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B肝未來的結局可以和肝癌劃上等號,肝癌就是B肝患者最後的宿命,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中國是B肝病毒「重災區」
病毒性肝炎是一種世界性的常見傳染病,目前全球約有3.5億人生活在B肝病毒的陰影下,中國屬於「重災區」,B肝病毒攜帶者約有1.2億,相當於1/10人口感染了B肝病毒。
原發性肝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惡性程度高,病情發展快,治療難度較大,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的「癌中之王」。
全世界每年新發肝癌60萬人,居惡性腫瘤第五位,我國發病人數佔其中的55%。可怕的是,我國肝癌患者中約90%有B肝病毒感染的背景(不是90%B肝患者會得肝癌)。
B肝與肝癌真的有直接的關係嗎
答案是:不一定。
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肝癌患者是由感染B肝病毒,患上慢性B肝,進一步發展到肝硬化,最終罹患肝癌,形成「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三步曲聽起來很恐怖,但並非所有B肝都必然演變成肝癌。
B肝怎麼轉變為肝癌
B肝就是一場發生在肝臟的戰爭,即B肝病毒和人體免疫細胞的戰鬥;慢性B肝就是這樣一場你爭我奪的拉鋸戰,長期戰亂使得肝臟組織反反覆覆發生炎症壞死,肝臟在自我修復的過程中不斷纖維化。最後逐漸形成肝硬化,一部分患者進一步惡變成肝癌。
由此可知,要想有效切斷「B肝-肝硬化-肝癌」的惡性傳變鏈,首先是控制肝炎的發展,抑制B肝病毒大量複製,因而抗B肝病毒治療無疑是最關鍵的治療方法。
究竟有多少B肝患者可能轉變為肝癌
目前醫學界說法不一,因地區、種族等因素不同數據略有不同。總的說來,有10%~30%慢性B型肝炎患者經過至少5-10年發展為肝硬化,肝硬化中又有5-10%經過至少5-10年轉變成肝癌,也有部分患者是肝硬化和肝癌同步發生的。
總之,大家不必太過恐慌,肝癌的發生的確和B肝有關,但真正最後患肝癌的其實只有少數人,肝癌不是B肝攜帶者的必然歸宿。
B肝會傳染嗎
答案是:會。
B肝病毒攜帶者是會傳染的,不過B肝病毒攜帶者傳染機率極小,基本等同於健康人,只要平時注意些,一般不會被傳染。B肝病毒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傳播:
1.母嬰傳播是最重要的傳播途徑
母嬰傳播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垂直傳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傳播。主要是在圍生期和出生後的密切生活接觸水平傳播。
2.醫源性傳播
在醫院的檢查治療過程因使用未經嚴格消毒而又被B型肝炎病毒(HBV)汙染的醫療器械引起感染,包括手術、牙科器械、採血針、針灸針和內鏡等。
3.血液傳播
輸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製品後,可引起輸血後B型肝炎的發生。
4.性傳播
B肝患者可以通過性傳播,屬於體液傳播的一種。另外接吻也能傳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損了也有被傳播的可能性。
5.父嬰傳播
主要是孩子出生後,由於對B肝病毒的免疫力缺乏,通過生活中的密切接觸,感染B肝病毒,這種感染方式被稱之為水平傳播。主要發生在年齡較小,免疫系統不健全的孩子中。
B肝能治好嗎
在臨床上,70%以上B肝患者通過治療能達到治癒標準,使病情得到改善或使病情進展的速度減慢,但B肝被徹底治癒的機率比較小。
B肝的治療目的不是各種病毒標誌物陰轉,而是阻止肝炎向慢性化及纖維化發展,至今尚無一種藥物能根治B肝病毒。
如何預防B肝發展成肝癌
1.定期體檢,及早發現癌變跡象
對於B肝人群來說,定期體檢的目的是,查清自己體內B肝病毒狀態的現狀,有無複製,是高複製還是低複製。
有沒有出現了肝功能損害及肝硬化,還可發現早期微小原發性肝癌等,也可以明確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
對於有肝炎病史或HBsAg陽性者、肝癌高發區的自然人群、有肝癌家族史等肝癌高危人群。
應每6個月做一次體檢,包括肝功能、HBV DNA、甲胎蛋白與肝臟超聲等檢查,如發現有活動性肝炎、肝硬化改變、肝癌,應積極進行治療。
血清甲胎蛋白檢測與肝臟超聲檢查相結合,是目前經濟實用且有效的早期肝癌篩查方法。
2.改變生活方式,少熬夜飲酒
肝癌基本上是一種環境疾病,一種生活方式的疾病,因此在改良生活方式這裡我們大有可為。
常見的不良生活方式有長期疲勞。古語云:積勞成疾。疲勞是百病之源,尤其是熬夜,是對肝臟有巨大的損害作用。
過度飲酒,酒是穿腸毒藥,形象地說,喝醉一次酒就是患一次肝炎,長此以往,肝臟能受得了麼?心情不良,不良的情緒也會對肝臟造成極大的損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