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測試可用於檢測慢性創傷性腦病

2020-11-30 醫脈通

據發表於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的一項研究顯示,血液測試或可用於檢測慢性創傷性腦病(CTE)。



慢性創傷性腦病(CTE)是一個因既往頭部反覆撞擊而引起的tau病,如發生在美式足球運動中和其他的碰撞運動中頭部反覆撞擊,可通過神經病理檢查來診斷CTE。普通人群中CTE的許多臨床特徵很常見,不論是否存在頭部衝擊史,因此CTE的臨床診斷很困難。現在又常見於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診斷,如阿爾茨海默氏病,因此需要通過客觀的生物標誌物來診斷CTE。本研究旨在通過檢測血漿中的tau蛋白陽性是否可作為診斷CTE的生物標誌物。


研究共納入了78名國家橄欖球聯盟(NFL)的球員以及16名對照者。從所有研究對象的血漿中出細胞外囊泡。螢光納米粒子追蹤分析以確定tau染色陽性的囊泡數量。


結果發現,NFL組細胞外的tau高於對照組。兩組之間的細胞外tau存在差異,敏感性為82%,特異性為100%,陽性預測值為100%,陰性預測值為53%。NFL組中,較高的細胞外tau與較差的記憶及較慢的思維運轉速度有關。


