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郭秀娟 姚倩)7月2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由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編印,吉利德科學支持的B肝科普教育手冊《關於慢性B型肝炎,我們需要知道的事》即將發布,手冊中提到,HBV DNA低於20IU/mL,可以有效降低肝癌風險。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醫務處處長、肝病中心一科主任胡中傑表示,目前HBV DNA高敏檢測能夠早期發現低水平病毒複製患者,從而儘早調整治療方案,以降低患者肝癌發生率。
慢性B型肝炎是一種B肝病毒持續感染引起的肝臟慢性炎症性疾病。這包含了兩層含義,其一是有B肝病毒的持續感染;另外是要有肝臟的慢性炎症。只存在B肝病毒的持續感染通常被認為是慢性攜帶狀態,包括慢性B肝病毒攜帶和非活動性B肝表面抗原攜帶。
胡中傑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有部分患者沒能很好地認識慢性B型肝炎,在這部分患者看來,沒有出現相關症狀便不去定期檢查身體狀況,認為自己是一個「健康攜帶者」,但部分患者可能已經出現轉氨酶升高、或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肝臟組織學改變。所謂的『健康攜帶者』也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全面系統的檢查,以確保真實地了解個人身體的實際情況。」
在治療方面,隨著醫學的不斷進展,血清HBV DNA檢測愈來愈被廣泛使用,通過這一檢測,可以了解患者體內的B肝病毒載量,也就是B肝病毒在體內的複製水平,這也是臨床醫生評估病人抗病毒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
通過抗病毒治療,將HBV DNA控制在20IU/mL以下,甚至更低的水平,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B肝感染者體內的病毒複製,減輕肝細胞炎症壞死及肝臟纖維組織增生,延緩並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肝癌和其他併發症的發生,在改善患者生命質量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病毒傳播的風險。
據胡中傑介紹,此前國內常用的HBV DNA定量檢測方法的靈敏度在100-1000IU/mL之間,已不能滿足臨床對慢性B肝患者管理的要求。目前,我國很多醫院都引入了高敏檢測,檢測下限可到20IU/mL。去年,佑安醫院的HBV DNA檢測下限已經達到10IU/mL,有利於指導醫生更好的管理患者。
在用藥方面,胡中傑表示,目前慢性B肝的治療,有注射的幹擾素類藥物和口服的核苷(酸)類似物。「這些藥在相對專科的醫院裡面都可以獲得,並且已經進入醫保目錄,價格也有了大幅度下降。但患者在用藥的過程中一定要定期到醫院進行複查,以便更好的評估療效,並監測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