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慢性肝病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會形成肝硬化,所以肝硬化就成了各種慢性肝病的最終歸宿,那麼提起肝硬化,很多人都會聯想到腹水、吐血,病人一旦被告知已經「肝硬化」,往往會非常恐懼。
其實,肝硬化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在臨床上,肝硬化分為代償期和失代償期,分別大致對應我們俗稱的早期和中晚期。
早期肝硬化患者:
對於早期肝硬化,在積極針對病因治療的同時,採取正確措施來防止肝硬化進一步發展,完全可以長期生存,甚至不會影響生活質量。
什麼是正確的措施?
正確的治療措施,比如抗纖維化治療,採用中藥、中成藥,例如鱉甲軟肝片、我院的通絡軟堅膠囊、雙甲軟堅膠囊;定期複查肝功能、腹部彩超等;正確的飲食起居,也就是我們今天提到的內容。
中晚期肝硬化患者:
中晚期肝硬化患者則因為肝功能的損害和肝組織結構的變化,容易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因此,對於肝硬化患者來說,防治併發症是非常重要的。除了配合醫生治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特別注意,儘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更好的提高生活質量。
今天,我們根據主要併發症的不同,分成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三部分來聊一聊生活飲食起居注意,更好的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一、腹水的防治
腹水是肝硬化患者最早、最常見的併發症,出現腹水後患者大都會感到肚子脹,腳踝部位水腫,體重會有明顯上升,做B超的話腹部會發現明顯的液性暗區。
出現腹水後,醫生會選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利尿劑是治療腹水最常用的治療藥物。常用的利尿劑有呋塞米、螺內酯、託拉塞米、布美他尼、託伐普坦等藥物。這裡面有保鉀利尿劑、也有排鉀利尿劑,這些藥物會對我們血液中的電解質如鉀鈉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使用不當會造成我們機體內環境紊亂,嚴重者會造成惡性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此類藥物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按照醫生的要求定期檢查肝功能、電解質情況。
在日常生活方面,腹水患者需要注意這麼幾點。
1.低鹽飲食:
肝硬化腹水的患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低鹽飲食,相信大部分腹水的患者也聽到過醫生叮囑「少吃鹽,少喝水」,少喝水我們容易理解,水喝的過多排不出去,加重腹水;
為什麼要少吃鹽?因為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過多的鈉會使水在體內儲留,導致腹水難以消退。
2.糖類:
一般來說,糖類在飲食中比例佔40-50%,糖類既保護肝臟,增強機體抵抗力,又減少蛋白質分解。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糖類指的是碳水化合物,例如米、面等食物,也可以簡單認為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主食,也包括食用糖。
事實上,肝病患者不需要攝入過多的食用糖,因為這會導致血糖大幅度波動,增加肝源性糖尿病的發生風險,過多的糖還會導致肥胖,甚至脂肪肝。
3.蛋白質:
肝硬化腹水最主要的成因是由於肝功能減退,肝臟製造白蛋白的能力不佳,使血漿中白蛋白濃度減退而引起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形成腹水,因此,對肝硬化腹水患者來說,限制水、鈉是比較消極的辦法。只有增加食慾,加強消化、吸收能力,增加患者蛋白質的攝入和吸收,才是飲食治療中最重要的一環。
問
「為什麼有些病人要限制蛋白類食物?晚期肝硬化並有肝昏迷傾向時,應改為低蛋白飲食?」
答:因為蛋白質是一種含氮的物質,在腸道分解可產生氨,而氨對人體是有毒的。當肝功能嚴重受損時,肝臟的解毒作用減退,血氨增多,幹擾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是產生肝昏迷的主要原因之一。對肝硬化患者而言,蛋白質的補充應按蛋白質的缺乏程度及病情決定,能夠進食的患者採用口服,而嚴重消化不良,吸收功能差者,應考慮輸入胺基酸、蛋白和血漿。
二、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病人發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也是肝硬化最為兇險的併發症之一,搶救不及時可能導致病人死亡。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概念?
答:一個正常人的試管內壁應該是光滑的,但食管靜脈曲張的病人,他的食管內壁就像小腿靜脈曲張一樣出現很多靜脈團,而這些靜脈團是門脈高壓導致的,他的壓力非常高,一旦出血就非常兇猛,難以控制。
肝硬化患者每年應該至少複查1次胃鏡,對於已知有明顯食管靜脈曲張的患者應當每半年複查一次胃鏡,了解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嚴重程度,如果有嚴重出血風險,可以做相應的預防性的治療,如局部曲張靜脈的硬化、斷流、套扎等,當然,也包括藥物預防,但藥物預防對患者的一般狀態、肝功能等要求比較高,觀察也要更加細緻。
注意
如果突然出現噁心、心慌、冷汗、頭暈、黑便等症狀,一定要考慮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如果已經發生了出血,需要及時到最近的有相關診治能力的醫院就醫,以免延誤診治。
三、肝性腦病的防治
肝性腦病又稱肝昏迷,是由嚴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綜合症。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意識障礙、行為失常乃至昏迷。
肝性腦病起病隱匿,起初常常不容易發現,極易漏診或誤診。因此,同肝硬化病人一起生活的家屬,應當學會識別早期肝性腦病的表現。
Q:
早期肝性腦病都有哪些表現?
A:
■性格改變:外向的突然寡言少語;內向的變得誇誇其談。
■行為異常:輕者亂寫亂畫、亂吐痰、胡亂擺放桌椅等毫無意義的動作,甚至可能隨地便溺、衣冠不整。
■睡眠習慣改變:睡眠倒錯,提示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處於紊亂狀態,往往預示著肝性腦病即將來臨。
Q
肝性腦病患者不能大量進食蛋白類食物,輸白蛋白可以嗎?
A
可以的,因為進食蛋白類食物殘渣是在腸道分解產氨從而吸收入血導致血氨升高;而輸注白蛋白是直接入血,不和腸道接觸,當然不會導致氨的增加,而且白蛋白最終的代謝產物是尿素。所以我們說輸注白蛋白是可以的。
肝性腦病的誘因?
肝性腦病的誘因有很多種,腸道內有害物質(主要是氨)的吸收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為蛋白質類食物含有氮,至腸道分解會產生大量的氨,經腸道吸收從而誘發肝性腦病。所以,出現肝性腦病的病人飲食要限制蛋白含量多的食物。如肉蛋奶、豆製品等。
此外,保持大便通暢也是減少肝性腦病的必要手段。臨床上最常用的是乳果糖,還有山梨醇。在這裡需要解釋一下,乳果糖雖然名字裡有糖,但它是一種腸道不能吸收的雙糖,即使在腸道分解後產物同樣也不被吸收,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另外,乳果糖在腸道細菌作用下,分解為酸性物質,可以中和氨等鹼性物質,從而減少氨的吸收。此外,由於乳果糖及其分解產物不被腸道吸收,增加了糞便容量和溼潤程度,可以防止大便乾燥,改善便秘。所以,乳果糖是防治肝性腦病的理想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