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預後看24h蛋白尿還是微量白蛋白?一文幫你弄清,別被忽悠了

2020-12-05 腎病之友

尿常規檢查是腎內科必查的項目之一,檢驗腎功能的情況,有一項指標至關重要,就是蛋白尿。尿液的形成與腎臟組織腎小球和腎小管有關,正常尿液中腎臟幾乎不會濾過出蛋白,當蛋白質漏出來,也就說明腎小球或腎小管出問題了。

針對不同病理類型腎病導致的尿蛋白,具體檢測的指標也有差異。常做的包括:

尿蛋白、24小時尿蛋白定量、8小時尿蛋白定量、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

這些指標都是反應尿液中蛋白漏出情況,不同時期所側重的指標也不同。

其中24小時尿蛋白定量和微量白蛋白尿是備受關注的兩項指標,有些病友常弄混。

腎病預後究竟是看哪項指標?

當然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這項指標反應的是整體的漏蛋白情況,具體漏出的量,一般來說,蛋白漏出的越多,表明腎小球受損越嚴重,腎功能情況越糟糕。蛋白的持續漏出對腎功能的危害很大,會加速腎衰竭的發生。

那為什麼有時候又要看微量白蛋白尿?

這兩種情況比較特殊:

一、腎病早期沒有明顯的尿液異常時,不存在大量蛋白尿,可以進一步檢查微量白蛋白尿指標,明確腎功能受損情況。白蛋白也是漏出的蛋白中的一項成分,這一點沒必要糾結,微量也就是少量漏出的蛋白尿,由於比較輕微肉眼看不到,需要進一步檢測。

二、特定的病理類型,典型的如糖尿病腎病。長期血糖高主要是會造成腎小球的高濾過和高灌注,從而導致微量蛋白的漏出,早期僅表現為腎小球濾過率升高,腎病3期開始出現尿蛋白的情況,如果出現進一步的惡化,微量白蛋白尿也會發展到大量蛋白尿,這個時候也就開始看24小時尿蛋白的指標。

那檢查了24小時尿蛋白定量還有必要查微量白蛋白嗎?反之亦然?

如果查了24h尿蛋白一般沒必要查微量,查了微量白蛋白也需要查24h尿蛋白定量。但如果由於漏蛋白情況較輕,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測不出來,也可以查8小時尿白蛋白或尿蛋白肌酐比。這兩項尿檢項目能夠揪出非常微量的尿蛋白。

對於持續存在蛋白尿的患者來說,提一點建議:

對於蛋白尿低於1g的患者來說,如果沒有用藥,就要注意日常感染的預防、低蛋白飲食的管理,超過1g包括大量蛋白尿的患者,必須要堅持規範治療,不論是用激素、免疫抑制劑,還是一些特定藥物如普利、沙坦類的,都必須合理應用,維持治療、緩慢減藥更有助於病情的穩定。

