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患者如何降低肝癌風險?

2020-11-23 騰訊網

不少病例報導提示,有些依從性很好的患者,經過了長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療,肝酶一直正常、DNA一直陰性,連表面抗原都清除了,但最終還是發生肝癌了。為什麼不能完全杜絕B肝相關肝癌的發生呢?

其實,這些依從性很好的患者是經過了長期的抗病毒治療。這個長時間就是問題所在。

B肝病毒(HBV)具有強烈的嗜肝性,人肝細胞為其天然宿主。所以只要查出是HBV陽性,不管大三陽還是小三陽,這些患者的部分肝細胞已經被HBV病毒佔領。

通常癌症的發生一般需要十幾年的時間,而感染了HBV病毒後,患肝癌的時間會大大縮短。

20%的慢性B肝患者將發展成為肝硬化,進而發展成肝癌。反過來統計,臨床上約95%的肝癌患者是由於B肝導致。HBV慢性感染的人罹患HCC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的100倍。

這部分人經過治療,轉氨酶正常,血中也查不到HBV的DNA片段,不代表病毒被完全清除,而也不代表肝細胞沒有受損。而實際上目前的抗病毒治療只是抑制了病毒的複製,卻很難清除乾淨,這是為什麼目前B肝不能根治的表面原因。

深層次原因,不藥博士嘗試用通俗語言讓大家明白是為什麼。

HBV病毒別看它基因組小,卻能夠表達出4個非常重要的蛋白質,供它自身的複製和侵襲。其中有一個叫做X的蛋白。功能非常強大。它不但能夠幫會組HBV病毒在人體內的複製和傳播。更重要的是,它與肝癌的發生密切相關。

怎麼回事呢?一旦X蛋白表達了,就能啟動人體一系列基因的表達,包括癌基因。我們都知道,人體有原癌基因,通常被抑制著,所以不得癌症。但是偏偏X蛋白就能啟動它,癌基因一旦啟動,就不得了了。

此外,HBV病毒還能隨機插入到人肝細胞的染色體基因組中。導致人肝細胞正常基因組的紊亂,再加上X蛋白的表達啟動了一些抗凋亡基因(可以理解為不死基因)的表達。這樣一來,出現錯誤的肝細胞就容易逃過免疫監視,對HBV病毒免疫不應答,那麼很容易癌變。

B肝患者如何降低患肝癌風險

不藥不藥博士分析了HBV患肝癌的原因。但是全球有3.5億的HBV攜帶者,樓主提到的少數案例肯定會出現,但是一定是少數。而且這部分案例很可能前期就是大三陽,肝細胞已經受損嚴重,才會在後期的積極治療過程後不幸患癌。

不藥博士仍然建議一旦查出HBV感染,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進行B肝抗病毒藥物治療,患者需要長期吃藥。通常情況下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而且中間不能自行停藥。

數據來源:

1、Lavanchy D. Hepatitis B virus epidemiology, disease burden, treatment, and current and emerg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J Viral Hepat. 2004; 11: 97-107.

2、Young-Suk Lim, Dong Jin Suh. Current Antiviral 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J Korean Med Sci. 2004; 19: 489-494.

歡迎關注不藥博士!