總而言之,這些初步研究結果表明血漿中的胞外tau蛋白可能是診斷CTE的一個準確且可無創穫得的標誌物。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慢性創傷性腦病:賽場硬漢頭號殺手
    在一系列的研究過後,他們逐漸把幕後元兇瞄準了一類醫學研究者知之甚少的疾病:慢性創傷性腦病(CTE)。「大腦是人體器官中發育最遲的,直至25歲時,我們的前額葉才完全成熟。外來撞擊對於未充分發育的大腦來說傷害更為嚴重,腦震蕩和其他損傷會使得一些本應出現的神經連接停止生長。」
  • JAMA Neurol:年輕運動員,當心慢性創傷性腦病
    JAMA Neurol:年輕運動員,當心慢性創傷性腦病
  • BMX傳奇戴夫 米拉自殺原因可能為慢性創傷性腦病
    原標題:BMX傳奇戴夫 米拉自殺原因可能為慢性創傷性腦病 什麼是慢性創傷性腦病?它的英文全稱為chronic traumatic encephalopathy,簡稱為「CTE」。在《三聯生活周刊》朱步衝所撰寫的一篇名為《慢性創傷性腦病:賽場硬漢頭號殺手》中曾經介紹了這種存在於職業運動員的可怕疾病。文中指出「人腦是人體器官中發育最遲的,直至25歲時我們的前額葉才完全成熟。
  • _自殺_CTE_慢性創傷性腦傷_創傷性...
    Wortzel提到,某些神經病理學家將這些自殺行為歸因於慢性創傷性腦傷(CTE)是沒有實體證據的。支持者卻認為,這是由一次或多次外傷性腦損傷或長期重複性的輕微腦部撞擊引起的神經精神病學表現。然而支持這種觀點的文獻卻表現出病理學和組織形態學的總模式不一致性。
  • 研究顯示橄欖球運動員患腦病比例高
    《美國醫學會雜誌》25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對100多名已故美國橄欖球聯盟運動員所捐贈大腦的檢查表明,他們當中幾乎所有人都有慢性創傷性腦病。這表明橄欖球運動對球員的大腦傷害比以前認為的要普遍。 慢性創傷性腦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通常與頭部反覆受傷相關。
  • 部分腦損傷無需CT初篩,首個血液檢測TBI項目獲FDA批准,美國國防部...
    「通過血液檢測成人TBI(創傷性腦損傷)」的項目測試。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到,近期FDA批准的Banyan Biomarkers臨床研究測試項目,從有腦震蕩或輕微創傷性腦損傷的人群中提取了1900個血液樣本,評估UCH-L1(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和GFAP(膠質纖維酸性蛋白)的水平。科學研究表明,UCH-L1和GFAP在大腦受損時被釋放,並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血流。
  • 前紐西蘭球員要求捐獻大腦:用於腦震蕩研究
    CBR在一份聲明中表明,大腦收集計劃反映了國際領域關注創傷性腦損傷和反覆頭部撞擊相關的腦疾病,包括慢性創傷性腦病(CTE)。CTE指的是頭部受到重複性衝擊後,造成的一種腦震蕩以及慢性創傷性腦部病變。CTE不是單次的腦震蕩、而是多次的腦震蕩(就算頭部受到的撞擊並不嚴重)造成的。
  • 除了肝硬化,這些原因也可導致高氨血症性腦病!
    高氨血症性腦病的病理生理學 氨(NH3)是一種已知的強效神經毒素,通常與肝性腦病(HE)的發生有關,HE是失代償性肝硬化的嚴重併發症,可導致一系列神經或精神異常。此外,HE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率的重要預測因素。
  • 血栓彈力圖指導下的創傷性腦損傷患者的止血管理
    在以前不熟悉這項技術的中心,實施血栓性彈性引導算法用於創傷性腦損傷的止血治療是可行的,並可導致更快速和更精確的凝血管理。進一步的大規模研究有助於確認試驗結果並評估臨床結果。及時治療TBI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礙可預防因出血引起的繼發性損傷,並可減少相關的殘疾和死亡率。另外,粘彈性引導管理還可以最小化暴露於血液和凝結未指明時的組件。在TBI患者中,不恰當地輸注血液和凝血成分可能與不良反應和不良的長期預後結果相關。傳統的凝血試驗,如凝血酶原時間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通常具有緩慢的恢復時間,並且僅評估凝血酶生成的開始過程。
  • 新生嬰兒缺氧腦損傷易致癲癇、腦癱,血液測試可快速發現
    近日,科學家開發了一種血液測試,可以確定嬰兒在出生時是否大腦缺氧。原型測試是基於對45名出生時缺氧的嬰兒血液樣本的研究,這種缺氧被稱為出生窒息,會增加罹患腦性麻痺和癲癇等殘疾的風險。研究人員在嬰兒身上發現了855個發生變化並導致神經功能受損的基因。這些基因,包括兩個表現出「顯著」差異的基因,可以識別出最有可能發展成神經功能障礙的缺氧新生兒。研究人員說,通過驗血來識別這些病例將使臨床醫生能夠迅速治療嬰兒。
  • 中毒性腦病居然是這樣引起的?
    在當地醫院行頭顱MRI平掃,提示脫髓性白質腦病,經過初步的幹預治療,劉某的症狀有所改善。為尋求進一步的治療,劉某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結合劉某的相關病史和影像資料,我院神經內二科主任鍾水生認為患者患有中毒性腦病的可能性較大。給予脫水降顱壓、改善腦代謝、激素神經保護以及其他對症治療後,患者肢體和精神的症狀明顯改善。「終於不再手抖腳抖了,也不再胡言亂語了。」
  • 涮肉無節制 當心吃出「腦病」來
    事實上,肝性腦病是由嚴重的急性或慢性肝病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以代謝紊亂為病理生理基礎,伴發的一種神經/精神異常症候群。這種病除了常見於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之外,還有一部分發生在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基礎上。肝性腦病的危害性較大,嚴重時可使患者迅速進入昏迷,甚至致命。而輕型肝性腦病起病具有隱匿性,易誤診漏診,因此應引起重視。
  • 深度解析 | 腸道菌群與慢性肝病,肝癌
    這些有可能是慢性肝病的信號,慢性肝病是一個主要的健康問題,它可以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肝病按照病因劃分,常見的有如下幾大類:糞便菌群也可以用來預測誰會在90天內再次入院和急性肝性腦病復發,因為急性肝性腦病和其他失代償的糞便菌群有所不同。
  • 特殊設計後的指尖陀螺可成為便攜離心機 幫助檢測血液
    指尖陀螺是一種流行的「輕浮」的解壓工具,然而,最近臺灣大學的科學家發現特別設計後的指尖陀螺裝置可用於貧困地區的血液樣本分析指尖陀螺的旋轉過程有點類似於離心機,在測試血液樣本時通常利用離心機旋轉帶來的離心力將血漿從血細胞中分離出來 - 血漿含有蛋白質,病毒和其他表明存在疾病的物質。然而,離心機非常昂貴並且需要電源。這些因素限制了它們在發展中國家或偏遠地區的使用。
  • 輕度創傷性腦損傷的功能MRI研究進展
    目前臨床常用的、用於診斷TBI和評估患者預後的參考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齡、臨床嚴重程度、影像學檢查(主要為CT)、全身狀況及實驗室指標,但是這些評價指標對mTBI患者的診斷和預後預測並不理想。 DKI技術不僅能檢測mTBI患者的腦損傷,還能比DTI獲取更多信息,或許將成為mTBI患者診斷及預後預測的新方向。
  • 亞急性壞死性腦病
    Leigh症候群也名亞急性壞死性腦病,是常發生在嬰幼兒身上的神經病理性改變的功能障礙。Leigh症候群由Leigh於1951年首次報導,以腦幹、基底核、丘腦、小腦和視神經等部位多發性對稱性不完全壞死(海綿樣變性)為特徵,臨床表現變異較大,與病變組織的位置有關。
  • 損傷控制復甦10年實踐的體會|病死率|創傷性|紅細胞|凝血病|-健康界
    外傷後大出血是全球健康負擔,仍然是創傷患者可預防的死亡主要原因。   多年來,創傷性出血以很高的病死率危及民用和軍事衛生系統,在某些情況下,病死率超過50%。   在過去的十年中,創傷復甦的實踐已經從以灌注為目標的大容量液體替代轉變為優先早期糾正凝血異常的「損傷控制復甦」。   在發現創傷性凝血病之後,損傷控制復甦的概念在2007年被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