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藥阿司匹林,顯著降低消化道癌症風險

2020-12-01 騰訊網

正值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癌症防治 共同行動」。好醫友也推出系列防癌抗癌科普宣傳,希望各位讀者提高癌症防治意識,有效遏制癌症帶來的社會危害。

關於腫瘤防治又有好消息,4月16日《今日腫瘤學年鑑》發表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內容最全的關於阿司匹林與消化道癌症關聯性的分析報告。該報告顯示,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罹患多種消化道癌症的風險,包括一些致命性癌症,如胰腺癌和肝癌

這項分析調查了截至2019年發布的113項研究,這些研究調查了普通人群的癌症,其中45項是關於腸癌的研究,涉及15.6萬例病例。除腸癌外,所調查的癌症還包括頭頸癌、食道癌、胃癌、胃賁門癌、肝癌、膽囊癌、膽管癌和胰腺癌

由義大利米蘭Mario Negri腫瘤學部門癌症流行病學負責人Cristina Bosetti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經常使用阿司匹林(每周至少服用1-2片),可大大降低所有這些癌症的發生風險(頭頸癌除外)

詳情如下:

降低了27%的腸癌風險(45個研究)

降低了33%的食管癌風險(13個研究)

降低了39%的胃賁門癌風險(10個研究)

降低了36%的胃癌風險(14項研究)

降低了38%的肝膽癌風險(5項研究)

降低了22%的胰腺癌風險(15項研究)

不過,10項關於頭頸癌的研究並未顯示出明顯降低。

米蘭大學醫學院流行病學教授Carlo La Vecchia(MD)表示:「預計到2020年,歐盟將有17.5萬人死於腸癌,其中有將近10萬人年齡在50至74歲之間。如果我們假設該年齡段的阿司匹林的常規使用率從25%提高到50%,則意味著可以避免5000至7000人死於腸癌,以及避免12000至18000的新發病例。」

研究人員還分析了阿司匹林的使用劑量和持續時間對腸癌的影響。他們觀察了三種劑量:低劑量(100mg)、常規劑量(325mg)和高劑量(500mg),並結合每天、每周或每月服用的次數。

增加劑量可降低癌症的風險;每天服用75至100毫克的阿司匹林與不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相比,可將患癌症的風險降低10%;每天325mg的阿司匹林可降低35%的風險,每天500mg的阿司匹林可降低50%的風險。

雖然研究證實了服用較高劑量阿司匹林可顯著降低腸癌風險。但劑量的選擇還應考慮到,較高的阿司匹林劑量會增加胃出血的風險

「與未定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相比,經常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在十年內患腸癌的風險有所降低。一年後該風險降低了4%,三年後降低了11%,五年後降低了19%,十年後降低了29%。」

這些發現表明,阿司匹林在預防腸道和其他消化道癌症方面具有有益作用腸癌、食道癌和胰腺癌的研究結果,與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試驗結果一致。

「胰腺癌和其他消化道癌具有較高的致死性,這一發現對預防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義。對於胰腺癌,定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患該病的風險比不服用的人降低了25%。」

研究人員強調,只有在諮詢醫生後,才能服用阿司匹林預防腸癌或其他癌症。醫生應考慮到每個人的個人風險,這包括性別、年齡、一級親屬的家族史及其他風險因素等。那些有較高患病風險的人最有可能從阿司匹林中獲益。

當然,好醫友還是要提醒:由於該研究屬於觀察性研究,因此只能表明阿司匹林與降低消化道癌症風險相關,並不能證明因果關係,應謹慎對待。並且,阿斯匹林存在胃出血等副作用,千萬不可擅自服用

