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尿蛋白與副作用均較強:雷厲風行的中藥免疫抑制劑

2021-01-08 腎病之友

相比於西藥,中藥在人們的印象中普遍帶有「溫和」、「見效慢」、「副作用小」等標籤。

其實,中藥和中成藥不都是溫和的,其中也有雷厲風行的「猛士」:中藥免疫抑制劑。

中藥免疫抑制劑,和西醫免疫抑制劑頗有相似之處,但又有一些不同。

在腎病領域,有幾種中藥免疫抑制劑比較常見:

1.雷公藤2.山海棠3.青藤鹼

與大部分中藥不同,它們藥性強大,副作用也不可忽視,在顯著降低尿蛋白的同時,也會增加一定的感染等風險。

比如雷公藤,優缺點都比較明顯:

優點:可以阻止免疫複合物(致病物質)在腎小球內沉積,還可以修復腎小球電荷屏障、抑制繫膜細胞增生,阻止尿蛋白從腎臟漏出。

雷公藤可增加感染風險,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雷公藤的感染風險在免疫抑制劑中是比較小的,治療腎病的復發率和進展風險都會更小一點。

缺點:雷公藤有性腺毒性(長期使用可引起不孕不育),對於有生育需求的患者要避開或是短期應用。

對於中藥免疫抑制劑的應用,下面分病種來看。

1.慢性腎炎(比如IgA腎病)

若24小時尿蛋白定量低於2g,可以單用中藥免疫抑制劑,起效後緩慢減量。

若尿蛋白高於2g,可用中藥免疫抑制劑聯合普利/沙坦類藥物。

2.腎病症候群

尿蛋白高於3.5g的腎病症候群患者,可用中藥免疫抑制劑聯合半量激素。若有激素依賴,先減激素,後減中藥免疫抑制劑。

3.難治性、高風險腎病

若尿蛋白較高,還伴有高血壓和(或)輕度腎功能受損,進展為尿毒症的風險較大,可以採用4靶點用藥,即聯用:

1. 中藥免疫抑制劑

2. 激素

3. 普利或沙坦類藥物

4. 中藥辨證施治

這樣可發揮各藥物的協同作用,相比於足量激素的方法,可以減少單藥劑量從而減輕副作用。

用藥期間的注意事項

1.預防感冒,免疫抑制劑多少都會降低免疫力。

2.檢查肝腎功能和血常規,注意轉氨酶、肌酐和白細胞的變化。

3.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服用雷公藤,每公斤體重的劑量不超過1mg,用藥時間不超過3個月。

