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指在量子物理學領域內蟲洞實際上是可能存在的 人類旅行者穿越蟲洞將十分安全

2020-09-05 科普百分百

新研究指在量子物理學領域內蟲洞實際上是可能存在的 人類旅行者穿越蟲洞將十分安全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浪科技:國外媒體報導,蟲洞是科幻小說中最受歡迎的題材之一,太空飛行器可以通過蟲洞實現超光速旅行,從時空的一個點瞬間移動到另一個點。儘管廣義相對論不允許「可穿越蟲洞」的存在,但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在量子物理學領域內,蟲洞實際上是可能存在的。

唯一的缺點是,穿過蟲洞的時間可能要比穿過正常空間的時間更長,而且(或者)這些蟲洞可能是微觀的。在一項新研究中,兩位常春藤科學家提出,如果存在標準模型之外的物理學理論,可能就意味著蟲洞的大小不僅足以穿越,而且對於從A點到B點的人類旅行者來說,穿越蟲洞將是十分安全的。

這項研究的題目是《人類可穿越的蟲洞》(Humanly traversable wormholes),由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理論物理學家胡安·馬爾達塞納(Juan Maldacena)和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學研究生阿列克謝·米萊金(Alexey Milekhin)共同完成。此前,這兩位研究者已經撰寫了大量關於蟲洞的文章,並深入探討了蟲洞如何成為一種穿越太空的安全工具。

關於蟲洞的理論出現在20世紀早期,以回應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第一位假設蟲洞存在的是德國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他對愛因斯坦場方程的解(Schwarzschild metric,又稱史瓦西解、史瓦西度規)獲得了黑洞存在的第一個理論基礎。

史瓦西解的一個結果便是他所謂「永恆的黑洞」,本質上是時空中不同點之間的連接。然而,這些「史瓦西蟲洞」(又稱「愛因斯坦-羅森橋」)並不穩定,因為任何物體從一端穿越到另一端時都會很快坍塌。

正如馬爾達塞納和米萊金所解釋的那樣,可穿越蟲洞需要特殊的環境才能存在。其中就包括負能量。在經典物理學中,負能量是不允許存在的,但在量子物理學領域中是可能的。他們聲稱,卡西米爾效應(Casimir Effect)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即量子場在沿著閉合圓環傳播時能夠產生負能量。

「然而,這種效應通常很小,因為是量子效應。在我們之前的論文《在四維中可穿越的蟲洞》(Traversable wormholes in four dimensions)中,我們意識到,這種效應對於具有大磁荷的黑洞來說是相當可觀的。在新的理論中,我們使用了帶電荷的無質量費米子(類似電子但質量為零的粒子)的特殊性質。對於帶磁荷的黑洞,這些粒子會沿著磁場線運動(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太陽風的帶電粒子在地球極地附近產生極光)。」

這些粒子可以先進入一個點,然後繞圈運動,從空間中一開始的位置出現。這一事實意味著「真空能量」能夠被修改,並且可以是負的。這種負能量的存在又能夠支持穩定的蟲洞的存在,使其作為時空點之間的橋梁,在物體有機會穿越它之前不會坍塌。

基於物質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一部分,這樣的蟲洞是可能的。唯一的問題是,這些蟲洞必須十分微小,而且只能在非常小的距離內存在。對於人類旅行者來說,蟲洞必須足夠大才能穿越,這就需要用到超出標準模型的物理學理論。

對馬爾達塞納和米萊金而言,這就是第二類藍道爾-桑德魯姆模型(Randall-Sundrom II,又名五維捲曲幾何理論)開始發揮作用的時候。該模型以理論物理學家麗莎·藍道爾(Lisa Randall)和拉曼·桑德魯姆(Raman Sundrum)的名字命名,從五維的角度描述了宇宙,其最初提出是為了解決粒子物理學中的一個層次結構問題。

研究者稱:「第二類藍道爾-桑德魯姆模型是基於這樣一種認識,即這種五維時空也能以較低的能量來描述物理,這種能量比我們通常研究的更低。但是,我們可能會探測不到這種五維時空,因為它只通過引力與我們的物質耦聯。事實上,它的物理學類似於在已知的物理學中加入許多強相互作用的無質量場,從而產生所需的負能量。」

馬爾達塞納和米萊金得出結論,這些蟲洞從外部來看,將類似於中等大小的帶電荷黑洞,會產生同樣強大的潮汐力,這是太空飛行器需要警惕的。他們指出,要安全穿越這種蟲洞,人類旅行者在通過其中心時將需要一個非常大的助推因子。

