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上廁所的時候,喜歡觀察自己的尿液狀況,如果尿液中出現了泡沫,就擔心自己是出現了蛋白尿,腎臟功能出現了問題,但泡沫尿一定就是蛋白尿嗎?泡沫越多,就說明蛋白尿越嚴重嗎?這些說法,都非常的不科學,不嚴謹。
尿液出現泡沫的原因有很多種,蛋白尿只是其中一種
正常健康的尿液,是不會出現泡沫的,即使因為衝擊產生的起泡,也會非常迅速的消散,尿液中如果出現泡沫,而且不易消散的話,確實是一種不正常的尿液情況,但藉此就判斷為蛋白尿,就太過武斷了。
通常尿液中含有人體代謝的無機鹽廢物比較多,無機鹽在尿液中溶解,是不會讓尿液產生泡沫的,而蛋白質以及其他的有些有機鹽如果進入尿液,就會改變尿液的表面張力,導致尿液更容易出現泡沫,而且不易消散,因此,如果蛋白質進入尿液,確實會導致出現泡沫尿的問題,但除了腎臟功能出現異常,導致蛋白進入尿液的情況以外,導致出現泡沫尿的原因還有很多。
比如有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導致血糖水平超過腎糖閾,腎臟在過濾的過程中,會將糖分排入尿液,當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時,同樣也會導致泡沫尿的出現。
而一些生理性的原因,也可能導致泡沫尿,比如過度疲勞,暴飲暴食,一次性大量攝入蛋白質的情況,同樣也會導致生理性的泡沫尿問題,這種問題往往是一過性出現的,也不必過分擔心。有的朋友因為出汗過多,而又沒有適時的補水,導致體內缺水,尿液中的成分被濃縮,也有可能導致泡沫尿的出現。
還有一些外界環境的因素也不容忽視,比如便池剛剛用洗滌劑刷過,還有殘留的洗滌劑,尿液中混合進外界的表面活性劑,同樣可能會導致尿液出現泡沫。
如果因為一些其他方面的病理性原因,而導致出現泡沫尿的問題,就認為是蛋白尿,就會貽誤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機,而如果是因為一些生理性原因,或外界環境因素,導致尿液出現泡沫,就懷疑自己腎壞了,自己嚇唬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情緒緊張,就更是沒有必要。
因此,一定要明白的是泡沫尿不一定就是尿液中存在蛋白質所引起,蛋白尿只是導致泡沫尿的一種原因而已。
如果想要更準確的判斷泡沫尿問題,建議不要從便池中判斷,而是要將尿液盛裝出來,在不會影響尿液玻璃或塑料容器中,通過搖晃來觀察泡沫情況,如果泡沫很快消散,一般就不是泡沫尿或尿液異常的情況,如果泡沫出現的較多,而且久久無法消散,而且在多天內,反覆都是這種情況,就應該考慮病理性原因導致泡沫尿的可能性了。
泡沫越多,就說明尿液中的蛋白質越多嗎?
關於這一點,就更是無稽之談了。即使是尿液中存在蛋白質,導致的泡沫尿問題,泡沫的多少與尿液中各種成分,尿液自身的表面張力都有著密切的關係,而單憑泡沫多少,來判斷蛋白質是多還是少,也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尿液中泡沫的多少,與尿液振搖的力度,受到衝擊的力度,尿液靜置的時間等,也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泡沫所謂的「多少」,根本沒有參考意義,不必過分關注。
如何準確判斷尿液是否存在問題?
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與其在哪裡觀察自己的尿液異常情況,自己瞎猜疑,不如去做個尿常規檢查來得靠譜。尿常規檢查可以確認尿液的酸鹼度是否正常,尿液中是否有尿蛋白,尿液中是否有隱血,尿液中是否有由於炎症感染而出現的白細胞,尿液中是否存在尿糖,尿酮體等物質,是初步判斷尿液健康,泌尿系統健康,包括腎臟健康,以及身體代謝健康的重要初步檢查手段,通過尿常規檢查,確認尿液是否存在問題,然後結合身體的相關症狀和疾病風險因素,進一步檢查確認身體是否存在健康問題,才是科學合理的診斷方式。而通過尿液性狀來判斷疾病風險的方式,早已過時,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