4.山海棠可能會引起皰疹,注意觀察並對症處理。

中藥免疫抑制劑的藥效肯定,感染風險普遍比經典的免疫抑制劑更小,但作為免疫抑制劑,副作用不可忽視。用藥期間應注意監測相關指標,出現問題及時向醫生反饋並處理。

相關焦點

  • 11種降尿蛋白藥物,哪種最好?腎內科醫生給出了答案
    此類藥物降壓效果很好,但降尿蛋白效果並不太強,適用於輕中度蛋白尿患者。 2.沙坦類藥物 即ARB,血管緊張素2受體拮抗劑,藥名帶有「沙坦」二字,是晚普利十多年出生的「同胞兄弟」,兩類藥物治療效果和副作用類似。
  • 降尿蛋白真的沒有特效藥嗎?
    很多患者也致力於尋找降尿蛋白的「特效藥」,治療好腎病,讓自己健康康康的,中青年人好奮力拼搏,老人好頤養天年,小孩也能有個快樂健康的童年,可現實卻是,不少人輾轉多地治療,蛋白尿或是高高在上,或是降下來不久又升高。難道降尿蛋白真的沒有特效藥嗎?
  • 尿蛋白多高,需要用藥?這幾類降尿蛋白藥物必須知道!
    這部分人要少吃鹽來降低血壓和腎臟網眼的壓力,清淡飲食、規律運動,有助於把蛋白質留在體內,降低尿蛋白。 這時即使是病理性的蛋白尿,也不建議隨意用藥。尿蛋白超標一點點,危害很小,可能比藥物副作用的危害更小。
  • 5種藥物可降低尿蛋白,是腎病好幫手,卻少為人知
    在腎內科,激素/免疫抑制劑和中藥是降低尿蛋白的主力藥物,備受醫生青睞;普利/沙坦類藥物也能降低尿蛋白和血壓,成為了一線藥物。 其實,除了這些主力藥物,還有幾種藥物也可以降低尿蛋白,卻少為人知。
  • 副作用最小的降尿蛋白藥物:沙坦,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因其不僅可以治療高血壓,還可以減輕腎臟炎症、降低腎小球內壓、降低尿蛋白、保護腎功能,從而改善腎病患者的預後。普利和沙坦,二者作用機制相似,效果相當,比激素/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小。不過,部分人服用普利會咳嗽,可換為沙坦類藥物——被認為是副作用最小的一類降壓藥。
  • 腎病降尿蛋白切忌千篇一律!除了激素,這類方法適合多數人
    針對尿蛋白治療方面,相當一部分腎病是以激素類藥物為「主力軍」, 同時聯合免疫抑制劑、利尿劑等藥物的方案,抑制腎臟炎症反應,同時減輕腎小球的損傷,維持尿蛋白處於較低水平。針對原發性腎小球腎炎類型的腎病,一般用2周後會比較明顯的結果,隨著時間拉長,尿蛋白大多可以降到1g以下,也有部分腎病會降到0.5g以下,甚至完全好轉。
  • 臨漳縣尿蛋白2.8g去哪家醫院看比較好
    腎病存在易反覆的特性導致尿蛋白容易出現復發,但大多數患者通過系統治療,也能降到理想的指標。今天河南譽美腎病醫院就來和大家講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但有少部分患者,開始用藥是從十幾克降到了幾克,但再降速度就變慢了。還有少數患者用藥後效果達不到,開始加藥或換藥,治療走了不少彎路。
  • 已成為治腎病降蛋白一線好藥的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尤需注意5點!
    能起到降蛋白作用的藥物有很多:尿蛋白不太高或較高的慢性腎小球腎炎或IgA腎病及其它腎小球疾病,可將沙坦/普利類藥物作為一線藥物或基礎藥物;尿蛋白達到中等量水平的IgA腎病或達到腎病症候群水平,可將糖皮質激素與環磷醯胺等作為一線藥物或主要藥物。這些一線藥物,也確實發揮了治腎病降蛋白作用及起到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 降蛋白尿常見4個誤區,腎友注意避開,可有效降低腎衰竭
    尿蛋白的治療涉及到多個方面,需要系統的治療,進行調節免疫抑制治類的同時,也要重視腎小球受損的情況加以修整,同時也不能忽視日常因素對尿蛋白的持續影響。腎病存在易反覆的特性導致尿蛋白容易出現復發,但大多數患者通過系統治療,也能降到理想的指標。
  • 尿蛋白降下來兩個月,一停藥又漲到2+怎麼辦?教你2招
    腎病監測尿蛋白的情況,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最常用、關鍵的一項指標。治療過程中,尿蛋白的變化更是反應腎小球濾過功能的重要指標。排除掉個別病理因素的影響,一般尿蛋白定量越高,對腎功能的危害越大,說明腎小球濾過膜受損越嚴重。因此降低尿蛋白定量是預防腎衰竭發生的重要一環。
  • 降尿蛋白快的藥就是好藥?答案恰恰相反
    它是慢性病,不是急性病,尿蛋白和腎功能得到改善一般最快也要1-2周以上。 對待慢性腎臟病,要做好治療1-2年的心理準備,病情嚴重者可能用藥時間更長。 另外大家認真想一想: 起效快的藥物一定是好藥嗎?
  • 尿蛋白系列之6:從尿蛋白看腎病的輕重,以及未來病情的發展
    大部分蛋白尿患者的治療目標,是將24小時尿蛋白定量降到0.5g以下。 輕度蛋白尿患者,腎功能損傷的風險小一些,只進行常規治療即可:普利/沙坦類藥物降壓降蛋白,螺內酯利尿降蛋白
  • 腎病突然加重,醫生只用了一招,尿蛋白快速下降!
    一看到腎病有加重的跡象,尿蛋白突然大量增多,咱們腎友通常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加降蛋白的藥,趕緊上激素上免疫抑制劑!
  • 免疫抑制劑副作用大?科學家發現Treg細胞可抑制免疫
    自然調節性T細胞(nTreg)在腎移植術後的患者中可降低免疫抑制劑用量。免疫系統保護機體免受外界因素的損傷。值得注意的是,器官移植術後的患者的免疫系統對外來器官的防禦作用反而造成了麻煩,使其需要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因此,慢性排斥反應和慢性免疫抑制的長期併發症(如感染、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等)是亟待解決的要點難點,人們不斷在尋求新的治療策略。
  • 免疫抑制劑副作用大?科學家發現Treg細胞可抑制免疫!
    免疫系統保護機體免受外界因素的損傷。然而,當機體免疫力過強時也會造成機體損害,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值得注意的是,器官移植術後的患者的免疫系統對外來器官的防禦作用反而造成了麻煩,使其需要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
  • 尿蛋白 vs 血肌酐:二者是啥關係?誰對腎病最重要?
    尿蛋白和血肌酐,可以說是慢性腎臟病最重要的兩項指標,許多腎友搞不清楚它倆是什麼關係,以及哪個是最重要的重點。1. 尿蛋白升高,會引起肌酐升高尿蛋白高了,說明腎臟有炎症,這種炎症和平時說的感染、發炎不一樣,是自身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出現了免疫炎症。
  • 這四種藥物都可降低尿蛋白,不管您是哪類腎病,總有一種適合您!
    ,可用來減輕或抑制腎病的免疫炎症反應,保護腎小球足細胞濾過屏障,控制尿蛋白漏出。以IgA腎病為例,國內有研究顯示,糖皮質激素治療IgA腎病蛋白尿總體療效確切,對於不同程度蛋白尿的IgA腎病,激素治療均有效。激素的使用原則是起始足量、緩慢減藥、長期維持,腎友們務必在醫生專業的指導下應用。
  • 腎友:不是說中藥傷腎嗎?怎麼還用中藥?今天就告訴您答案
    之前小編寫過不少文章,提醒腎友謹慎服用中藥,避免加重腎臟損傷。不少腎友看完就會留言詢問:既然中藥會傷腎,怎麼得了腎病以後醫生還讓我吃中藥治腎病呢?那我這腎會不會越來越差呢?還有的腎友會更是提出了反對意見:中藥怎麼會傷腎?傷腎的話醫生怎麼還會開中藥給我呢?