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尿蛋白快的藥就是好藥?答案恰恰相反

2020-12-06 騰訊網

經常有腎病患者在用藥治療的第二天就問大夫:

「吃藥了怎麼我尿裡的泡沫還是很多啊?」

「怎麼腿上還是有水腫啊?」

還有部分患者用藥兩三天後,感覺病情沒有好轉,於是擅自停藥。

這些腎友對待自己的病情心急如焚,恨不得上午吃藥、下午病情就會好起來。

可以肯定地說,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藥物可以在兩三天內改善慢性腎臟病。它是慢性病,不是急性病,尿蛋白和腎功能得到改善一般最快也要1-2周以上。

對待慢性腎臟病,要做好治療1-2年的心理準備,病情嚴重者可能用藥時間更長。

另外大家認真想一想:

起效快的藥物一定是好藥嗎?

部分免疫抑制劑,比如激素、環孢素、他克莫司等等,起效比較快,一般1-2周左右複查就會看到明顯的效果。但它們是不是好藥,要打一個問號。

從有效性來看,它們的顯效率是比較高的,但是復發率也高。激素有依賴性,一減量就容易復發。效果又快又好是他克莫司的優點,但病情容易反彈則讓人不放心。

從安全性來看,它們的安全性普遍較差,副作用多,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居高不下,使用它們往往是在腎衰風險很大時不得已而為之。

而起效慢的藥物呢?

比如中醫藥、普利/沙坦類藥物,雖然用藥1-2周左右也可以看到效果,但效果還不明顯。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治療效果會逐漸增強,3-4個月後才能達到最大效果。

它們在顯效率比較高的前提下,依然能夠長期穩定病情,保持較低的復發率,兼顧了有效性和安全性。

所以腎病朋友們,不要想著吃兩天藥尿蛋白和血肌酐就能降下來,那是不現實的。該用見效快的藥、還是見效慢的,醫生會綜合考慮你的病情和自身情況給出合理的治療方案。病情緩解並不是越快越好,不要一味的求快。