假設這一切都可以實現,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些蟲洞是否可以作為時空兩點之間的捷徑?哈佛大學的丹尼爾·賈弗裡斯(Daniel Jafferis)此前的研究,以及愛因斯坦和納森·羅森(Nathan )的工作表明,儘管穩定的蟲洞有可能存在,但穿越它們實際上需要比穿越普通空間更長的時間。

然而,根據馬爾達塞納和米萊金的研究,從旅行者的角度來看,他們的蟲洞幾乎不需要花什麼時間就能穿過。從局外人的角度來看,穿越的時間將會長得多,這與廣義相對論是一致的。在廣義相對論中,接近光速的人將會經歷時間膨脹(即時間變慢)。正如馬爾達塞納和米萊金所說:

「對於太空人來說,穿越蟲洞意味著他們只需要1秒時間就能夠穿越10000光年的距離(大約是銀河系大小的十分之一)。而在外面的觀察者看來,這一穿越過程需要一萬多年的時間。這一切都不需要燃料,因為引力會使飛船加速和減速。」

不需便是穿越這些蟲洞的另一個好處,因為蟲洞本身的引力會使宇宙飛船加速和減速。在太空探索的場景中,飛行員需要駕馭蟲洞的潮汐力,使他們的飛船處於合適的位置,然後讓蟲洞來完成餘下的工作。一秒鐘之後,飛船就會出現在銀河系的另一邊!

對一些人來說,這一研究非常令人鼓舞,因為蟲洞有可能在未來成為太空旅行的手段。不過,馬爾達塞納和米萊金的工作也具有一些明顯的缺點。首先,他們強調可穿越蟲洞必須使用負質量來設計,因為已知沒有合理的機制使其能自然形成。

儘管存在可能性(至少在理論上),但必要的時空配置需要提前出現。即便如此,蟲洞所涉及的質量和規模如此之大,以致於這項任務將超出我們所能預見的任何實用技術。其次,這些蟲洞只有在空間為寒冷、平坦的情況下才足夠安全,而在第二類藍道爾-桑德魯姆模型之外,情況並非如此。

最重要的是,任何進入蟲洞的物體都會加速,甚至無處不在的宇宙背景輻射也會帶來巨大的危險。但馬爾達塞納和米萊金強調,他們的研究是為了證明可穿越蟲洞的存在是「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物理學之間微妙的相互作用」的結果。

簡而言之,蟲洞不太可能成為一種穿越空間的實用方式,至少還不存在任何可預見的方式。也許製造這種蟲洞沒有超出卡爾達肖夫Ⅱ型或Ⅲ型文明(Ⅱ型文明為星際或恆星文明,能利用其他行星的所有能量;Ⅲ型文明為星系文明,能在自己的星系範圍內利用所有能量),但仍只是一種猜測。即便如此,當看到科幻小說中重要的元素有可能成為現實,還是相當令人鼓舞的。

