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2件事傷腎還會升尿蛋白,不重視小心被腎衰竭盯上

2021-01-07 騰訊網

腎臟腎小球的損傷主要表現為濾過膜通透性增加,致使本不該存在血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質漏出濾過膜,最終隨尿液排出體外形成了蛋白尿。這個過程是尿蛋白的過程,但同時也是腎臟損傷的過程。

濾過膜孔隙越來越大,尿蛋白不斷升高,也意味著受損的腎小球也越來越多。無疑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因此治療腎病必須控制尿蛋白水平,但同時保護腎小球也至關重要。

有些腎友治療過程中,往往遇到的比較棘手的事,就是尿蛋白降不下來,隨之腎功能惡化速度加快。

尿蛋白能否控制在較低水平,一方面受腎功能的影響,另一方面還存在一些外在因素,比如藥物的使用、飲食的管理等等,還有一些直接影響腎功能的穩定因素,也會間接影響到尿蛋白的穩定性。

其中有兩件事如果不當回事,尿蛋白必然很難穩定住!

血壓高了不及時降

高血壓會影響腎功能的穩定性,但看似與尿蛋白好像沒直接關係。如果你也有這種想法,那麼你的尿蛋白可能就會不穩定。

高血壓與尿蛋白都是腎功能受損後的典型的症狀,持續血壓升高會影響也會造成腎小球內動脈高壓,增強腎小球基底膜膜通透性,從而加速纖維化、硬化的發展。而腎小球的損傷,腎功能的纖維化,無疑都會直接造成尿蛋白加重。

因此控制血壓穩定就是控制尿蛋白穩定,二者相互影響。

當血壓升高後一定要及時藥物幹預,維持在130/80以下最好,對腎功能的影響最小,有利於尿蛋白水平持續穩定。

腎性高血壓一般發生在腎病中後期,比尿蛋白稍晚,因此大量蛋白尿的患者,要注意監測血壓的變化,做好預防工作。

感覺藥效不好頻繁換藥

針對腎病症候群類型的腎病降蛋白治療,大多會用到激素、免疫抑制劑類藥物,但根據具體病理類型、患者自身體質及藥物的敏感性,具體的用藥方案也有所差異。

有些患者比較著急,剛剛用了半個月藥,覺得不是很見效,就想著換藥。每次用藥不到一個月就連續換藥,結果導致尿蛋白不降反升。

需要注意的是,尿蛋白的發生是長期腎臟炎症反應的結果,降蛋白不只是單從轉陰那麼簡單,還需要對腎臟炎症進行控制,同時修復部分受損較輕的腎臟細胞,才能做到尿蛋白長期穩定不復發。因此需要長期堅持治療,不是十天半個月就能解決的那麼簡單的問題。

