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單上查出蛋白尿,意味腎嚴重受損?提醒:真正要擔心是這個

2020-12-04 醫說健康

一個健康的人體內,有兩顆腎臟分布在下腹腔兩側。很多人受到保健品宣傳、中醫養生的影響,都錯誤地認為腎是主導「性」的器官。

但實際上,腎臟功能和性沒有本質聯繫,它真正的作用就是排毒、平衡,通過其生成尿液,維持體內水電解質、血壓平衡。

從臨床角度來看,腎臟的基本作用就是生成尿液!而在腎臟檢查的過程中,最基本檢查就是「尿檢」。

根據臨床數據研究證實,慢性腎病早期最容易出現的症狀就是「蛋白尿」,也就是說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物質,而且蛋白尿也是造成腎病發展至腎衰竭的獨立危險因素!

長期大量出現的蛋白尿,會造成腎小球高濾過,促使腎小球不斷硬化,導致腎功能持續下降。所以慢性腎病患者十分在意「尿蛋白」的檢查數值,當發現尿蛋白升高,出現+號時,就會擔心自己是出現了腎衰竭!

蛋白尿+,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的一般恐怖!

蛋白尿在臨床上分為兩種情況,一種為生理性蛋白尿,通常出現在高蛋白飲食、精神激動以及劇烈運動後的人身上,這種暫時性的蛋白尿其實不需要過度擔心。

真正需要提高警惕的,就是慢性腎病患者出現的蛋白尿,在一般情況下,蛋白尿最多只有4個加號;

而蛋白尿加號出現得越多,則就說明症狀也會越嚴重。但是,在臨床治療腎病的過程中,尿蛋白的檢查實際並沒有想像一般重要。因為尿常規的幹擾因素眾多,尿蛋白總定量評價的標準,並不是一次的尿常規檢查,醫生更看重24小時的蛋白尿定量!

所以,真正需要患者警惕起來的,其實就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

這種才不容易受到飲水、尿量多少的影響,正常人在24小時的尿蛋白定量小於150mg,通常都是在40-80mg之間。偶爾一次發生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標,也不能被診斷為腎病;只有在經過多次檢查,三次以上24小時內尿蛋白都超過了正常範圍,才能判斷時腎臟發生了病變!

另外,尿蛋白本身其實並不能準確地反映出腎臟的損傷程度,也不能作為療效好壞的判斷標準。尿常規僅僅是輔助診斷的檢查手段,之所以出現頻率較高,就是因為尿常規檢查更加方便快捷,而且最主要的是價格便宜!

除了要觀察尿蛋白之外,患者還需要血管查看血漿白蛋白!

對於腎病患者,特別是有腎病症候群的患者,一定要學會觀察血漿白蛋白的穩定情況。因為長期存在的蛋白尿,極容易造成血漿白蛋白降低,誘發低白蛋白血症。

這不僅會造成高度水腫,還可能發展為心肺功能衰竭、深靜脈血栓、免疫力低下等多個問題!

其實對於腎病的臨床檢查手段有很多,尿蛋白只是身體發出的警告信號之一。

但是,已經出現慢性腎病的患者,尿蛋白持續升高卻是危險情況,應積極和主治醫生溝通,調理治療方案,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和惡化,給身體造成更大的影響。

