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前沿|尿毒症患者的新希望:列印腎、人工腎臟的出現

2020-12-03 天天說腎的石頭醫生

一提起尿毒症,大家想起的就是要透析、要換腎。然而,腎源有多少?透析能維持多長時間?自己有沒有條件去堅持呢?只要透析開始,就是長時間的奮戰,看不到盡頭,看不到希望,只能無休止進出醫院,與病魔爭時間。而合適的腎源則需要無休止的等待,期待希望的降臨,很多人可能會就此絕望!

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因為尿毒症患者的福音來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腎臟的研究及探索越來越深入,隨之出現的就是新技術應用於腎病的治療當中。其中就有3D列印腎、可穿戴人工腎、基於晶片的植入式人工腎等多種新興技術,可以解決患者的燃眉之急。

一、3D列印腎

哈佛大學生物工程教授詹妮弗·路易斯的實驗室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人體腎臟中近端小管,理論上,可以合成整個整個腎臟。

目前,3D列印近端小管具有廣泛的醫學用途,比如,可構造測試藥物效果的體外模型;可用來開發幫助腎透析患者的體外裝置。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顆可供移植的3D列印腎臟就會走上實際應用之路。

二、可穿戴式人工腎

可穿戴人工腎,就是可攜帶的小型透析機。它通過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新陳代謝廢物和雜質,再將已淨化的血液輸送回體內已損壞的組織,完成洗腎過程。與現有固定式透析機不同,該透析機依靠電池連續運轉。

它的主要特點就是可移植性和可攜帶性,只需要背在患者的腰間,重量僅約4.5公斤,並且它能夠允許患者正常的去工作或者學習。

三、基於晶片的植入式人工腎

腎病專家Fissell教授正在開發一種生物混合裝置,可以模擬腎臟,使之清除足夠多的廢物、鹽和水,使得患者不再需要進行透析。

植入的人工腎臟包含微晶片過濾器和活體腎臟細胞,不需要能量來源,因為它使用來自患者心臟的能量推動血液通過過濾器。而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它與器官移植不同,不是一個免疫匹配的問題,所以它不太可能會產生排斥反應。

它的晶片是微晶片,採用的是與微電子工業用於計算機相同的矽納米技術。人工腎臟需要多個微晶片的組合,每一個微晶片過濾器都包含微孔,每一個微孔都將包含並作為活體腎臟細胞膜的支架,而微孔模仿的是模仿腎臟的自然功能。

他們還研製出一種腎細胞膜,可以分辨哪些化合物可以作為營養物質重吸收回血液並保留在血液中,哪些作為應該通過尿液排洩的廢物從血液中移除。

基於晶片的植入式人工腎在2003年獲得財政撥款;2012年,得到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審評。很快就可以應用於實踐!

由於尿毒症患者的增多,而腎源短缺,很多人只能苦苦求生,但是有了這些新興技術的出現,尿毒症患者的重生機會就大大提高了,就如鳳凰涅槃一般!

