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內科醫生推薦3種護腎藥,不擔心副作用,吃著放心

2020-12-08 騰訊網

患腎病之後,部分腎友們總是想著:吃點什麼對腎好呢,要是把尿蛋白和血肌酐吃正常了就太好了。枸杞、三七、蟲草、大補湯、豬腰子、各種保健品和偏方等等都曾「肩負重任」。

可是大家心裡也明白,依靠食物來吃好腎病很不靠譜,多數也是無奈時的碰運氣或是一種心理安慰罷了。而且吃這些東西不安全,可能帶來腎損害,得不償失。

那麼,腎病到底有沒有無副作用的「護腎藥」可吃?

護腎藥確實是有幾種,它們是二線藥物/食物,不是主要藥物,副作用很小,經常觀察不到。如果常規藥物治療效果不夠理想,以下「護腎藥」可能會對腎病的治療起到一定作用。

一:維生素D

維生素D通過對RAS系統的負性調節、抗炎症反應、抗繫膜細胞增生、抑制足細胞凋亡、抑制腎小管間質纖維化,從而降低尿蛋白。

大部分的試驗研究顯示,腎病患者服用維生素D後尿蛋白降幅15%-20%,起到一定的保護腎臟的作用。

二:魚油

部分研究認為魚油可治療IgA腎病。有些研究認為有效,而另一些研究認為無效,在腎病界一直爭論不休。國外用魚油治療腎病IgA腎病多些,國內則較少。

服用魚油的IgA腎病患者,病情並非都會好轉,有較大個體差異。服用後注意監測尿蛋白和血肌酐,這兩項指標如果呈現下降,那麼魚油就有效。

少數病人在服用魚油後會出現打嗝、腹瀉,一般不是很嚴重。對於多數患者來說,服用魚油是安全的。

三:山藥

山藥可藥食兩用,含有「山藥多糖」。部分研究顯示,山藥多糖可能是通過抑制MCP-1促炎因子,來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抑制腎臟免疫炎症,達到降低尿蛋白和血肌酐的作用。

無論是何種慢性腎病,包括腎移植術後的患者,都可以每天吃二三兩山藥,只要不超量都是有益無害的。

腎友們在服用以上幾乎沒有副作用的「護腎藥」時,要做好心理準備:副作用越小的藥物,往往治療效果也就越小。

以上三者不能作為主要藥物,不可代替正規藥物的治療,以免因小失大。請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相關焦點

