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儘早知道是否患肝硬化,B肝患者是高危人群,檢查以彩超最佳

2020-12-05 騰訊網

慢性B肝—肝硬化—肝癌,號稱肝三部曲,這個發展過程很多人都知道。不少慢性B型肝炎患者、B肝病毒攜帶者總是惴惴不安,擔心肝臟悄無聲息的發生硬化,而自己卻不知道。如何能儘早發現肝硬化,其實檢查手段是比較多的,臨床上通常會綜合運用。

1.彩超 彩超是目前發現早期肝硬化最常用的手段。在彩超中,肝硬化可表現為:肝表面不光滑、甚至凹凸不平,左右葉比例失調,肝實質可見結節狀不規則回聲。嚴重者還會出現脾大,門靜脈擴張,腹水等。

2.Child-Pugh分級 Child-Pugh分級是診斷肝硬化常用的分級方法,根據症狀和肝功能檢查進行打分,項目包括:白蛋白、膽紅素、凝血酶原時間、腹水、肝性腦病5項。有專門評分表,5-6分為早期肝硬化,≥7分,中晚期肝硬化。

3.抽血查肝纖四項 肝纖維化四項中透明質酸(HA)、Ⅲ型前膠原肽、IV型膠原、層粘連蛋白等,如明顯升高,也支持肝硬化。IV型膠原在肝纖維化時出現最早,數值高低能反應肝纖維化程度。

4.APRI評分 這個評分是通過抽血化驗患者的肝功能和血常規,然後取出其中的AST(轉氨酶)和PLT(血小板)按公式計算。APRI評分=(AST+ULN*100)/PLT(10^9) AS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ULN=AST的正常值上限(一般為40)。如果APRI評分>2分,提示已經發生肝硬化了。

5.腹部增強CT 增強CT對於肝硬化和肝癌的診斷非常有幫助,比彩超更有優勢,缺點是價格較貴,而且有輻射。

6.B超瞬時肝彈性成像 也稱為肝硬度檢查,對嚴重肝纖維化和早期肝硬化判斷有很大的價值。2015年WHO發布的《慢性HBV感染預防管理與治療指南》推薦,對慢性B肝病毒感染可用瞬時彈力成像來評價肝纖維化。肝硬化臨界值為11-14kpa,其敏感性及特異性分別為76%及82%。

7.肝穿刺活檢 這個屬於有創性檢查,一般不作為普通肝硬化病人的篩查,除非其他所有檢查手段仍不能確診,但又必須確定是否需要治療時,考慮行肝穿刺。

B肝病毒無法完全從體內清除,相比較各種檢查手段,B肝患者及病毒攜帶者平時對肝臟的保護顯得更加重要。日常生活中不能過度疲勞,不熬夜,保持規律的作息。飲食上低脂肪高蛋白、高維生素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更重要的是不能抽菸喝酒,儘量不吃一些有肝損傷的藥物。保持心情愉悅,進行有益的體育鍛鍊。

