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肝硬化,這些原因也可導致高氨血症性腦病!

2020-11-28 騰訊網

高氨血症性腦病的病理生理學

氨(NH3)是一種已知的強效神經毒素,通常與肝性腦病(HE)的發生有關,HE是失代償性肝硬化的嚴重併發症,可導致一系列神經或精神異常。此外,HE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率的重要預測因素。

在健康個體中,氨從胃腸道進入門靜脈循環,隨後通過尿素循環轉化為尿素(圖1)。最終,尿素通過結腸或腎臟排出體外。

圖1 尿素循環

然而,在嚴重肝功能障礙,或門體分流的情況下,排洩氨的負擔落在了腎臟、骨骼肌和大腦上。在這些情況下,氨進入體循環,同時抑制興奮性和抑制性突觸後電位,並損害神經功能(圖2)。

圖2 高氨引起腦病的病理生理機制

通過被動擴散或介導轉運穿透血腦屏障後,氨可促進穀氨醯胺(一種滲透壓調節劑)的產生,進一步導致腦水腫;這種併發症在急性肝功能衰竭時最為嚴重。其他因素,如消化道出血,可以促進毒素從門靜脈向全身血流的轉移。腦水腫、腦疝和癲癇發作通常發生在急性高氨血症(即在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情況下)導致動脈血氨水平>200 μmol/L時。因此,動脈血氨監測(與靜脈血氨水平無關)特別適用於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

非肝硬化高氨性腦病的病因

在臨床工作中,血氨水平升高可能並非繼發於肝硬化,此時仍需評估血氨水平的確切原因。非肝硬化高氨血症性腦病的潛在病因總結可見表1。

表1 非肝硬化高氨性腦病的病因

*常在兒童時期發病

氨清除下降

1. 由先天性代謝異常引起的代謝紊亂

先天性代謝異常(IEMs)(如有機酸尿症或肉毒鹼缺乏症),通常在兒童時期發病,但尿素循環障礙可影響尿素循環中的任何酶,可出現在成人患者當中。以X連鎖隱性遺傳模式為特徵的鳥氨酸轉氨甲醯酶(OTC)缺乏是最常見的尿素循環障礙的病因。OTC缺乏症的臨床表現可從昏睡和定向障礙到深度昏迷。這種酶缺乏症限制了肝臟將氨轉化為尿素的能力,導致非肝硬化性高氨血症,並可持續無任何症狀。

2. 門體分流

自發性門體分流在肝硬化患者中很常見。先天性門體分流可能是肝內分流也可能是肝外分流,並且常在新生兒期診斷。

導致門體分流的門靜脈血栓形成(PVT)可也導致非肝硬化性高氨血症(將氨分流到體循環中),這種情況下的腦病表現輕微,患者保留有部分肝功能。

3. 某些藥物

某些藥物會破壞尿素循環,特別是丙戊酸,已知其可誘發非肝硬化性高氨血症。丙戊酸增加丙酸水平,後者可抑制尿素循環的限速酶——氨甲醯磷酸合成酶。據報導,丙戊酸誘導的高氨血症的患病率為35%-45%,患者通常無症狀。

高氨血症也可由甘氨酸引起,其他可能引起高氨血症的藥物有卡馬西平、利巴韋林和磺胺嘧啶,但具體機制尚不明確。

氨產生增加

1. 肌肉分解代謝增加

癲癇發作、飢餓和創傷都與高氨血症有關。這些情況會導致肝臟不能處理增加的氮負荷的患者(如尿素循環障礙患者)出現高氨血症性腦病。值得注意的是,一項對17例短暫性高氨血症的回顧性研究發現,高氨血症可能與全身性癲癇發作有關,儘管其機制需要進一步研究,但可能與癲癇發作期間持續的肌肉收縮有關。與HE時血氨水平波動相比,癲癇發作的患者血氨水平會迅速恢復正常。

2. 全胃腸外營養

全胃腸外營養(TPN)中的高蛋白質負荷可導致尿素循環障礙。成人服用僅含必需胺基酸的全胃腸外營養素時也會出現這種現象。在這些病人中,鳥氨酸(尿素循環中的底物)的缺乏損害了氨解毒作用。

結語

評估已知肝硬化患者的血氨水平不太可能改變臨床管理,因此並不推薦。在沒有慢性肝病的情況下,可檢測升高的血氨水平以評估其他原因不明的精神狀態改變,如果發現高氨血症(特別是在重症監護病房患者中),應立即監測併發症,如腦水腫和腦內高壓。

