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發愁怎麼降蛋白尿?找準1點,比盲目用藥更有用

2020-12-05 腎病之友

尿蛋白總反覆或降不下來可能是哪些原因?

多數人首先會考慮到是不是用藥不對。大部分人降尿蛋白都會用到激素搭配免疫抑制劑的組合,少部分人對激素不敏感或存在依賴性,尿蛋白下降速度較慢,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抑制腎臟內的炎症。其實並非是用藥方案出了問題。

但如果誤認為是用藥問題,著急盲目的換藥,反而會造成尿蛋白的波動,引起病情變化,以致病情加重,適得其反。

除了藥物問題,還有飲食、免疫力、感染等問題是尿蛋白波動的誘發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及時糾正這些因素,尿蛋白大多能穩住。

要解決尿蛋白「頑固性」的問題,還需要從根源上下手。

一方面是控制免疫炎症反應的問題,另一方面就是檢查診斷問題。

腎臟炎症反應的問題關鍵是找準病灶,針對性治療,如果診斷都不準確,治療方案肯定是有偏差,造成「久治不愈」的錯覺。

腎病檢查中,這幾項尿液相關檢查也非常關鍵:

尿蛋白組分檢查判斷尿蛋白情況的檢查主要三項即尿常規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蛋白肌酐比三項指標。

通過這三項指標可了解蛋白流失的情況及腎功能受損的程度。但要進步一判斷腎臟受損的部位,還需要做尿蛋白組分的分析,進一步檢查尿蛋白中的成分。尿蛋白中包含多種蛋白成分,除了白蛋白,還有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N乙醯β-D葡萄糖苷酶(NAG)等。

尿蛋白不同成分反應的腎臟受損部位也有不同,比如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多提示是腎小球出現局部損害,而尿β2微球蛋白異常往往提示腎小球出現了問題,如果這些指標均出現不同程度異常,則表明整體腎功能受損較嚴重,包括腎小球、腎小管、腎間質等腎臟細胞組織均出現損傷,病情相對嚴重。

那麼針對腎病的治療,就不能僅以修復腎小球為主進行,需要全方位的及時控制病情的穩定。保證剩餘腎功能的穩定運轉。

尿液沉渣分析腎病發生尿蛋白後,常觀察到尿液有大量細小的泡沫,除了尿蛋白其他尿液雜質過多,也會引起尿泡沫,偷偷的損害腎功能的,同時加重尿蛋白的流失。

因此尿蛋白治療往往不能只看這一項指標,其他尿常規指標也要重視,尤其會影響尿蛋白穩定的指標。如尿糖、尿膽原,還有尿結晶體的情況,通過尿沉渣可以判斷尿液中除蛋白之外的雜質。對降低尿蛋白、保護腎功能更有益處。

典型的還有尿紅細胞、白細胞的情況,尿紅細胞在高倍鏡下超過3個,基本可以判定血尿。血尿相比尿蛋白對腎功能的影響小,但也會加重腎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需要及時診治。白細胞的升高表明存在炎症反應,不論是腎臟炎症還是尿路感染的情況,都

會影響尿蛋白的穩定,要儘快找到感染病灶,及時消除感染,也是預防尿蛋白反覆的關鍵。

尿液滲透壓一些腎友可能聽說過但不是很了解這項指標,那這些指標與尿蛋白有什麼關係?

尿滲透壓主要反映的是腎臟對尿液濃縮或稀釋的情況,進而進一步了解體內液體平衡的狀態。尿液濃縮功能受損,那麼要警惕腎小管的受損,而尿液濃縮會導致尿蛋白短時間內迅速升高,對腎小球的濾過也非常不利。