其實大家沒必要過於糾結查哪項指標,只要存在尿蛋白,就不能放鬆治療,警惕腎功能惡化的可能。

(註:文章圖片來源見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篩查糖尿病腎病:尿白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到底有啥區別?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糖尿病患者中大約有20%-40%的患者發生糖尿病腎病,這也是糖尿病患者腎衰竭的主要原因。,最近本的檢查是尿常規,檢測有無尿蛋白。這種方式有助於發現明顯的蛋白尿以及其他一些非糖尿病性腎病,但是會遺漏微量白蛋白尿。那麼本文就來說說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白蛋白。糖尿病腎病最早的臨床表現就是微量白蛋白尿。尿液中白蛋白含量極少,20~200ug/min(30~300mg/24h)範圍內的白蛋白尿,就屬於微量白蛋白尿。
  • 微量白蛋白尿130嚴重嗎?腎內科醫生揭曉答案,警惕這種腎病
    漏出的尿蛋白中包括多種成分,通過做尿蛋白組分檢查,可以更明確尿蛋白中的各種成分漏出情況,由此可判斷腎臟受損的部位,是腎小球還是腎小管還是腎間質等或均受損。其中尿蛋白中有一種成分為白蛋白,有些腎友早病情早期檢查發現存在微量蛋白尿,其中漏出的蛋白主要成分就是白蛋白,即微量白蛋白尿。
  • 24h尿蛋白定量和24h尿微量白蛋白的區別?
    24h尿蛋白定量和24h尿微量白蛋白的區別?尿常規是一項再普通不過的檢查,而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可以更準確地反映受檢者的腎臟功能,有利於糖尿病、高血壓、腎功能損害的早發現、早治療。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這兩者24小時尿檢的區別。
  • 為什麼要檢查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
    蛋白尿是腎臟受損的重要指標,降低蛋白尿是治療腎病的基本措施,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定期檢測尿蛋白尤為重要。臨床上檢查尿蛋白多以尿蛋白定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方法進行檢查。那麼它們之間有何區別?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 尿蛋白VS尿微量蛋白,傻傻分不清楚?
    尿蛋白VS尿微量蛋白,傻傻分不清楚?記錄第一次小便的時間,直至第二天的這個時間,為24個小時內的,每一次所有的小便,都放在一個容器裡,混合均勻,然後從中間抽取100-200毫升,化驗後是否屬於蛋白尿。儘管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腎病是否發生的可靠指標,但是單憑一次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結果異常就判定受檢者發生了腎病,這是不準確的。在臨床對腎病的發生做出確診時,通常情況下需要重複做尿常規檢查。
  • 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是不是一回事?糖尿病人應該測哪個呢?
    作者:李青天津市泰達醫院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是不是一回事?糖尿病人應該測哪個呢?二者有關係,但不是一回事,糖尿病人應該先測尿微量蛋白。一、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腎臟是人體的「過濾器」,全身的血液每天都要流經腎臟濾過,將代謝廢物排出體外。
  • 關於腎病必查項目尿微量白蛋白需要注意什麼
    尿微量白蛋白(MAU),簡稱為「微白」——很多腎病朋友的尿檢化驗單上可能就有這一檢查結果——這是一非常重要的化驗檢查。以前醫院很少查這一項目,現在很多醫院都可以查了。  1.為什麼尿微量白蛋白這一檢查在臨床中非常重要呢?
  • 尿蛋白、微量白蛋白傻傻分不清楚?防止尿毒症,2點必須趁早弄清
    今天幫大家來區分下 一、漏出蛋白的「量和成分」不同 先來說說尿蛋白 腎病治療中尿常規中的尿蛋白檢查項目,關鍵的是兩項指標:尿蛋白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
  • 尿微量白蛋白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腎病,還有可能是這20多種原因
    上個月來我院內分泌科門診檢查,彩色B超檢查發現左腎佔位性病變,強化CT檢查診斷左腎惡性腫瘤,行左腎切除術病理檢查診斷左腎癌,左腎切除後尿微量白蛋白檢查正常。 病例2:患者靳某,女,62歲,診斷2型糖尿病5年,診斷糖尿病早期腎病6月,服用纈沙坦治療3月多,尿微量白蛋白持續在100 mg/L~180 mg/L之間波動,效果不佳。患者來我院內分泌門診諮詢,要求調整治療。