相關焦點

  • 專家分析:B肝患者是如何察覺到自己肝硬化的
    B肝患者如何察覺肝硬化發生  肝硬化的症狀包括:  (1)感覺疲憊或很累  (2)容易受瘀傷或流血  (3)下肢水腫  (4)皮膚和眼睛發黃(黃疸)  (5)發燒  (6)食欲不振或體重下降  (7)噁心  (8)腹瀉  (9)嚴重發癢
  • 肝硬化有什麼症狀?哪些是其高危因素?醫生建議這幾類人注意
    病毒性肝炎是肝硬化的頭號高危因素,在我國大約有80%的肝硬化患者都是由病毒性肝炎轉化而來,而在各類病毒性肝炎中,最為常見的就是B肝病毒,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顯示小孩兒出生就要打B肝疫苗的原因。B肝病毒長期侵犯肝臟組織,導致肝細胞受到損傷,形成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沒有及時治療的話,肝組織進一步受損,出現肝纖維化改變,肝纖維化後繼續演變,則形成肝硬化。所以B肝患者是肝硬化的高危人群。
  • 肝硬化需要定期檢查哪些項目?這篇文章全面了解
    談及治療,首先需要通過規範的檢查,查出具體病情,肝硬化患者為了防止病情加重,應該每半年檢查一次,對於接受治療的患者也不例外。 那麼,主要需要隨訪的項目有哪些呢? 2、HBV-DNA B型肝炎DNA定量檢查直接反映了B肝病毒複製的狀態及傳染性的強弱,可以用來觀察抗病毒治療的效果及指導選擇抗病毒藥物。有部分患者對於B肝五項及HBV-DNA有什麼不同表示不解,其實B肝五項反應了是否有病毒或抗體,並不能反應病毒量的多少。
  • B肝dna檢查結果怎麼看 這些患上B肝的症狀
    B肝是一種會傳染的疾病,那麼患者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上B肝呢?B肝的6大症狀是什麼樣的,B肝dna檢查結果怎麼看?在沒有感染上B肝的情況下,B肝如何預防?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B肝dna檢查結果怎麼看DNA即脫氧核糖核酸。病毒的仿製是靠DNA的仿製來完結的,DNA濃度越高標明病毒仿製越活潑。那B肝DNA檢查成果怎麼剖析?
  • 得了B肝,如何判斷肝臟有沒有硬化?醫生:觀察身體有無4個異常
    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B肝—肝硬化—肝癌」這肝病三部曲,得了B肝,就覺得離肝硬化和肝癌不遠了,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B肝都會變成肝硬化,只要治療及時,是可以避免的。那麼得了B肝,如何判斷肝臟有沒有硬化?醫生:觀察身體有無4個異常,若中招,需儘早檢查,別拖到晚期才重視,接下來就向大家具體介紹下。得了B肝如何判斷肝臟有沒有硬化?醫生提醒,觀察身體有無以下4個異常第1個異常:出現大量的腹水,腹部變大、下垂。
  • TAF韋立得可逆轉肝硬化嗎?《348例B肝患者肝穿刺數據》
    大家都知道B肝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如果患者沒有有效的抗病毒治療,後期會造成肝纖維化,甚至是肝硬化和肝癌。 所以,很多慢B肝患者基本上處於一個長期抗病毒的狀態。 為此,今天來和大家討論一下,B肝新藥TAF韋立得,能否逆轉肝硬化?肝受損的程度能否下降?
  • 確診B肝,一定要做這六項檢查!
    但是,症狀並不能作為診斷的依據,患者必須要接受相關檢查後方可確診。確診B肝的六項基本檢查項目1、B肝五項檢查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B肝,首先需要做B肝五項檢查,其中包括B肝表面抗原、表面抗體、e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五項,如果檢查發現B肝表面抗原陽性,很不幸說明感染了B肝病毒。
  • B肝最後都會發展成為肝癌嗎?
    可怕的是,我國肝癌患者中約90%有B肝病毒感染的背景(不是90%B肝患者會得肝癌)。 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肝癌患者是由感染B肝病毒,患上慢性B肝,進一步發展到肝硬化,最終罹患肝癌,形成「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三步曲聽起來很恐怖,但並非所有B肝都必然演變成肝癌。
  • B肝表面抗體定量250是什麼意思?是否有患病風險?
    B肝,就是指B型肝炎,這種B型肝炎有一種病毒會引起肝臟病變。患者染上此病後,一般表現為食慾減退、噁心、上腹部不適、肝區痛、乏力等情況,部分患者可有黃疸發熱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損害。慢性B肝更為致命,有些慢性的甚至發展成肝硬化,更甚者有少數患者可能發展為肝癌。
  • 12.16新案例:TAF 治療B肝肝硬化患者,實現B肝臨床治癒