參考資料:

https://www.annalsofoncology.org/article/S0923-7534(20)36073-7/pdf

https://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923753420360737

相關焦點

  • 百年老藥阿司匹林防治血栓效果好,這幾個科學服用的問題要搞清
    阿司匹林(Aspirin)又名乙醯水楊酸,是一種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或微帶醋酸臭,微溶於水,易溶於乙醇,可溶於乙醚、氯仿,水溶液呈酸性。阿司匹林片這種經典老藥,經過120多年的臨床應用,證明對緩解輕度或中度疼痛,如牙痛、頭痛、神經痛、肌肉酸痛及痛經效果較好,也用於感冒、流感等發熱疾病的退熱,以及治療風溼痛等。
  • 我國科學家發現「百年老藥」阿司匹林的新功能
    >   2019年2月21日,張學敏/李濤團隊在Cell雜誌發表題為「Acetylation Blocks cGAS Activity and Inhibits Self-DNA-Induced Autoimmunity」的研究論文,首次揭示了cGAS的乙醯化修飾可抑制其酶活性,進而抑制下遊幹擾素通路,且該乙醯化可受阿司匹林
  • 複方藥物聯合阿司匹林可顯著降低高危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複方藥物聯合阿司匹林可顯著降低高危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8 13:18:28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和漢密爾頓健康科學學院Salim Yusuf團隊研究了非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複方藥(
  • 阿司匹林的作用能持續10天左右,可以隔一天吃一次嗎?藥師詳解
    提到阿司匹林,大家應該都很熟悉,這是一款百年老藥,很多朋友都吃過起初,阿司匹林主要用於解熱鎮痛,後來,它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被發現,如今已經成為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藥物,是世界醫藥史上公認的三大經典藥物之一。 阿司匹林究竟有什麼神奇的作用? 阿司匹林有著「百年神藥」的美稱,它為什麼能稱神呢?神在哪裡?
  • 柳葉刀:高危人群服用「神藥」阿司匹林可降低結直腸癌風險
    新研究隨訪期長文章顯示:每天服用600 mg阿司匹林,持續兩年,可顯著降低林奇症候群患者患結直腸癌的風險,並且這種保護作用至少能夠持續20年。該成果來自一項名為CAPP2(預防息肉協同行動2)的國際多中心試驗,以林奇症候群患者為研究對象。林奇症候群曾被稱為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很明顯,這種疾病和結直腸癌風險關聯密切。
  • 最新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降低新冠住院患者的死亡風險
    令人驚訝的是,近年來科學家意外地發現阿司匹林的功效遠不止於此,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癌症等重大疾病也有著一定的預防和治療效用。這項研究發現,在住院治療的COVID-19患者中,為預防心血管疾病而每天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的患者相比於那些不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前者的新冠併發症和死亡風險將顯著降低。
  • 百年「神藥」阿司匹林,是時候重新認識它了
    阿司匹林幾乎可以說是全世界都家喻戶曉的百年老藥,但是為什麼說他是「神藥」?今天就來講一講阿司匹林的神妙之處。阿司匹林阿司匹林(Aspirin,乙醯水楊酸)是一種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或微帶醋酸臭,微溶於水,易溶於乙醇,可溶於乙醚、氯仿,水溶液呈酸性。
  • 阿司匹林預防癌症和心臟疾病:是否利大於弊?
    卡迪夫大學領導的一項研究總結道,阿司匹林引起的胃出血其嚴重程度被認為遠遠低於不服用藥物造成的自發出血。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上關於阿司匹林廣泛的研究文獻表明,雖然經常使用該藥物會增加約一半的胃出血風險,但是並沒有關於這些出血致命性的有效證據。來自卡迪夫大學醫學院的教授Peter Elwood說:「儘管很多人每日使用阿司匹林來減少健康問題,例如癌症和心臟疾病的風險,但是因為胃出血的副作用,該藥物的廣泛使用是極其有限的。
  • 每天一片阿司匹林,有什麼好處和風險?醫生提醒:不要亂服用
    阿司匹林距今已經應用了上百年,是醫藥史上的三撒經典藥物之一,大劑量的阿司匹林可以用於治療感冒、發熱、牙痛、關節痛等,在臨床上小劑量的阿司匹林在體內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所以可以用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作。
