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到多高,就必須用藥治療?

2020-12-05 腎病之友

尿蛋白是怎麼從腎臟中「逃」出來的?

腎臟像一個篩子,可以把水分和小分子毒素從網眼裡濾出來,把營養物質蛋白質留在體內。

腎臟的網眼叫裂隙孔,寬3-4納米。實際上,少量的小分子蛋白質也可以從孔裡跑出來,所以健康人也是有尿蛋白的,只是比較少,正常人24小時尿蛋白定量通常在0.04-0.08g,正常範圍內。

很早以前人們就發現,尿蛋白高到一定程度的人,往往是因為網眼出現了破損。高到什麼程度呢?大約是0.15g左右,所以將0.15g定為24小時尿蛋白的高限。

這個高限數值並不是嚴格的,指的是0.15「左右」。比如0.14一定是健康嗎?0.16一定是病態嗎?都不一定。部分患者將尿蛋白降到了0.17或是0.2左右,還不甘心,非要降到0.15以下,心心念念要把那個向上的箭頭給去掉,沒有意義,白白地勞心勞力、費勁費錢。

尿蛋白異常升高後,一定要治療嗎?

不一定。

如果沒有超過0.3g,那麼還有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腎臟的網眼壓力過大,漏出的蛋白質多了點。這部分人要少吃鹽來降低血壓和腎臟網眼的壓力,清淡飲食、規律運動,有助於把蛋白質留在體內,降低尿蛋白。

這時即使是病理性的蛋白尿,也不建議隨意用藥。尿蛋白超標一點點,危害很小,可能比藥物副作用的危害更小。可以用中醫方法調理臟腑功能,不建議用副作用明顯的藥物。

什麼時候就必須用藥了?

如果尿蛋白超過了0.5g,那麼就有治療的必要了。尿蛋白若達到了這個程度,長期下去,漏出的蛋白質越來越多、腎臟網眼越來越大、腎小管間質受損越來越重,就有發生腎衰竭的風險,必須用藥物進行控制。

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糖尿病、高血壓患者,那麼尿蛋白即使只有輕微升高(可能不足0.3g),也要立刻治療。這類患者發生腎損害時,網眼受損很輕,尿蛋白不明顯,但是尿微量白蛋白已經明顯升高,腎小管間質已經受損,如果不進行控制,數年時間內即可進展到尿毒症。