高氨血症與危重症患者的高發病率和死亡率相關。在非肝硬化高氨性腦病的情況下,鑑別診斷應側重於導致氨生成增加或氨清除減少的機制。在排除急性肝功能衰竭以及潛在的慢性肝病後,可進行詳細的藥物/營養史審查(包括全胃腸外營養)、評估癲癇活動、影像學檢查門體分流或PVT以及對感染的綜合性評估。如果高氨血症的病因仍未明確,可考慮評估隱匿性尿素循環障礙(表2)。

醫脈通編譯整理自:Kalra A, Norvell JP. Cause for Confusion: Noncirrhotic Hyperammonemic Encephalopathy. Clin Liver Dis (Hoboken). 2020;15(6):223-227. Published 2020 Jun 30. doi:10.1002/cld.929

相關焦點

  • 科主任發現肝硬化,不到2年就肝昏迷去世,這些原因導致肝硬化!
    老主任因為肝硬化導致了肝性腦病,肝性腦病就是肝性昏迷,是指嚴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症候群,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意識障礙、行為失常和昏迷。智力減退、構音困難、記憶下降、思維遲鈍、共濟失調、震顫強直、痙攣性截癱(肝性脊髓病)等。
  • 涮肉無節制 當心吃出「腦病」來
    目前,普遍認為高氨血症與炎症介質相互作用,促進肝性腦病的發生發展。比如,感染後炎症可導致血腦屏障破壞,從而使氨等有毒物質及炎性細胞因子進入腦組織,引起腦實質改變和腦功能障礙;上消化道出血後,血容量不足,導致肝臟灌注不足,進一步加重肝臟損傷,影響肝臟代謝和解毒,同時胃腸道積血,血中含有大量蛋白質,產氨增加;長期便秘與腸道菌群失調相關,腸道產氨增加;過度利尿引起容量不足性鹼中毒和電解質紊亂,可誘發肝性腦病。治療肝性腦病,首先需明確誘因,祛除誘因。
  • 什麼是缺氧缺血性腦病 缺氧缺血性腦病這樣治療
    缺氧缺血性腦病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疾病,有許多人都不了解缺氧缺血性腦病,甚至還有一些人都沒有聽說過缺氧缺血性腦病,那麼請問什麼是缺氧缺血性腦病?缺氧缺血性腦病治療方法是什麼?缺氧缺血性腦病原因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缺血缺氧性腦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什麼症狀?
    缺血缺氧性腦病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腦部缺血缺氧所形成的腦部病變。可以分為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和非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臨床上比較常見,大部分是因為臍繞頸、羊水異常等導致胎兒窘迫或者在分娩中、出生後由於窒息等原因導致胎兒大腦缺血缺氧,最終引發缺血缺氧性腦病。
  • 肝硬化患者如何做好日常保健?這些是關鍵!
    中晚期肝硬化患者: 中晚期肝硬化患者則因為肝功能的損害和肝組織結構的變化,容易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因此,對於肝硬化患者來說,防治併發症是非常重要的。除了配合醫生治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特別注意,儘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更好的提高生活質量。
  • 導致癲癇發病的因素有哪些?
    因此,病灶在不同位置的大腦組織出現異常所導致的發作症狀也是不同的。 為什麼會出現癲癇症狀?小兒出生時各種產傷、嚴重窒息、顱內出血、產鉗助產等都是兒童癲癇原因。兒童癲癇病因大致分為: 1、圍產期腦損傷: 主要是產傷、窒息、缺氧、缺血性腦病,其中以缺氧缺血性腦病最常見導致兒童癲癇病因。
  • 肝硬化可以治好嗎 八大原因引起肝硬化
    4、肝硬化患者的用藥應儘量簡單肝硬化可以治好愈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減退,如果此時患者再盲目或者過多的使用藥物,必將會加重肝臟負擔這樣不利於肝臟恢復。因此肝硬化患者的用藥應儘量簡單安全,對肝臟有害的藥物,例如異煙肼和巴比妥類等應慎用或忌用。5、戒菸酒肝硬化可以治好愈嗎?酒能夠「助火動血」,正常人長期飲酒特別是高度酒,可引發酒精性肝硬化。
  • 得了肝硬化,為何會影響睡眠?4個方法,或能讓你睡得好些
    肝硬化屬於比較嚴重的肝臟疾病,會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肝硬化一旦到了晚期,就會導致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嚴重併發症,甚至會失去生命。出現肝硬化後除了積極治療,也要注意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生活習慣,特別是睡眠方面,需要得到保證。有一部分肝硬化患者會出現失眠,下面有4個方法,可以儘快擺脫失眠。
  • 肝硬化高血氨和肝性腦病的多學科管理