相關焦點

  • 體檢查出尿隱血陽性,是腎臟出了大毛病嗎?如何看待尿常規指標
    小李最近參加體檢,在尿常規檢查時查出了尿隱血陽性,後面還有一個加號。這個異常指標讓小劉幾天來茶飯不香,覺得自己尿裡面有血,一定是得了嚴重的腎病了。對於腎病診斷來說,尿液檢查的確是個簡單、方便和靈敏的方法。據統計,慢性腎病的患病率已接近10%,要想知道自己是否得了腎病,一般來講只要做個尿檢就知道了。
  • 體檢查出腎錯構瘤,別驚慌!大於4釐米需手術
    張先生在單位做體檢,B超檢查發現其左腎長了個腫物,已有2釐米大小,醫生說是錯構瘤。這可把張先生嚇壞了,幾乎一夜未眠,第二天就拿著體檢報告到醫院就醫了。腎錯構瘤——這個疾病對很多人來說是陌生的,不過近幾年在體檢中有越來越多人被查出。這是怎樣的一種疾病?對身體有多大的危害?聽聽泌尿專家為讀者解讀。
  • 尿潛血3+,沒有症狀的血尿是怎麼回事?與蛋白尿,哪個更嚴重?
    體檢是對身體健康一個檢測,定期體檢,實時監測身體變化。有病變徵兆,可以及時調整生活方式,採取治療手段。那麼對於體檢單上的指標,你認真看過嗎?看的懂嗎?小鄧,今天27歲,上個月體檢時,發現體檢單上出現了隱血3+,是所有指標中最異常的。
  • 有蛋白尿必須要做腎穿刺?這些情況可不做,2種檢查能代替
    在臨床上,我們可以發現每位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大致相同,指標升高也相似,但最終確診的病理類型卻存在差異。 即使都存在蛋白尿,你可能是膜性腎病,也可能是微小病變性腎病,也可能是糖尿病腎病。每種類型的腎病,治療的重點和治療方案是不同的,要做到最高效率的治療,必須要先明確診斷,再說如何用藥。
  • 微量白蛋白尿130嚴重嗎?腎內科醫生揭曉答案,警惕這種腎病
    漏出的尿蛋白中包括多種成分,通過做尿蛋白組分檢查,可以更明確尿蛋白中的各種成分漏出情況,由此可判斷腎臟受損的部位,是腎小球還是腎小管還是腎間質等或均受損。其中尿蛋白中有一種成分為白蛋白,有些腎友早病情早期檢查發現存在微量蛋白尿,其中漏出的蛋白主要成分就是白蛋白,即微量白蛋白尿。
  • 尿常規顯示蛋白尿,是腎出問題了?醫生:剛做完1件事別急著檢查
    人體的尿液組成成分就是95%的水和5%的其他物質,尿液是經過腎臟過濾後產生的,因此尿液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應出腎臟的健康問題。蛋白尿顧名思義就是尿液中出現了不該出現的大量蛋白質成分,一般是因為腎小球濾過有問題導致的,於是很多人把出現蛋白尿和腎病畫上等號。
  • 腎功能不好要做哪些檢查?這3項必查,不用糾結
    紅細胞、白細胞偏高說明存在炎症情況,具體是腎臟炎症還是尿路炎症,需要進一步檢查。而尿蛋白、尿比重的變化可以直接反應出腎臟的情況。尿蛋白存在+呈陽性,尿比重升高都提示腎臟出了問題。 當然也要排除一過性尿蛋白的問題,也就是生理因素如吃太多高蛋白食物、檢查前劇烈運動等等導致尿檢異常。
  • 降蛋白尿常見4個誤區,腎友注意避開,可有效降低腎衰竭
    尿蛋白的治療涉及到多個方面,需要系統的治療,進行調節免疫抑制治類的同時,也要重視腎小球受損的情況加以修整,同時也不能忽視日常因素對尿蛋白的持續影響。腎病存在易反覆的特性導致尿蛋白容易出現復發,但大多數患者通過系統治療,也能降到理想的指標。
  • 為什麼體檢都要做尿檢?尿檢什麼是做最好
    現在又到了體檢的時候,每年體檢的時候,尿檢都是必須的,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體檢一定要做尿常規,其實尿檢是可以查出很多疾病。與尿檢相關的這些疾病你知道嗎?尿檢一般什麼是做最好?關於尿檢的這些常識我們一起來看看。
  • 拿到尿常規化驗單就一臉懵,莫慌!醫生教你看懂它 - 新京報
    創意製圖/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體檢時抽血、便檢、尿常規,是三大常規檢查項目。其中,尿常規檢查可以直接、迅速地反映泌尿系統、腎臟代謝等情況。定期做尿常規檢查,對於及時發現泌尿系統疾病、腎臟損傷等問題,有著較強的參考價值和臨床意義。
  • 24小時尿蛋白檢查,地位升級↑ 留24小時尿成為腎友必備技能
    腎友們在微信上諮詢我蛋白尿的治療方案時,說自己尿蛋白有多少多少,有的說加號(+),有的說mg/g或是mg/mmol,有的說多少克,說什麼的都有。還有的直接扔給我一個尿蛋白數字(比如問蛋白195怎麼辦),讓我猜它是哪項檢查?尿蛋白的檢查項目最好還是統一一下,用最準確的指標比較好。
  • 壁虎醫生:腎友除了控住蛋白尿、肌酐,這3點也很關鍵!