  • 這3種常見藥很傷腎,醫生提醒:長期服用,或會招來麻煩
    一天夜裡,急診室裡王醫生接到了一個急診病人,王醫生接診後病人診斷為急性腎衰竭,情況兇險!病患李大姐因為最近幾天患了重感冒,吃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感冒藥都沒有什麼效果,有時候好一點,第二天又加重了。李大姐認為感冒只是個小病小痛,用不著看醫生,吃點藥發發汗就過了。她買了許多種感冒藥來服用,看到反反覆覆感冒不好之後,又去藥店自己買了頭孢黴素服用。
  • 科學的護腎方法,腎內科醫生明確指出4點,腎友快查漏補缺
    但對保護剩餘腎功能的意識並不強。腎病要延緩腎功能衰竭的進展,恢復受損較輕的腎臟細胞,與保護剩餘腎功能同樣重要。這樣才能長久地保持至少有一半的健康的腎臟在工作,維持基本的正常運轉。科學正確的護腎方法,腎友們越早掌握,對降低尿毒症風險越有利!
  • 止痛藥和布洛芬很傷腎?哪個副作用更大?聽醫生的話:別亂吃
    「我因為經常性頭痛,常年服用布洛芬,現在吃什麼藥都不管用,整天無精打採的,感覺快得抑鬱症了!」網友@紫涵鑫雨在社交平臺上求助,常年的頭痛症狀,使得他依賴上了吃布洛芬,不吃就頭痛。按他的說法是:「感覺都變成了藥物依賴性頭痛了!」
  • 壁虎醫生:會引起腎損害的常見藥物有哪些,你知道嗎?
    任何藥物都是有可能產生副作用的,腎臟首當其衝,因為,多數藥物最終通過腎臟排洩! 一些臨床醫生常常會抱怨:「有些患者的病情明明可以不吃藥,定期複查就可以了。但是我告訴他不要吃藥,反而不聽!自己去找一堆藥吃。把腎臟吃壞了再回來找我,我也沒辦法。」 其實,患者如果要懂這個道理,就不會這樣了!所以,今天壁虎醫生請來何群鵬醫生為大家普及一下有哪些常見藥物會導致腎臟損害!
  • 不管男人還是女人,40歲後,少吃6種傷腎食物,多吃3種護腎蔬菜
    要少吃6種傷腎食物,多吃3種護腎蔬菜1、少喝飲料飲料當中的糖、磷酸鹽、咖啡因等成分都會促進鈣排出,尿裡面的鈣含量會隨之增多,易形成結石,傷害腎臟健康。尤其是運動飲料,它其中含有額外的電解質與鹽分,人喝了會加重腎臟負擔,損害腎臟健康。
  • 醫生提醒:這5種極傷腎的食物,無論男女,再喜歡也不能多吃
    醫生提醒:養腎護腎從吃開始,這5種極傷腎的食物,無論男女,再喜歡也不能多吃,勸你少吃一點!1、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近年,馬兜鈴酸被列為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最高級別的第一類致癌物。長期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如關木通、馬兜鈴、廣防己、天仙藤、青木香和細辛等)或中成藥(如過去的龍膽瀉肝丸、冠心蘇合丸等),都會導致慢性腎功能不全,甚至更嚴重的腎病。因此,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一定不要吃。
  • 保腎還需降壓!腎病最常用的5類降壓藥,有2類護腎明顯
    選擇合適的降壓藥且堅持服用,是維持血壓低水平的關鍵。既要考慮到降壓藥除了降壓,對腎功能的益處,還有重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是否會損害腎臟的利益。 臨床上在防治慢性腎衰竭過程,常用到的降壓藥有五大類,且針對不同病情,不同類型藥物聯合應用,對保護腎功能、降低血壓水平的作用會更大。
  • 此藥位居傷腎藥物排行榜第一名,勿隨意購買
    含有這個結構的抗炎藥,叫做甾體類抗炎藥,也就是咱們腎友很熟悉的激素,比如潑尼松、甲潑尼龍等等。這類抗炎藥沒有解熱的作用,感冒發燒了吃它們沒用。而且副作用很大,一般腎病也不作為首選藥物,除非是要治療腎病症候群這類進展風險大的腎病。而沒有甾體結構的抗炎藥,叫做非甾體類抗炎藥。非甾體類抗炎藥比激素副作用小,很多是屬於非處方藥,人們可以隨便買。
  • 仁心醫術 普濟蒼生——記蘇北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劉昌華
    數步見方的辦公室,一張辦公桌,幾張靠背椅,桌邊散發著一大摞資料,靠牆的書櫃整齊地擺放著各種醫學書籍。劉昌華坦言,日常他就在這辦公,接待病患家屬,「病患和家屬都已經熟悉了我在這辦公,誰有什麼問題直接找我就是。」「能在門診解決的問題,就不要讓患者住院;能用一種藥解決問題,就決不用兩種;能用便宜的藥,就決不用貴的。」這是劉昌華帶領的腎內科多年來所奉行的行醫理念。
  • 傷腎藥物名單:亂用4種西藥,可能會把腎臟「毒壞」
