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4代人工腎的科研進展,尿毒症的傳統治療將被顛覆!

2021-02-12 天天說腎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透析技術開始應用於終末期腎衰竭的治療。至今七八十年過去了,這種被大部分尿毒症患者視為最後「底牌」的技術療法,往往因為透析頻次的增多、透析時間過長等問題,困擾著廣大的腎友和醫生們。

目前,納米科技、3D列印技術、生物醫學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大行其道,備受追捧,而這些新技術與患者們最關心的人工腎的結合,醫學界更是翹首以盼。

更高科技的人工腎,預測主要有以下四代:

第一代:可穿戴人工腎

這種可穿戴人工腎實際上還屬於透析機的濃縮精華版,同時利用透析液回收技術,使得患者可以隨身攜帶,不用成天待在透析室。

眼下,這種人工腎可以說是最接近於臨床應用的,而中國的川大醫學院對此也有很深入的研究。預計未來5年內,更加安全可靠、穩定便攜的產品將會問世。

第二代:植入式人工腎

如果比較生物功能,它可能又會被我們接下來要說的純生物化的人工腎超越。

第二代人工腎更多的是採用了納米技術、3D列印技術,利用人體的動脈-靜脈壓力差來實現血液在矽晶片上濾過,體積小,且不需要電池驅動。

但這款人工腎仍需面對優化濾過膜的設計、使用壽命、相關植入細胞生物功能實現等諸多問題,目前暫時停留在了臨床實驗階段。

第三代:純生物植入式人工腎

國際著名醫學期刊《自然》曾封面報導過哈佛大學、墨爾本大學的人工腎研究團隊利用人體的幹細胞,培養分化出類腎臟功能的阻止器官,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純生物植入式人工腎。

相比第二代人工腎,第三代可以優先擬合腎小管功能的器官,實現重吸收功能,相當於誕生了一個微型化的腎臟。預計10年後,我們將會看到相關研究成果。

第四代:異種器官移植

實際上,異種器官移植早就不是什麼天方夜譚,主要也是為了解決靈長類動物產仔低、周期長、器官來源少等問題,而科學家主要是把目光定格在了與人類基因更相近的豬身上。

目前,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已解決了豬腎移植到人身上會引起人類感染新疾病的問題,但是異種器官相容性(如免疫排斥)等問題仍亟待解決。但只要這些問題解決,以後不僅是腎移植,各種器官都能從豬身上產生(大腦就別了)。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顛覆終末期腎衰竭的治療方式,指日可待!

