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Neurol:年輕運動員,當心慢性創傷性腦病

2020-11-30 醫脈通

JAMA Neurol:年輕運動員,當心慢性創傷性腦病

2016-01-05 來源: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一項JAMA神經科學雜誌報導的病例引起了廣泛關注:一名25歲的前足球運動員,屍檢報告顯示慢性創傷性腦病(chronic traumatic encephalopathy,CTE)的證據。這成為在該領域取得進展的一個重要例子,但也凸顯了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JAMA Neurol , Jan 04 2016].pdf


來自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作者Ann C. McKee表示,這是一項重要的病例,由於患者尚年輕,在表現出症狀的同時還在踢足球,並且他是一名高校而非職業運動員。


這一病例出自正在進行的認識神經損傷及創傷性腦病(UNITE)研究。這名年輕男子患有先天性二葉主動脈瓣,並且有藥物成癮和抑鬱症家族史,死於金黃色葡萄球菌心內膜炎繼發的心搏驟停。



非同尋常的病例


病例中的男子踢足球已有16年,從6歲開始,包括3年的大學生足球。在這些活動中,他經歷過超過10次的腦震蕩,最早一次在8歲時。


在他還是大學新生的時候,他出現了一次腦震蕩,伴有瞬間意識喪失,此後出現持續頭痛、頸部疼痛、視力模糊、耳鳴、失眠、焦慮、記憶及注意力集中困難。他在大三賽季的時候停止踢足球,並且在獲得學士學位之前離開了學校。


此後患者症狀仍然存在,並且開始每日使用大麻。在23歲的時候,他開始對他的妻子進行言語及肢體虐待。作為UNITE研究的一部分,在他去世數月之前,患者接受了評估,其中包括神經心理測試。


McKee表示,患者的症狀出現在他還在踢足球的時候是不尋常的。「多數情況下,在經歷反覆創傷和症狀發展之間存在時間延遲,但是在這一例患者中,他在還踢足球的時候便出現了症狀,所以我們認為這一點值得注意。」


現在回想起來,這些症狀「看起來至少部分很可能歸因於CTE」,McKee稱。「患者存在學習及執行功能的困難,並且有持續性頭痛、記憶及注意力集中困難,在他去世之前,患者出現人格改變,對其妻子施與暴力,這些都是CTE的典型表現。」


McKee懷疑,這名男子可能特別容易發生CTE。她表示,可能增加CTE風險的因素包括基因、藥物濫用、既往神經或神經精神病學狀況以及高壓力環境。


同時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名男子並非職業運動員。「這實際上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並且正在影響大學生和高校運動員,」McKee稱,雖然風險可能較小。



腦溝深處多發性血管周圍ptau病變(左);大腦冠狀切片顯示多個CTE病灶(深棕色區域),分散在額葉及顳葉灰質(右)


患者的屍檢結果顯示其大腦皮層CTE病灶廣泛分布的證據。UNITE研究目的是探討如何在一生中診斷CTE,作為這一研究的一部分,臨床醫生組成的小組和神經病理學盲法檢測做出了回顧性臨床共識診斷。在這一病例中,小組一致支持腦震蕩後症候群為其主要診斷,可能的CTE和重度抑鬱為次要診斷。


McKee對於專家組的決議評論稱:「神經變性疾病通常會影響更老的個體,這樣一個年輕個體會遭受神經變性疾病的影響,對此有人心存猶豫。」她認為對於一些專家來說,年輕個體患上這種疾病這讓他們十分驚訝。


雖然在患者去世前仍然不可能做出CTE的診斷,現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正在發展。「我表示樂觀的一點是,在未來的5年或10年,我們將會有一些相當成熟的生物標記物用於診斷這一情況。」McKee稱。「因為這會影響年輕個體,並且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對此的早期識別存在額外的迫切需要。」


McKee表示,研究已經確定的是,單次的腦震蕩不會引起CTE。「良好管理的獨立腦震蕩與CTE不存在相關性;它是數年間在肢體接觸類運動中經歷的日復一日的創傷導致的。」


她還補充,研究同樣指出低級別創傷性影響存在「劑量效應」,即使它們並沒有引起症狀。


遺留問題


哥倫比亞大學的James M. Noble在述評中稱,這一病例對於突出一些在腦震蕩和CTE領域的發展提供了一些機會。


他指出,與足球相關的CTE首次被報導是在十年以前。從那時起,在集體訴訟中已經確認了風險的存在,並且推出了接觸性運動CTE風險的公眾討論,見證了CTE和腦震蕩研究領域的廣泛成長。


Noble寫道,儘管取得了這些進展,許多問題仍然沒有答案,包括涉及暴露的情況。「在運動中,腦震蕩的發生究竟有多頻繁?是撞擊的次數、每次撞擊的力度,還是二者共同對此造成了影響?」


Noble指出,雖然這名前足球運動員有超過10次腦震蕩,在典型病史的基礎上,他在足球生涯中可能有更多無法識別或未報告的腦震蕩,以及頭部受傷中的亞型腦震蕩。


Noble表示,另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是誰從腦震蕩中恢復需要更長時間,以及為什麼。大約10%的腦震蕩運動員比起典型的1~2周恢復期要更長,但是導致恢復時間長的具體風險因素尚不確定。除了遺傳,這些因素可能包括個人或家族的偏頭痛、情緒障礙病史,以及運動員在腦損傷之前的身體條件。


