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監測尿蛋白的情況,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最常用、關鍵的一項指標。治療過程中,尿蛋白的變化更是反應腎小球濾過功能的重要指標。排除掉個別病理因素的影響,一般尿蛋白定量越高,對腎功能的危害越大,說明腎小球濾過膜受損越嚴重。因此降低尿蛋白定量是預防腎衰竭發生的重要一環。
但有些病友治療時間不短,蛋白尿卻總是反覆,究竟是為何?
穩住蛋白尿,這4點千萬不能弄錯了!
糾正篇:
檢查準確,才能降得快前天有位患者查出尿蛋白2+,留言說怎麼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需要注意什麼?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通過留取24小時的尿液,從中取大約三分之一的尿量,來測量蛋白的含量,最終得出全天尿蛋白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24小時尿液一般是「留尾不留頭」,如果是前一天早上7點開始留,7點尿液不需要,第二天7點的尿液要留。當然沒有自然也不用留。
但部分患者總是留錯,導致檢查結果誤差大,定量低,用藥量就會不一樣,往往耽誤病情治療。這也是導致尿蛋白反覆「假象」的重要原因。
另外,現在天氣熱,留取尿液儘量密封放在陰涼處,留好後儘量快點送檢,別耽誤。
24h尿蛋白定量跟喝水沒關係有些患者複查定量增加了,首先想到是不是跟喝水多有關係。其實真沒有關係,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濃度×尿量。喝水多少會影響到尿量,但尿蛋白濃度也會被稀釋,但總量是不會改變的。喝水少,尿蛋白濃度高,尿量少,最終結果是一樣的。
反而是尿常規尿蛋白+會受到喝水多少、尿量多少的影響。
所以如果在家發現尿液泡沫增多,千萬別再誤以為喝水多了,該查一定要及時查,才能調整治療,儘量把病情控制的穩定。
治療篇:
降低復發風險,注意兩點有患者留言,醫生,我尿蛋白剛降下來2個月,一停藥又漲到2+,怎麼辦?
不少腎友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吃藥就能維持較低水平,停藥不長時間又復發了。反反覆覆似乎沒什麼好辦法。尿蛋白反覆的根源是什麼?
首先是腎病的特性,屬於免疫系統疾病,患者大多數存在先天免疫缺陷,那怎麼辦?後天來補,平時多重視提升免疫力,有的人可能每年都要感冒發燒好幾次,易發扁桃體炎呼吸道感染等,因此重視預防。
其次尿蛋白反覆是藥物依賴很嚴重。激素只能暫時降低指標,但解決不了免疫力差的問題。這時候要重視配合中藥調理,減輕激素副作用的同時,提高藥效。但我看80%的患者治療中都是西藥獨大。
從這兩點入手,尿蛋白基本可以穩定住,復發率也大多降低。
維持蛋白尿長久穩定,還有一點多數患者可以將蛋白尿降到0.5g以下,甚至完全恢復正常。但尿蛋白好轉不等於腎病完全恢復,為預防腎衰竭,腎友們仍然重視日常的保養。比如飲食清淡點,少攝入高蛋食物,避免熬夜傷害免疫力,定期複查以預防復發等等,這些小的細節往往更重要。
(註:文章圖片來源見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