相關焦點

  • 降尿蛋白真的沒有特效藥嗎?
    很多患者也致力於尋找降尿蛋白的「特效藥」,治療好腎病,讓自己健康康康的,中青年人好奮力拼搏,老人好頤養天年,小孩也能有個快樂健康的童年,可現實卻是,不少人輾轉多地治療,蛋白尿或是高高在上,或是降下來不久又升高。難道降尿蛋白真的沒有特效藥嗎?
  • 尿蛋白降下來兩個月,一停藥又漲到2+怎麼辦?教你2招
    糾正篇:檢查準確,才能降得快前天有位患者查出尿蛋白2+,留言說怎麼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需要注意什麼?這也是導致尿蛋白反覆「假象」的重要原因。另外,現在天氣熱,留取尿液儘量密封放在陰涼處,留好後儘量快點送檢,別耽誤。24h尿蛋白定量跟喝水沒關係有些患者複查定量增加了,首先想到是不是跟喝水多有關係。
  • 11種降尿蛋白藥物,哪種最好?腎內科醫生給出了答案
    「什麼藥能降尿蛋白?」 這是在臨床工作中經常被腎病患者問到的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離不開臨床上常用的十多種具有降低尿蛋白作用的藥物。
  • 尿蛋白多高,需要用藥?這幾類降尿蛋白藥物必須知道!
    蛋白是個好東西,但是,不應該出現在尿中。 尿中有蛋白,就意味著腎臟有損傷。一般來說,尿蛋白量越大,腎損傷就越嚴重。 一 尿蛋白升高多少時需要用藥?
  • 從尿蛋白3+到停藥,腎病患者需抓住這4個時間節點!
    患者覺得情況還好,又過了一個月在家人建議下去當地鎮衛生院化驗尿蛋白3+,肝腎功能正常,血漿白蛋白22.3g/L,血脂TG/Tch 2.45/8.79mmol/L。診斷為腎病症候群,醫生給患者配了點消腫的藥,並建議患者去上級醫院診治,患者吃了藥之後水腫有所減輕,患者仍未去上級醫院進一步診治。
  • 臨漳縣尿蛋白2.8g去哪家醫院看比較好
    腎病存在易反覆的特性導致尿蛋白容易出現復發,但大多數患者通過系統治療,也能降到理想的指標。今天河南譽美腎病醫院就來和大家講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但有少部分患者,開始用藥是從十幾克降到了幾克,但再降速度就變慢了。還有少數患者用藥後效果達不到,開始加藥或換藥,治療走了不少彎路。
  • 腎病降尿蛋白切忌千篇一律!除了激素,這類方法適合多數人
    改善尿蛋白對糾正腎臟纖維進程有明顯的積極作用,保持尿蛋白較低水平可有效降低腎衰竭的風險,腎病的最終預後結局也會比原有的情況要好得多。尿蛋白治療只有一種方法嗎?針對尿蛋白治療方面,相當一部分腎病是以激素類藥物為「主力軍」, 同時聯合免疫抑制劑、利尿劑等藥物的方案,抑制腎臟炎症反應,同時減輕腎小球的損傷,維持尿蛋白處於較低水平。針對原發性腎小球腎炎類型的腎病,一般用2周後會比較明顯的結果,隨著時間拉長,尿蛋白大多可以降到1g以下,也有部分腎病會降到0.5g以下,甚至完全好轉。
  • 副作用最小的降尿蛋白藥物:沙坦,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腎病患者的首選降壓藥,是普利/沙坦類藥物。因其不僅可以治療高血壓,還可以減輕腎臟炎症、降低腎小球內壓、降低尿蛋白、保護腎功能,從而改善腎病患者的預後。普利和沙坦,二者作用機制相似,效果相當,比激素/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小。
  • 5種藥物可降低尿蛋白,是腎病好幫手,卻少為人知
    1.螺內酯 螺內酯是一種利尿劑,也屬於降壓藥,但說明書上沒寫的是,它還能降低尿蛋白。 螺內酯可以降低各種腎炎和腎病症候群患者的尿蛋白,輕中度蛋白尿在用藥後可能會達到臨床治癒。一般使用螺內酯4周後起效,使用時間越久效果越明顯,可降低尿蛋白60%左右。 2.他汀類藥物 他汀類藥物是一類降脂藥,既能降血脂,也能降尿蛋白,可能是通過抗氧化、抗炎、抑制炎性細胞因子降低了尿蛋白。
  • 腎病突然加重,醫生只用了一招,尿蛋白快速下降!
    一看到腎病有加重的跡象,尿蛋白突然大量增多,咱們腎友通常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加降蛋白的藥,趕緊上激素上免疫抑制劑!
  • 尿蛋白下降後就高枕無憂了?還要堅持做好5件事,腎病患者需謹記
    所有的腎病患者會伴有不同程度的尿蛋白升高,表現為少量尿蛋白尿和大量尿蛋白。尿蛋白是腎病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24小時尿蛋白定量來評判病情分級。一般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式來降尿蛋白,長期用藥才能維持蛋白尿穩定且不易復發。不過尿蛋白降低後並不代表著萬事大吉,還需堅持做好以下5件事情。