相關焦點

  • 量子物理學領域內蟲洞或真實存在,想靠它開展空間旅行卻不太實用
    蟲洞是科幻小說中很受歡迎的一個元素,通過它太空飛行器可以實現超光速(FTL)旅行,從時空的一個點瞬間移動到另一個點。雖然廣義相對論不允許「可穿越蟲洞」的存在,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在量子物理學領域內,蟲洞實際上是可能存在的。
  • 量子物理學領域內蟲洞或真實存在,想靠它開展空間旅行卻不太實用
    雖然廣義相對論不允許「可穿越蟲洞」的存在,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在量子物理學領域內,蟲洞實際上是可能存在的。唯一的缺點是,它們實際上要花比正常空間更長的時間穿過,而且/或者可能是微觀的。在一項由一對常春藤科學家領導的新研究中,超越標準模型的物理學的存在可能意味著,不僅有大到足以穿越的蟲洞,而且對於從A地到B地的人類旅行者來說是非常安全的。
  • 如何才能真正穿越蟲洞?
    儘管廣義相對論不允許「可穿越蟲洞」的存在,但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在量子物理學領域內,蟲洞實際上是可能存在的蟲洞是科幻小說中最受歡迎的題材之一,太空飛行器可以通過蟲洞實現超光速旅行,從時空的一個點瞬間移動到另一個點。儘管廣義相對論不允許「可穿越蟲洞」的存在,但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在量子物理學領域內,蟲洞實際上是可能存在的。
  • 一種新的物理學理論認為穿越蟲洞旅行是可能的
    儘管相對論一般學說禁止存在「可穿越的蟲洞」,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們實際上在量子物理學領域是可能的。在一對常春藤聯盟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中,標準模型之外的物理學的存在可能意味著那裡存在蟲洞,這些蟲洞不僅足夠大,可以穿越,而且對於希望從A點到B點到達的人類旅行者來說,是完全安全的。
  • 人類真的可以穿越蟲洞嗎?
    儘管廣義相對論不允許「可穿越蟲洞」的存在,但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在量子物理學領域內,蟲洞實際上是可能存在的。唯一的缺點是它們實際上要比正常空間花費更長的時間和可能是微觀的。在一對常春藤聯盟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中,標準模型之外的物理學的存在可能意味著那裡存在蟲洞,這些蟲洞不僅足夠大,可以穿越,而且對於希望從A點到B點到達的人類旅行者來說,是完全安全的。
  • 人類真的可以穿越蟲洞嗎?
    儘管廣義相對論不允許「可穿越蟲洞」的存在,但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在量子物理學領域內,蟲洞實際上是可能存在的。在一對常春藤聯盟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中,標準模型之外的物理學的存在可能意味著那裡存在蟲洞,這些蟲洞不僅足夠大,可以穿越,而且對於希望從A點到B點到達的人類旅行者來說,是完全安全的。
  • 超越標準模型的一種理論預言可穿越蟲洞的存在
    雖然廣義相對論禁止「可穿越蟲洞」的存在,但在量子物理學領域內,可穿越蟲洞實際上是可能存在的。唯一的缺點是,它們實際上要花比正常空間更長的時間穿過,而且可能是微觀的。在一項新研究中,超出標準模型的物理現象的存在可能意味著那裡存在著蟲洞,這些蟲洞不僅大到可以穿越,而且對於想要從A點到B點的人類旅行者來說是完全安全的。
  • 一種超出標準模型的理論允許可穿越蟲洞的存在
    然而,最新的研究顯示,在量子物理學領域,可穿越蟲洞是有可能存在的。缺點是它可能比橫穿正常空間需要花更長時間,甚至可能是微觀的存在。在由常春藤大學的兩個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中,超出標準模型物理理論的存在意味著可能存在足夠大的蟲洞可以穿越,而且對於人類旅行者來說也能夠很安全地從A點到達B點。關於蟲洞的理論是在20世紀初響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而出現的。
  • 一個超越標準模型的理論,使穿越蟲洞成為可能
    與此同時儘管廣義相對論不承認可穿越蟲洞的存在,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們事實上可能就存在於量子物理的範疇之內。,存在於標準模型之外的物理意味著這裡有蟲洞,這些蟲洞不僅足夠大的可以被穿越,而且對於想要從A點到達B點的人類太空人來說也完全安全。
  • 人類可穿越蟲洞?物理學家新研究:蟲洞旅行理論上並非不可能
    由於廣義相對論認為宇宙中不存在比光速還快的速度,所以蟲洞旅行在廣義相對論下是不存在的。然而近幾年的物理研究認為,這種蟲洞或許存在於以量子物理為主的微觀層面上。最近的一項研究又給這一觀點添加了新依據。來自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的理論物理教授 Juan Maldacena 和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專業的畢業生 Alexey Milekhin 共同研究,闡述了一種 「被現有物理所允許存在的」、大小足夠人類進入的蟲洞存在的可能。這篇名為《人類可穿越的蟲洞》(Humanly traversable wormholes)的論文發表在預印本網站 arxiv.org 上。
  • 星際穿越!研究表明,瞬間讓人類穿越時空的蟲洞是可能的
    科學家提出,讓人類穿越時空的蟲洞可能成為可能。物理學支持蟲洞的概念,但直到現在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蟲洞太小而且不穩定,不適合人穿越。找到了一個數學漏洞,他們認為這表明有可能創造一個足夠大的蟲洞,供人類和他們的飛船使用。