  • 24小時蛋白尿篇尿常規、尿培養、24小時蛋白尿別再傻傻分不清
    什麼是24小時蛋白尿  24小時尿蛋白檢測簡單說就是通過收集24小時的全部尿液,來測定其中的蛋白質的含量,進而計算出24小時內的蛋白總量,正常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極微,正常水平在150mg/24h以下。
  • 腎病症候群有哪些特點?在什麼情況下治療預後良好?
    大多數情況下,引起腎病症候群的原因多種多樣,感染、遺傳、免疫等因素都可能引發腎病症候群。 腎病症候群主要特點 1、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是患者最主要的臨床表現,也是腎病症候群的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機制。大量蛋白尿是指成人尿蛋白排出量高於3.5克/天。
  • 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傻傻分不清楚?今天帶您搞懂理清!
    01什麼是尿微量白蛋白?而尿微量白蛋白其實指的就是白蛋白這一項。簡單來說,如果將尿蛋白比作一個班級,而班裡的同學分別來自五湖四海,那微量白蛋白就是班級中來自同一地區且人數最多的一類學生。因此,檢查尿蛋白就是檢查整個班級——這一系列蛋白成分的總體情況。而檢查尿微量白蛋白就是檢查班級中的某類學生——尿蛋白中單獨的白蛋白這一項的情況。
  •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是多少?尿微量白蛋白,相信大部分人都沒有關注過這個問題。這個詞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相當陌生的。尿微量白蛋白是什麼,到底對我們人體有什麼作用。為了讓大家能夠對尿微量白蛋白有一個粗略的了解,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下尿微量白蛋白是什麼,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是多少?尿微量白蛋白是什麼?
  • 糖尿病腎病的6個信號 病情監測要怎麼做
    糖尿病腎病早期六個信號   1、尿中泡沫增多———微量白蛋白尿,早期腎損傷的標誌   對於早期糖腎,推薦檢測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這是目前公認發現尿微量白蛋白最有效的篩查方法。患者需空腹採集清晨首次尿標本。
  • 尿微量白蛋白能自愈嗎?
    一些腎臟疾病的早期,臨床糖尿病出現之前可以出現尿的微量白蛋白增高 如早期的糖尿病、糖尿病腎病以及高血壓引起的高血壓腎損害,還有系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炎,也可以出現尿微量白蛋白尿。出現後繼續進行原發疾病的治療,通過控制以後大部分病人的尿微量白蛋白可以逆轉而恢復正常。
  • 貓咪狗狗臨床上常常出現蛋白尿,其究竟是如何產生的,該如何治療
    足細胞在交錯的足突之間有一個狹縫隔膜,這一層可能是防止蛋白尿最重要的一層。足細胞層的大小和電荷選擇性都可以防止過量的蛋白質過濾,很少有比白蛋白(69000 Da)大的蛋白質或帶負電荷的蛋白質通過狹縫隔膜。絕大多數通過濾過屏障的蛋白質通過內吞作用被近端小管吸收,隨後被溶酶體降解。因為這是一個受體介導的過程,所以存在一個飽和點,使小管以最大容量工作。
  • 腎病好轉,4項尿液指標會發信號,若都有先恭喜你
    腎病時好時壞關鍵要看腎功能的情況,那麼檢驗腎功能的指標有哪些? 尿液相關的檢查是評估腎功能必查的項目之一。一些特定的尿液檢查指標是腎臟損傷的「報警信號」,相反指標穩定也是病情好轉的寫照。
  • 高血壓出現蛋白尿,可能比你想像的嚴重點?
    我知道在他心目中,還沒理解和注意到,高血壓出現了蛋白尿,可能事情真的有點嚴重了!一、什麼是蛋白尿?如果你查過尿常規,或者見過尿常規中有尿蛋白的情況,你就會知道在尿蛋白的患者的尿常規中,尿蛋白一欄會有(+),而你不知道的是,大多數情況下只有每日尿蛋白定量超過150mg時,尿常規中才會顯示(+)。產生尿蛋白的原因有很多,我們今天只討論高血壓引起的蛋白尿。二、高血壓何時出現蛋白尿?
  • 早期發現腎病的4大檢查指標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在腎病的發展過程中,內皮功能障礙最先出現,其次是微量蛋白尿,而後才能檢測到尿蛋白、血清肌酐、腎小球濾過率(GFR)的變化。因此,尿微量蛋白的檢測是評估和發現早期腎損傷的良好指標。由於腎單位受損部位不同,與腎臟結構和功能受損較為密切的微量尿蛋白約有20多種。
  • 還在發愁怎麼降蛋白尿?找準1點,比盲目用藥更有用
    通過這三項指標可了解蛋白流失的情況及腎功能受損的程度。但要進步一判斷腎臟受損的部位,還需要做尿蛋白組分的分析,進一步檢查尿蛋白中的成分。尿蛋白中包含多種蛋白成分,除了白蛋白,還有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N乙醯β-D葡萄糖苷酶(NA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