  • 降蛋白尿常見4個誤區,腎友注意避開,可有效降低腎衰竭
    尿蛋白的治療涉及到多個方面,需要系統的治療,進行調節免疫抑制治類的同時,也要重視腎小球受損的情況加以修整,同時也不能忽視日常因素對尿蛋白的持續影響。腎病存在易反覆的特性導致尿蛋白容易出現復發,但大多數患者通過系統治療,也能降到理想的指標。
  • B肝停藥的標準:「我什麼時候可以停藥啊?」答案:「看條件」
    既往,學界針對E抗原陽性和陰性的慢B肝病人,分別提出過停藥的基本條件(有人稱其為「停藥標準」,實為誤解):「大三陽」慢B肝病人,核苷類藥物抗病毒治療以一年為基數,如果這時病毒測不出、轉氨酶恢復正常只有達到以上條件,才有可能考慮停藥的問題。大家看到這兩個「條件」,一定很興奮:老繆醫生說了,如果運氣好的話,「大三陽」病人用藥最短兩年,「小三陽」病人用藥最短兩年半,就可以與核苷類藥物說拜拜了嘛!
  • 已成為治腎病降蛋白一線好藥的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尤需注意5點!
    周遜 腎內科主任蛋白尿是腎病患者最為常見表現,通俗地講,絕大多數腎功能處於正常狀態的腎病患者治療的主要任何就是「降蛋白」。能起到降蛋白作用的藥物有很多:尿蛋白不太高或較高的慢性腎小球腎炎或IgA腎病及其它腎小球疾病,可將沙坦/普利類藥物作為一線藥物或基礎藥物;尿蛋白達到中等量水平的IgA腎病或達到腎病症候群水平,可將糖皮質激素與環磷醯胺等作為一線藥物或主要藥物。這些一線藥物,也確實發揮了治腎病降蛋白作用及起到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 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是不是一回事?糖尿病人應該測哪個呢?
    血液中的蛋白質有很多,其中白蛋白的分子量較小,直徑為7.2 nm,所以,一旦出現腎損傷,首先漏出的就是白蛋白。檢測尿中蛋白的方法,傳統的有尿常規和尿蛋白定量。尿常規也叫定性檢查,檢查結果用1+、2+、3+、4+來描述,尿蛋白定量是留取24小時的尿液,測定尿中總的蛋白含量。
  • 注意:2件事傷腎還會升尿蛋白,不重視小心被腎衰竭盯上
    有些腎友治療過程中,往往遇到的比較棘手的事,就是尿蛋白降不下來,隨之腎功能惡化速度加快。 血壓高了不及時降 高血壓會影響腎功能的穩定性,但看似與尿蛋白好像沒直接關係。如果你也有這種想法,那麼你的尿蛋白可能就會不穩定。 高血壓與尿蛋白都是腎功能受損後的典型的症狀,持續血壓升高會影響也會造成腎小球內動脈高壓,增強腎小球基底膜膜通透性,從而加速纖維化、硬化的發展。
  • 乾咳嗽吃什麼藥好的快 乾咳怎麼辦
    很多時候我們會出現咳嗽,如果是因為疾病引發的咳嗽還好,但是最怕的就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咳嗽,這類乾咳是最不好治療的。那麼乾咳嗽吃什麼藥好的快呢?乾咳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乾咳一般我們需要積極的治療,一般藥物治療的效果可能沒有那麼好,但是其實除了藥物治療還可以飲食調理。具體的做法我們可以了解,這樣能更好的緩解乾咳。
  • 降尿蛋白與副作用均較強:雷厲風行的中藥免疫抑制劑
    在腎病領域,有幾種中藥免疫抑制劑比較常見:1.雷公藤2.山海棠3.青藤鹼與大部分中藥不同,它們藥性強大,副作用也不可忽視,在顯著降低尿蛋白的同時,也會增加一定的感染等風險。比如雷公藤,優缺點都比較明顯:優點:可以阻止免疫複合物(致病物質)在腎小球內沉積,還可以修復腎小球電荷屏障、抑制繫膜細胞增生,阻止尿蛋白從腎臟漏出。
  • 腎內科醫生推薦3種護腎藥,不擔心副作用,吃著放心
    患腎病之後,部分腎友們總是想著:吃點什麼對腎好呢,要是把尿蛋白和血肌酐吃正常了就太好了。枸杞、三七、蟲草、大補湯、豬腰子、各種保健品和偏方等等都曾「肩負重任」。 可是大家心裡也明白,依靠食物來吃好腎病很不靠譜,多數也是無奈時的碰運氣或是一種心理安慰罷了。
  • 能治好嗎?這個病例讓你重新認識腎臟病
    在降壓藥的選擇上,應首選ARB(沙坦類降壓藥)或者ACEI(普利類降壓藥),二者都有降壓、降尿蛋白和延緩腎損害三方面的作用。但二者不能合用,只能選擇其中一種。慢性腎臟病的血壓非常難控制,除了ACEI和ARB外,常需合用其他種類的降壓藥,比如長效鈣拮抗劑、利尿劑、β受體阻斷劑甚至α受體阻斷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