同樣逐漸削弱的是,什麼生物標誌物可以證明最近受傷已經發生並且確保恢復已經完成。另一個未知因素是存在腦震蕩高風險的接觸性運動其長期風險如何。


「我們希望,在下一個十年,這些問題可以得到解答和精煉,並且告知其他相關人士,這一鏈條將把該領域向下推進幾步。」Noble總結稱。


醫脈通編譯自:Pauline Anderson. Young Athlete With CTE an 'Important Case'. Medscape. Jan 04, 2016.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慢性創傷性腦病:賽場硬漢頭號殺手
    在一系列的研究過後,他們逐漸把幕後元兇瞄準了一類醫學研究者知之甚少的疾病:慢性創傷性腦病(CTE)。「大腦是人體器官中發育最遲的,直至25歲時,我們的前額葉才完全成熟。外來撞擊對於未充分發育的大腦來說傷害更為嚴重,腦震蕩和其他損傷會使得一些本應出現的神經連接停止生長。」
  • BMX傳奇戴夫 米拉自殺原因可能為慢性創傷性腦病
    原標題:BMX傳奇戴夫 米拉自殺原因可能為慢性創傷性腦病 關於最近兩位自行車手的突然離去,揭示了兩個職業運動員的潛在「殺手」——突發性心臟病以及腦部運動損傷(CTE)。
  • 研究顯示橄欖球運動員患腦病比例高
    《美國醫學會雜誌》25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對100多名已故美國橄欖球聯盟運動員所捐贈大腦的檢查表明,他們當中幾乎所有人都有慢性創傷性腦病。這表明橄欖球運動對球員的大腦傷害比以前認為的要普遍。 慢性創傷性腦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通常與頭部反覆受傷相關。
  • 血液測試可用於檢測慢性創傷性腦病
    據發表於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的一項研究顯示,血液測試或可用於檢測慢性創傷性腦病慢性創傷性腦病(CTE)
  • 科學網—非運動員也會得創傷性腦損傷
    腦切片上的損傷和不健康的蛋白質簇是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標誌 圖片來源:STAN GROSSFELD 本報訊 科學家正在尋找反覆腦損傷和持續神經損傷之間的關係,他們通常會研究士兵或橄欖球運動員的大腦。但目前還不清楚這種被稱為慢性創傷性腦病變(CTE)的損傷是否在普通人群中普遍存在。現在,一項新的研究首次報告了這一比率。
  • _自殺_CTE_慢性創傷性腦傷_創傷性...
    Wortzel提到,某些神經病理學家將這些自殺行為歸因於慢性創傷性腦傷(CTE)是沒有實體證據的。支持者卻認為,這是由一次或多次外傷性腦損傷或長期重複性的輕微腦部撞擊引起的神經精神病學表現。然而支持這種觀點的文獻卻表現出病理學和組織形態學的總模式不一致性。
  • 非運動員也會得創傷性腦損傷—新聞—科學網
    腦切片上的損傷和不健康的蛋白質簇是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標誌。
  • 涮肉無節制 當心吃出「腦病」來
    來源標題:涮肉無節制 當心吃出「腦病」來 秋風一起,年過六旬的張先生就過足了嘴癮,連著喝了3天羊湯,又接著涮了3天肥牛。沒多久,家人發現張先生有點兒不對勁,說話開始顛三倒四,「3+5等於幾」算不出來,還把馬桶當作洗手池。
  • CTE,職業摔角與美式足球運動員殺手!
    該電影以美式足球(NFL橄欖球)為背景,首次出現慢性創傷性腦病(CTE)的診斷,並對該病做出描述。CTE是一種伴隨有記憶力衰退,抑鬱,暴躁,易怒產生自殺念頭等非常態行為的疾病,多發於頭部創傷的運動員,CTE常見於橄欖球,摔角等身體接觸行強的暴力性運動。讓我們先從一個案例開始,也是影片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 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 5個飲食錦囊抗疲勞
    很多人認為,工作太忙太累,只要多休息、睡久一點就恢復。事實上,疲勞經日積月累會形成「慢性疲勞症候群」,不但無法藉著睡眠消除,身體或精神上的勞動也會加速虛弱、肌肉疼痛、記憶力受損、注意力減退、睡眠障礙的速度。   營養師表示,慢性疲勞症候群與發炎體質有關,建議平時多運動,且多攝取5大類食物,可幫助消除疲勞。
  • 中毒性腦病居然是這樣引起的?
    在當地醫院行頭顱MRI平掃,提示脫髓性白質腦病,經過初步的幹預治療,劉某的症狀有所改善。為尋求進一步的治療,劉某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結合劉某的相關病史和影像資料,我院神經內二科主任鍾水生認為患者患有中毒性腦病的可能性較大。給予脫水降顱壓、改善腦代謝、激素神經保護以及其他對症治療後,患者肢體和精神的症狀明顯改善。「終於不再手抖腳抖了,也不再胡言亂語了。」
  • Exp Neurol:腸道微生物調節睡眠
    2020年9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是一種慢性睡眠症狀,影響全世界超過10億的人。有證據表明OSA可以改變腸道微生物組(GM),並可能促進OSA相關的合併症,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和認知問題。
  • 輕度創傷性腦損傷的功能MRI研究進展
    作者:陳培倩,吳穎為,陶曉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放射科 創傷性腦損傷而Abbas等對有過多次腦外傷經歷的職業橄欖球運動員進行靜息態BOLD檢查後發現,相較於對照組,DMN內部連接增強,表明重複多次的創傷經歷,即使受傷即刻沒有任何臨床表現,也會對大腦造成長期影響。靜息態BOLD能敏感發現mTBI 對患者大腦功能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提示mTBI患者的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