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結果波動比較大,我們怎樣確定自己是否存在蛋白尿?

2020-12-04 羅醫生健康說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經常也會遇到病人會問我們同樣的問題:醫生,為什麼我多喝水,排尿多了尿蛋白加號就沒有或者減輕,我少喝水了,查尿蛋白就會增加呢?

其實咱們平時大多數患者看自己的尿蛋白多少,都是看尿蛋白幾個加號,也就是我們平時查的尿常規。尿常規中的尿蛋白是一個定性檢查,一般用來篩查是否存在尿蛋白,並且粗略的估計尿蛋白的多少,一般以+~+++來表示,加號越多,一般代表蛋白越多。

但是這個尿常規雖然簡單方便,但是卻不夠精確,容易受一些因素的影響,比如運動量 飲食 飲水,以及白帶 泌尿系感染 精液 前列腺液等影響。尿常規只是反應當時一次裡的蛋白多少,如果喝水太多,就會導致尿液稀釋,導致尿蛋白結果偏低,如果喝水少,尿液濃縮,當次的尿蛋白就會偏多,另外喝水太少,尿道中也會殘留一些分泌物,對結果也有一定影響。

如果只是喝水少偶爾有少量蛋白不一定就是病理性的,很有可能是生理性的,需要專業醫生確診,避免對自己造成困擾!

查尿常規之前,我們要求正常飲水,平時怎麼樣還怎麼樣喝水,最好查晨尿,留取晨尿的中段尿,留取標本前清洗下身,這樣查的才相對準確。

二、那麼既然尿常規結果波動比較大,我們怎樣確定自己是否存在蛋白尿呢?又怎麼評估自己尿蛋白到底多少呢?

臨床上我們診斷蛋白尿是以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基準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能夠反應患者一天的尿蛋白的總數,是判斷蛋白尿的金標準。臨床上24小時尿蛋白定量大於150毫克診斷蛋白尿!

24小時尿蛋白監測能夠比較準確地知道一天經過腎臟丟失的蛋白,尿常規的定性檢查只是某一時間點的檢查,不夠準確。 如果尿常規中的尿蛋白定性與24小時尿蛋白定量有不相符合的情況,以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準!

所以針對於大家的疑惑,我建議是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如果定量在正常範圍,就需要擔心!如果定量超標,需要進一步診治!

三、24小時尿蛋白定量留取需要注意什麼?

1.提前準備試管:當醫生開好了化驗單讓您留24小時尿標本時,可以提前在檢驗科拿上試管帶回家,注意保持試管潔淨,避免汙染給檢驗帶來誤差。

2.標本留尾不留頭:早晨起床後第一次排的尿液不留,從第二次排尿開始之後的每一次尿液都收集起來,一直留到次日這個時候,並且記住第一次排尿的時間,比如今天是早7點排掉了尿液,那麼第二天早7點去排尿並留起來,這是最後一次留尿。

3.記好總尿量:用量筒記錄好總的尿量,這個尿量最後需要報告給檢驗人員。

4.標本送檢之前要搖勻:最後,將所有尿液輕輕搖晃、顛倒,混勻,取出其中的10-20ml到之前備好的試管裡,儘快送檢。#每天一個健康tip#

肝回聲增粗、肝內鈣化灶是怎麼回事?

