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出現反覆性蛋白尿,怎麼辦?

2020-12-04 腎病之友

尿蛋白是衡量腎功能好壞的「金指標」之一,蛋白流失的嚴重程度反應了腎臟腎小球的濾過水平的高低。尿蛋白流失得越多表明腎小球受損較嚴重,腎臟整體濾過功能也不是樂觀。

一般評估尿蛋白流失的嚴重程度,通過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情況,可以來判斷。除此之外,還有一項評判標準,常常被忽視,即尿蛋白的穩定性。有些腎病類型尿蛋白比較「頑固」,易出現復發的情況,復發會造成腎功能的反覆損傷,不利於病情的長期穩定,以及防治腎衰竭。

那麼,應對反覆性尿蛋白,如何選擇用藥最好?

一、激素+免疫抑制劑的組合

這對藥物組合尿蛋白的腎友們都不會陌生,大多會用到,也是治療腎病的就經典組合搭配。主要發揮的是抑制腎臟內免疫炎症的作用,調節自身激素代謝紊亂,提升免疫力情況,來穩定腎臟的情況,進而起到降蛋白的作用。對於大多數類型腎病,都能起到強有效的降蛋白作用。不同類型腎病可能起效時間有長有短,快的4周會顯效,還有的患者8周甚至12周尿蛋白會出現明顯下降。

對於激素有抵抗情況的腎友,可以搭配免疫抑制劑,不同類型的腎病,免疫抑制劑選擇上也有差異。

如他克莫司是常用的幾類藥物中比較強效的一類免疫製劑,主要用於微小病變、原發性FSGS、膜性腎病中後期、局灶增生性狼瘡性腎炎等腎病。

環孢素主要是通過抑制免疫系統的活躍,來減輕腎臟的損傷。主要用於特發性膜性腎病、原發性FSGS、微小病變及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等等。

來氟米特,主要用於在狼瘡腎炎、IgA腎病、膜性腎病、糖尿病腎病、血管炎腎損害等相關腎病,發揮調節免疫的作用;

利妥昔單抗原本是治療癌症的靶向藥,目前對於膜性腎病治療比較優秀的一類藥物。

二、沙坦或普利類藥及其他降壓藥

沙坦或普利類藥物屬於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的一種,本身發揮著強效的降壓作用,屬於長效降壓藥。但同時也起到降蛋白的作用,主要是通過降低腎小球濾過膜的通透性,改善腎臟缺血缺氧的情況,從而降低尿蛋白水平,延緩腎臟的硬化、纖維化進程。

對於同時具有高血壓、尿蛋白的腎病,可以使用這類降壓藥,尤其是處於腎病3期之前可以優先考慮。對於已發生腎功能不全的腎友們,服用這類藥物需要考慮肌酐、血鉀、腎功能的情況,不能盲目用藥。

那有些腎友只有頑固尿蛋白,沒有高血壓可以用嗎?也可以用,一般只要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內,即使沒有高血壓也可以服用此類「降壓藥」,注意血壓舒張壓以不低於60,收縮壓不低於90為宜。

可以單獨使用這類藥物,也可以搭配其他降壓藥,控制血壓的穩定,也有助於穩定尿蛋白,起到更積極的作用。

三、激素+中藥或中成藥組合

激素的作用這裡不再多說,主要來講講大家常用到一些蟲草製劑及中成藥。比如某靈膠囊、某水寶等,是常用到的蟲草製劑,這些藥物主要是起到輔助降蛋白的作用,但如果單獨用對降蛋白其實作用有限。還有中成藥類如某益腎膠囊、腎炎康膠囊及某葵膠囊等等,作用甚微。

在中醫降蛋白這方面,主要用到是辯證治療為主,相比中藥發揮的作用有限,一些特色中醫療法反而有一定降蛋白的出色作用,主要是通過調理腎臟內的生存環境,來改善免疫狀態,起到降蛋白、肌酐的作用,比如督灸、藥物、熨帖等傳統療法。