尿滲透壓下降多發生於腎衰竭、多囊腎、腎盂腎炎等類腎病。所尿滲透壓下降後別大意,注意調節體內液體平穩,減輕尿液濃縮的情況,保證尿量的穩定,尿蛋白也能更穩定。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降蛋白尿常見4個誤區,腎友注意避開,可有效降低腎衰竭
    但有少部分患者,開始用藥是從十幾克降到了幾克,但再降速度就變慢了。還有少數患者用藥後效果達不到,開始加藥或換藥,治療走了不少彎路。以免少走彎路,增加尿毒症風險,降蛋白尿過程中,常出現的4大誤區,腎友一定要注意!
  • 腎病了還在糾結用不用激素?早重視2點,尿毒症早被趕走了
    前幾天收到一位患者在微信上留言: 醫生,我激素吃了3個月了,病情還是沒太大緩解,蛋白尿也在1g以上,渾身酸痛,能不能不用激素換其他藥?
  • 尿蛋白多高,需要用藥?這幾類降尿蛋白藥物必須知道!
    蛋白是個好東西,但是,不應該出現在尿中。 尿中有蛋白,就意味著腎臟有損傷。一般來說,尿蛋白量越大,腎損傷就越嚴重。 一 尿蛋白升高多少時需要用藥?
  • 腎病出現反覆性蛋白尿,怎麼辦?
    主要發揮的是抑制腎臟內免疫炎症的作用,調節自身激素代謝紊亂,提升免疫力情況,來穩定腎臟的情況,進而起到降蛋白的作用。對於大多數類型腎病,都能起到強有效的降蛋白作用。不同類型腎病可能起效時間有長有短,快的4周會顯效,還有的患者8周甚至12周尿蛋白會出現明顯下降。對於激素有抵抗情況的腎友,可以搭配免疫抑制劑,不同類型的腎病,免疫抑制劑選擇上也有差異。
  • 壁虎醫生:腎友除了控住蛋白尿、肌酐,這3點也很關鍵!
    整個腎病發展過程中,有一些症狀和指標,既反映出腎功能的變化,又影響著病情的發展,至關重要。其中蛋白尿和血肌酐就是備受重視的「焦點」性指標。 蛋白尿是貫穿於整個腎病發展過程的典型症狀,從早期到晚期影響著腎功能的發展,不容忽視。
  • 尿潛血3+,沒有症狀的血尿是怎麼回事?與蛋白尿,哪個更嚴重?
    有病變徵兆,可以及時調整生活方式,採取治療手段。那麼對於體檢單上的指標,你認真看過嗎?看的懂嗎?小鄧,今天27歲,上個月體檢時,發現體檢單上出現了隱血3+,是所有指標中最異常的。聽同事說,這樣的情況是說明出現了血尿,可是小鄧心想自己的尿液根本就不紅啊。左思右想,小鄧不放心,就來看門診。
  • 24小時蛋白尿篇尿常規、尿培養、24小時蛋白尿別再傻傻分不清
    什麼是24小時蛋白尿  24小時尿蛋白檢測簡單說就是通過收集24小時的全部尿液,來測定其中的蛋白質的含量,進而計算出24小時內的蛋白總量,正常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極微,正常水平在150mg/24h以下。
  • 尿常規結果波動比較大,我們怎樣確定自己是否存在蛋白尿?
    如果只是喝水少偶爾有少量蛋白不一定就是病理性的,很有可能是生理性的,需要專業醫生確診,避免對自己造成困擾!查尿常規之前,我們要求正常飲水,平時怎麼樣還怎麼樣喝水,最好查晨尿,留取晨尿的中段尿,留取標本前清洗下身,這樣查的才相對準確。
  • 尿蛋白到多高,就必須用藥治療?
    尿蛋白是怎麼從腎臟中「逃」出來的?腎臟像一個篩子,可以把水分和小分子毒素從網眼裡濾出來,把營養物質蛋白質留在體內。腎臟的網眼叫裂隙孔,寬3-4納米。部分患者將尿蛋白降到了0.17或是0.2左右,還不甘心,非要降到0.15以下,心心念念要把那個向上的箭頭給去掉,沒有意義,白白地勞心勞力、費勁費錢。尿蛋白異常升高後,一定要治療嗎?不一定。
  • 有蛋白尿必須要做腎穿刺?這些情況可不做,2種檢查能代替
    即使都存在蛋白尿,你可能是膜性腎病,也可能是微小病變性腎病,也可能是糖尿病腎病。每種類型的腎病,治療的重點和治療方案是不同的,要做到最高效率的治療,必須要先明確診斷,再說如何用藥。 「治腎病先診斷,診斷不清不用藥」,這是腎病的基本治療理念。
  • 腎病預後看24h蛋白尿還是微量白蛋白?一文幫你弄清,別被忽悠了
    尿常規檢查是腎內科必查的項目之一,檢驗腎功能的情況,有一項指標至關重要,就是蛋白尿。尿液的形成與腎臟組織腎小球和腎小管有關,正常尿液中腎臟幾乎不會濾過出蛋白,當蛋白質漏出來,也就說明腎小球或腎小管出問題了。