相關焦點

  • B肝患者抗病毒,吃TAF比TDF更能降低肝癌風險嗎?
    B肝患者抗病毒,吃TAF比TDF更能降低肝癌風險嗎? 近日,今年的美國肝病研究會年會(AASLD)正在波士頓召開,又為全世界帶來很多有意義的研究,科學家們的出色的成果讓我們看見了智慧的閃光。
  • 丙酚替諾福韋更能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風險
    至此,在我國臨床可獲得三種一線核苷(酸)類似物治療慢B肝:丙酚替諾福韋(TAF)、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和恩替卡韋(ETV)。這三種藥物抗病毒作用顯著,但是對B肝患者治療後的長期結局影響如何呢?近期一項對100,000例中國慢B肝患者使用TAF、TDF或ETV治療後的健康結局的研究表明,使用TAF治療後,患者的5年、10年肝臟併發症風險低於ETV或TDF治療。
  • 家裡的頂梁柱塌了,B肝患者如何能不為肝癌「恐懼」
    「B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已成為B肝患者的噩夢。我國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細胞癌(HCC)患者中,由B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別為 60%和80%,可見B肝病毒的確是我國大多數晚期肝病的罪魁禍首。 慢性B肝患者如何躲開肝癌這一噩夢呢?
  • B肝患者一定會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嗎?
    我國是B肝大國,根據統計顯示,我國B肝病毒感染率為7.18%,也就是說100個人裡面就有7個人體內患有B肝病毒。但並不是這7個患者都會發展為肝硬化、肝癌等最終結果。 那究竟是在什麼情況下,B肝會發展我肝硬化甚至肝癌,這的確是B肝病人及其家屬所關心的問題。
  • HBV DNA低於20IU/mL可有效降低肝癌風險
    北京商報訊(記者 郭秀娟 姚倩)7月2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由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編印,吉利德科學支持的B肝科普教育手冊《關於慢性B型肝炎,我們需要知道的事》即將發布,手冊中提到,HBV DNA低於20IU/mL,可以有效降低肝癌風險。
  • 運動可降低肝癌發病風險
    運動還可以降低多種癌症的風險。由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美國癌症協會和哈佛大公共衛生學院對超過75萬成年人的研究顯示,運動與7種癌症的風險降低有關。每周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每周75-150分鐘的劇烈有氧運動,可降低女性乳腺癌、子宮內膜癌、腎癌、骨髓瘤、肝癌和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風險。
  • 【期刊導讀】合併脂肪肝的慢B肝患者抗病毒療效更佳,肝硬化/肝癌...
    最近由山東省立醫院李婕教授作為一作發表在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 (IF = 5.022) 上的最新研究發現,脂肪肝與慢B肝患者抗病毒治療後HBsAg清除率提高以及肝硬化/肝癌風險降低顯著相關。這可能為未來慢B肝患者抗病毒治療方案的設計提供新的思路。
  • B肝病毒是如何引發肝硬化和肝癌的?醫生作出講解,通俗易懂
    導語:我國是肝癌大國,而有80% 左右的肝癌患者都是由B肝發展而來的,B肝跟肝癌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係。那麼,B肝病毒是如何引發肝硬化和肝癌的呢?只要得了B肝就會變成肝癌嗎?此文醫生為大家作出講解,通俗易懂,希望看完後大家能對B肝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避開認知誤區。
  • 多吃這類食物 不僅延壽還降低患肝癌風險!
    預防肝硬化癌變的幾點措施首先要廣泛接種B肝疫苗有效控制B肝的傳播。除此之外,還要做好以下幾點預防肝硬化癌變:及時針對病因有效治療。B肝患者進行積極的抗病毒治療,可以降低病毒對肝臟的損傷,保護肝細胞,抑制肝病進展。及時找出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對於可控因素如飲酒、藥物等有效避免和消除;對於病理因素引起的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應及時治療原發病,將其控制在最佳穩定狀態,有效防治疾病的進一步發展,預防並降低肝癌的發生率。定期檢查不容忽視。
  • B肝患者自述:因身邊同事得了肝癌而覺得恐懼
    一位B肝患者的自述:我今年26歲,工作順利,生活豐富。然而,我卻是一名B肝患者,醫生說,可能是從母親那兒傳染的,母親也確實是B肝陽性。時間越長,「B肝」這個陰影在我心裡越來越大,更要命的是,最近我的同事張哥,突然因為肝癌住進醫院。