對於尿蛋白出現反覆的情況,及時調整藥物僅僅是一方面,要長期保持尿蛋白穩定,還需要從根本上明確病理類型,同時注意用藥期間的護理,及腎臟功能的修復。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微量白蛋白尿130嚴重嗎?腎內科醫生揭曉答案,警惕這種腎病
    其中尿蛋白中有一種成分為白蛋白,有些腎友早病情早期檢查發現存在微量蛋白尿,其中漏出的蛋白主要成分就是白蛋白,即微量白蛋白尿。那麼,微量蛋白尿嚴重嗎?對腎功能的影響大嗎?有很多人覺得微量蛋白尿可能不是很嚴重,正常人也有輕微的尿蛋白。
  • 篩查糖尿病腎病:尿白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到底有啥區別?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糖尿病患者中大約有20%-40%的患者發生糖尿病腎病,這也是糖尿病患者腎衰竭的主要原因。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中推薦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進行1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eGFR評估(證據級別:B),這種篩查方式有助於發現早期腎臟損傷,並鑑別其他一些常見的非糖尿病性腎病。以下情況應考慮非糖尿病腎病並及時轉診至腎臟專科:活動性尿沉渣異常(血尿、蛋白尿伴血尿、管型尿)、短期內eGFR迅速下降、不伴視網膜病變(特別是1型糖尿病)、短期內UACR迅速增高或腎病症候群。
  • 腎病預後看24h蛋白尿還是微量白蛋白?一文幫你弄清,別被忽悠了
    針對不同病理類型腎病導致的尿蛋白,具體檢測的指標也有差異。常做的包括:尿蛋白、24小時尿蛋白定量、8小時尿蛋白定量、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這些指標都是反應尿液中蛋白漏出情況,不同時期所側重的指標也不同。
  • 高血壓出現蛋白尿,可能比你想像的嚴重點?
    我知道在他心目中,還沒理解和注意到,高血壓出現了蛋白尿,可能事情真的有點嚴重了!一、什麼是蛋白尿?產生尿蛋白的原因有很多,我們今天只討論高血壓引起的蛋白尿。二、高血壓何時出現蛋白尿?並不是每個高血壓都會出現蛋白尿,但蛋白尿是高血壓患者出現腎損害以後的常見診斷依據之一。
  • 關於腎病必查項目尿微量白蛋白需要注意什麼
    因為,微量蛋白的檢測是早期發現腎病敏感、可靠的診斷指標。通過尿微量白蛋白的數值,結合發病情況、症狀以及病史陳述就可以較為準確的診斷病情,判斷病情進入哪個階段。  2.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參考值是多少?  人體代謝正常情況下,尿中的白蛋白極少,具體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過30mg(<3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
  • 尿微量白蛋白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腎病,還有可能是這20多種原因
    1984年有學者在白種人的研究中發現, 1型糖尿病患者9年內由微量白蛋白尿發展為顯性腎病(大量蛋白尿)的比例為80%。此後對非白種人種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發現,與1型糖尿病相似,微量白蛋白尿對2型糖尿病顯性腎病也有很高的預測價值。 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常見的疾病和影響因素 雖然尿微量白蛋白增高是糖尿病早期腎病的標誌,但是,尿微量白蛋白增高不等於糖尿病早期腎病。
  • 出現蛋白尿就是腎病了?未必,或與這3類情況有關
    蛋白尿指的是尿蛋白含量超標的尿液,最為典型的表現就是尿中出現泡沫。在很多人眼裡,尿中有泡沫的就是蛋白尿,就是預示著腎臟健康出現了問題。這種想法太過於片面了,並不是尿液中有氣泡就肯定是蛋白尿,以下這三種情況都是正常的現象,沒必要太過於擔心。
  • 尿蛋白VS尿微量蛋白,傻傻分不清楚?
    尿蛋白VS尿微量蛋白,傻傻分不清楚?記錄第一次小便的時間,直至第二天的這個時間,為24個小時內的,每一次所有的小便,都放在一個容器裡,混合均勻,然後從中間抽取100-200毫升,化驗後是否屬於蛋白尿。儘管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腎病是否發生的可靠指標,但是單憑一次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結果異常就判定受檢者發生了腎病,這是不準確的。在臨床對腎病的發生做出確診時,通常情況下需要重複做尿常規檢查。
  • 貓咪狗狗臨床上常常出現蛋白尿,其究竟是如何產生的,該如何治療
    比較蛋白尿的診斷試驗白蛋白是絕大多數蛋白尿病例中存在的主要蛋白,而絕大多數蛋白尿商業試驗檢測的都是白蛋白。當尿中的白蛋白超過0.30 g/L時,就會出現蛋白尿。尿白蛋白濃度和尿總蛋白濃度數據相似,兩者無明顯差異。下面的測試應該相互補充。傳統的「試紙」比色法該試驗對白蛋白最敏感,但可檢測其他蛋白。這通常是第一次用於檢測白蛋白的篩選試驗。
  • ​8問8答,掌握單克隆丙球蛋白病腎病
