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血、肌酐、白蛋白:「我們被腎病患者誤會了!」

2020-12-05 腎病之友

許多腎病朋友在我查房時或是在微信上,經常問到標題裡的這幾個指標。部分腎友對它們存在誤解,常見的誤解有以下3個:

1.潛血陽性代表出現了疾病

實際上,腎科醫生基本不看潛血,看的是尿紅細胞,因為潛血可能是正常現象。

潛血是破裂的紅細胞。紅細胞的壽命很短,只有3-4個月,壽命到了後它的成分就會自然排出來,所以有不少健康人檢查尿液會出現潛血陽性。

腎炎患者由於存在紅細胞漏出,檢查結果往往有更多的「+」,但有加號不能確定是有腎炎或是有其它疾病。

潛血≠血尿。血尿是指尿液中漏出了紅細胞,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紅細胞。

健康人的紅細胞破裂後產生的血色素,雖能使潛血呈陽性,但在顯微鏡下看不到紅細胞。檢查結果是「潛血陽性、紅細胞數量不超標」的人,往往是健康人。

2.尿肌酐反映腎功能好壞

有的患者一看尿液化驗單嚇一跳:我肌酐怎麼上萬了?是不是腎衰竭很嚴重?是不是尿毒症了?

不要慌。

平時咱們腎友經常說的「肌酐」,是指血液中的肌酐。血液中的肌酐是代謝廢物,需要經過腎臟過濾,順著尿液排出體外。所以尿液中也有肌酐,叫做尿肌酐。

尿肌酐本來就比血肌酐多很多,多一百多倍,參考範圍是8840-13260μmol/24h。

尿肌酐高了,說明腎臟排出了更多的肌酐。為什麼會排出這麼多肌酐?可能是因為吃肉多了,也可能因為你是肌肉男。排出肌酐較多也從側面反映了腎功能比較好,而尿毒症患者因為排肌酐發生障礙,尿肌酐是低的。

要注意的是,尿肌酐這個指標本身並沒有多大意義,不能代表腎功能,看腎功能要看血肌酐。尿肌酐的作用,是作為一個參數,用來計算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內生肌酐清除率等等,後者才是有用的指標。

3.尿微量白蛋白高一點沒啥大事

尿微量白蛋白,含有「微量」二字,經常讓患者對它產生「尿蛋白少」、「不嚴重」、「高了也沒啥大事」的印象,這個想法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出現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通常是進展到了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糖尿病有1/3會發生腎損害,這種腎病的治療難度很大,尿毒症風險也很大。未來糖尿病腎病將成為我國尿毒症的最大病因,起點則是從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開始的。

實際上,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

之所以給這項檢查加上微量二字,是因為這項檢查的測定範圍比較低,多數檢驗科能測到的最高值只有0.3克(300毫克),不像尿蛋白定量能測出幾十克來。

筆者一直認為「微量」二字有蛇足之嫌,不如去掉。正如尿蛋白定量沒必要稱之為「大量尿蛋白定量」,去掉「大量」、「微量」,醫務人員也能看懂;但加上了「微量」二字,就容易讓腎友產生誤解、延誤病情。

