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受損嚴重程度可通過各種指標來評判,如蛋白尿、血肌酐和尿素氮等。判斷腎病輕重程度有4個衡量標準,其中有2點能決定是否會發展成尿毒症。
如何衡量腎病輕重?
1、腎病的病理類型
慢性腎病分為多種病理類型,這跟遺傳、環境和後天因素有關。有的腎病並不是很嚴重,只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就有望治癒,如微小病變性腎病和膜性腎病,還有IgA腎病。不過也有一部分腎病卻很嚴重如高血壓腎病和糖尿病腎病,多種腎臟疾病並存,勢必對腎臟帶來雙重打擊。通常需做腎穿刺來診斷腎病病理類型,複雜的病理類型腎病要做到早發現、早明確和早治療。
2、肌酐高低
肌酐值高低跟腎功能受損嚴重程度成正比,肌酐值越高,腎功能損傷就越嚴重,發展到腎衰竭的風險就越高。在腎病早期,肌酐小於130,提示腎功能受損輕微,只要積極抗炎治療即可。若肌酐已經超過200,提示腎功能損傷已超過50%,腎小球濾過率下降且病情嚴重,此階段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就能延緩腎功能惡化,防止發展成腎衰竭。
3、尿蛋白持續時間
尿蛋白是評估腎病輕重的關鍵指標,一般有大量蛋白尿的人病情嚴重,提示腎功能持續受到損害且預合差。最可怕的莫過於大量蛋白尿持續性存在,若尿蛋白呈現陽性,需進一步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一旦超過0.15克需積極配合治療。通常用免疫抑制劑或激素類藥物就能降低蛋白尿,減緩對腎功能帶來的損傷。通常尿蛋白定量小於1克,對腎小球帶來的損傷就會減少,腎功能惡化速度減慢。若尿蛋白定量超過1克且一直放任不管,會讓病情越來越嚴重。
4、血壓控制情況
只要把血壓控制在標準範圍內,就能延緩對腎病帶來的傷害。血壓穩定時會使得全身血液流通順暢,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風險,減輕對腎功能帶來危害的一切因素。同時也能保證腎臟有充足血液和氧氣供應,減少腎細胞壞死,從而減輕腎功能損傷。通常血壓控制在130/80mmhg就能減緩腎功能下降速度;肌酐較高的患者需控制在120/80mmhg以下;但有心血管嚴重疾病的患者和老年人適當地放寬限度,只要血壓低於140/90mmhg即可。另外血壓並不是越低越好,維持血壓穩定才是最為關鍵的。
溫馨提示
若想要防止腎病發展成尿毒症階段,必須穩定好重要指標,定期去醫院做複查,按時按量用藥。需要提醒的是,多數腎病無法徹底治癒,只能用藥維持病情穩定,因此有病不能亂投醫,更不能聽信所謂的偏方和秘方。日常生活中需做好調理工作,及時戒掉壞習慣,遠離菸酒和敖夜,保證清淡飲食,遠離辛辣刺激食物。另外多參加戶外活動來增強抵抗力,積極預防各種感染,因為感染是導致腎病惡化的主要因素。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1、《腎病是輕還是重?有4個衡量標準,其中2點決定是否會尿毒症》,腎病之家,2020-07-042、《腎病是輕還是重,應這樣判斷!別被醫生騙了還不知道!》,腎博士,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