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擔心,得了腎病大多數都能長壽!治療從2點入手,尿毒症不敢來

2020-12-04 騰訊網

腎病的發展軌跡主要由腎功能的好壞來決定,維護腎功能的剩餘價值,延緩腎功能的發展是整個腎病治療過程中的終極目標。

那如何維持腎功能的穩定?有沒有特效藥或者特效的方法?這一直是不少腎友們心中的疑惑,如果能及時找到有效方法延緩腎功能進展,那尿毒症也就「不攻自破」了。

影響腎功能發展的因素有多種, 有些對整個腎病的發展局勢都有深遠的影響比如病理因素,有些因素只要及時控制就能扭轉局面。要穩住腎功能,避免加速發展,這兩大因素不容忽視,防治尿毒症,也要從這2點入手:

第一點:「贏在起跑線」——病理類型

慢性腎病的種類多種多樣,每種病理類型表現的症狀,對腎功能的危害等也不同。有些病理類型輕的腎病如慢性腎炎,早期症狀較輕,經過治療後只要及時複查就可以。但有些病理類型重的腎病如糖尿病腎病,本身存在多種損害腎臟的因素,包括高血糖、高血壓等,相比其他腎病腎功能進展速度更快,尿毒症的風險更高。

因此對於一些病理輕的患者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但自身病理重的患者也不要氣餒,病情的發展往往都是前輕後重,關鍵是要抓住前邊的機會。

這三種類型的患者尤其要注意:

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之所以進展更快,除了「三高」作祟,還有常伴有心血管疾病、感染等情況。但其實對病情影響起決定作用的,就是「三高」的好壞,尤其是血糖的穩定,是防治腎功能惡化的關鍵。

膜性腎病

膜性腎病1、2期部分患者可自行緩解,但有部分患者依然伴有大量蛋白尿,

因而這類腎病的治療重點就是降蛋白。但當發展到腎功能不全期後,一些併發症也會陸續出現,其中動脈栓塞是後期膜性腎病患者需要邁過的一道坎。

新月體腎炎

急進性腎炎也叫急進性腎小球腎炎,是一組表現為血尿、蛋白尿及進行性腎功能減退的臨床症候群,是腎小球腎炎中最嚴重的類型,腎活檢病理通常表現為新月體腎炎,又稱為新月體腎炎。該病起病急驟,病情發展迅速,如果不及時治療,尿毒症透析風險高。

因此如果出現血尿、蛋白尿同時存在的情況,該儘快明確診斷病情。

第二點:打贏腎功能保衛戰——重視日常護腎

先天的病理因素我們無法決定,但後天腎功能的保護卻可以及時把握。

治療過程中腎友們主要注意這三點:

一及時用藥治療。腎病的發展過程中針對不同的症狀,會用到不同的藥物,多數腎友需要三五種甚至更多藥物。比如慢性腎炎患者早期要控制潛血、蛋白尿、水腫、腸胃不適的情況,往往需要用到消炎藥,利尿劑,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等藥物。腎友在服藥時要注意按時按量服,切記不要隨意換藥、停藥。

二預防感染,降低復發風險。腎病之所以難治,易復發是原因之一,這主要與免疫力下降有關。免疫力下降會導致腎臟內炎症易復發,繼而導致蛋白尿等多種症狀的復發,對腎功能造成反覆傷害。

三養成良好護腎習慣。比如飲食上保持,優質低蛋白、低鹽、低脂飲食習慣;適當增強運動,提升免疫力,防治感染;不亂用藥物,以免傷腎;堅持定期複查,與醫生保持良好溝通,對腎臟健康更有利。