,不妨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人工腎進展到哪一步了?新成果令人振奮!尿毒症透析患者曙光有望
    而程度最甚的,自然是尿毒症透析階段無疑。透析既費時——每周兩三次、每次4小時的時間,給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又費力——相當於全身血液置換個遍,耐受度低的患者會感到非常痛苦。更不要說透析過程可能存在的種種緊急併發症,無一不牽動著尿毒症透析患者們的緊繃的神經。「如果能有一項技術代替透析,免受傳統透析方式之苦,該多好啊!」
  • 腎病前沿|尿毒症患者的新希望:列印腎、人工腎臟的出現
    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因為尿毒症患者的福音來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腎臟的研究及探索越來越深入,隨之出現的就是新技術應用於腎病的治療當中。其中就有3D列印腎、可穿戴人工腎、基於晶片的植入式人工腎等多種新興技術,可以解決患者的燃眉之急。
  • 3D列印腎臟,幫你擺脫尿毒症的折磨!人工腎臟最新科研進展
    由這一點,很多腎友們就受到了啟發,能不能用3D列印技術實現腎臟的列印,由於這是對於某個患者單獨精準做出來的腎臟,一旦實現,這對於患者來說絕對是治療的好消息。腎臟與骨骼畢竟不同,骨骼各方面的內外部結構比較簡單,而腎臟是相當複雜的,眼下要想通過3D列印技術實現人工腎的問世,確實需要解決很多現實問題。前段時間我了解到,現在美國有一個科研團隊已經實現了腎小管功能的活膜,但是這對於整個腎臟來說,終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基於目前的現狀,大家期待的人工腎可能還得需要一段時間。
  • 得了尿毒症,透析能延續多長壽命?臨床研究:大多在這段時間內
    目前透析費用較高是其中的一個弊端,費用高意味著不是每個患者都能獲得有效治療。按每次腎透析透析大約400元來算,一個需要透析的患者一周通常需要3-4次透析,那一個月下來,透析費用將超過5000元人民幣。此外,隨著病情的惡化,腎透析患者之後透析的次數會漸趨頻密,費用還會進一步增長。
  • 醫院重大消息:「人工腎」即將上市,終於告別透析機,尿毒症患者準備好了嗎?
    尿毒症是慢性腎病的終末期,當腎病患者進入尿毒症期時,表明腎臟已經完全纖維化,不能再給血清除毒素,只能選擇腎臟替代治療,即腎移植和透析。雖然腎移植效果好,但腎來源困難等,但手術費用和後期的藥費都不是普通家庭負擔的。我們一起來看看。」久服多服不傷人」。享受中士的工資待遇。就能夠讓這種症狀消失。皮膚也會變好。都有很好的效果。年齡可以放寬到58歲(具體以當地最新政策為準!)(三)。
  • 人工腎研究進展更新
    2018年12月4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人工腎研究小組(The Kidney Project Team) 在臉書上發表了最新研究進展更新聲明.
  • 血管化腎類器官問世,人工腎逐步成熟
    ,成功培養出了血管化的生物人工腎。以往科學家為了解決人工腎的血運問題,將腎類器官植入動物體內供血。但這樣一來,便無法在體外培養發育,仍然不是成功的。怎麼讓人工腎形成成熟的血管?他們提出了一個假設:流體流動可以促進腎類器官形成血管。於是,他們探索出了細胞外基質、介質添加劑和流體切應力的正確組合,將以往的靜態培養皿,改為了液體流動的管道。
  • 2019年腎病新進展合集,人工腎、腎病新藥,一個也不少!
    01可穿戴人工腎進行人體實驗,有望最快實現臨床應用新加坡AWAK科技公司成功研發了世界首個可穿戴、可攜式的新型腹膜透析裝置,並於今年在當地醫院進行了首次人體試驗。結果表明,此裝置可安全地為患者清除毒素,且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但最終結果還需要更多的臨床試驗來證實。後續,AWAK公司將繼續進行此款人工腎的關鍵性研究。
  • 尿毒症是什麼病?如何才能治好尿毒症?醫生說的明明白白!
    尿毒症簡單說就是腎臟產生尿液的能力不行或沒有了,而透析治療就是人工腎的意思。尿毒症是腎衰末期的表現,15-50歲的多見,最終只能透析或腎臟移植才能維持生命。比如慢性腎小球腎炎、腎小動脈硬化症、慢性腎盂腎炎等;比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過敏性紫癜腎病,狼瘡等等;再比多囊腎等等。這些腎病如果沒有及時正規治療,再加上高血壓、糖尿病、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西藥、貧血、高血脂、年齡增大、營養不良等等就會加重加速尿毒症進程。
  • 多囊腎是罕見病嗎?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嗎?
    4、高血壓:是多囊腎常見症狀之一,常影響疾病的結局。多囊腎的高血壓出現較早,這與囊腫壓迫腎組織,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有關。如果血壓不控制,常加速腎功能衰竭,並導致心腦血管併發症。5、腎功能衰竭:遲早會發生,一般40歲之後發生,發生年齡越小,預後越差,許多患者進展到尿毒症。多囊腎是尿毒症的一個常見原因。