    單克隆丙球蛋白病腎病(MGRS)是由非惡性或惡化前期的B細胞或漿細胞克隆分泌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引起的一組腎臟疾病。MGRS相關性腎病的病理有多種表現形式,包括免疫球蛋白沉積病(MIDD),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積增生性腎小球腎炎(PGNMID),單克隆丙種球蛋白病C3腎小球病,輕鏈近端腎小管病變(Fanconi綜合症)等。
  • 為什麼要檢查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
    蛋白尿是腎臟受損的重要指標,降低蛋白尿是治療腎病的基本措施,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定期檢測尿蛋白尤為重要。臨床上檢查尿蛋白多以尿蛋白定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方法進行檢查。那麼它們之間有何區別?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 腎病患者尿蛋白3+怎麼辦?4種情況,有效治療措施各不相同
    當腎病患者檢查發現尿蛋白3+時,會有如下四種情況,可分別採取相應治療措施。1.尿蛋白太高當尿常規出現尿蛋白3+時,通常都提示尿中蛋白漏出較多,即腎病患者的尿蛋白太高。應進一步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其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結果可能≥3.5克,即腎病症候群水平的蛋白尿(也叫大量蛋白尿)。此時,還應該做其它相關檢查,如血漿白蛋白、血脂、肝腎功能及免疫功能等檢查。如若是首診的腎病患者,還應做排除繼發性腎臟病的相關檢查,必要時需做腎穿刺檢查以明確臨床與病理診斷。
  • 體檢單上查出蛋白尿,意味腎嚴重受損?提醒:真正要擔心是這個
    根據臨床數據研究證實,慢性腎病早期最容易出現的症狀就是「蛋白尿」,也就是說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物質,而且蛋白尿也是造成腎病發展至腎衰竭的獨立危險因素!長期大量出現的蛋白尿,會造成腎小球高濾過,促使腎小球不斷硬化,導致腎功能持續下降。所以慢性腎病患者十分在意「尿蛋白」的檢查數值,當發現尿蛋白升高,出現+號時,就會擔心自己是出現了腎衰竭!蛋白尿+,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的一般恐怖!
  • 24小時蛋白尿篇尿常規、尿培養、24小時蛋白尿別再傻傻分不清
    什麼是24小時蛋白尿  24小時尿蛋白檢測簡單說就是通過收集24小時的全部尿液,來測定其中的蛋白質的含量,進而計算出24小時內的蛋白總量,正常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極微,正常水平在150mg/24h以下。
  • 尿常規顯示蛋白尿,是腎出問題了?醫生:剛做完1件事別急著檢查
    蛋白尿顧名思義就是尿液中出現了不該出現的大量蛋白質成分,一般是因為腎小球濾過有問題導致的,於是很多人把出現蛋白尿和腎病畫上等號。但出現蛋白質的原因不僅只有腎病一個原因,也有可能是它引起的。做完劇烈運動別急著做檢查大家在做尿常規之前不要劇烈運動,不然可能會像小馬一樣出現烏龍事件。
  • 有蛋白尿必須要做腎穿刺?這些情況可不做,2種檢查能代替
    慢性腎病種類較多,且發病機制複雜,這些特性無疑增加了病情的治療難度。在臨床上,我們可以發現每位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大致相同,指標升高也相似,但最終確診的病理類型卻存在差異。 即使都存在蛋白尿,你可能是膜性腎病,也可能是微小病變性腎病,也可能是糖尿病腎病。
  • 壁虎醫生:腎友除了控住蛋白尿、肌酐,這3點也很關鍵!
    但並非所有腎病患者在有生之年都會進展到腎衰竭,腎病早期腎功能具有強大的代償性,自身可以「消化」掉部分損傷,中後期尤其是腎功能不全階段,則是整個腎病的轉折點,不少患者出現多種併發症,腎功能開始加速走下坡路。 整個腎病發展過程中,有一些症狀和指標,既反映出腎功能的變化,又影響著病情的發展,至關重要。其中蛋白尿和血肌酐就是備受重視的「焦點」性指標。
  • 上海腎臟周 | 生理性蛋白尿只是「過客」,病理性則需及時就診
    蛋白尿與泡沫尿並不能劃等號,而是互有交集。有一些蛋白尿不會表現為泡沫尿,而出現泡沫尿也不一定就有問題。排尿過急或排尿時站立過高,尿液強力衝擊液面,使得空氣和尿液充分混合,從而出現泡沫尿;飲水過少、出汗過多、腹瀉等情況下,人體因嚴重脫水,血容量不足而引起的尿液明顯濃縮,尿液成分發生相對變化,也可出現泡沫尿。這時的泡沫尿僅是泡沫尿,而不是蛋白尿。
  • lga腎病是什麼意思 lga腎病都有什麼表現 - 三九養生堂
    相信大家對於腎病是非常熟悉的,但是腎病的種類不同,所出現的症狀也是不一樣的。生活中,有的人會被檢出lga腎病,這是什麼意思呢?小編給大家講講lga腎病是什麼意思、lga腎病分幾級以及lga腎病的症狀有哪些。一起了解一下吧。
  • 尿潛血3+,沒有症狀的血尿是怎麼回事?與蛋白尿,哪個更嚴重?
    小鄧,今天27歲,上個月體檢時,發現體檢單上出現了隱血3+,是所有指標中最異常的。聽同事說,這樣的情況是說明出現了血尿,可是小鄧心想自己的尿液根本就不紅啊。左思右想,小鄧不放心,就來看門診。仔細看了他以前的體檢單,半年前尿檢就出現了尿蛋白+,只是沒有什麼不舒服的症狀,小鄧就認為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