(註:文章圖片來源見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得了腎病最怕發展成尿毒症,選對治療方法,是「逆轉」腎病關鍵!
    老鄰居和我說,你搬走了不長時間,老李身體就出現不適了,去醫院檢查是慢性腎病。治療了一段時間,感覺症狀減輕了,認為治療的差不多了,就沒再繼續治療。後來嚴重了,成了尿毒症,花費太大,不想拖累家裡,就透析了兩次,說啥也不去醫院了。慢慢的身體就受不住了。一個小小的腎病,到最後卻要了命。
  • 腎病綜合症多久會發展成「尿毒症」?
    患腎病時間久了,尤其是在住院期間面對那麼多已經是尿毒症的腎友,總會擔心自己所患腎病何時也可能發展成尿毒症。而腎病症候群是最為常見的慢性腎臟病之一,尤其在那些一開始就表現為高度水腫且「來勢洶洶」腎病症候群,而且在已經是尿毒症的腎病患者就有不少是由腎病症候群引起的。
  • 腎病患者最擔心尿毒症?這3個時間段很關鍵,記得把握好
    對腎病患者來說最害怕的是發展到尿毒症階段,其實只要腎病患者抓住治療黃金期,管理好各項指標,就能防止發展成尿毒症。尤其是抓住以下三個關鍵時間段,積極配合治療,就能擺脫尿毒症機會。平時需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多參加戶外活動來增強抵抗力,預防各種感染。採取低鹽低蛋白質和低脂肪、低糖分的飲食結構,及時減輕腎臟負擔,而且也能避免炎症反覆發作。2、腎功能不全階段腎功能不全階段是腎病中期,腎小球濾過率超過60,肌酐大於200,此時腎臟損害已經不可逆。首要做的是延緩腎功能疾病發展,控制好血壓和蛋白尿。
  • 得了慢性腎病吃六味地黃丸,會怎麼樣?
    陳先生不以為意,早就聽說六味地黃丸是補腎的中成藥,他一直以來都是服用六味地黃丸補腎,今年再次體檢,指標高達723umol/L,在到腎科就診,被確診為尿毒症。臨床上,類似陳先生的病例不在少數。許多得了慢性腎病的腎友都會購買六味地黃丸服用,那麼六味地黃丸對腎病真的有幫助麼?腎友吃了六味地黃丸會怎麼樣?會像陳先生一樣麼?
  • 腎病了還在糾結用不用激素?早重視2點,尿毒症早被趕走了
    相信不只他一個人有過這樣的想法,確診病情後,初次與激素接觸,效果不是很好就想能不能換藥,是不是換藥了病情就能好很多,身體也不會有不舒服了,往往把關注點放錯了。 腎病最終預後是好是壞?不單單受藥物治療的影響,還有這幾點: 病理類型。腎功能恢復的程度,根本上與病理類型相關,本身病理較重,初期階段腎功能受損就很嚴重,治療難度無疑也會增加,恢復的程度也較差。這點主要與先天免疫缺陷相關,無法選擇。 確診情況。
  • 腎衰竭尿毒症都攻克不了,你們醫生說那些有什麼用?
    原創 李青大夫 腎病科普 來自專輯慢性腎臟病腎衰竭尿毒症都攻克不了,你們醫生說那些有什麼用?全球著名的美國霍普金斯醫院研究發現,依從性差是導致青年慢性腎病患者進展為尿毒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依從率竟高達34.5%。讓你控制血糖,你不在乎;讓你控制血壓,你不聽;讓你用激素治療,你說副作用大;不讓你亂用藥,你偏偏到處找秘方。尿毒症的發生,不完全是疾病的原因和治療的問題,患者也不完全是無辜的。
  • 得了尿毒症,透析能延續多長壽命?臨床研究:大多在這段時間內
    不可能!怎麼會是尿毒症?還要透析,透你個鬼!」 話一說完,她便憤而起身,眼裡透露著淚光,甩門而出,看上去一點也不像一個生了病的人。 醫生沒有生氣和阻攔她,相反,他看起來異常平靜。 因為醫生理解她啊,她才32歲,孩子4歲才剛上幼兒園。哪一個事業順利,家庭和睦的人,能心平氣和地接受這樣的打擊?
  • 所有的腎病都會發展成尿毒症嗎?別瞎猜,可通過這5個指標來判斷
    腎病的最終結果是尿毒症,有的患者查出腎病後,短短幾年內就進入尿毒症階段;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終生沒有患上尿毒症。對腎病患者而言最可怕的莫過於尿毒症,及時可通過5個指標來看出自己是否會發展到尿毒症階段。
  • 腎病已到中期要如何維持腎功能穩定?給你2點護腎建議,收好
    顯而易見,對於病情初始階段不是很嚴重,處於腎病早期的患者,及時診斷明確病理,治療效果往往都比較好,且部分病理的腎病往往可以達到臨床治癒。如果明確診斷為慢性腎病2期,尚屬於早期,病情相對容易控制。患者能夠及時發現病情是非常幸運的,但要抓住時機阻止病情的惡化,規範系統的治療非常關鍵。 腎病2期雖處於早期仍然要關注腎小球損傷的情況,一般評估腎小球濾過率(GFR)來在60-89ml/min之間,如果腎功能明確損傷處於2期的中後期階段,腎功能損傷後無法逆轉,完全治好無法實現。
  • 尿毒症是什麼病?如何才能治好尿毒症?醫生說的明明白白!
    一、尿毒症尿毒症是急性慢性腎衰晚期,一般指腎病4期或5期,這時候,腎臟無法發揮正常功能,導致患者出血水、電解質、酸鹼失衡以及腎臟內分泌失調,還會出現代謝終末期產物和毒性物質在體內大量瀦留,從而引起一系列症狀,或叫症候群。二、什麼原因導致了尿毒症簡單說各種腎病,都可能發展到腎病末期,發展到尿毒症。