  • 腎衰竭尿毒症都攻克不了,你們醫生說那些有什麼用?
    美國最新公布導致尿毒症的四大原因是:糖尿病腎病(43.2%)、高血壓性腎臟病(23%)、腎小球腎炎(12.3%)和多囊腎(2.9%)。而我國目前仍以腎小球腎炎列首位,糖尿病腎病次之。4、其他原因多囊腎、系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炎、系統性小血管炎性腎炎、梗阻性腎病、痛風性腎病、藥物性腎損害、慢性腎盂腎炎、過敏性紫癜腎炎、多發性骨髓瘤腎損害、病毒相關性腎炎等。據統計,在所有的慢性腎臟病中,嚴重到尿毒症者還不到10%。
  • 得了尿毒症到底要選擇腎透析還是選擇腎移植?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說起尿毒症很多人都非常的恐懼,畢竟這是各種晚期的腎臟病共有的臨床症候群,是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能夠累及多個系統的健康,死亡的風險很大。得了尿毒症以後,很多尿毒症患者都是茫然是錯的,不知道該怎麼治療,不知道該選擇腎臟透析還是腎移植。 什麼是血液透析?
  • 可植入人工腎二三事
    用於尿毒症透析的AK系列血透機,AK就是取自」Artificial Kidney」,所以血透就是人工腎。
  • 第四節 尿毒症
    (2)在體內瓜氨酸和門冬氨酸可以生成精氨酸代琥珀酸。正常情況下,精氨酸代琥珀酸裂合酶活性高,故精氨酸代琥珀酸在B鍵處斷裂,而生成延胡索酸和精氨酸。尿毒症時,有人認為血中尿素濃度增高可能引起此酶的活性降低,因而精氨酸代琥珀酸在A鍵處被裂解而生成鳥氨酸和胍基琥珀酸。
  • 治療從2點入手,尿毒症不敢來
    腎病的發展軌跡主要由腎功能的好壞來決定,維護腎功能的剩餘價值,延緩腎功能的發展是整個腎病治療過程中的終極目標。 那如何維持腎功能的穩定?有沒有特效藥或者特效的方法?這一直是不少腎友們心中的疑惑,如果能及時找到有效方法延緩腎功能進展,那尿毒症也就「不攻自破」了。
  • 為什麼人工腎能夠延長壽命?目前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為什麼人工腎能夠延長壽命?在美國,一個需要做透析的人每年都要花費9萬美元以上,僅僅是治療末期腎病患者的費用就超過了350億美元。毫無疑問,腎不像闌尾這些身體組成部分,一旦出了問題手術切除即可,因為腎本就是我們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器官。如果某個人需要通過人工腎來將體內的毒素消除,那麼,這就說明其與生俱來的腎已幾乎已經喪失了全部的正常功能。不用多說,選擇人工腎的確是一種無奈之舉,但如果想要在腎臟失去基本功能後繼續維持生命,甚至是恢復勞動力,那麼人工腎這種可以替代腎功能的機器就是唯一選擇。
  • 人工腎最新進展:異種腎臟移植,年底前進行臨床實驗?
    最近,有腎友問我:- 聽說世界上第一例豬對人的腎臟移植手術將在今年內完成,不知消息是真是假?相信,這也是很多腎友關心的話題。因此,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探探究竟。圖為特倫斯爵士克里斯多福·麥格雷戈教授開發了兩種「敲除」基因,有望讓豬的器官安全地用於人體,如果成功的話,這將為更複雜的器官移植手術打開大門。他所在的阿拉巴馬大學團隊相信,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可以進行豬腎移植。這被認為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如果手術不起作用,病人依然還可以恢復透析。
  • 人工腎最新進展 | 異種腎臟移植,年底前進行臨床實驗?
    最近,有腎友問我:- 聽說世界上第一例豬對人的腎臟移植手術將在今年內完成,不知消息是真是假?相信,這也是很多腎友關心的話題。因此,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探探究竟。因此,個人認為,這篇報導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也同樣期待接下來的進展。但相關研究或試驗結果,並沒有在權威醫學期刊上發表,所以暫時還需要抱著審慎的態度。其實,隨著醫學進步,異種器官移植也在一直發展、進步。
  • 了解多囊腎到底怎麼回事?走出多囊腎治療誤區,以便更好配合治療
    02多囊腎患者在治療的時候存在什麼樣的治療誤區?實際上,越晚治療多囊腎,會加大難度,並且需要多次的透析,甚至需要進行換腎手術的風險,這些花費也是非常大的。如果早期進行治療能夠降低它的發生率,並且預後效果也會更好。
  • 尿毒症晚期除了換腎,就是做終身透析!到底哪種治療方式更好?
    如果腎臟「生了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和控制,最終,可能發展為終末期腎病(「尿毒症」)。而晚期尿毒症主要通過腎臟替代治療方法來治療,即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移植三種治療方式。今天我們主要來對比下血液透析與腎移植兩者之間的利與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