總之,潛血、尿肌酐兩個指標不重要,不要老盯著它們看。尿微量白蛋白很重要,要對它重視起來。

相關焦點

  • 腎病患者血肌酐高了,這4種治療方法比用所謂「降肌酐藥」靠譜!
    周遜 腎內科主任腎病患者短期內出現血肌酐升高:第一種情況是剛發現自己患有腎病就存在血肌酐超標;第二種情況則是原來患有多年腎病的患者突然發現血肌酐超過正常。血肌酐高了,怎麼辦?絕大多數腎病患者理解為「使用降肌酐藥物」就可以解決問題。
  • 篩查糖尿病腎病:尿白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到底有啥區別?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糖尿病患者中大約有20%-40%的患者發生糖尿病腎病,這也是糖尿病患者腎衰竭的主要原因。而腎功能減退不僅僅影響機代謝廢物的排洩,研究表明這還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高顯著相關。同時,腎功能的減退亦影響降糖藥物藥效的正常發揮。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並給予嚴格的控糖以及控壓,可以防止或者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展。那麼,該如何進行篩查呢?
  • 預防糖尿病腎病,糖尿病患者必須要知道這3個檢查指標
    糖尿病腎病是常見的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早期常無明顯臨床表現,尿微量白蛋白測定是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敏感指標,檢測發現微量白蛋白尿有利於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從而早期對疾病進行幹預,開展正規合理治療,最終達到逆轉或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和發展的目的。
  • 腎病好轉,4項尿液指標會發信號,若都有先恭喜你
    腎病發展過程中,也是判斷病情是否穩定的一項重要指標。如果尿檢尿液中白細胞歸於正常,說明腎臟炎症反應得到有效控制,腎功能的損傷減輕。 尿紅細胞減輕說明腎小球濾過功能趨於穩定,紅細胞漏出減少,單純潛血雖然不會對腎功能造成影響。但如果尿蛋白與潛血同時存在,就會成為加速腎衰竭的「禍首」之一,因此潛血的治療也非常重要。
  • 尿蛋白2+、潛血2+病情嚴重嗎?腎內科醫生說的很直白
    檢查出腎病後,大多數腎友們最想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病情嚴不嚴重」。通常我們都會進一步根據患者檢驗出的指標,及腎功能的情況,做出初步的判斷。最常見的腎炎早期的典型症狀就是尿蛋白、尿潛血還有水腫,也是早期衡量腎病的典型的「三巨頭」。
  • 糖尿病腎病的6個信號 病情監測要怎麼做
    糖尿病腎病早期六個信號   1、尿中泡沫增多———微量白蛋白尿,早期腎損傷的標誌   對於早期糖腎,推薦檢測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這是目前公認發現尿微量白蛋白最有效的篩查方法。患者需空腹採集清晨首次尿標本。
  • 微量白蛋白與肌酐內含著什麼?解開您心中的疑惑
    由於白蛋白的分子量很小,因此它是腎臟損傷早期能在尿液中檢測出的蛋白質之一。那些長期在尿液中檢測到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他們發展為腎衰竭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程度將會增加。由於每天尿液中白蛋白排洩的量存在變異,因此微量白蛋白檢測最準確的是24小時尿液標本。這種檢測需要收集24小時內的所有尿液,需要病人的配合。
  • 早期發現腎病的4大檢查指標
    糖尿病和高血壓是目前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危險因素,約有30%的糖尿病患者和9%的高血壓患者發生不同程度的腎損傷。1998年美國的終末期腎病患者中40%為糖尿病患者,不同分期的慢性腎病患者中高血壓患者的比例可達到80%或更高。因此,糖尿病和高血壓病人如能儘早接受慢性腎病篩查,將有利於早期腎損傷的治療和逆轉,避免進展成為終末期腎病。這就帶來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樣的檢查指標能夠幫助我們發現早期腎病?
  • 腎病患者最擔心尿毒症?這3個時間段很關鍵,記得把握好