  • 比把尿更嚴重是尿少、尿黃、有異味!有這6種情況小心感染!
    別急別急,尿液的顏色正是寶寶身體健康的「晴雨表「,科大大今兒就「給你點顏色」看看~在家給娃做個「尿常規」寶寶尿尿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異樣反應,顏色也是「正統尿中有破了的紅細胞,也可能是腎炎。~5次;◆ 6個月內的寶寶,每日尿20~25次;◆ 6個月~1歲的寶寶,每日尿15~16次;◆ 2~3歲的寶寶,每日尿10次左右。
  • 蛋白尿居高不下?可能是因為這五點!
    有些腎友會有著這樣的疑問:我也有很好的控制蛋白尿,可蛋白尿一直居高不下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解答一下: 蛋白尿居高不下無非有5大原因: 1.有隱性感染 明顯的感染,醫生及患者本人都容易辨別與重視,也會第一時間採取措施。
  • 泡沫尿就是蛋白尿,泡沫越多說明蛋白越多?醫生闢謠:別瞎擔心
    很多朋友在上廁所的時候,喜歡觀察自己的尿液狀況,如果尿液中出現了泡沫,就擔心自己是出現了蛋白尿,腎臟功能出現了問題,但泡沫尿一定就是蛋白尿嗎?泡沫越多,就說明蛋白尿越嚴重嗎?這些說法,都非常的不科學,不嚴謹。
  • 已成為治腎病降蛋白一線好藥的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尤需注意5點!
    周遜 腎內科主任蛋白尿是腎病患者最為常見表現,通俗地講,絕大多數腎功能處於正常狀態的腎病患者治療的主要任何就是「降蛋白」。能起到降蛋白作用的藥物有很多:尿蛋白不太高或較高的慢性腎小球腎炎或IgA腎病及其它腎小球疾病,可將沙坦/普利類藥物作為一線藥物或基礎藥物;尿蛋白達到中等量水平的IgA腎病或達到腎病症候群水平,可將糖皮質激素與環磷醯胺等作為一線藥物或主要藥物。這些一線藥物,也確實發揮了治腎病降蛋白作用及起到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 尿中有較多尿卟啉?如何緩解和預防?以對症調理為主,食療為輔
    本病患者糞中雖亦有大量糞卟啉排出,但原卟啉的含量一般都較低。急性發作時,尿中也可有大量尿卟啉、糞卟啉、ALA和PBG。恢復期可變為正常。普萘洛爾(心得安)能阻抑-ALAase,曾有報告劑量用至100mg,4次/d,能減輕心動過速、腹部不適和焦慮。 治療過程中還應注意水,電解質平衡,有低鈉血症、低氯血症、低鎂血症、水不足或過多等併發症時,需分辨原因適當處理。
  • 科普下尿蛋白定性試驗為蛋白尿的過篩試驗
    近日有關於科普下尿蛋白定性試驗為蛋白尿的過篩試驗的問題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科普下尿蛋白定性試驗為蛋白尿的過篩試驗的具體情況,那麼關於到科普下尿蛋白定性試驗為蛋白尿的過篩試驗的相關信息,小編也是在網上進行了一系列的信息,那麼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下小編所收集到與科普下尿蛋白定性試驗為蛋白尿的過篩試驗相關的信息吧(以下內容來自於網絡非小編所寫,如有侵權請與站長聯繫刪除)(1)試帶法:利用pH指示劑的蛋白誤差原理。
  • 11種降尿蛋白藥物,哪種最好?腎內科醫生給出了答案
    儘量聯合用藥 降低尿蛋白的主要藥物有6類: 1.普利類藥物 常說的ACEI就是它,即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藥名中帶「普利」二字。40年前作為降壓藥問世,隨後應用於腎病治療,有減輕腎臟免疫炎症、降低尿蛋白的作用。
  • 尿常規顯示蛋白尿,是腎出問題了?醫生:剛做完1件事別急著檢查
    蛋白尿顧名思義就是尿液中出現了不該出現的大量蛋白質成分,一般是因為腎小球濾過有問題導致的,於是很多人把出現蛋白尿和腎病畫上等號。但出現蛋白質的原因不僅只有腎病一個原因,也有可能是它引起的。做完劇烈運動別急著做檢查大家在做尿常規之前不要劇烈運動,不然可能會像小馬一樣出現烏龍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