的隊友,無論是在場下還是在場上。」
在這段難忘的學習光陰中,對於羅本是有益的。2014年巴西世界盃1/4決賽,橙衣軍團在比賽終場前15分鐘0-1落後於墨西哥,就在暫停補水期間,羅本利用2分鐘的時間組織了隊友開了一次改變比賽走向的小會,他鼓勵大家要堅持夢想,相信創造奇蹟的可能,最終荷蘭隊在10分鐘內連下兩城,2-1擊敗墨西哥,完成了逆天改命的奇蹟。而正是補水期間羅本的鼓勵,成就了「飛翔的荷蘭人」繼續前進的腳步,荷蘭隊的解說嘉賓博斯特在評價羅本時,給出了「演說家」和「真正的領袖」等不吝美辭。
看上去憨厚忠實和後來具有領袖氣質的羅本,還是一位俠肝義膽的「復仇者」。懂羅本的人都知道,他不屬於睚眥必報的小人,但他絕對夠得上「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英雄豪傑。這一度讓他「小飛俠」稱號名震天下。
時間來到2010年的南非世界盃上,羅本成了荷蘭舉國上下的罪人,他在面對西班牙時錯失了一個單刀球,「無冕之王」荷蘭隊也因他的錯失而屈居亞軍。這還沒算完,在兩年後的歐洲舞臺(歐冠決賽),面對藍軍切爾西又是羅本罰丟了一個關鍵的點球,拜仁忍痛目送切爾西站在了歐冠之巔。隨後羅本又多次在友誼賽中再次浪費關鍵球,也引來了無數球迷的噓聲與嘲諷,他一度喪失信心,勇氣在一點點消逝,他想離開拜仁,殺進但他心中「仇恨」的種子早已發芽,他需要完成復仇,才能體面的離開。
2013年,拜仁再次英勇地殺進了歐冠決賽,在比賽第89分鐘他打進絕殺一球,報了2012年的「失點之仇」;時隔一年的2014年世界盃賽場,揭幕大戰,上演了一場強強對話,結果令人不敢過多想像,荷蘭隊5-1暴虐世界盃衛冕冠軍西班牙隊。在比賽第80分鐘,羅本完成了梅開二度的大放異彩,進球前他的前插,是以37km/h的疾風之速把鬥牛士的防線甩在了身後,那一年他31歲了。
而這一次36歲的羅本選擇停下奔跑的腳步,他低調冷淡地離開綠茵草坪,和那些熱衷於包裝自己的球星大不相同,在現代足壇球員追求身價和流量IP相反,「羅老漢」的硬實力就是他最彪悍的形象。身處網際網路的洪流之中,我們很難相信還有這樣一個球員他的離開是這麼的無聲無息,在足壇早就通貨膨脹的今天,引進一個19歲乳臭未乾的「孩子」動輒都要過億歐元,豪門肆意追星的腳步在加快,但能否換來成績和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現在都是X,球迷們針對這樣的流行現象,給出了一個完美的調戲:「刮彩票。」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炎熱的夏天,世界足壇各個俱樂部都在揮金如土買球員,而另一邊則是陪伴我們走過青春華年的他們黯然退場。悄悄果然似那別離的笙簫,36歲的羅本在寧靜的夏天,主動地要求被換下場,他沒有受傷,他也並不是跑不動了,他就想在等到風景都看透的某一刻,選擇看溪水長流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