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主任發現肝硬化2年後就走了,最後一次去看他,他黃疸,整個人都是晦暗黃色的,而且已經不認識我。雖然還在跟我說話,但前言不搭後語。
老主任因為肝硬化導致了肝性腦病,肝性腦病就是肝性昏迷,是指嚴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症候群,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意識障礙、行為失常和昏迷。智力減退、構音困難、記憶下降、思維遲鈍、共濟失調、震顫強直、痙攣性截癱(肝性脊髓病)等。
我當時就意識到,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老主任了,再去看老主任的時候,就已經是那張溫和慈祥的照片了。
想起剛到科裡,老主任特別照顧我,當然也特別照顧每一位年輕醫生,只可惜老主任退休後,和很多人退休一樣,在他生病的時候,並沒有太多人去看望。
或許老主任糊塗了,也不記得這些事情,但我挺傷心的,因為與此同時,新主任因為一個小毛病住院了,大家買了鮮花都去獻殷勤,這或許就是人生吧。
說著說著跑題了,我們還是說是肝硬化。
一、什麼是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病的終末期,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肝臟慢性進行性瀰漫性病變。肝細胞廣泛壞死,肝臟纖維組織瀰漫性增生,形成結節、假小葉,進而使肝臟正常結構和血供遭到破壞。
二、肝硬化會有哪些表現
肝硬化簡單分為代償期和失代償期,簡單理解代償期就是早期,失代償期就是晚期。
早期:
一部分早期肝硬化患者,並沒有明顯表現,大概佔到10-20%,部分人會出現食慾不佳,噁心、消瘦、乏力、沒精神、腹瀉等等表現,這時候沒有肝硬化腹水,沒有靜脈曲張,或者部分人通過內鏡堅持,已經出現靜脈曲張。
過了代償期,接下來就是失代償期,這時候就會進入肝硬化中晚期。
中晚期:
中期肝硬化出現腹水,但沒有出血,食管靜脈曲張可有可無;
進一步發展就會出現食管靜脈曲張為主,腹水、出血;
晚期就是肝腎症候群,大量腹水,有效血容量不足,少尿或無尿、氮質血症、稀釋性低鈉血症和低尿鈉,一旦發生,治療困難,死亡率高!
到了肝硬化中晚期,可能還會出現:
腹脹、乏力,消瘦;牙齦、鼻腔出血,皮膚黏膜出血點及紫斑;男性性功能減退、女性不孕及閉經;面部的毛細血管擴張;皮膚蜘蛛痣 , 肝掌 ;皮膚、黏膜和鞏膜發黃;腹水、胸水;肝大脾大。隨著病變進展至晚期,可出現肝性腦病,也就是我最後一次見到老主任時老主任的表現。
三、哪些人更容易發生肝硬化
目前我國最常見的肝硬化原因就是肝炎和酒精肝:
乙型、丙型、丁型及少數戊型肝炎均可以進展為肝硬化,我國以B型肝炎為主,大約佔一半以上。
慢性酒精中毒為歐美國家肝硬化最常見的原因,大約佔比50%~90%,但在我國相對少見,僅有10%左右。
除了肝炎和酗酒外,還有一些原因也會導致肝硬化:脂肪肝,膽汁淤積,藥物性比如抗葉酸類抗腫瘤藥、異煙肼等,遺傳和代謝等相關因素,免疫紊亂,寄生蟲感染等等都可能導致肝硬化。
而嗜酒、肥胖、糖尿病、高甘油三脂血症、化學藥物、保健品、過度勞累等等都可能是誘發肝硬化或導致肝硬化加重的誘發因素。
四、如何治療?
絕對好好休息,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食管靜脈曲張患者禁止食用堅硬粗糙食物。
代償期B肝肝硬化首選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藥物,具有抗病毒強、耐藥性低的特點。此期肝功能相對好的患者也可選則幹擾素治療。
肝移植手術是目前最有效的手術方法,另外,脾切除術後,可以暫時改善肝硬化患者的一些異常指標及症狀。
肝硬化臨床1期死亡率最低,約1%;臨床5期死亡率最高,在60%以上。肝臟移植可以明顯改變肝硬化患者的預後,移植後患者一年生存率90%、5年生存率80%。
肝硬化無法逆轉,更無法治癒,而且還會逐漸惡化。
老主任是因為免疫紊亂引起了肝硬化,最終肝昏迷走了,所以即使大主任得了有些疾病,也無能無力。預防肝硬化,大家主要還是要預防肝炎,注射疫苗,同時不要喝酒或少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