保膽手術怎麼做?安全嗎?會不會復發

怎麼吃預防脂肪肝?三大營養物質要搭配科學,沒脂肪肝的人更要看

相關焦點

  • 怎樣解讀「尿常規」報告中的「+,-」號
    審核專家:李月紅 許慧瑩 單位: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尿常規是我們常說的「三大常規」之一,檢查單上除了數值,還有「+」號、「-」號,很多朋友一頭霧水,都想了解一下這些符號都說明什麼問題,那麼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 孕婦尿常規檢查什麼?孕婦尿常規檢查有什麼作用?
    尿常規是什麼 尿常規通過對孕婦尿液表象及成分的分析,檢測孕婦是否可能患有某些泌尿系統疾病或糖尿病。尿常規檢查內容包括尿的顏色、透明度、酸鹼度、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蛋白質、比重及尿糖定性。 尿常規檢查主要是通過尿液分析儀和顯微鏡人工鏡檢來進行分析檢測的。
  • 泡沫尿就是蛋白尿,泡沫越多說明蛋白越多?醫生闢謠:別瞎擔心
    很多朋友在上廁所的時候,喜歡觀察自己的尿液狀況,如果尿液中出現了泡沫,就擔心自己是出現了蛋白尿,腎臟功能出現了問題,但泡沫尿一定就是蛋白尿嗎?泡沫越多,就說明蛋白尿越嚴重嗎?這些說法,都非常的不科學,不嚴謹。
  • 尿常規基本概念與參考值範圍
    尿常規是臨床上三大常規檢驗中的一項,作為排洩物檢查,尿液反映了機體的代謝狀況,是很多疾病診斷的重要指標,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出現有形成分。尿常規異常常是腎臟或尿路疾病的徵兆。
  • 尿常規的檢查報告怎麼解讀?
    【尿常規的檢查報告怎麼解讀?】酸鹼度:正常尿液為弱酸性、也可為中性或弱鹼性,主要取決於飲食、藥物及疾病的種類和病情的變化等。偏低多見於糖尿病性酸中毒、飢餓、嚴重腹瀉、呼吸性酸中毒、發熱等,偏高多見於劇烈嘔吐、尿路感染等。比重:正常尿液比重在1.015至1.025之間,嬰幼兒尿比重偏低。尿比重的高低反應腎臟的濃縮功能。
  • 尿常規報告單怎麼看?一文教你輕鬆讀懂
    好多患者在體檢時會檢查尿常規,但是拿到了結果卻一臉茫然,看不懂,今天我們來教教大家如何看懂尿常規報告。04 蛋白質尿蛋白也是泌尿外科醫生非常關注的一項,通常來講,我們腎臟對血液中的蛋白是可以重新吸收的,常規檢查裡很難測到尿中的蛋白,但是當腎臟的功能受損時,我們的腎臟(近曲小管)對蛋白無法進行重吸收,或者是當血液中的蛋白超出了腎臟重吸收的能力時,我們血液中的蛋白就會流到我們的尿液中
  • 24小時蛋白尿篇尿常規、尿培養、24小時蛋白尿別再傻傻分不清
    什麼是24小時蛋白尿  24小時尿蛋白檢測簡單說就是通過收集24小時的全部尿液,來測定其中的蛋白質的含量,進而計算出24小時內的蛋白總量,正常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極微,正常水平在150mg/24h以下。
  • 尿常規中的「+」號都代表什麼意思?一篇文章告訴你
    本文審核專家:李月紅,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許慧瑩,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尿常規是我們常說的「三大常規」之一,檢查單上除了數值,還有「+」號、「-」號,很多朋友一頭霧水,都想了解一下這些符號都說明什麼問題,那麼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尿常規」。
  • 體檢查出尿隱血陽性,是腎臟出了大毛病嗎?如何看待尿常規指標
    小李最近參加體檢,在尿常規檢查時查出了尿隱血陽性,後面還有一個加號。這個異常指標讓小劉幾天來茶飯不香,覺得自己尿裡面有血,一定是得了嚴重的腎病了。對於腎病診斷來說,尿液檢查的確是個簡單、方便和靈敏的方法。據統計,慢性腎病的患病率已接近10%,要想知道自己是否得了腎病,一般來講只要做個尿檢就知道了。
  • 為何尿常規屬於三大常規
    我們今天看看這小小的尿常規到底能查出什麼問題:首先我們留取尿液標本的時候,儘可能按照要求:容器必須清潔,女性應避開月經期,取中段尿,最好是剛採到的新鮮尿液。做尿細菌培養、尿糖、尿蛋白、尿膽酸或妊娠檢查均以清晨第一次尿為最佳。
  • 尿蛋白VS尿微量蛋白,傻傻分不清楚?