以上就是尿毒症患者的新希望!那關於這些列印腎、人工腎的技術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人工腎進展到哪一步了?新成果令人振奮!尿毒症透析患者曙光有望
    而多個國家的研究團隊,也一直致力於人工腎臟的開發。目前,主流的人工腎項目有基於晶片的植入式人工腎、類似微型透析機的可穿戴式人工腎、利用成體幹細胞分化培養出活性腎單位,以及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具有腎臟功能的類腎臟結構。其中,有兩項還是獲得了美國FDA扶持研發的。
  • 3D列印人工腎,跟真腎一樣?透析也不怕,腎病患者福音來了!
    腎病的高發病率與難治癒程度,越來越成為腎病患者朋友們談之色變的話題。而一些已經進入透析階段的患者朋友,更是被種種不便利條件限制得有苦難言。即使是成功換腎的患者朋友,也要終身服用抗凝藥、抗排異藥等,努力保護新腎臟的腎功能。
  • 2019年腎病新進展合集,人工腎、腎病新藥,一個也不少!
    01可穿戴人工腎進行人體實驗,有望最快實現臨床應用新加坡AWAK科技公司成功研發了世界首個可穿戴、可攜式的新型腹膜透析裝置,並於今年在當地醫院進行了首次人體試驗。結果表明,此裝置可安全地為患者清除毒素,且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但最終結果還需要更多的臨床試驗來證實。後續,AWAK公司將繼續進行此款人工腎的關鍵性研究。
  • 解決腎病的終極方案——人工腎
    換腎,一直是生活質量最高的一種腎臟替代治療。然而,腎源的缺乏,讓換腎一直以來都是少數人的福利。直到人工腎技術的日益成熟,讓健康離腎友越來越近!在美國、義大利、英國,已經有多名患者參與了人工腎的4-24小時不等的臨床試驗。在此過程中,患者只需要背著「較輕」的設備,而且不需要限制飲食。可穿戴人造腎的主要組成部分如下:
  • 腎病患者最擔心尿毒症?這3個時間段很關鍵,記得把握好
    對腎病患者來說最害怕的是發展到尿毒症階段,其實只要腎病患者抓住治療黃金期,管理好各項指標,就能防止發展成尿毒症。尤其是抓住以下三個關鍵時間段,積極配合治療,就能擺脫尿毒症機會。腎病患遠離尿毒症,這3個階段要密切關注1、腎炎反應早期腎炎反應早期也就是腎病1~2期,此時病情並不嚴重,只是有輕微的炎症反應,沒有嚴重的尿潛血和尿蛋白,只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且合理用藥,就有機會讓腎功能好轉。此階段需積極控制炎症發展,引起腎臟發炎的因素有受到感染、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環境,還有先天性因素以及遺傳。
  • 3D列印腎臟,幫你擺脫尿毒症的折磨!人工腎臟最新科研進展
    你就比如說很多人都聽說過3D列印骨骼的事情,這樣經過專業人員精準做出來的患者3D列印版骨骼,這對於患者病情的治療及康復是很有幫助的由這一點,很多腎友們就受到了啟發,能不能用3D列印技術實現腎臟的列印,由於這是對於某個患者單獨精準做出來的腎臟,一旦實現,這對於患者來說絕對是治療的好消息。
  • 血管化腎類器官問世,人工腎逐步成熟
    ,成功培養出了血管化的生物人工腎。人體各個器官都離不開血管,毛細血管極其豐富的腎臟尤其如此。沒有血管就沒有氧氣,沒有營養,不能清除代謝廢物。甚至不同細胞都無法交流,每個細胞都在搞獨立、搞分裂。總之,沒有血管,就沒有腎臟。以往科學家為了解決人工腎的血運問題,將腎類器官植入動物體內供血。但這樣一來,便無法在體外培養發育,仍然不是成功的。怎麼讓人工腎形成成熟的血管?
  • 得了腎病最怕發展成尿毒症,選對治療方法,是「逆轉」腎病關鍵!
    腎臟是幫助身體代謝廢物和毒素的器官,腎臟還能保留體內營養物質並利用,但如果腎臟出現異常,對我們的身體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做好腎臟的保健工作至關重要。如今患腎病的人群越來越多,你一定也會有這些疑問:什麼是腎病呢?腎病都會發展成尿毒症嗎?
  • 最新4代人工腎的科研進展,尿毒症的傳統治療將被顛覆!
    至今七八十年過去了,這種被大部分尿毒症患者視為最後「底牌」的技術療法,往往因為透析頻次的增多、透析時間過長等問題,困擾著廣大的腎友和醫生們。目前,納米科技、3D列印技術、生物醫學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大行其道,備受追捧,而這些新技術與患者們最關心的人工腎的結合,醫學界更是翹首以盼。
  • 尿毒症是什麼病?如何才能治好尿毒症?醫生說的明明白白!
    尿毒症簡單說就是腎臟產生尿液的能力不行或沒有了,而透析治療就是人工腎的意思。尿毒症是腎衰末期的表現,15-50歲的多見,最終只能透析或腎臟移植才能維持生命。一、尿毒症尿毒症是急性慢性腎衰晚期,一般指腎病4期或5期,這時候,腎臟無法發揮正常功能,導致患者出血水、電解質、酸鹼失衡以及腎臟內分泌失調,還會出現代謝終末期產物和毒性物質在體內大量瀦留,從而引起一系列症狀,或叫症候群。二、什麼原因導致了尿毒症簡單說各種腎病,都可能發展到腎病末期,發展到尿毒症。
