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 陳鵬 通訊員 尹玲瑕
投入12萬元,利用3畝4分田養水蛭,首年純利潤高達26萬元。昨日,潛江後湖管理區張家窯辦事處水蛭繁育養殖基地,記者見到了「吸金」的小水蛭。
北主溝路兩旁,分布著大片大片罩著網紗的池塘。池塘旁,24個蓋著黑色遮陽薄膜的水蛭孵化池依次排開。
養殖戶李華東正忙著給孵化池裡的小水蛭投食。「水蛭最愛食用田螺,我要把它們養得肥肥胖胖,10月份就可以賣個好價錢。」李華東說。
水蛭,俗稱螞蟥,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李華東說,走上水蛭養殖這條路,得感謝來自四川的技術員冉叢峻,「以前養豬,幾年下來虧損了40多萬元,頭髮都快急白了,冉叢峻讓我看到了希望!」
一旁的冉叢峻笑著說:「我有技術,東哥有池塘,這裡有水蛭需要的天然食材,我們倆一談就達成了合作協議。」
沒想到第一年就賣了38萬元,利潤高達26萬元。李華東樂呵呵地說:「一年就奔上了致富路,這養的哪是水蛭啊,分明就是黃金嘛!」
嘗到甜頭的李華東決定擴大養殖規模。今年,他投資300多萬元,建起了標準化的養殖基地和孵化池。
看到周邊的村民也紛紛開始養殖水蛭,李華東和冉叢峻成立了久來水蛭特種養殖合作社,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我有8畝地,投入了18萬元左右,苗子都是從李華東那裡進的。」養殖戶何金虎說,「跟著李華東幹,放心!」
目前,久來水蛭特種養殖合作社共有社員40多人,養殖面積近500畝,孵化池24個,其中,合作社養殖面積200畝,社員養殖面積300畝。
今年,水蛭的市場收購價走高,活體賣180元/公斤,乾貨賣2560元/公斤。李華東預計,這些「小寶貝」今年可為繁育養殖基地盈利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