    譬如普利和沙坦,既能降尿蛋白,又能降血壓,在腎內科的應用相當普遍,雖然沒有明顯的腎毒性,但是,腎動脈狹窄、孤立腎等情況的患者,服用這類藥物之後,很可能引發急性腎衰竭。一般情況下,老年患者在選擇這類降尿蛋白的藥物時,不能大劑量使用。尤其是到了夏天,身體失水多,更應降低藥物劑量,避免引起腎臟缺血,導致急性腎衰竭。利尿劑實際上,大部分利尿劑都容易傷腎。
  • 中藥很安全沒副作用?別傻了!《藥典》明確:4類中藥有腎毒性
    「是吃中藥,還是吃西藥?」正當猶豫不決的時候,耳邊突然響起一個聲音:中藥的副作用比較小。多少國人被「中草藥純天然,無毒副作用」的廣告洗腦,覺得中藥來自於大自然中的植物、動物和礦物,沒有經過多少化學加工,吃下去會更安全一些。這是對中藥最大的誤解!
  • 5種藥物可降低尿蛋白,是腎病好幫手,卻少為人知
    在腎內科,激素/免疫抑制劑和中藥是降低尿蛋白的主力藥物,備受醫生青睞;普利/沙坦類藥物也能降低尿蛋白和血壓,成為了一線藥物。 其實,除了這些主力藥物,還有幾種藥物也可以降低尿蛋白,卻少為人知。
  • 服用普利類降壓藥的腎友注意!弄清楚這些規則,不用擔心升肌酐
    首先它是一類長效降壓藥,可以長期維持血壓的穩定。腎病由於腎功能的損傷是不可逆的,因此腎性血壓也具有不可逆性,要長期維持在較低水平,避免加速腎功能的惡化,堅持服用降壓藥是基本的要求(當然穩定後也有減藥或停藥的機率)。長效降壓藥的優勢就是每天一次就能維持血壓平穩,降壓更穩定,不易出現波動的情況,更符合腎病治療高血壓的需求。
  • "萬通筋骨片"說明書違規,吃這些藥前,先看看副作用!
    雄黃  副作用:主要成分為硫化砷,服用過量導致砷中毒,損傷神經、血管,並可引起肝、腎、脾及心肌等實質器官的脂肪變性和壞死、致癌。蟾酥  副作用:主要成分為強心苷配糖體(蟾蜍毒素),作用於迷走神經及心肌。  中成藥:牙痛一粒丸、牛黃消炎片、六應丸、血栓心脈寧膠囊、靈寶護心丹、金蒲膠囊、梅花點舌丸、痧藥、麝香保心丸。  ?
  • 阿司匹林長期吃會不會有副作用?心內科醫生說出大實話
    除了止痛以外,有些老年人頭疼腦熱也會吃阿司匹林,這樣盲目吃藥是不科學的,因為是藥就有三分毒,那麼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會有哪些副作用?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一、阿司匹林的作用。3、減少抗血小板凝聚阿莫西林膠囊可以抑制血小板凝聚,可以阻止血栓形成,臨床常用於治療不穩定心絞痛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生活中大部分的心臟手術都需要長期服用少量的阿司匹林。
  • 有3類很重要,可提升免疫力更護腎
    腎友自身存在先天的免疫力功能障礙或缺陷,本身的免疫力比常人要低,而在治療過程中,往往用到的一些抗炎藥物、免疫抑制劑的藥物等,也會一定程度消耗免疫力,進而導致發生細菌或病毒感染的風險升高。例如有些患者在降低尿蛋白過程中,會用到激素、環孢素等免疫抑制劑類藥物,但尿蛋白降下來後停藥,一感冒就又容易復發,就有這方面的原因。那麼,腎病應對感染有什麼「妙招」?
  • 吃中藥吃出腎衰竭!警惕:吃中藥的5個誤區,一定不要犯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中藥是沒有副作用的,可以放心使用。但是是藥三分毒,中藥也屬於藥品的一種,同樣是有副作用的。而腎是我們主要的排洩器官,如果服用的中藥含有毒副作用,很容易導致這些毒素在腎中殘留,導致腎損害。
  • 大夫,你給我開的藥聽說有副作用啊!真的能吃嗎?
    怎麼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前提下,技巧性地跟患者傳達藥物的副作用信息,既不把患者嚇得偷偷停藥、也不因為受到心理暗示而出現狀況、還能夠察覺嚴重副作用的徵兆?作為患者,有副作用的藥能不能吃?怎麼吃?本文作者蘇上豪是一名臺灣的醫生,我們來聽聽他的經驗。
  • 聽聽腎內科醫生怎麼說
    對此,腎內科醫生又是什麼態度?#百裡挑一#喝茶與喝白開水,哪個更健康?如果從性價的角度來說,無疑是白開水了,它可以適時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水分也可以更為順暢地參與到身體的代謝。茶水相較於白開水,因為其中富含更多其他物質,因此不管是味道上還是實際作用上,都略顯不同。
  • 純中藥也有毒副作用!必須重視
    崇尚自然的觀念,令傳統的中醫中藥越來越吃香,很多人認為「純中藥製劑,無不良反應,無毒副作用」。實際上,中草藥並非沒有毒副作用,一旦使用不當,人參也可以「殺人」。隨著中草藥在醫學領域的大量應用,有關中草藥引起腎損害的報導也越來越多,必須引起大家的重視。不同的中藥材有不同的效用,因其成分複雜,近年來關於中藥導致腎毒性的報導屢見報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