    前言:肝性腦病(HE)是肝硬化的嚴重併發症,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質量有顯著不良影響,需早期診斷並及時給予最適管理。同時,肝性腦病和與之相關的高血氨是一個全身性的疾病,涉及血流動力學、免疫炎性反應和多器官功能的改變[1],在診斷和治療上仍有許多挑戰。
  • 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缺陷導致的家族性癲癇性腦病
    MTHFR基因變異和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除了與易栓症相關外,有少數MTHFR基因變異患者還被發現描述(為其他特徵),均表現為神經系統缺陷。這些缺陷包括發育延遲、癲癇發作、進行性神經功能退化、中樞性呼吸衰竭,最終導致昏迷。這一酶缺陷導致癲癇發生機制尚不明確。
  • 肝硬化是什麼意思?肝萎縮之後還能活多久?
    肝硬化後期表現肝硬化後期患者會出現消瘦,乏力,精神不振,皮膚粗糙,面色黝黑,呈肝病樣的面容,消化吸收不良,厭食油膩,噁心,嘔吐,對脂肪和蛋白質耐受性比較差,稍進食油膩就會引起腹瀉等症狀。肝硬化後期患者還會出現一些併發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肝腎綜合症等等。
  • 這些癇樣發作並不是癲癇!
    對於臨床懷疑PKD的患者可進行基因檢測。常見的暈厥的原因包括:(1)自主神經介導性暈厥(血管迷走性暈厥、體位性心動過速症候群、直立性低血壓)(2)心源性暈厥(3)腦源性暈厥(4)原因不明的暈厥其中,心源性暈厥最容易出現癇樣發作。
  • Treg/Th17比值可作為預測失代償性肝硬化的潛在標誌物
    Treg/Th17比值可作為預測失代償性肝硬化的潛在標誌物 2020-10-10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親戚要來家裡吃飯,聽說他有肝硬化,有點擔心:肝硬化會傳染嗎?
    肝硬化是一大類的疾病的總稱,並不是指單一的一種疾病。醫生在診斷肝硬化的時候,要帶上肝硬化的原因,比如說B型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等等。這一大類的肝硬化裡面,B型肝炎肝硬化、C型肝炎肝硬化、血吸蟲性肝硬化,屬於傳染病的範圍。我們看病時,在醫院的門診系統電子病歷中,要診斷這些疾病的時候,系統會提示屬於傳染病,需要做傳染病的網絡直接報告。
  • 亞急性壞死性腦病
    Leigh症候群也名亞急性壞死性腦病,是常發生在嬰幼兒身上的神經病理性改變的功能障礙。Leigh症候群由Leigh於1951年首次報導,以腦幹、基底核、丘腦、小腦和視神經等部位多發性對稱性不完全壞死(海綿樣變性)為特徵,臨床表現變異較大,與病變組織的位置有關。
  • 中毒性腦病居然是這樣引起的?
    在當地醫院行頭顱MRI平掃,提示脫髓性白質腦病,經過初步的幹預治療,劉某的症狀有所改善。為尋求進一步的治療,劉某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結合劉某的相關病史和影像資料,我院神經內二科主任鍾水生認為患者患有中毒性腦病的可能性較大。給予脫水降顱壓、改善腦代謝、激素神經保護以及其他對症治療後,患者肢體和精神的症狀明顯改善。「終於不再手抖腳抖了,也不再胡言亂語了。」
  • SAA與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嚴重程度和死亡率密切相關
    血清澱粉樣蛋白A與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美國兒科學會圍產兒兒科的官方權威雜誌,美國圍產期學雜誌-母嬰和新生兒醫學(Journal of Perinatology),在2011年發表的一篇名為:Serum amyloid A protein and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in the newborn[i](新生兒血清澱粉樣蛋白A與缺血缺氧性腦病
  • 世界肝炎日丨除了甲乙丙丁戊,你還應該知道這些事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羅鑫 殷舒月)2020年7月28日是第十個「世界肝炎日」,肝炎其實就是指肝臟的炎症,大多數人對於肝炎的認知比較局限,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消化科副主任中醫師滑永志主任介紹說,我們常聽到的A肝、B肝、C肝等都屬於病毒性肝炎,只是肝炎的一類,實際上除了病毒
  • 早期TIPS治療可提高進展期肝硬化急性靜脈曲張出血患者的生存率|...
    早期TIPS治療可提高進展期肝硬化急性靜脈曲張出血患者的生存率|EASL 2019
  • 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影像學特點 你掌握了嗎?
    進行性多灶腦白質腦病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PML)是一種亞急性脫髓鞘疾病,因JC病毒激活而導致局灶性或多灶性神經功能缺損,一般發生於嚴重免疫抑制患者,可導致患者在使用高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HAART)時出現免疫重建炎症症候群(I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