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病友常說:生病久了,健康是什麼感覺都忘了。
判斷病情是好是壞,身體感受是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檢查相應的指標更準確直觀的評估。腎病時好時壞關鍵要看腎功能的情況,那麼檢驗腎功能的指標有哪些?
尿液相關的檢查是評估腎功能必查的項目之一。一些特定的尿液檢查指標是腎臟損傷的「報警信號」,相反指標穩定也是病情好轉的寫照。
尿液檢測中4大指標,讓你更了解自己的腎功能!
尿白細胞、紅細胞
尿常規化驗單從上往下看首先就能看到尿白細胞、紅細胞這兩項指標及相關檢查指標。尿白細胞出現則表明存在感染的情況,即腎臟炎症反應,紅細胞高倍鏡下超過3個則判定為血尿。
這兩項指標常常被作為最初判斷腎炎的重要指標之一。
腎病發展過程中,也是判斷病情是否穩定的一項重要指標。如果尿檢尿液中白細胞歸於正常,說明腎臟炎症反應得到有效控制,腎功能的損傷減輕。
尿紅細胞減輕說明腎小球濾過功能趨於穩定,紅細胞漏出減少,單純潛血雖然不會對腎功能造成影響。但如果尿蛋白與潛血同時存在,就會成為加速腎衰竭的「禍首」之一,因此潛血的治療也非常重要。
尿微量白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或尿白蛋白肌酐比也是評估腎小球損傷的一項標誌指標。主要檢驗的是白蛋白這項蛋白漏出到尿液的情況,相比尿常規尿蛋白更具有針對性,且一般檢查存在微量的白蛋白就需要注意腎功能的損傷,指標反應更靈敏。
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的情況主要是看尿微量白蛋白尿的表現,而非24小時尿蛋白定量。
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尿持續維持在低於150mg/g,是腎功能好轉的一個跡象,長期保持在30mg/g以下更有助於病情穩定,腎衰竭的風險會更低。
順便說一句,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大多數腎病都會檢查的一項尿蛋白指標,相比於尿微量白蛋白尿,沒有那麼靈敏,但同樣是反應腎功能非常重要的指標。這項指標平時強調的比較多,這裡就不多說。接下來說一項大家不是很了解的指標!
α1微球蛋白
相比前兩項指標,很多人對這項指標觀察不多,了解也不多。α1微球蛋白既反映了腎小球損傷的情況,同時也是判斷腎小管損傷程度的一項指標。屬於腎小管損傷標誌物。
如果這項指標能控制住好轉,說明腎小球、腎小管及腎間質等腎臟組織單位都有所好轉,整體腎功能的情況也趨於穩定。
尿量的多少尤其夜尿
尿量也是判斷腎小球濾過功能很直接的一項指標。對於已發生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基本上都會留取尿液觀察尿量。尿量穩定是腎功能穩的信號之一,且對於已發生腎衰竭甚至尿毒症的患者,如果尿量持續穩定正在1000ml以上,那麼透析的風險也非常小,且仍以好轉的可能。
尿量主要是分為白天排尿和夜晚排尿。
其中夜尿情況也反映出腎功的好壞。一般血壓高、血糖高的腎病患者,夜尿偏多(超過2次),且尿量偏少(低於1000ml),說明腎功能情況不佳,需要注意。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