  • 同濟醫院為尿毒症患者量臂繪製透析方案 患者帶著「血管地圖」去旅行
    央廣網武漢10月31日消息(記者張卓 通訊員鄧國歡 左梅迎)尿毒症患者要依靠透析來維持生命,每兩周定期去醫院必不可少,這也就意味著,一旦得了尿毒症,幾乎就不可能出遠門旅行了。但這個「定律」在同濟醫院被打破,近日,患尿毒症2年的張先生去了一趟湖北利川旅遊,和他一起出遠門的還有一張量臂定製的「血管地圖」。
  • IGA腎病能治好嗎?別絕望,還有2種療法能幫你
    一說到IGA腎病,很多人可能會默哀的感嘆腎病病人的不幸,浮現在眼前的可能都是些悲觀的畫面和詞彙。這些人可能會認為IGA腎病的病人會一輩子躺在斑駁的病床上,除了每天的腎透析之外,等待著他們的就是死神的降臨。在部分人的印象中,有人一旦患上IGA腎病就相當於得了絕症。
  • 這類腎病真是個「害腎精」,避免惡化加速腎衰 3種治療方式可選
    膜性腎病是導致成人腎綜的最常見病理類型之一,大多數患者表現為腎綜的「三高一低」症狀,有的患者也會伴有少量鏡下血尿或高血壓/腎損傷。   但是一方面,我們的病情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很難判定自己是不是屬於「自發緩解」的那一類幸運兒,自發緩解的機率又有大有小;另一方面,有的患者本身病情較重(如蛋白尿>3.5g/天伴腎功能減退,或蛋白尿>8g/d的高危患者),又不給予及時正規的治療,膜性腎病可不會「心慈手軟」——大約15%患者在起病5~10年後照樣兒會發展為尿毒症。
  • 治療腎病 連續五次指標正常才算治癒
    說到腎病,人們往往畏之如虎。因為腎病不但容易反覆發作,讓人們飽嘗無奈,更隨著病情不斷發展令人難免面臨尿毒症、腎衰竭的威脅。  北京東城中醫醫院的王肅季從現代藥理學研究成果中不斷汲取營養,使之與中醫經典古方有機結合,總結出獨具特色的治療腎病的基礎方,在臨床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腎病前沿|尿毒症患者的新希望:列印腎、人工腎臟的出現
    一提起尿毒症,大家想起的就是要透析、要換腎。然而,腎源有多少?透析能維持多長時間?自己有沒有條件去堅持呢?只要透析開始,就是長時間的奮戰,看不到盡頭,看不到希望,只能無休止進出醫院,與病魔爭時間。而合適的腎源則需要無休止的等待,期待希望的降臨,很多人可能會就此絕望!
  • 腎病輕重該如何去衡量?牢記這4個標準,「越界」的後果可不妙
    腎功能受損嚴重程度可通過各種指標來評判,如蛋白尿、血肌酐和尿素氮等。判斷腎病輕重程度有4個衡量標準,其中有2點能決定是否會發展成尿毒症。如何衡量腎病輕重?1、腎病的病理類型慢性腎病分為多種病理類型,這跟遺傳、環境和後天因素有關。
  • 腎病加重,尿蛋白和肌酐卻紋絲不動?一個跨世紀謎題
    腎穿刺的病理報告,對預測腎病的尿毒症風險通常有很大的價值。不過,並不是所有腎友的病理報告,都能為腎衰竭和尿毒症風險提供參考。 在病理學中,還真有這麼一個「奇葩」:這種腎病,它的病理報告對尿毒症的風險預測幾乎是沒有意義的,而且患病人數還不少。
  • 中藥茯苓—治療腎病的「著力點」
    二、茯苓,有保護肝臟的作用,可對抗四氯化碳所致肝損傷,使肝硬變明顯減輕;茯苓還有降血糖作用,改善糖代謝;茯苓能通過利尿作用而減輕胃腸道水腫——使機體消化吸收功能得以改善;茯苓的健脾功效體現在:與黨參、白朮、甘草等組成香砂六君子湯可升高血漿白蛋白(血膠體滲透壓)——即改善體內營養、又規避低蛋白血症帶來的水腫和尿少情況,還能改善胃腸道的蠕動——可以糾正尿毒症病人腹透者出現功能性腹透管引流不暢等腸蠕動降低情況
  • 這幾種小病若不及時治療,距離尿毒症越來越近!
    一旦腎弄壞,這可倒不是什麼好事。比如腎結石、尿毒症或者其他的腎臟疾病,這些疾病都會給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傷害。如果不重視,最終將會導致慢性腎炎變成腎衰竭。由於慢性尿路梗阻在發現的過程中,導致尿液無法第一時間排出,導致腎臟局部積水,腎臟功能受到持續不斷的破壞,不治療就會導致傷害腎臟,腎衰竭的發病率會明顯增高。因此,平時察覺到身體不適,要醫院檢查為慢性尿路梗阻,就應該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以免病情不斷加重,導致健康受到威脅,最後形成腎衰竭。
  • 腎病症候群的定義 腎病對身體有這些危害
    這些疾病若不能早期有效控制,常會造成腎損傷甚至尿毒症。在歐美和日本等國家,尿毒症患者中1/2來自糖尿病、1/3來自高血壓。在我國,高血壓、糖尿病和痛風等引起的尿毒症也越來越多見。繼發的腎臟病主要是積極治療引起腎損傷的疾病,高血壓病和糖尿病,必須用藥控制血壓、血糖在達標水平,維持心肺等臟器功能正常。腎病症候群的預防方法戒菸,忌酒。每個人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