相關焦點

  • 尿蛋白多高,需要用藥?這幾類降尿蛋白藥物必須知道!
    一般來說,尿蛋白量越大,腎損傷就越嚴重。 一 尿蛋白升高多少時需要用藥? 2、如果尿蛋白超過了0.5g,那麼就有治療的必要了。尿蛋白若達到了這個程度,長期下去,漏出的蛋白質越來越多、腎小管間質受損越來越重,就有發生腎衰竭的風險,必須用藥物進行控制。
  • 尿蛋白系列之6:從尿蛋白看腎病的輕重,以及未來病情的發展
    大部分蛋白尿患者的治療目標,是將24小時尿蛋白定量降到0.5g以下。如果進行常規治療後,尿蛋白仍在1g以上,很多種腎病就要考慮使用免疫抑制劑(包括糖皮質激素)進行免疫治療了,比如潑尼松、甲潑尼龍、環磷醯胺、環孢素、他克莫司、嗎替麥考酚酯、來氟米特等等。 重度蛋白尿,基本都是腎病症候群,尿蛋白對腎功能的損傷很明顯。重度蛋白尿患者需要糖皮質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劑治療,並進行抗凝、降脂、利尿等治療。
  • 注意:2件事傷腎還會升尿蛋白,不重視小心被腎衰竭盯上
    這個過程是尿蛋白的過程,但同時也是腎臟損傷的過程。 濾過膜孔隙越來越大,尿蛋白不斷升高,也意味著受損的腎小球也越來越多。無疑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因此治療腎病必須控制尿蛋白水平,但同時保護腎小球也至關重要。
  • 尿蛋白下降後就高枕無憂了?還要堅持做好5件事,腎病患者需謹記
    尿蛋白降低後,患腎病者還需堅持做好哪幾件事?1、堅持以前的治療方案尿蛋白降低後無論之前選擇哪種治療方案,需堅持用以前的藥物和用藥劑量,根據病情判定用藥時間。如足量足療程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腎病綜合症時,短則用藥4~6個星期,長則好幾個月,等病情逐漸好轉後,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好用藥劑量。
  • 尿蛋白3 尿蛋白3嚴重嗎
    尿蛋白3是一種嚴重的腎臟疾病了,一般已經是嚴重的腎臟問題了需要及時的治療了,那麼尿蛋白3的原因都有哪些呢?尿蛋白3嚴重嗎?尿蛋白3其實已經告訴我們身體內的代謝系統紊亂了。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尿蛋白3的危害很大了,一般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可能腎臟就會出現問題,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出現腎衰竭。那麼具體應該怎麼樣來調節尿蛋白3呢?
  • 尿蛋白是什麼 出現尿蛋白一定要這樣做
    很多人通過尿液來檢查身體的情況,有的人認為尿蛋白就是腎臟出現了問題,因此一旦尿液檢測中出現尿蛋白就會很緊張,那麼,尿蛋白是什麼?尿蛋白高是怎麼回事?尿蛋白治療方法有哪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尿蛋白是什麼尿液是檢測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方法,尿蛋白是尿液中出現蛋白成分的一種症狀。
  • 尿蛋白、微量白蛋白傻傻分不清楚?防止尿毒症,2點必須趁早弄清
    尿常規是腎病治療過程中必須要檢查的一個項目,有些尿液檢測項目更是反應腎功能的「金指標」。其中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這兩項指標是腎病治療中最為關鍵的兩項指標,能夠準確反應出不同腎病腎功能的情況。 但也常有腎友疑惑,不都是檢查尿蛋白的指標,這倆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還得查兩次,那麼麻煩?
  • 臨漳縣尿蛋白2.8g去哪家醫院看比較好
    腎病存在易反覆的特性導致尿蛋白容易出現復發,但大多數患者通過系統治療,也能降到理想的指標。今天河南譽美腎病醫院就來和大家講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但有少部分患者,開始用藥是從十幾克降到了幾克,但再降速度就變慢了。還有少數患者用藥後效果達不到,開始加藥或換藥,治療走了不少彎路。
  • 降尿蛋白快的藥就是好藥?答案恰恰相反
    經常有腎病患者在用藥治療的第二天就問大夫: 「吃藥了怎麼我尿裡的泡沫還是很多啊?」 「怎麼腿上還是有水腫啊?」 還有部分患者用藥兩三天後,感覺病情沒有好轉,於是擅自停藥。
  • 尿蛋白偏高是怎麼回事,控制蛋白質攝入可行嗎,如何治療