頻繁換藥會導致病情出現耐藥,而且停藥期間出現尿蛋白反彈,相當於白治,反而還會嚴重,後果非常嚴重,希望腎友們能認識到這一點。

降尿蛋白需要全面系統治療,結果才能更長久,而不應該「管中窺豹」,效果反而一般甚至不如意。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尿蛋白2+嚴重嗎?會腎衰竭嗎?腎內科醫生的解答讓人欣慰
    不少腎友在病情開始的時候,常常伴有尿蛋白2+或3+的情況比較多,那是否意味著尿蛋白比較嚴重?腎衰竭的風險高不高?都是不少腎友存在的疑惑。 尿蛋白2+或許沒你想的那麼可怕!
  • 8種傷腎食物排行榜,不想腎衰竭,腎友千萬別碰
    腎臟病目前依然是一種高發病,大約每10個人中就有1位確診的腎病患者,而之所以高發,與很多人平時不重視腎臟健康有直接關係。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傷腎行為比比皆是,比如憋尿、喝水少、頻繁感冒、長期存在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代謝性問題,每天吃大魚大肉,攝入太多高蛋白的食物等等,這些無意中都會傷到腎臟。其中飲食不當是加重腎臟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腎臟作為重要的過濾、代謝器官,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最終都需經腎臟過濾後代謝出來,如果不嚴格管理飲食,勢必會加重腎臟負擔。
  • 傷腎藥物名單:亂用4種西藥,可能會把腎臟「毒壞」
    因為不正當地用藥,造成腎臟損傷的案例,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根據臨床數據顯示,中國的慢性腎病患病率高達10.8%,也就是說,大約10個中國人中,就有1位慢性腎病患者。因此,保護兩顆腎,早防早治是上策,而對於生活中的這4類傷腎藥物,更加要提高警惕。降尿蛋白的藥物降尿蛋白的藥物常見的有環孢素、普利、沙坦類藥物。
  • 早重視2點,尿毒症早被趕走了
    腎功能恢復的程度,根本上與病理類型相關,本身病理較重,初期階段腎功能受損就很嚴重,治療難度無疑也會增加,恢復的程度也較差。這點主要與先天免疫缺陷相關,無法選擇。 確診情況。確診病理後才更好的制定治療方案,更高效的配合用藥,不確診就盲目治純屬浪費時間、浪費腎功能。因為病理類型無法選擇,才更應該準確查清,剖析得更明白,對治療更有幫助。
  • 最全的傷腎清單,特別是這3類中藥,小心腎衰竭、尿毒症
    藥物治療,總會傷及到身體上的一些器官,比如肝臟、腎臟等;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都沒有絕對的安全性,任何藥物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具體的還得根據病情以及藥物來決定。部分人群可能會認為中藥是傳統的治療,相對西藥會比較安全,所以治療疾病時,常常以中藥為主,但然而,中藥並非就絕對的安全,它也是很傷肝腎的。以下最全的傷腎中藥清單都在這,腎友們最好不要碰:經過對中藥腎毒性的研究,發現將近有50多種中藥對腎臟會造成損害,細分又分為植物類、動物類和礦物類的中藥;其中植物類的腎毒性中藥最為典型,也是比較常見,用的最多的。
  • 服用普利類降壓藥的腎友注意!弄清楚這些規則,不用擔心升肌酐
    不僅可以降低系統性高血壓,還可以降低腎小球內壓,從而改善腎小球濾過膜的通透性,減少尿蛋白的漏出,進而有利於延緩抑制整體腎功能的纖維化、硬化進程。此外,對於抑制繫膜細胞、足細胞等細胞增生及免疫炎症反應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在降低血壓之餘,也是腎病降低尿蛋白水平,延緩腎功能的「好幫手」。這一項作用就足以佔據了腎病治療的充分地位。 還有一點是它可以防治心力衰竭。
  • 尿蛋白降下來兩個月,一停藥又漲到2+怎麼辦?教你2招
    糾正篇:檢查準確,才能降得快前天有位患者查出尿蛋白2+,留言說怎麼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需要注意什麼?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通過留取24小時的尿液,從中取大約三分之一的尿量,來測量蛋白的含量,最終得出全天尿蛋白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24小時尿液一般是「留尾不留頭」,如果是前一天早上7點開始留,7點尿液不需要,第二天7點的尿液要留。當然沒有自然也不用留。
  • 醫生勸告:四大惡習最傷腎
    醫生勸告:四大惡習最傷腎。一、幾個年輕尿毒症案例1、吳先生,今年25歲,9歲查出慢性腎炎,最近出現全身水腫現象,尿量慢慢減少到500毫升一天,尿蛋白1天3.9克,確診是尿毒症;2、李先生,39歲,兩年前體檢一切正常,也沒有發現其他慢性病,但是兩年後體檢,卻發現血肌酐1000多,也發現腎衰竭,確診尿毒症;
  • 保腎還需降壓!腎病最常用的5類降壓藥,有2類護腎明顯