  • 醫院重大消息:「人工腎」即將上市,終於告別透析機,尿毒症患者準備好了嗎?
    尿毒症是慢性腎病的終末期,當腎病患者進入尿毒症期時,表明腎臟已經完全纖維化,不能再給血清除毒素,只能選擇腎臟替代治療,即腎移植和透析。雖然腎移植效果好,但腎來源困難等,但手術費用和後期的藥費都不是普通家庭負擔的。我們一起來看看。」久服多服不傷人」。享受中士的工資待遇。就能夠讓這種症狀消失。皮膚也會變好。都有很好的效果。年齡可以放寬到58歲(具體以當地最新政策為準!)(三)。
  • 為什麼尿毒症年齡越來越年輕?醫生勸告:四大惡習最傷腎
    說起尿毒症,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尿毒症是由於腎病的發展而來的,腎病現在越來越年輕化了,這跟我們的日常的行為,跟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為什麼尿毒症年齡越來越年輕?醫生勸告:四大惡習最傷腎。
  • 得了尿毒症,透析能延續多長壽命?臨床研究:大多在這段時間內
    又或者,如果有人工腎臟隨身攜帶,生活至少不會那麼絕望。 腎透析,無可奈何的選擇 腎透析是腎病治療中的一種直接消除身體裡面的毒素的治療方法。如果一個患者需要進行透析,意味著患者的腎功能基本已經全部喪失,腎臟日常的新陳代謝以及清除毒素的任務無法進行。腎透析是通過使用機器來代替腎臟行使其日常的代謝功能。
  • 新研究用生物3D列印技術「列印」出微型腎臟
    新華社雪梨11月27日電(記者陳宇)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通過使用一種新生物3D列印技術,在實驗室內可以快速「列印」出大量微型腎臟類器官,未來有望應用於人體器官移植的相關研究,最終實現用人造腎臟為嚴重腎病患者進行器官移植。
  • 所有的腎病都會發展成尿毒症嗎?別瞎猜,可通過這5個指標來判斷
    腎病的最終結果是尿毒症,有的患者查出腎病後,短短幾年內就進入尿毒症階段;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終生沒有患上尿毒症。對腎病患者而言最可怕的莫過於尿毒症,及時可通過5個指標來看出自己是否會發展到尿毒症階段。
  • 別擔心,得了腎病大多數都能長壽!治療從2點入手,尿毒症不敢來
    但有些病理類型重的腎病如糖尿病腎病,本身存在多種損害腎臟的因素,包括高血糖、高血壓等,相比其他腎病腎功能進展速度更快,尿毒症的風險更高。 因此對於一些病理輕的患者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但自身病理重的患者也不要氣餒,病情的發展往往都是前輕後重,關鍵是要抓住前邊的機會。
  • 潛血、肌酐、白蛋白:「我們被腎病患者誤會了!」
    部分腎友對它們存在誤解,常見的誤解有以下3個:1.潛血陽性代表出現了疾病實際上,腎科醫生基本不看潛血,看的是尿紅細胞,因為潛血可能是正常現象。潛血是破裂的紅細胞。紅細胞的壽命很短,只有3-4個月,壽命到了後它的成分就會自然排出來,所以有不少健康人檢查尿液會出現潛血陽性。
  • 生物3D列印技術「列印」出微型腎臟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通過使用一種新生物3D列印技術,在實驗室內可以快速「列印」出大量微型腎臟類器官,未來有望應用於人體器官移植的相關研究,最終實現用人造腎臟為嚴重腎病患者進行器官移植。 這一新技術由澳大利亞默多克兒童研究所和美國生物技術公司奧加諾沃主導開發。
  • 3D列印腎臟重要結構接近真實功能
    原標題:3D列印腎臟重要結構接近真實功能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聶翠蓉)據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網站19日報導,哈佛大學材料科學家和生物工程教授詹妮弗·路易斯的實驗室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人體腎臟中近端小管,這是組成腎臟基本功能單位的最重要結構,其功能幾乎與健康腎臟中的近端小管完全一致
  • 腎病不想尿毒症,必須要盯住3項關鍵指標,腎功能或可安然無恙
    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慢性腎臟病多久會到尿毒症? 說實話,腎臟病並不是一個進展特別迅速的慢性病,相比於一些嚴重的慢性病尤其是心臟疾病、肝臟疾病,腎功能的進展速度並不是很快,尤其對一些不很嚴重類型的腎病,病情是容易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