  • 物理學家新研究:蟲洞旅行理論存在可能
    然而近幾年的物理研究認為,這種蟲洞或許存在於以量子物理為主的微觀層面上。最近的一項研究又給這一觀點添加了新依據。來自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的理論物理教授 Juan Maldacena 和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專業的畢業生 Alexey Milekhin 共同研究,闡述了一種 「被現有物理所允許存在的」、大小足夠人類進入的蟲洞存在的可能。這篇名為《人類可穿越的蟲洞》(Humanly traversable wormholes)的論文發表在預印本網站 arxiv.org 上。
  • 蟲洞旅行理論上並非不可能,人類可穿越蟲洞?
    由於廣義相對論認為宇宙中不存在比光速還快的速度,所以蟲洞旅行在廣義相對論下是不存在的。然而近幾年的物理研究認為,這種蟲洞或許存在於以量子物理為主的微觀層面上。最近的一項研究又給這一觀點添加了新依據。來自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的理論物理教授 Juan Maldacena 和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專業的畢業生 Alexey Milekhin 共同研究,闡述了一種 「被現有物理所允許存在的」、大小足夠人類進入的蟲洞存在的可能。
  • 蟲洞可能潛伏在宇宙中,新的研究正在提出尋找蟲洞的方法
    1935年,愛因斯坦和物理學家內森·羅森(Nathan Rosen)描述了如何將兩個時空結合在一起,從而在兩個宇宙之間建立了一座橋梁,這是蟲洞的一種——從那時起,從那時起,許多其他蟲洞被想像出來。一些蟲洞可能是「可穿越的」,這意味著人類可能能夠穿過它們。不過,要做到這一點,它們將需要足夠大,並在引力的作用下保持開放,因為引力會試圖關閉它們。
  • 物理學家發現蟲洞模型:可能讓人類穿越時空成為可能
    物理學支持蟲洞的概念,但直到現在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蟲洞太小而且不穩定,不適合人穿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物理學家利用量子力學找到了一個數學蟲洞,他們認為這表明有可能創造一個足夠大的蟲洞,供人類和他們的飛船使用。他們用數學理論來解釋蟲洞形成的條件,甚至想像出蟲洞的樣子。
  • 時空穿越可以實現嗎?科學家:穿越蟲洞有1難題,可期待量子蟲洞
    #科學了不起#蟲洞、時空穿梭都是觀眾喜聞樂見的科幻題材,飛船進入蟲洞就自動開啟光速飛行模式,瞬間移動到一個遙遠的地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引出了20世紀早期的「蟲洞」設想,但是,這種「廣義相對論蟲洞」其實並不是「可穿越蟲洞」。
  • 如何才能穿越蟲洞?
    然而近幾年的物理研究認為,這種蟲洞或許存在於以量子物理為主的微觀層面上。最近的一項研究又給這一觀點添加了新依據。來自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的理論物理教授 Juan Maldacena 和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專業的畢業生 Alexey Milekhin 共同研究,闡述了一種 「被現有物理所允許存在的」、大小足夠人類進入的蟲洞存在的可能。這篇名為《人類可穿越的蟲洞》(Humanly traversable wormholes)的論文發表在預印本網站 arxiv.org 上。
  • 蟲洞理論:《星際穿越》真正的科學養分
    很多活躍於相關領域的新一代科學家都曾經過他的培養和訓練。索恩和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以及美國天文學家、科普作家、科幻小說作家卡爾·薩根保持了長期的好友和同事關係。他目前擔任加州理工學院費曼理論物理學教授,是當今世界上研究廣義相對論下的天體物理學領域的領導者之一。   在克里斯多福·諾蘭籤約導演《星際穿越》這部電影,並開始重寫劇本之前,天體物理學家基普·S·索恩(Kip. S.
  • 「蟲洞」存在嗎?蟲洞能穿越時空嗎?
    蟲洞其實只是一個科學假說,還停留在科幻當中,常常會被用來拍攝成科幻題材,目前科學家還沒有找到任何蟲洞存在的證據,也就是說,我們沒有辦法證明蟲洞是真實存在的。按照這個科學假說,我們知道,如果蟲洞真的存在,我們也很難進入到其中,而且有可能會被潮汐力撕碎,如果真的能夠進入,則會穿越到另外一個時空當中。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 哈佛科學家:蟲洞真實存在,人類完全可以穿越,但有一個致命弊端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長期以來,人類大都認為蟲洞(Wormhole)僅僅存在於科幻小說之中,與實現生活遙遙無期。不過,一些物理學家卻認為,蟲洞這種理論上的時空隧道可能是真實存在的。哈佛大學物理學家Daniel Jafferis表示,人類通過蟲洞來實現星際旅行是完全可行的,但存在一個致命的弊端。1930年,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存在蟲洞這種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可以進行瞬時穿越。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也預言稱,蟲洞是連接兩個遙遠空間和時間的門戶,故而又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