    很多人現在變得生活富裕了之後就開始了各種吃各種喝,最終導致自己出現「三高」的問題,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當然也有其他很多疾病也會出現,比如說尿蛋白高,這是怎麼回事呢。什麼是尿蛋白高經過諮詢醫生專家可以知道其實人的尿液裡是不含蛋白質的,或者可以說是只含有微量的一些蛋白質,如果我們的腎臟發生一些病變的時候,腎臟的過濾功能就會降低。
  • 尿蛋白 vs 血肌酐:二者是啥關係?誰對腎病最重要?
    尿蛋白和血肌酐,可以說是慢性腎臟病最重要的兩項指標,許多腎友搞不清楚它倆是什麼關係,以及哪個是最重要的重點。1. 尿蛋白升高,會引起肌酐升高尿蛋白高了,說明腎臟有炎症,這種炎症和平時說的感染、發炎不一樣,是自身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出現了免疫炎症。
  • 降尿蛋白與副作用均較強:雷厲風行的中藥免疫抑制劑
    雷公藤可增加感染風險,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雷公藤的感染風險在免疫抑制劑中是比較小的,治療腎病的復發率和進展風險都會更小一點。缺點:雷公藤有性腺毒性(長期使用可引起不孕不育),對於有生育需求的患者要避開或是短期應用。對於中藥免疫抑制劑的應用,下面分病種來看。
  • 哪幾項抽血檢查決定腎病用藥和療效?這幾項抽血檢查很關鍵,筆記做...
    哪幾個抽血檢查決定腎病如何用藥和療效?根據檢測結果,結合腎臟彩超以及病史,還有CT,來診斷慢性腎臟病分期、急性腎損傷以及腎衰竭等,為制定治療方案和判斷預後提供重要依據。  2、血漿白蛋白  腎病患者易出現低血漿白蛋白,若血漿白蛋白每升小於30克,伴有24小時尿蛋白定量大於3.5克,就被診斷為腎病症候群,這種情況下需用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
  • 11種降尿蛋白藥物,哪種最好?腎內科醫生給出了答案
    「什麼藥能降尿蛋白?」 這是在臨床工作中經常被腎病患者問到的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離不開臨床上常用的十多種具有降低尿蛋白作用的藥物。
  • 找準1點,比盲目用藥更有用
    其實並非是用藥方案出了問題。但如果誤認為是用藥問題,著急盲目的換藥,反而會造成尿蛋白的波動,引起病情變化,以致病情加重,適得其反。除了藥物問題,還有飲食、免疫力、感染等問題是尿蛋白波動的誘發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及時糾正這些因素,尿蛋白大多能穩住。
  • 腎病患者尿蛋白3+怎麼辦?4種情況,有效治療措施各不相同
    一般來說,「首次晨尿」的尿液較為濃縮,檢查出來的尿蛋白「+」號等指標比實際結果要高;「隨機尿」的尿液可能比較稀釋,檢查出來的尿蛋白「+」號等指標比實際結果要低;而「二次晨尿」檢查出來的尿蛋白「+」號等指標,相對來說比較接近實際情況。不管是哪一種情況下留取的尿液,當腎病患者化驗檢查結果顯示為尿蛋白3+時,都必須引起重視。
  • 養生專家告訴您:有尿蛋白應該怎麼改善?
    小便泡泡多,當心腎臟健康亮紅燈!許多人做完健康檢查後,常會發現尿蛋白的指數超標。網友詢問度最高的問題之一即是:「有尿蛋白怎麼改善?」要如何解決尿蛋白這個惱人的問題,且聽中醫專家怎麼說。
  • 這四種藥物都可降低尿蛋白,不管您是哪類腎病,總有一種適合您!
    因此,控制好蛋白尿是腎病治療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環。那麼我們該如何控制呢?今天小編就從用藥的角度出發,來給腎友們講講有哪些藥物可以幫助降低尿蛋白,一起來看看吧。、抗過敏、免疫抑制的作用,可用來減輕或抑制腎病的免疫炎症反應,保護腎小球足細胞濾過屏障,控制尿蛋白漏出。
  • 腎病加重,尿蛋白和肌酐卻紋絲不動?一個跨世紀謎題
    主要是因為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環境汙染也多了,而營養過剩和pm2.5,是膜性腎病的兩個最大病因。 現在的很多青少年兒童長期營養過剩,再加上pm2.5的助攻,導致膜性腎病不止是「大器晚成」了,「年少成名」也很常見了。
  • 尿蛋白高最忌諱吃1類食物!3類食物會護腎,腎友該多吃點
    多數類型腎病都會出現尿蛋白和高血壓這兩項症狀,且這兩項症狀也是影響腎功能穩定的重要因素,決定著腎病的預後好壞。同時存在這兩症狀的患者,腎衰竭的風險更高,必須要重視藥物及時幹預控制。此外有一些降尿蛋白、降壓藥物的藥效往往會受到飲食的幹擾,適當的忌口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