    高血壓是導致慢性腎衰竭的重要因素,慢性腎病的發展也會引起血壓的持續升高,二者互為因果。延緩腎功能衰竭必須要重視控制血壓水平,同時也是保護其他心腦血管等靶器官的需要。 選擇合適的降壓藥且堅持服用,是維持血壓低水平的關鍵。
  • 尿蛋白高最忌諱吃1類食物!3類食物會護腎,腎友該多吃點
    多數類型腎病都會出現尿蛋白和高血壓這兩項症狀,且這兩項症狀也是影響腎功能穩定的重要因素,決定著腎病的預後好壞。同時存在這兩症狀的患者,腎衰竭的風險更高,必須要重視藥物及時幹預控制。此外有一些降尿蛋白、降壓藥物的藥效往往會受到飲食的幹擾,適當的忌口很有必要。
  • 哪些藥物最傷腎?藥物的腎毒性不可不知
    有的人每天喝2升水,有的人每天只喝半升水,但都同樣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就是靠腎臟調節維持了水量的平衡。另外,腎臟還有一系列的分泌和重吸收的過程,能夠保持鈉、鉀等離子在身體裡的平衡。就拿鉀離子來說,過高過低都可能會引起心臟驟停;還有,腎有保持機體酸鹼平衡的作用,正常情況下機體體液pH值呈中性,過高或者過低都會損傷機體各組織器官;腎臟還能夠分泌一些激素,如可以調節血壓的腎素等。
  • 腎友:不是說中藥傷腎嗎?怎麼還用中藥?今天就告訴您答案
    之前小編寫過不少文章,提醒腎友謹慎服用中藥,避免加重腎臟損傷。不少腎友看完就會留言詢問:既然中藥會傷腎,怎麼得了腎病以後醫生還讓我吃中藥治腎病呢?那我這腎會不會越來越差呢?還有的腎友會更是提出了反對意見:中藥怎麼會傷腎?傷腎的話醫生怎麼還會開中藥給我呢?
  • 男人吃肉多傷腎 5件事廢了男人腎
    那麼哪些食物會傷男人腎臟呢?在生活中傷腎的幾種習慣你有嗎?今天我們就了解一下關於保護腎臟健康的問題吧。 男人吃肉多傷腎5件事廢了男人腎(華蓋/供圖)  68%網友:肉吃多了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如果你已經患有腎臟方面的疾病的話,而且有經常性的會大量的飲酒,就會引起尿酸沉積導致腎小管阻塞,就會很容易造成腎臟衰竭。 好多人嫌跑廁所麻煩,不喜歡喝水,要知道腎臟負責代謝生理活動所產生的廢物,並排於尿中。在腎臟進行這些活動的時候,需要足夠的水分來輔助。所以,一定要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
  • 肌酐兩三百,尿蛋白、血壓等指標控制非常完美,還有希望穩住不透析嗎?
    「我現在肌酐250,一年多了,不說治好,但如果我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有沒有可能穩住,不繼續惡化了,以後不透析?」 這是一位40歲男性,慢性腎衰竭患者向我們提出的疑惑。 想必也有很多人同樣有此疑問,今天腎上線就來聊一聊腎衰竭這個話題。
  • 這類藥明明傷腎,卻又長期濫用!醫生:真腎衰竭了,誰管你?
    20世紀末,國外的減肥機構不斷報導出中藥減肥致使腎衰竭的醫療事件,當時的國際醫學界對此褒貶不一。經過調查研究當時的減肥中藥當中含有馬兜鈴酸,這種成分目前已被證實傷腎,因此,含有馬兜鈴酸車成分的所有中藥在國外都被禁用。 無獨有偶,另外一類明顯傷腎的藥物,如今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 尿蛋白 vs 血肌酐:二者是啥關係?誰對腎病最重要?
    尿蛋白和血肌酐,可以說是慢性腎臟病最重要的兩項指標,許多腎友搞不清楚它倆是什麼關係,以及哪個是最重要的重點。1. 尿蛋白升高,會引起肌酐升高尿蛋白高了,說明腎臟有炎症,這種炎症和平時說的感染、發炎不一樣,是自身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出現了免疫炎症。
  • 特讓腎科大夫頭痛的6個檢查項目,希望自己都好,否則腎病「難」
    3.反覆出現血鉀升高腎科大夫特別重視血清鉀,尤其擔心腎病患者經常或反覆出現血鉀升高現象。在腎臟疾病中,會出現高鉀血症的常見於這兩種疾病:一是腎衰竭(包括慢性腎功能不全與急性腎衰竭或急性腎損傷);二是4型腎小管酸中毒(即高血鉀型腎小管酸中毒)。
  • 降尿蛋白真的沒有特效藥嗎?
    降尿蛋白,多是使用各種激素、免疫抑制劑、中醫中藥這些不「特效」,但是堅持正確治療卻能夠顯效,使腎病達到「臨床治癒」的方法,以藥物治療為主,再堅持做好這3件事,尿蛋白也能乖乖聽話:1、低蛋白飲食——護腎法則低蛋白飲食是近幾十年以來腎病患者都堅持的一個
  • 降蛋白尿常見4個誤區,腎友注意避開,可有效降低腎衰竭
    尿蛋白的治療涉及到多個方面,需要系統的治療,進行調節免疫抑制治類的同時,也要重視腎小球受損的情況加以修整,同時也不能忽視日常因素對尿蛋白的持續影響。腎病存在易反覆的特性導致尿蛋白容易出現復發,但大多數患者通過系統治療,也能降到理想的指標。
  • 不一定,做好2點還有逆轉機會
    從這種意義上來講,腎臟存在疤痕,有一定復發性,不能徹底治癒。另一方面,慢性腎病是一種免疫系統代謝紊亂的疾病,主要表現為腎小球的損傷,伴有高血壓、尿蛋白、水腫、血尿症狀的症候群。腎病早期沒有嚴重併發症,且對身體造成的損害影響較小,通過及時藥物幹預、合理的方式加以控制,部分腎友一樣有健康的身體和正常預期壽命。腎病可以達到臨床「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