  • 服用阿司匹林防血栓,醫生提醒5個注意事項,長期用藥更安全
    阿司匹林是一個百年老藥,其最早的應用是解熱鎮痛方面,但隨著臨床用藥經驗的不斷積累和發現,近二三十年來,阿司匹林由於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在心血管疾病預防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多,而過多新型的更安全的解熱鎮痛藥的出現,使得阿司匹林在解熱鎮痛領域的應用有所減少,而在心血管疾病預防領域的應用,卻仍然保持著其基礎用藥的地位。
  • 《科學》子刊:阿司匹林抗癌新技能!科學家發現,阿司匹林能阻止癌幹細胞搭建外排化藥的通道,增強化療藥物殺傷力丨科學大發現
    二甲雙胍、阿司匹林,這兩種百年老藥的新用途,奇點糕們時不時就會拎出來說道說道。那就說說有段日子沒出鏡的阿司匹林吧。近期印度科研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阿司匹林能夠幫助化療藥物,有效擊殺癌症治療中讓人頭痛不已的腫瘤幹細胞(CSCs)。阿司匹林能夠增加乳腺癌細胞中SMAR1基因的表達,而SMAR1對腫瘤幹細胞藥物外排泵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 阿司匹林腸溶片早晨空腹效果最好,為何不傷胃?專家這麼說……
    《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中的應用中國專家共識》明確提出,阿司匹林一級預防需要更加精準個體化,對於年齡在40到70歲之間,患有「三高」,有心血管病家族史、吸菸、肥胖的病友,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專科醫生進行風險評估,若是十年內心血管疾病風險在10%以上的高危人群,如果沒有高出血風險,這類患者需要儘快實施心血管病一級預防,阿司匹林服藥時間在10年以上效果更好。
  • PLoS Genetics:阿司匹林通過減緩突變積累對抗癌症
    2013年6月19日訊 /生物谷BIOON/--阿司匹林已知與一些癌症風險降低有關,最近一項新新的研究給出了一種解釋,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發現,阿司匹林能減慢癌前病變組織不正常細胞中DNA突變的積累。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體類消炎藥是常用的藥物,其成本效益。
  • 施仲偉教授:短期雙抗後長期阿司匹林單藥治療成為PCI術後高出血...
    特別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的是:兩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在高出血風險的患者中,與標準的12個月雙聯抗血小板治療(雙抗,DAPT)方案相比,DAPT治療1或3個月後改成單用阿司匹林長期治療,可顯著降低PCI術後大出血風險,且不增加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支架內血栓的風險。
  • 阿司匹林可引發腦出血?長期服用的人,麻煩牢記這幾個要點
    阿司匹林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藥物,牙痛、頭痛、感冒、發燒、類風溼關節炎……它都有用武之地,而且它在中風、冠心病、預防血栓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就拿心梗來說,男性服用阿司匹林預防心梗,可使首次心梗風險下降44%,使首次致死性心梗發生率下降66%,堪稱神藥。
  • 肥胖顯著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
    最近IARC發布他們針對癌症和體重研究的最新結果,發現在歐美和中亞地區的女性當中,肥胖造成的癌症佔了癌症總數的9%!只要有超重,就是有致癌風險!而且致癌風險和體重超標程度是成正比的。當前,受肥胖影響最大的是子宮癌,BMI超標,最高可以產生7.1(6.3~8.1)倍的患癌風險!要知道大量飲酒引起的最高發的癌症口腔癌、鼻咽癌也不過是高於正常值5倍左右的風險。
  • 有3項研究證明阿司匹林已經沒有作用?專家闢謠:且看詳細分析
    關於阿司匹林確實有爭議,但主要集中在沒有確診心腦血管疾病的人身上,而對於確診的冠心病、腦梗死等等目前沒有任何爭議,肯定必須吃。我們看看大家認為阿司匹林已經跌下神壇的依據:1、ARRIVE研究結果:中危人群阿司匹林一級預防未降低心血管風險。
  • 社區福音 免費篩查|消化道早癌篩查進社區 遏制消化道腫瘤發病率上升
    據相關資料顯示,大腸癌已是我國高發的癌症之一。 宜賓肛泰肛腸醫院自開展消化道早癌篩查以來,查出100多例腸道癌前病變,腸道早癌28例,腸道進展癌31例,其中的一部分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救治,挽救了他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