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慢性腎臟病(CKD)指估計腎小球濾過率(eGFR)<60 ml/min/1.73 m2或蛋白尿,發病率不斷增加,已成為全球性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眾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CKD最為常見的併發症,但CKD還可增加傳染病、骨折、貧血等其他臨床病症風險。而癌症是CKD的另一潛在併發症,據報導,腎臟替代治療患者癌症風險增加。但有關eGFR與癌症風險相關性的研究報導結果不盡相同,蛋白尿與癌症的相關性研究則少之又少。
因此,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Yejin Mok研究小組開展了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旨在評估eGFR、蛋白尿與癌症和特定部位癌症相關性。研究結果於9月20日在線發表在AJKD上。
研究回顧
研究者對韓國心臟研究中(Korean Heart Study)242,583例非癌症患者進行分析,平均年齡為44.4±9.6歲,平均eGFR為92.0 ± 13.8 ml/min/1.73 m2,女性佔33.1%。中位隨訪時間11.3年。研究終點:eGFR(≥90,60-89,45-59,<45 ml/min/1.73 m2)、蛋白尿(無/微量,1+,2+,3+)的癌症發病率。
主要結果
總體癌症發病率
隨訪期間,共15,165例患者發生癌症。總體癌症發病率為55.6/10,000人年。老年人、女性、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患者總體癌症發病率較高。
粗模型(crude model)顯示,eGFR與總體癌症發病率呈劑量反應關係。校正年齡和性別後,eGFR與癌症風險相關性減弱。具體來說,eGFR為45-59 ml/min/1.73 m2的患者癌症發病率最低;以eGFR為90 ml/min/1.73 m2者為對照組,僅eGFR<45 ml/min/1.73 m2組與癌症發生率顯著相關。進一步校正其他潛在混雜因素後,結果亦相同。
競爭風險分析顯示,eGFR與癌症發病率相關性減弱;尤其是在充分校正混雜因素的競爭風險分析中,eGFR<45 ml/min/1.73 m2不再具有統計學意義(HR:1.25;95%置信區間[CI]:0.95-1.65)。eGFR<45 ml/min/1.73 m2總體癌症人群歸因分數為0.14%。
eGFR ≥60 ml/min/1.73 m2的患者中,校正人口統計學和充分校正混雜因素後,eGFR≥105 ml/min/1.73 m2的者癌症風險高於90-104 ml/min/1.73 m2者。相較於eGFR≥90 ml/min/1.73 m2者,eGFR<45 ml/min/1.73 m2者癌症風險高出44%(HR:1.44;95%CI:1.11-1.87)。
高尿蛋白水平與總體癌症發病率亦具有相關性,校正混雜因素後呈顯著劑量-反應關係。相較於無/微量尿蛋白者,校正混雜因素後尿蛋白1+、2+、3+者HR值分別為1.66(95%CI:1.30-2.12),1.38(95%CI:1.17-1.63)和1.24(95%CI:1.13-1.35 )。競爭風險分析亦具有相同結果;排除隨訪時間少於1-5年者,亦具有該相關性。蛋白尿總體癌症人群歸因分數為1.12%。
圖3 eGFR + 尿蛋白所有癌症發病率校正風險比;綠色:<1.2;黃色:1.2-1.4;橙色:1.5-1.9;紅色:>2
特定部位癌症發病率
校正混雜因素後,eGFR<45 ml/min/1.73 m2(vs ≥ 45 ml/min/1.73 m2)與腎癌、輸尿管癌、多發性骨髓瘤和白血病相關(見下圖)。排除隨訪時間少於3年的患者後發現,eGFR<45 ml/min/1.73 m2與白血病的相關性減弱。eGFR<45 ml/min/1.73 m2者多發性骨髓瘤人群歸因分數最高(3.10%),其次為腎癌(2.67%)。
eGFR與特定部位癌症校正後風險比
相較於eGFR,蛋白尿與較多特定部位癌症顯著相關(如胃癌、直腸癌、肝癌、肺癌、卵巢癌、腎癌和膀胱癌)(見下圖)。多發性骨髓瘤的人群歸因分數最高(7.78%),但排除隨訪時間少於3年者後降至0.37%。其他具有較高人群歸因分數的特定部位癌症包括食管(3.36%),小腸(4.13%),卵巢(3.88%),腎臟(3.69%),輸尿管(3.65%)和膀胱(3.22%)——排除隨訪時間少於3年的患者,結果亦相同。
尿蛋白(≥1+ vs 無/微量)與特定部位癌症校正後風險比
小結
該研究表明,低eGFR和高尿蛋白水平與癌症發病率相關。高尿蛋白水平與癌症風險的相關性高於低eGFR,即使是微量尿蛋白也可增加總體癌症風險。此外,蛋白尿與更多特定部位癌症相關。eGFR 45-59 ml/min/1.73 m2的癌症風險最低,癌症風險增加者僅限於eGFR<45 ml/min/1.73 m2,特定部位癌症為腎癌和骨髓瘤。
信源:Kidney Function, Proteinuria, and Cancer Incidence: The Korean Heart Study.AJKD.2017 Oct ; 70 (4): 512-521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