  • B肝新藥開發提升檢驗,中度血清HBVDNA,無論ALT如何HCC風險最高
    近日,發表於威利資料庫關於HBV-DNA適中和肝癌高風險相關研究,對B肝新藥開發具有一定參考價值。B肝新藥開發提升檢驗,中度血清HBVDNA,無論ALT如何HCC風險最高今年4月14日發表於資料庫中(見上圖),Geoffrey Dusheiko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在經過同行評審後,這篇論文被接受發表。
  • B肝的最終歸宿就是「肝癌」?醫生:做到這4點,轉陰並不難
    B肝是一種很常見的肝病,很多人患B肝之後就會害怕自己的病情越來越嚴重而發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其實這種擔心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B肝病人比健康人患肝癌的機率會更高。但是B肝病人也不要太悲觀消極,只要在平時積極治療和做好日常護理措施,也是可以遠離肝癌的。
  • 想讓B肝轉陰,日常多吃這幾種食物,降低「肝癌」發生率
    相信讓B肝轉陰是每個B肝患者的夢想,雖說現在比較難實現,但是努力了還是有可能辦得到。而在這個過程中,日常飲食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因為一旦飲食不當的話,會加重肝臟代謝負擔,加重病情。
  • B肝最後都會發展成為肝癌嗎?
    很多人認為,B肝未來的結局可以和肝癌劃上等號,肝癌就是B肝患者最後的宿命,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原發性肝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惡性程度高,病情發展快,治療難度較大,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的「癌中之王」。 全世界每年新發肝癌60萬人,居惡性腫瘤第五位,我國發病人數佔其中的55%。可怕的是,我國肝癌患者中約90%有B肝病毒感染的背景(不是90%B肝患者會得肝癌)。
  • B肝定會變成肝癌?對B肝的這4個誤解,早點知道比較好
    關於B肝的4大常見誤區1、不能和B肝患者進行接觸,接觸就會被傳染B肝的傳染性是比較強的,且目前B肝也沒有根治的方法,因此很多人對於B肝都感到很是恐懼。如果身邊出現了B肝患者,免不了會有歧視的可能。其實B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有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以及日常親密接觸傳播。前面三個傳播方式很多人都沒有異議,而針對日常親密接觸傳播就有些歧義了,其實日常的一起吃飯、握手、擁抱或者普通的日常接觸,是沒有被傳染B肝的風險的。就拿吃飯來說,即使不小心使用了B肝患者使用的餐具,如果嘴裡沒有傷口,傳染的可能性也很小,更別說大家已經注射了B肝疫苗。
  • B肝到肝癌有幾步?不想B肝惡化這幾個方面要注意了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肝膽衛士李亞磊】 我國是肝炎大國,在我國患有B肝的病人已經超過1億,B肝三部曲在很多B肝患者身上都真實發生著。不少新近檢查出B肝的患者或者是病情尚未發展的患者因此也常常憂心,是不是得了B肝以後就要變成肝癌了?得了B肝就一定光輝按照三步曲發展嗎?
  • 注射疫苗竟然還能降低肝硬化、肝衰竭風險?
    B肝、C肝、酒精肝、脂肪肝、藥物性肝炎患者常被叮囑需要戒酒、定期體檢、及時治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以防進展成肝癌。但是你知道嗎?【劃重點!肝友們一定要仔細看!!!】如果慢性基礎肝病患者感染了這種病毒性肝炎,也會增加肝硬化、肝衰竭甚至死亡風險!
  • 專家分析:B肝患者是如何察覺到自己肝硬化的
    B肝患者如何察覺肝硬化發生  肝硬化的症狀包括:  (1)感覺疲憊或很累  (2)容易受瘀傷或流血  (3)下肢水腫  (4)皮膚和眼睛發黃(黃疸)  (5)發燒  (6)食欲不振或體重下降  (7)噁心  (8)腹瀉  (9)嚴重發癢
  • B肝韓國隨訪研究,每隔3至6個月隨訪1次,HCC風險顯著相關
    一項韓國定期隨訪慢性B肝(CHB)模型研究說明,通過定期臨床隨訪可以降低慢性B肝患者的肝癌死亡率。B肝韓國隨訪研究,每隔3至6個月隨訪1次,HCC風險顯著相關在關注慢性B肝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期間,研究人員認為,通過定期臨床隨訪是最佳的監測抗病毒作用和肝細胞癌的先決條件。但是,事實上在實踐過程中,通過堅持定期隨訪的比例很低,本項研究調查了慢性B肝患者定期隨訪是否與降低肝癌死亡率相關。
  • B肝都會轉變成肝癌?做好這2點,或能遠離肝癌
    如果已經確診了B肝,說明肝臟已經有肝炎病毒在活躍的複製,要通過積極治療進行控制,否則病情被耽誤,不良後果會出現。那麼,患上了B肝是否就會出現肝癌呢?很多人在B肝病毒入侵身體之後肝臟功能下降,但是沒有採取合理的治療措施,可能在B肝持續發展的過程中讓肝臟受到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