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病能夠治癒,關鍵是要評估最終腎功能的情況。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去看。
一方面如果慢性腎病看作如感冒、發燒等疾病一樣,經過及時用藥幹預就能好轉,但有可能在復發,那麼腎病就是不能根除的疾病。因為,腎病一旦確診,腎臟細胞破壞超過50%,已發生實質性的損傷,目前來看受損的細胞是無法完全恢復正常的。從這種意義上來講,腎臟存在疤痕,有一定復發性,不能徹底治癒。
另一方面,慢性腎病是一種免疫系統代謝紊亂的疾病,主要表現為腎小球的損傷,伴有高血壓、尿蛋白、水腫、血尿症狀的症候群。腎病早期沒有嚴重併發症,且對身體造成的損害影響較小,通過及時藥物幹預、合理的方式加以控制,部分腎友一樣有健康的身體和正常預期壽命。腎病可以達到臨床「治癒」。
那麼,腎病是完全沒有「治癒」的機會嗎?有兩個階段非常關鍵!
腎病的早期「隱形」階段腎病早期本身症狀不是很明顯,那麼處於「隱形」階段該如何分辨?
一般這些人需要多加注意:直系親屬有慢性腎病史、高血壓及糖尿病史的人;長期處於疲勞焦慮狀態的人;長期服用各類藥物尤其是包含有腎毒性藥物的人,如果出現長期身體疲乏、水腫等不適的症狀需要加以注意。
還有部分人,早期僅有輕微尿蛋白,尿常規呈現尿蛋白+-或+,或單純潛血2+、3+,都需要注意慢性腎炎的發生。
之前有病友留言說過類似的問題,醫生,我剛體檢查出尿潛血2+、尿蛋白+,是腎炎嗎?
排除生理因素的影響,如果一周後複查,仍存在這樣的問題,就要警惕腎功能的損傷。
這個階段很多人都不重視,其實是擺脫腎衰竭的最關鍵時期,如果錯過這個階段,腎臟真正的發生實質性損傷,想徹底「治癒」是非常難得。
腎病早期「發展」階段上個階段是針對沒有確診腎病的患者。這個階段是已經確診腎病,但尚不嚴重的患者。僅有輕微的尿蛋白,一般尿蛋白定量低於1g,水腫不嚴重、沒有高血壓等嚴重併發症。此時需要及時用藥控制腎臟炎症,調理腎臟,病情及就能得到有效控制,且完全歸於好轉,與常人無異。
但有些腎友用藥後尿蛋白仍然持續加重,說明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炎症控制困難,則需要系統性的治療才能穩定住。這個階段是大部分腎友都會經歷到的早期階段,也是實現「臨床治癒」的最後時機。
治療腎病的方法,關鍵要注意這兩方面:
方案一:針對原發性腎病進行免疫療法治療為主,繼發性腎病以控制基礎病為主,同時保護腎功能。
免疫療法主要是通過抑制腎臟內的免疫炎症反應,來減輕免疫複合物對腎小球的攻擊,以及時拯救剩餘完好的腎臟功能,同時儘量修復受損較輕的腎小球,清除掉壞死的的腎臟細胞,為腎臟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
免疫療法三步走方案:一及時藥物幹預。腎病嚴重後必須及時藥物幹預,主要是激素+免疫抑制劑的療法,沙坦類或普利類藥物加免疫抑制劑的療法,還有中西醫結合療法,除了激素、免疫抑制劑、利尿劑等藥物來控制症狀,還要配合中醫傳統療法包括藥浴、足浴、督灸等,起到及時消除炎症,且調理腎臟共同治療的功能。效果往往會更如人意。
方案二:加強日常對腎功能的養護。腎病發生後治療是第一位的,及時對剩餘腎功能的保護是第二位的,但同樣關鍵。加強對剩餘腎功能的保護,一方面是預防嚴重併發症,比腎臟本身更可怕的是來勢洶洶的併發症,比如心血管疾病、高血鉀症、腎性骨病等等。另一方面是注意遠離一些傷腎因素,如暴飲暴食、高鹽高脂高蛋白飲食,長期熬夜免疫力非常差,亂用藥物造成腎損傷等等。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