    患者B肝 E 抗原陽性,病毒載量高,上腹部影像學提示肝硬化,為抑制病毒複製,延緩肝損傷進展,考慮到患者糖尿病病史偏長:患者診斷B肝肝硬化,經儘早啟動抗B肝病毒藥物治療 32 周后,實現B肝表面抗原轉陰,B肝表面抗體滴度低水平升高,實現B肝臨床治癒,肝纖維化無創檢測值明顯下降,目前仍繼續堅持口服 TAF 抗病毒治療,仍在繼續隨訪過程中,期待有更好地結果出現。
  • 中醫藥如何應對肝病病變「三部曲」?
    從肝炎到肝硬化再到肝癌的過程,被稱作肝病病變「三部曲」。長期的慢性肝炎可能導致肝硬化,患肝癌的風險也隨之增加,最終一步步走向死亡。 不過,患者從肝炎發展到肝癌,平均需要20年—25年,在這麼長的一段時間裡,患者如果能早期發現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症狀,及時治療,就有機會「躲開」肝癌。 49歲的吳先生是一位B肝病毒攜帶者,幾十年來,安然度日,直到2014年,開始出現拉肚子的現象,異常嚴重。
  • 一例ETV 低水平複製的B肝肝硬化患者換用 TAF 繼續治療分享
    患者 2016 年 1 月體檢發現轉氨酶升高,在當地醫院進一步檢查提示B肝「大三陽」,因無明顯不適,未進一步診治。2017 年初患者感覺疲乏 1 周來我院首次就診,查 ALT 407 U/ L, AST 475 U/L, TBIL32.7 μmol/ L,B肝兩對半:HBsAg 、HBeAg 、HBcAb 陽性,HBV DNA 5.8*107iu/ml,AFP 3.6 ng/ml。腹部 B 超:肝臟體積稍大,表面欠光滑,脾臟厚 41 mm,體格檢查:無蜘蛛痣,肝脾未及。
  • B肝能治癒嗎?會不會變成肝硬化?
    B肝,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簡稱,是B肝病毒感染導致的肝臟慢性炎症,與肝硬化、肝癌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發現自己或家人患B肝後人們常常擔心:這病能治好嗎?會變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嗎?怎麼治呢?治療上有哪些認識誤區?哪些東西不能吃? 這篇文章,一次幫你講清楚。
  • B肝患者自述:因身邊同事得了肝癌而覺得恐懼
    一位B肝患者的自述:我今年26歲,工作順利,生活豐富。然而,我卻是一名B肝患者,醫生說,可能是從母親那兒傳染的,母親也確實是B肝陽性。時間越長,「B肝」這個陰影在我心裡越來越大,更要命的是,最近我的同事張哥,突然因為肝癌住進醫院。
  • 慢性B肝患者如何選擇檢查項目?|總膽紅素|血常規|肝功能|-健康界
    慢B肝病人而言,肝功能、「兩對半」、HBV-DNA、甲胎蛋白(AFP)和彩超是不可缺少的常規檢查項目。肝功能不正常時,應每半個月檢查一次轉氨酶水平,肝功能恢復正常後頭三個月應每月檢查一次,如連續正常,之後可每半年檢查一次,其間如出現不適則應隨時檢查。「兩對半」、HBV-DNA,AFP和彩超一般來講可每半年檢查一次,不必每月都查。
  • 良性或惡性,檢查完了才知道
    不少人都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十分關心,有很多人身體上出現了一些問題時,都會想到自己是否患了嚴重的疾病。那麼有人不禁問道,如果肝臟出現結節情況會是肝癌的表現嗎?肝臟有結節又是什麼原因呢?肝癌又是有什麼症狀表現呢?下面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關於肝癌的那些事。
  • 四兄弟相繼患上肝癌,10年間3人去世!都是因為沒把它當回事!
    浙江大學明州醫院肝病科則針對近年來門診和住院的上千名患者作了調查,結果發現,B肝患者沒有經過規範治療的,5年後有8%至20%會發展為早期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得不到有效幹預的,每年有8%至10%發展為肝癌。「臨床上,80%以上的肝癌病人都有過肝硬化的過往。」該科主任徐長風主任醫師表示。
  • B肝疫苗如何選擇?接種後仍沒有抗體該怎麼辦?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如未接種過B型肝炎疫苗,或雖接種過B型肝炎疫苗,但抗-HBs 五、鼓勵在不涉及入託、入學和入職的健康體格檢查中或就醫時,進行HBsAg、抗-HBc和抗-HBs篩查;對高危人群、孕婦、接受抗腫瘤(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或免疫抑制劑或直接抗HCV藥物治療者、HIV感染者,篩查HBsAg、抗-HBc和抗-HBs,對均陰性者,建議接種B型肝炎疫苗。
  • B肝患者日常要注意,提醒:若腹部出現三個特徵,最好做個CT檢查
    癌症就好像是老天爺和自己開的玩笑,有很多癌症患者在就醫檢查時,都抱著自己是小病的心態,最終卻被確診為了癌症。當看到醫療報告上寫著「惡性腫瘤」的字眼時,就如同晴天霹靂一般!然而,癌症卻從來不會心慈手軟,越晚發現的癌症,後期生存就越是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