    其中蛋白尿和血肌酐就是備受重視的「焦點」性指標。 蛋白尿是貫穿於整個腎病發展過程的典型症狀,從早期到晚期影響著腎功能的發展,不容忽視。相比於蛋白尿的靈敏性 ,血肌酐反應則較遲鈍,一般到腎病中期才有明顯升高,因此不宜做早期判斷腎功能的情況,但卻是衡量腎病中後期的重要指標,尤其是判斷腎衰竭、尿毒症不可少的指標。
  • 尿常規報告單怎麼看?一文教你輕鬆讀懂
    好多患者在體檢時會檢查尿常規,但是拿到了結果卻一臉茫然,看不懂,今天我們來教教大家如何看懂尿常規報告。腎小管分泌氫離子與腎小球濾過的鈉離子交換,從而影響人體尿液的酸鹼度。04 蛋白質尿蛋白也是泌尿外科醫生非常關注的一項,通常來講,我們腎臟對血液中的蛋白是可以重新吸收的,常規檢查裡很難測到尿中的蛋白,但是當腎臟的功能受損時,我們的腎臟(近曲小管)對蛋白無法進行重吸收,或者是當血液中的蛋白超出了腎臟重吸收的能力時,我們血液中的蛋白就會流到我們的尿液中
  • 醫生勸告:四大惡習最傷腎
    說起尿毒症,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尿毒症是由於腎病的發展而來的,腎病現在越來越年輕化了,這跟我們的日常的行為,跟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為什麼尿毒症年齡越來越年輕?醫生勸告:四大惡習最傷腎。
  • 大便隱血查出腫瘤 這些體檢莫輕視
    來聽聽親身體驗過的網友們現身說法:許多人常常由於害羞、難受或怕麻煩放棄這些體檢項目,「年紀輕輕,上廁所很正常也很規律,不會有大問題的如果真的等到出現明顯的症狀,可能疾病已經進展到嚴重的地步,到時可能就追悔莫及了。」這些體檢「小項目」究竟有什麼作用?1.大便常規+便潛血試驗顧名思義便潛血試驗是用來檢查糞便中隱匿的紅細胞或血紅蛋白的一項試驗,由於要留取大便標本,很多人怕髒都選擇放棄該項體檢項目。
  • 腎病預後看24h蛋白尿還是微量白蛋白?一文幫你弄清,別被忽悠了
    尿常規檢查是腎內科必查的項目之一,檢驗腎功能的情況,有一項指標至關重要,就是蛋白尿。尿液的形成與腎臟組織腎小球和腎小管有關,正常尿液中腎臟幾乎不會濾過出蛋白,當蛋白質漏出來,也就說明腎小球或腎小管出問題了。
  • 還在發愁怎麼降蛋白尿?找準1點,比盲目用藥更有用
    通過這三項指標可了解蛋白流失的情況及腎功能受損的程度。但要進步一判斷腎臟受損的部位,還需要做尿蛋白組分的分析,進一步檢查尿蛋白中的成分。尿蛋白中包含多種蛋白成分,除了白蛋白,還有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N乙醯β-D葡萄糖苷酶(NAG)等。
  • 尿蛋白2+、潛血2+病情嚴重嗎?腎內科醫生說的很直白
    案例分析:一腎友留言:醫生,剛剛查出尿蛋白2+、潛血2+,指凹性水腫,但肌酐89正常,病情嚴重嗎?先來一一看看每項指標,對腎功能的影響!接著上面病例分析:尿蛋白2+,一般對應24小時尿蛋白定量在1-3.5g之間,潛血2+表明腎臟炎症非常活躍,已出現嚴重水腫說明腎臟調節水鈉平衡的作用失衡。肌酐處於正常值,表明腎功能受損低於50%,腎病處於3期之前,病情並不是最嚴重,及時治療還有恢復的可能。
  • 體檢查出轉氨酶偏高,多半是肝臟受損了,怎樣做能保肝降酶?
    體檢查出轉氨酶升高,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情況。導致轉氨酶升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熬夜、喝酒、暴飲暴食、濫用藥物等,但最為常見的還是肝病。轉氨酶是判斷肝臟是否健康的參考標準,是肝臟健康的晴雨表。若本身就患有肝炎等肝病,複查肝功能時發現,轉氨酶一直高於正常水平,哪怕是只高了一點,在100之內徘徊,也要高度警惕。轉氨酶持續升高,表明肝細胞在持續受損,發展成為肝硬化和肝癌的機率會大幅升高。轉氨酶升高,如何保肝降酶?
  • 尿蛋白2+嚴重嗎?會腎衰竭嗎?腎內科醫生的解答讓人欣慰
    尿常規檢查是體檢時必查項目之一。有一些常見的慢性病,可通過尿液相關檢查提前發現,幫助篩查。其中慢性腎臟病就是其中之一。腎病早期往往並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因此定期體檢是發現腎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腎臟是形成原尿的器官之一,因此尿液檢查一旦發生異常,常常與腎臟病掛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