    確實,乍一看都是驗尿,裡面都帶蛋白,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先別急,就讓小編給說道說道。首先我們先分清什麼是尿蛋白,以及產生尿蛋白的幾個原因: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指收集24小時內的排出的所有的尿液來做定性試驗的一種尿液檢測方法。清晨第一次的小便排乾淨後,從第二次小便開始留。
  • 尿常規發展史你知道嗎? ——尿8項、9項、10項、11項不同點
    作者 | 侯兵兵 齊文峰 李小樂  前 言  尿常規是我們檢驗科日常工作中三大常規之一,在臨床體檢、診療以及疾病療效觀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0 1  尿8項試劑帶  尿常規中尿8項試劑帶主要包括檢測項目:尿蛋白、葡萄糖、酸鹼度、尿酮體、尿膽紅素、尿膽原、隱血、亞硝酸鹽。  0 2  尿9項試劑帶  尿常規中尿9項試劑帶主要包括檢測項目:尿蛋白、葡萄糖、酸鹼度、尿酮體、尿膽紅素、尿膽原、隱血、亞硝酸鹽、尿白細胞。
  • 尿常規檢查潛血3+是什麼意思?
    尿常規檢查潛血3+是什麼意思?尿潛血對於腎病患者來說並不陌生,平時我們也會經常聽到尿潛血。腎臟出現了問題就會有尿潛血的出現,尿潛血是腎病的一個常見症狀是尿常規檢查結果中的一項。那麼,尿常規檢查潛血3+是什麼意思?
  • 「三大常規」之一的尿常規指標如何解讀?化驗單可看出這4類疾病
    一說起去醫院看病很多人都有點頭大,醫院不僅人滿為患,弄不好又要做這樣那樣的檢查和化驗,好不容易等來了化驗結果,可這化驗單又長得像天書。 而尿常規是我們常說的「三大常規」之一。檢查單上除了數值,還有「+」號、「-」號,很多朋友一頭霧水,都想了解一下這些符號都說明什麼問題?
  • 拿到尿常規化驗單就一臉懵,莫慌!醫生教你看懂它 - 新京報
    可是,每次拿到尿常規化驗單,看著那些都認識但就是不明白意思的漢字和數字,大家總有些摸不著頭腦,心裡一堆疑問:這些指標都和腎臟有啥關係?各項指標的高低到底說明了什麼問題?今天咱們就請宣武醫院腎科醫生李文來教教大家,從6項重要指標,看懂尿常規檢查結果。
  • 尿常規顯示蛋白尿,是腎出問題了?醫生:剛做完1件事別急著檢查
    蛋白尿顧名思義就是尿液中出現了不該出現的大量蛋白質成分,一般是因為腎小球濾過有問題導致的,於是很多人把出現蛋白尿和腎病畫上等號。但出現蛋白質的原因不僅只有腎病一個原因,也有可能是它引起的。做完劇烈運動別急著做檢查大家在做尿常規之前不要劇烈運動,不然可能會像小馬一樣出現烏龍事件。
  • 上海腎臟周 | 生理性蛋白尿只是「過客」,病理性則需及時就診
    溶血、泌尿系感染等情況下,腎臟可能並未出現病變,屬於腎外因素導致的蛋白尿。而腎臟本身出現問題導致的蛋白尿,就屬於腎性因素,如各種腎小球腎炎、腎小管損傷等。病理性蛋白尿往往伴隨著血壓升高、水腫、食欲不振、易疲勞等伴隨症狀,需及時就診。怎樣判定泡沫尿是否為蛋白尿?首先最簡單的,將新鮮尿液裝入一個乾淨的容器,來回震蕩幾番。
  • 尿潛血3+,沒有症狀的血尿是怎麼回事?與蛋白尿,哪個更嚴重?
    聽同事說,這樣的情況是說明出現了血尿,可是小鄧心想自己的尿液根本就不紅啊。左思右想,小鄧不放心,就來看門診。仔細看了他以前的體檢單,半年前尿檢就出現了尿蛋白+,只是沒有什麼不舒服的症狀,小鄧就認為不重要。其實半年前小鄧的腎臟就出問題了,就是當時病情輕,沒有什麼表示,而且才一個+,這次可是出現了血尿,還有3+,才重視了起來。
  • 高血壓出現蛋白尿,可能比你想像的嚴重點?
    一個高血壓來門診找我,30來歲的他已經高血壓十年左右,最為關鍵的是,現在的他每次複查尿常規,蛋白尿都是持續的陽性。我語重心長的告訴他,現在一定要關注蛋白尿,而且要非常的上心,否則的話後悔的時候就晚了!他也只是呵呵一笑的說「那我以後不吸菸、不喝酒了!」。
  • 還在發愁怎麼降蛋白尿?找準1點,比盲目用藥更有用
    大部分人降尿蛋白都會用到激素搭配免疫抑制劑的組合,少部分人對激素不敏感或存在依賴性,尿蛋白下降速度較慢,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抑制腎臟內的炎症。其實並非是用藥方案出了問題。但如果誤認為是用藥問題,著急盲目的換藥,反而會造成尿蛋白的波動,引起病情變化,以致病情加重,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