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是衡量腎功能好壞的「金指標」之一,蛋白流失的嚴重程度反應了腎臟腎小球的濾過水平的高低。尿蛋白流失得越多表明腎小球受損較嚴重,腎臟整體濾過功能也不是樂觀。
一般評估尿蛋白流失的嚴重程度,通過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情況,可以來判斷。除此之外,還有一項評判標準,常常被忽視,即尿蛋白的穩定性。有些腎病類型尿蛋白比較「頑固」,易出現復發的情況,復發會造成腎功能的反覆損傷,不利於病情的長期穩定,以及防治腎衰竭。
那麼,應對反覆性尿蛋白,如何選擇用藥最好?
一、激素+免疫抑制劑的組合
這對藥物組合尿蛋白的腎友們都不會陌生,大多會用到,也是治療腎病的就經典組合搭配。主要發揮的是抑制腎臟內免疫炎症的作用,調節自身激素代謝紊亂,提升免疫力情況,來穩定腎臟的情況,進而起到降蛋白的作用。對於大多數類型腎病,都能起到強有效的降蛋白作用。不同類型腎病可能起效時間有長有短,快的4周會顯效,還有的患者8周甚至12周尿蛋白會出現明顯下降。
對於激素有抵抗情況的腎友,可以搭配免疫抑制劑,不同類型的腎病,免疫抑制劑選擇上也有差異。
如他克莫司是常用的幾類藥物中比較強效的一類免疫製劑,主要用於微小病變、原發性FSGS、膜性腎病中後期、局灶增生性狼瘡性腎炎等腎病。
環孢素主要是通過抑制免疫系統的活躍,來減輕腎臟的損傷。主要用於特發性膜性腎病、原發性FSGS、微小病變及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等等。
來氟米特,主要用於在狼瘡腎炎、IgA腎病、膜性腎病、糖尿病腎病、血管炎腎損害等相關腎病,發揮調節免疫的作用;
利妥昔單抗原本是治療癌症的靶向藥,目前對於膜性腎病治療比較優秀的一類藥物。
二、沙坦或普利類藥及其他降壓藥
沙坦或普利類藥物屬於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的一種,本身發揮著強效的降壓作用,屬於長效降壓藥。但同時也起到降蛋白的作用,主要是通過降低腎小球濾過膜的通透性,改善腎臟缺血缺氧的情況,從而降低尿蛋白水平,延緩腎臟的硬化、纖維化進程。
對於同時具有高血壓、尿蛋白的腎病,可以使用這類降壓藥,尤其是處於腎病3期之前可以優先考慮。對於已發生腎功能不全的腎友們,服用這類藥物需要考慮肌酐、血鉀、腎功能的情況,不能盲目用藥。
那有些腎友只有頑固尿蛋白,沒有高血壓可以用嗎?也可以用,一般只要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內,即使沒有高血壓也可以服用此類「降壓藥」,注意血壓舒張壓以不低於60,收縮壓不低於90為宜。
可以單獨使用這類藥物,也可以搭配其他降壓藥,控制血壓的穩定,也有助於穩定尿蛋白,起到更積極的作用。
三、激素+中藥或中成藥組合
激素的作用這裡不再多說,主要來講講大家常用到一些蟲草製劑及中成藥。比如某靈膠囊、某水寶等,是常用到的蟲草製劑,這些藥物主要是起到輔助降蛋白的作用,但如果單獨用對降蛋白其實作用有限。還有中成藥類如某益腎膠囊、腎炎康膠囊及某葵膠囊等等,作用甚微。
在中醫降蛋白這方面,主要用到是辯證治療為主,相比中藥發揮的作用有限,一些特色中醫療法反而有一定降蛋白的出色作用,主要是通過調理腎臟內的生存環境,來改善免疫狀態,起到降蛋白、肌酐的作用,比如督灸、藥物、熨帖等傳統療法。
對於尿蛋白出現反覆的情況,及時調整藥物僅僅是一方面,要長期保持尿蛋白穩定,還需要從根本上明確病理類型,同時注意用藥期間的護理,及腎臟功能的修復。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