    對腎病患者來說最害怕的是發展到尿毒症階段,其實只要腎病患者抓住治療黃金期,管理好各項指標,就能防止發展成尿毒症。尤其是抓住以下三個關鍵時間段,積極配合治療,就能擺脫尿毒症機會。腎病患遠離尿毒症,這3個階段要密切關注1、腎炎反應早期腎炎反應早期也就是腎病1~2期,此時病情並不嚴重,只是有輕微的炎症反應,沒有嚴重的尿潛血和尿蛋白,只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且合理用藥,就有機會讓腎功能好轉。此階段需積極控制炎症發展,引起腎臟發炎的因素有受到感染、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環境,還有先天性因素以及遺傳。
  • 腎病感冒了,枸杞搭一物泡水喝,這樣治療最穩妥,不會傷腎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糖尿病腎病要更加注重腎臟養護。及早地掌握一些病情惡化的信號,有助於及早預防,幫助控制病情的惡化。另外,糖尿病腎病發生時,很有可能出現 蛋白尿 ,起初尿液中的蛋白是比較少的,而當尿液的蛋白量越來越多,表明患者很有可能發展為腎功能衰竭,而這就是糖尿病腎病最嚴重的後果。
  • 明明血肌酐還好,可腎病已處於嚴重階段,怎麼回事?
    等到檢查結果出來之後,醫生也好,患者本人也好,都會特別關注血肌酐值如何:在正常範圍嗎?還是僅稍微高一點?如果發現血肌酐完全正常或不太高,一般會認為病情較輕或不嚴重。然而,有些腎病患者的情況並非都是如此。先看看如下這一病例,當腎友了解了之後,或許會改變以前傳統的認知。
  • 肌酐高吃什麼食物好 預防肌酐高的方法
    蛋白質供應在患有肌酐高的病患者中有氮質血症,腎功能不全,為了控制腎功能繼續惡化,應控制蛋白攝入量,選用富含高質量的優質蛋白飲食。  2、對於曾有腎臟病的患者由於病情復發,出現少尿,甚至無尿的現象,就是會合併急性腎功能不全病症,引發血肌酐升高。
  • 關於腎病必查項目尿微量白蛋白需要注意什麼
    核心提示:河南譽美腎病醫院是一家具有30多年歷史的中醫腎病專科醫院。醫院集治療、科研等功能於一體,是一家高層次、高標準的中醫中藥研究開發於一體的大型醫療集團,致力於致力於為腎病患者提供全方位、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 哪幾項抽血檢查決定腎病用藥和療效?這幾項抽血檢查很關鍵,筆記做...
    哪幾個抽血檢查決定腎病如何用藥和療效?  1、腎功能  抽血化驗檢查項目中腎功能指標很重要,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和胱抑素等。血肌酐能反映腎功能,依據血肌酐值,結合病人的身高體重和24小時尿量以及尿肌酐,計算出內生肌酐清除率,能準確判斷腎功能損害程度。
  • 腎病突然加重,醫生只用了一招,尿蛋白快速下降!
    今年2月,該患者再次出現泡沫樣小便,尿量減少,並伴有腰痛,尿常規:隱血1~3+、尿蛋白1~3+。到了5月,她的病情還是沒有好轉,於是來到我們這就診。門診尿常規顯示尿蛋白3+,24小時尿蛋白3.2g,尿白蛋白/肌酐比 2428.5ug/mg。
  • 尿微量白蛋白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腎病,還有可能是這20多種原因
    門診檢查後,發現患者合併有慢性尿路感染,給予抗生素治療2周後複查尿微量白蛋白為20mg/L,此後多次複查尿微量白蛋白均正常。 病例3:患者王某,男,54歲,肥胖,2年前做了結腸癌手術。 在目前的醫療技術條件下,多數糖尿病早期腎病患者只要堅持正確積極的治療,有可能逆轉至正常或達到延緩其發展的目的。換句話說,在2型糖尿病腎病的第Ⅲ、Ⅳ、Ⅴ期中,只有第Ⅲ期的患者最有治療價值和樂觀的治療效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慢性腎臟疾病的發生率估計在5%~30%,累計發生率約為20%~40%。
  • 肌酐正常卻已是腎衰竭?判斷腎功能好壞,3項指標會「說話」
    得了腎病,判斷病情好壞的關鍵一點就是腎臟功能。但腎功能看不見摸不著,如何深入的了解病情?部分腎友往往喜歡用血肌酐值的高低衡量腎功能的好壞,認為肌酐正常腎功能就正常,肌酐升高腎功能就受損了。但其實肌酐並沒有那麼「靈敏」,一般肌酐升高後表明腎功能已經嚴重受損了,所以,有些患者出現不適症狀後去檢查,發現肌酐正常,誤以為自己沒事,就錯過了治療時機。判斷腎功能的好壞,肌酐並不是唯一的指標,還有一些指標更敏感。
  • 尿常規檢查潛血3+是什麼意思?
    尿常規檢查潛血3+是什麼意思?尿潛血對於腎病患者來說並不陌生,平時我們也會經常聽到尿潛血。腎臟出現了問題就會有尿潛血的出現,尿潛血是腎病的一個常見症狀是尿常規檢查結果中的一項。那麼,尿常規檢查潛血3+是什麼意思?
  • 腎病防範腎衰竭,最該關注哪項尿液指標?腎內科醫生超全解答
    腎臟是生成原尿的器官,因此我們常說觀尿液可以知腎臟。尿液有什麼異常常常與腎臟功能的好壞脫不了關係。 尿液檢查項目也是判斷腎病的重要指標之一。一些腎友發病之初,往往就是發現了尿檢指標異常,進而查出了病情,抓住了最佳的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